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负债的期末余额公式 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2023-04-01 06: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https://www.zhihu.com/people/wang-yi-yan-70/zvideos

几乎所有的基础会计教材都会讲到三个会计等式(1)静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2)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 (3)综合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但对综合等式(3)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其中的每一个会计要素的准确含义却没有详细说明,这使许多初学者对综合等式不理解,甚至出现错误的理解。比如有的初学者将等式(1)与(3)比较后竟然得出费用=收入的谬论。究竟三个等式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等式(1)代表企业某一时点(任一时点都可以,当然也可以是月末结账这一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即这一时点的资产余额=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余额。等式(2)代表企业某一时期(比如一个月或任意连续n天)收入、费用、利润三个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即这一时期取得的收入-同期发生的费用=同期实现的利润。那等式(3)代表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等式(3)代表企业资金运动的任一时点(除月末结账那一时点外,因为在月末结账这一时点收入、费用都已经转销了)五(六)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除月末结账那一时点外,你随便说一时点,问这一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什么关系,就是等式(3)这种关系,即等式(3)就代表了这一时点五(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等式(3)同样反映了资金运用(具体表现为资产、费用)和资金来源(具体表现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之间的恒等关系。等式(3)中的要素既有时点指标,又有时期指标(所以称其为综合会计等式)。那么,等式(3)中每一个要素又是什么含义呢?说明如下:

1、(3)式中的收入是企业从某月1号到本月中间的某一天(当然可以是本月中间的任一天的任一时刻但不能是月末结账的那一时刻,因为在结账那一时刻收入被转销了)这连续n天时间所取得的收入(例如从3月1号到本月25号这段时间,(3)式中的收入就是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收入)。

2、(3)式中的费用是企业同一时期所发生的费用(有关收入与相关费用要合理配比)。

3、(3)式中的资产是(3)式中收入、费用发生期期末的企业资产余额(这里的“期末”一定不是月末。例如本例,收入、费用发生期期末就是指3月25号工作时间结束的那一时刻。等式中的资产就是指3月25号工作时间结束时的资产余额)。

4、(3)式中的负债是(3)式中收入、费用发生期期末的企业负债余额(“期末”含义与上面的相同)。

5、(3)式中的所有者权益是(3)式中收入、费用发生期期末的、但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在内的企业所有者权益余额(“期末”含义与上面的相同。例如本例,(3)式中的所有者权益就是3月25号工作时间结束时的、但不包括从本月1号到本月25号这一时期的利润在内的企业所有者权益余额)。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说明这些会计等式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等式,能够更准确理解每个等式中每个要素的含义)。

例1:宏达公司元月1号创办,当日企业所有者作为注册资金投入现金资产100万元,向银行借入现金30万元。这时(元月1号)有会计等式:

资产(130万元)=负债(30万元)+所有者权益(100万元) -----------A1式

从元月1号到本月25号,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不管企业的业务多或少,本月中你随便说个时刻都可以,方法都一样):

1、元月2号,购买汽车一辆,价款10万元,现金支付。

2、元月3号,购买商品10件,价款100万元,现金支付。当日卖出4件,取得收入44万元,收到现金44万元。

3、元月15号,卖出商品3件,取得收入33万元,收到现金33万元。

4、元月24号,又借入现金10万元。用现金购入设备一台100万元。

5、元月25号,卖出商品3件,取得收入33万元,款未收到。

到元月25号时,相关的会计要素计算如下(为了简单直观,暂不考虑税金):

(1)收入:从元月1号到本月25号取得的收入=44+33+33=110万元。

(2)费用:从元月1号到本月25号发生的费用=10件商品的销售成本=100万元。

(3)利润:同一时期实现的利润=110万元收入--100万元费用=10万元。 -------B1式

(4)资产:收入、费用发生期期末(即本月25号工作时间结束时)的资产余额=元月1号的现金130万元—元月2号购入汽车支出现金10万元+元月2号购入汽车一辆10万元—元月3号购买商品支出现金100万元+元月3号购入商品100万元+元月3号收到销售商品货款现金44万元--元月3号因销售而减少商品40万元+元月15号收到销售商品货款现金33万元--元月15号因销售而减少商品30万元+元月24号借入现金10万元—元月24号购买设备支出现金100万元+元月24号购入设备一台100万元+元月25号销售商品的应收账款33万元--元月25号因销售而减少商品30万元=150万元。

(5)负债:元月25号工作时间结束时的负债余额=元月1号的借款30万+元月24号的借款10万元 =40万元。

(6)所有者权益:元月25号时,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10万元)在内的所有者权益余额仍是100万元。

切记!(3)式中的所有者权益一定是“期末”数而不是期初数(具体含义见上面说明)。只是所举的本例中从本月1号到本月25号没有发生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的业务,才会出现“期末”数正好是期初数。

故,元月25号时, 资产+费用=150万元+100万元=250万元,

负债+(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10万元)在内的)所有者权益+收入=40万元+100万元+110万元=250万元。 所以,元月25号时,有综合等式:

资产(150万元)+费用(100万元)=负债(40万元)+(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10万元在内的)所有者权益(100万元)+收入(110万元) ………C1式

假如从本月26号到本月31号没有发生其他业务(当然,发生其他业务也不影响每一个等式及其相互关系。之所以假设从本月26号到本月31号没有发生其他业务,是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等式(3)与等式(1)的关系,也便于大家看清楚(3)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定是期末数而不是期初数), 本月31号结账时,将收入、费用转入利润,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则有等式:

资产(150万元)=负债(40万元)+所有者权益(110万元) -------------A2式

通过这个例子,将等式A1、B1、C1、A2进行对比(一定要联系日期对比),可以将等式(1)、(2)、(3)所表示的含义以及等式中每个会计要素的含义看的更清楚、更准确,更便于准确掌握。即等式(3)反映的是企业未结账时(也就是未将收入、费用转入利润时)其资金运动的任何时点五(六)个会计要素之间所存在的的数量关系;等式(2)反映的是任一时期(这个时期可以是任意的连续n天时间。一般是指一个月)收入、费用、利润三个要素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等式(1)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任一时点(特别是月末结账这一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实际上除月末结账这一时点外,在资金运动的其他时点等式(1)的表现形式就是等式(3)。等式(3)的原始表现形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因为收入--费用=利润,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在资金运动的任何时点,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成立。

结合上面的例子来说明等式(1)与等式(3)的这种关系:

由等式C1(即等式(3)):资产(150万元)+费用(100万元)=负债(40万元)+(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10万元在内的)所有者权益(100万元)+收入(110万元)可得等式(3)的原始形式:

资产(150万元)=负债(40万元)+(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10万元在内的)所有者权益(100万元)+(收入(110万元)--费用(100万元))。

即资产(150万元)=负债(40万元)+(不包括这一时期利润10万元在内的)所有者权益(100万元)+利润(10万元)。

由此可得等式(1):资产(150万元)=负债(40万元)+所有者权益(110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3)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期末”余额,而收入、费用反映的是“本期发生额”。这种情况下,资产与费用能相加吗?同样,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能相加吗?当然能够相加,说明如下,因为收入账户每个月都没有月初余额,并且每月中间(即每月结账前)只有贷方发生额,没有借方发生额(记账后发生销售退货时,用红字冲减贷方发生额。这样记账,既反映销售退回,又不会虚增收入账户借、贷方发生额),而费用账户每个月也都没有月初余额,并且每月中间(即每月结账前)只有借方发生额,没有贷方发生额(记账后发生销售退货时,用红字冲减借方发生额)。这样,每月中间某一天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和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也就等于其“期末”余额。所以,(3)式两边是可以相加的。

通过上面的说明及例子可以得出,你所说的式子“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是不正确的,即不能在(3)式右边再添加利润要素(虽然这种情况下式子看起来更完美)。可以看出,若在(C1)式右边直接减去利润(10万元),等式两边就不相等了。若你非要将等式(C1)改写为资产(150)+费用(100)=负债(40)+所有者权益(110)+收入(110)--利润(10)的形式,这种情况下“等式”两边虽然还相等,但这样的“等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已经完全没有了等式(3)所表示的含义(等式(3)所表示的含义见最上面黑体字)。因为在等式(3)存在的那一时刻,这一时期(本例为元月1号至本月25号)的利润还没有单独存在而是包含在收入、费用中(所以,这一时刻的收入、费用才会存在),更没有结转到所有者权益中。

由本人编著并再次修订的《现代会计学原理》教材又出版了。本人在知乎网上回答的多数问题的答案(包括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来自修订版教材。修订版教材内容合理通顺、通俗易懂,解决或消除了初学者学习会计学原理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可以使初学者轻松正确地学习理解会计学原理。需要教材者请加本人微信购买(微信号即手机号码18737361586)。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