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下李斯特的私生活不说,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斯特私生活 撇下李斯特的私生活不说,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撇下李斯特的私生活不说,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2023-12-14 0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李斯特生活在现代,就应该是一个偶像兼实力派的演奏家人设了。天生的高颜值、优雅的风度以及炫目的琴技,让多少“迷妹”疯狂?

12岁的李斯特肖像

从小帅到大~

尽管身边总是沾着不少“花边新闻”,面对这样的李斯特,当然还是选择原谅他啦~

因为,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他不仅是“钢琴之王”,还是“交响诗之父”,李斯特承袭了柏辽兹的音乐精神,以标题音乐的崭新形式,赋予交响诗更深刻、更具思想的内涵,使交响诗成为近代管弦乐曲的精华。

今天,我们不聊难度MAX的钢琴曲,跟小编来膜拜李斯特的交响诗名作吧。

用音乐咏唱出人生的诗篇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或许不是钢琴练习曲,而是首创了交响诗这种音乐体裁。

他一生写了13首交响诗,而且都是有标题的。内容有涉及古代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和奥菲斯;有关于历代的文学名著:歌德的《塔索》、雨果的《马捷帕》、席勒的《理想》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有著名的绘画作品:考尔巴赫的《匈奴之战》等。

同为浪漫乐派,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是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打动人,标题带有陈述情节的作用(《幻想交响曲》)。而李斯特的标题音乐则是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感染人,标题在于概括诗意,体现诗的主导形象。

在处理上,李斯特的标题音乐也不同于柏辽兹,李斯特的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和哲理性,旋律常用变化音,和声语言新颖,配器语言绚丽,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表现力,对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前奏曲》

《前奏曲》是李斯特十三首交响诗中的第3首,也是最有名和最受喜爱的一首。

1844年李斯特根据诗人奥特兰的作品《四元素“水、火、风、土” 》写成了一首男声合唱曲的序曲。1850年,李斯特将这首序曲改写成一篇独立的管弦乐交响诗,同时也为这首交响诗找了一个贴近音乐内容的标题。刚好当时他正读到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拉马丁的诗作《诗的冥想》,诗篇中恰巧有一段文字十分切合音乐的内容:

“人生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死亡之歌的前奏曲罢了。每一个美好的生命都是从爱而来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避开暴风雨的袭击。风暴摧毁了青春幻影,在风暴过后,灵魂如何得到安息与幸福呢?或许只有宁静的大自然能安慰受摧折的灵魂。但是当号角声响起,不管是为了什么,人们匆忙加入战斗的漩涡中,在奋战的过程里实现自我,恢复生命的力量。”

这段诗文探讨了人生中的爱情与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以及通过不断的奋争以达到最终自我实现的过程,李斯特以此诗篇的精神确定了《前奏曲》这个曲名。在这里,“前奏曲”非指体裁,其含义为“人生的前奏曲”。李斯特在这首作品总谱的扉页上自己写过一段序言,引用了拉马丁的诗句,他认为是对这部作品最准确的诠释。

李斯特把“生”视为“死”的前奏,这样人生当然就永远是一段前奏了,而这首《前奏曲》实际是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以李斯特的观点来看,死亡是永恒的,生命只是短短的一段序曲。但李斯特不同于拉马丁诗歌思想之处在于,拉马丁是以一种悲观的消极情绪面对人生,而李斯特是以积极的态度肯定生命的伟大意义:人生虽然有困苦、有灾难,但人们应该去冲锋陷阵,去发挥自己的力量。这种乐观的精神在整个《前奏曲》中表达得非常清楚。

最具野性之美:《马捷帕》

19世纪,雨果、拜伦等诗人及其他艺术家都曾以马捷帕这个历史人物为题材写过作品,李斯特也单独出版过钢琴曲《马捷帕》,即12首《超级练习曲》中的第4首。

1851年,李斯特以钢琴版本《马捷帕》为素材,根据雨果的《东方诗集》的内容,初步完成了该首交响诗的创作,1854年春经修订后在德国魏玛首次公演。

马捷帕是雨果诗篇中的一位哥萨克首领,此人曾因触犯波兰宫廷的戒律而被绑在一匹野马背上任其狂奔而备受凌辱。但他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交响诗《马捷帕》中,李斯特运用音乐的语言成功地塑造出马捷帕的英雄形象,描绘了马捷帕的胜利。全曲的主题刚劲有力,汹涌澎湃,在李斯特的全部管弦乐作品中,表现得最具野性之美。

震动世界乐坛:《匈牙利狂想曲》

19世纪的匈牙利是一个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弱小民族。在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苏特与著名诗人裴多菲等人的领导下,要求摆脱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革命浪潮的影响下,19世纪中叶兴起了以发掘并发展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为目标的匈牙利民族乐派,李斯特就是这一乐派的代表人物。

在广泛收集匈牙利民歌和吉卜赛音乐的基础上,李斯特于19世纪4、50年代创作了19首在他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这种音乐体裁虽然有很多音乐家都曾经用来创作乐曲,但是李斯特是第一位真正使用这种音乐体裁来表达自己民族主义音乐的作曲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音调源于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蹈音乐,直接引用匈牙利民歌或民谣风格音乐进行创作中,严守“查尔达什”形式的作品很少,不过都采用与“查尔达什”类似的形式。

由李斯特创作的这些匈牙利狂想曲虽然属于他在探索发展匈牙利民族音乐道路上的初开花朵,但是演出之后,立即震动了世界乐坛,堪称是匈牙利民族乐派奠基性的作品。特别是其中的第2首、第6首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经久不衰的盛誉。

李斯特的学生多普勒,就因把《匈牙利狂想曲》改编成管弦乐而闻名乐坛。多普勒从19首钢琴曲中选出6首,改编为管弦乐曲,就是现在经常演出的6首,但乐曲的编号顺序是与钢琴曲不同的。管弦乐《匈牙利狂想曲》(第4号)是原钢琴曲的第2号,在这首乐曲中不但拥有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点,而且经过改编的管弦乐曲更加突出了匈牙利民族豪放、乐观、热情的性格,让听到的人有种振奋人心的气势和澎湃雄伟的效果。

首创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李斯特进一步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词句来概括他对后世音乐创作的影响,但比起讨论李斯特的私生活,他的音乐更应该被了解和聆听。

最后贴上一张毫无违和感的图

来自2011年的李斯特诞辰200周年纪念音乐会海报,给李斯特P了一个美国雷朋眼镜,如今看来依旧很有范儿,配字也真相了。

BORN TO BE A SUPERSTAR

——天生就是巨星

更多李斯特古典音乐专辑

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微信编辑:醒醒

*图片来源:网络

你懂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