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成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多芬奏鸣曲op49no2创作背景 论贝多芬《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成因

论贝多芬《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成因

2024-05-15 06: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历史环境

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创作时间是1817年至1918年,这正是欧洲局势深刻变化且政治气氛最令人压抑的时期。与此对应,维也纳音乐界也渐渐衰落,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被当时的评论家说成是“过时的腐僧”,贝多芬在维也纳的一些保护人也相继出走或离世。韦伯、罗西尼等浪漫主义的新人们慢慢走上前台,古典音乐遭到严重打击。面对这种局面,贝多芬感到巨大压力和无所适从。一方面,他的某些作品也在投石问路,透露出准浪漫主义的气质(如《致远方的爱人》以及《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但总的来说,贝多芬并不认同年轻一代的音乐作品,视其是“浅薄的,华而不实的”。这种创作风格上的犹豫和思考使贝多芬的作品数量急剧下降,1816年,这种矛盾情绪达到顶峰,因此他急需一部作品来确立自己以后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

二、个人境遇

自从定居维也纳之后,贝多芬的生活一直不太顺利。1812年,贝多芬曾和某位神秘的女士考虑过婚嫁。但天不遂人愿,他们最终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后贝多芬也再没和任何女性产生恋情。这件事让贝多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现实:他不可能得到正常的爱情生活。1815年,贝多芬的一个弟弟去事,留下年仅10岁的儿子卡尔托付他继养。为了收养侄子,贝多芬和他的弟媳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致使侄子卡尔和他关系疏远,给贝多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折磨。身体、爱情、亲情三方面的不如意影响了贝多芬的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促使他开起自省之路,希望用钢琴等各种乐器对内心进行探索,寻找宗教安慰,由此东西世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三、贝多芬世界观的变化

在创作中期,贝多芬一直深受法国大革命影响,作品中常常体现出“个人英雄“主意和“斗争,自由”的理念。但随着拿破仑神话的破灭,他也渐渐意识到仅靠个人或者资产阶级的力量,人民无法解放,社会无法公平。只有通过所有公民的努力,才能获得大家渴望的美好世界。而艺术属于人民,那就应该向人民指点一条道路。因此,放弃了对“拿破仑”式人物的崇拜和“个人英雄主义”观点的贝多芬开始走向一种“大同”的状态,希望用音乐“教会一个个弱小、迷惘的灵魂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取悲剧的人生,在自己内心筑起遗作永不陷落的要塞”。这就决定了他在创作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时,要主义音乐语言的建联、工整和严肃,以及音乐内涵上“小我”让位于“大我”的超然态度。

四、结语

总之,生活和创作上的低潮促使贝多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并用音乐来表达了思考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升华。同时,世界观的转变又让他把音乐当作一种回答人生命题和探索世界本源的途径与方式。正说他自己所说——“音乐时比一切只会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那么音乐真能做到这点么?正处在转变期的贝多芬决心用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这首深刻的作品来对抗当时文化的庸俗化和社会的黑暗堕落,用深沉、明和、坚毅的步伐向精神王国挺进。自然,这首奏鸣曲也就成为了他晚期钢琴创作的典型代表,具有了创作风格回归和精神世界升华这两大特点。他用这种艰深的技法和丰富音乐表现手段体现了自己对生命、美好、豁达的渴望和追求,由此影响着世人对自我和整个生活做更深刻的回顾和展望。这也正是这首“槌子奏鸣曲”以及贝多芬整个晚期作品能成为不朽、郁久弥香的原因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