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贝多芬32首奏鸣曲需要了解的创作背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多芬奏鸣曲op2no1第一乐章几级 理解贝多芬32首奏鸣曲需要了解的创作背景

理解贝多芬32首奏鸣曲需要了解的创作背景

#理解贝多芬32首奏鸣曲需要了解的创作背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理解贝多芬32首奏鸣曲需要了解的创作背景

浅谈贝多芬32首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与意义

导读:贝多芬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优秀作品,其中,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凭以不同凡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天分将钢琴奏鸣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具美学思想,体现了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成为我们后人研究的典范之作。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在音乐上展现着无人可及的耀眼光芒。通过研究贝多芬的奏鸣曲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其中不乏对人生的经典感悟,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在情感内容上,他的作品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包容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贝多芬内心各种情感的汇集而产生的。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浅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的风格特征。

1、钢琴奏鸣曲的形式

“奏鸣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体裁之一,基本是指专供器乐演奏的独奏曲,是经由器乐曲、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几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才逐渐定型的。通常有三个或者四个各不相同的乐章组成。经过200多年的演变,这种音乐形式由古典钢琴奏鸣曲的三乐章发展为近代钢琴奏鸣曲的四乐章,顺序大约为:激情的快板――平静的慢板――中庸的快板――快板或急板(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或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或回旋曲式,抑或二者结合的回旋奏鸣曲式)。其中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多采用一种叫“奏鸣曲式”的结构,且奏鸣曲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包括三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从青年到晚年创作风格一直在变化,每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各不相同,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所处时代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2、创作背景

2.1、革命背景

贝多芬所属的时代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正值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重大时期,也是全欧洲的一个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激烈变革的时期,革命思潮影响了全欧,同时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给了他很多启发,与此同时他大量接触与吸收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他先是从莫扎特,后来又在海顿、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门下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深信众生平等,追求自由和正义,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

展开全文

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他的民主思想已逐渐成熟,而且在革命年代中更加迅速的成长起来。在阴暗的社会条件下,他仍然充满阳光与热情的创作着,在反抗封建专制的同时也通过他的作品号召所有人民为争取平等幸福自由而奋斗。

2.2、生活背景

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贝多芬的肉体一直承受着莫大的痛苦。贝多芬26岁时,耳疾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给他的身体,特别是精神上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为担心对手发现他的耳疾会因此而诋毁他,他甚至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不敢与别人交谈。此外母亲的癌症一直给他留下很深的阴影,时至晚年,致命的水肿病又令他苦不堪言,最终将他压垮。

2.3、感情背景

当时社会门第观念浓厚,贝多芬的爱情生活屡次不如意。他有一位学生是身为贵族少女朱列塔・圭恰迪尔,两人相恋,但最终还是由于双方身份不同产生贵族社会的偏见,导致二人分手。后来贝多芬作了《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她最终还是嫁给了别人。贝多芬的恋爱以悲剧结束,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异常痛苦,当时他甚至写下了遗书。所以他感情的创伤和心情的复杂是可想而知的,由此也奠定了他的作品基调。

2.4、学习背景

13岁时的贝多芬进入了宫廷乐队担任乐手,有了一个接触并学习欧洲各国的许多优秀作品的机会。19岁时又进入波恩大学,在那里学习了古希腊文学和康德的哲学论著。事实证明这对他是受益匪浅的,尤其体现在他的晚期作品阶段。“贝多芬力图通过主题的旋律与和声的运动去理解人生,把握世界,因此,在本质上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哲学”。

2.5、信仰背景

贝多芬是一位无神论主义者,但又信奉信仰,他曾在与侄子卡尔对簿的公堂上大声宣称自己的行为绝对道义,有足够的资格来抚养这个孩子。他把自己的人品看得相当重要,也正由此使他的性情正直暴躁而又使别人看起来有点孤傲。而他的品格也得到了伟大的文学家罗曼・罗兰的认可。

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可是由于生活种种的不如意又使他的热情陷入非常不幸的地步,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3、结语

通过对上面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的分析探讨,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看到贝多芬用他的生命来书写着这些华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他依旧保存着乐曲的统一性,但他所重视的不在于结构或基调之统一,而在于情调和口吻之统一。换言之,这种统一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奏贝多芬奏鸣曲中要尽可能到位地展示这些外表丰富变化,而内涵却高度统一的细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