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何如此受人喜爱?从唐代时期入手,谈世人的斗花炫花之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象征端庄大气的花有哪些 牡丹为何如此受人喜爱?从唐代时期入手,谈世人的斗花炫花之风

牡丹为何如此受人喜爱?从唐代时期入手,谈世人的斗花炫花之风

2024-07-16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还有另一条资料能够佐证这件事情,唐朝舒元舆的《牡丹赋》中写出了这一点:“牡丹盖遁乎深山......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寖盛。”大意是说,牡丹之前是野生的,长在西河边。由于花色艳丽,得到了唐皇武则天的赏识,武则天叹息宫里没有牡丹,便下令从西河把牡丹移到宫里来。从此,牡丹成了培育养植的花,也只有宫里贵族才有。

那么牡丹真正在宫中兴盛起来到什么时候呢?《松窗杂录》里面说:“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也就是说是在唐玄宗时期牡丹才开始受重视。当时牡丹还不叫牡丹,而叫木芍药。李白《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赏的就是牡丹。

2、唐朝贵族对牡丹的狂热

牡丹在唐朝时兴之后,就受到了唐朝贵族的追捧。当时的牡丹是贵重之物,普通民众是很难看到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做了丞相后,由于皇帝器重的缘故,赐了他几株牡丹,“上赐以木芍药数本,植于家。”木芍药就是牡丹的意思。杨国忠收了牡丹以后,在家里专门围了一个用百宝装饰的栏杆,用来保护牡丹。这个故事就说明了牡丹的珍贵之处,在当时国舅被赏赐后还得拿百宝栏杆围起来。

由于牡丹的珍贵,刚开始的时候只能供贵族欣赏,唐朝中后期,当时的京城贵族对牡丹颇为热衷。而这时的牡丹“一本有直数万者”,这样的昂贵价格让牡丹成为了贵族的象征。当时的白居易写过一首《买花》的诗,一株牡丹可以充做十户普通人家交的税。极尽奢华的描写了富贵之家买牡丹的场景。还有他另一首《牡丹芳》中“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描写,毫不夸张的写出了牡丹花开时候万人空巷的场景,足见牡丹之贵重。

3、贵族中牡丹的赏法

唐朝贵族对牡丹的赏法可谓是千奇百怪,贵族女子有斗花的传统,皇宫的嫔妃也对赏牡丹颇有研究。她们欣赏牡丹有许多讲究。比如说,她们插花时,必须得用极其上等的工具。当时的剪刀、瓷盆、瓷器,都是生产自名家的名窑。用来养花的水也有很大的讲究,必须用软质质量好的水来浸泡牡丹。欣赏的时候,要求视觉、听觉、嗅觉相统一,可以从多层次上感受牡丹的美感。放置牡丹插花的时候,必须放在红木几架上,几架必须高,后边还得配以名人字画,大家来欣赏它时品尝美酒,听着乐曲,还可以即兴赋诗,把欣赏的场面和人的情绪都融合在一起,融合在生活当中。

唐明皇杨贵妃也开发了牡丹的另一种用途。《开元天宝遗事·醒酒花》中记载:“明皇与贵妃华清宫宿酒初醒,上亲折木芍药与妃子递嗅其艳。”意思是说,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宿醉初醒后便去赏牡丹花。文中的木芍药便是指牡丹。皇帝将牡丹递给贵妃是为了闻香醒酒。这里的牡丹摘下来之后既没有用作插花,也没有簪在头上。这是唐玄宗杨贵妃的情趣之乐,也开发了牡丹的另一种用途。

二、贵族女子斗花以插牡丹取胜

《唐国史补》记载有赏花盛况,贵族女子也流传下来了斗花的习俗,这是贵族姑娘们的一种攀比炫富心理。所谓“斗花”,亦作“鬭花”。是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习俗。就是青年女子们在春时游园时,竞赛谁戴的鲜花名贵、漂亮。春时赏花斗花以戴插奇花为胜,当时唐王建的《宫词》中有“只斗时新不斗花” 的说法,说明了当时的斗花并不是为了比谁戴的花漂亮,而是为了比谁戴的花新奇。这是贵族女子的攀比炫富心理。

五代时期王仁裕的 《开元天宝遗事·斗花》中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很好的描述:“ 长安王士安于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这些贵族女子为在斗花中显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时之斗也。”不惜重金急购各种名贵花卉,为春时斗花做准备。牡丹雍容华贵,珍稀难得的特点,便在这个时候凸显了出来,成了当时唐朝贵族姑娘斗花的必选品。故而,大诗人白居易叹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形容了牡丹的极尽名贵。

三、牡丹的艳丽与风骨

牡丹在唐朝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受到了唐人极尽的推崇,唐朝花卉众多,而牡丹能夺目而出,艳压群芳,自然有她的绝艳之处。有些人会疑惑怀疑牡丹的地位,但我们深思牡丹盛行的原因后,便知道它是实至名归。

1、雍容华贵呈吉祥

牡丹之所以在唐代及至北宋都受到万民追捧,首先肯定是因为它花朵硕大,形态丰盈,雍容华贵的缘故。牡丹花的特点,在当时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牡丹是百花之王,恰如其分的代表了唐朝的时代精神和唐王朝在当时四方朝拜的至尊地位。

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是赞牡丹的绝诗:我案花品,此花第一,独占春日......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这代表当时牡丹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诸花难敌的地位。牡丹的雍容富贵以及它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形成了人们千金求牡丹的社会风气。

2、傲视群芳有风骨

牡丹受捧的第二个原因当然是由于牡丹所具有的精神风骨之美。牡丹处处洋溢着大气,因为唐代士人普遍追求豪侠之气的缘故,牡丹的精神风骨便与文人的精神世界完美契合,融为一体。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牡丹令人豪。”这种精神受到濡染之后,得到了唐朝人士的普遍认同,并将之传扬后世。

宋代周敦颐认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仅仅觉得牡丹的雍容华贵的象征,忽略了它的气节,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牡丹若仅仅是雍容华贵的话,绝当不起“花王”的美称。它在形象之美外,还有傲视群芳的风骨。“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的记载便体现了这一点。这说明了牡丹不媚上,不屈服的傲然风骨。这是对周敦颐牡丹富贵之说的辩驳。牡丹冠天下,不仅仅是芳姿艳质压群芳的富贵美艳,更重要的是它劲骨刚心高出万卉的气节。不能以‘富贵’一词就对牡丹草草概之。

所以牡丹被誉为国花是有道理的。她不仅血统纯正,而且姿容不妖不邪,雍容端庄,大气绝伦,更难得的是那份蕴于骨血之中的高贵,这使她胜出其他百花,成为花王。也非常能代表历史悠久、包容大气、高贵不屈的中华民族,因此花王一名,实至名归。

四、总结

牡丹不仅仅在唐朝时期受追捧,也得到了中国人执着长久地钟爱,亿万炎黄子孙不约而同、心心相映地尊奉牡丹为中国的国花。无论是象征花开富贵,还是表明精神风骨,牡丹都承载了历史的印记,并逐渐融入到中华文化里。到后来它已不单纯是花中之王了,更承载了历史与生活的气息。在往后的一千多年里它依然时兴,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整个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繁荣昌盛的标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