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如何变成天下粮仓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谷山天下粮仓 湖南是如何变成天下粮仓的?

湖南是如何变成天下粮仓的?

2024-07-16 16: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欧洲早期著名汉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马尔蒂诺 · 马尔蒂尼绘制的《中国新图志》,图集以拉丁文编制,分省图 15 幅(两京 13 布政司),其中湖广省配上了农人播种的画面。

△古代耕织图。

△民国时期湖南农村的水田。

△民国时期,岳麓山道附近的稻田,很多都是岳麓书院的田产。

第三代杂交水稻 " 叁优一号 ",双季亩产 1530.76 公斤。

11 月 2 日,实现了 90 岁生日愿望的袁隆平,笑得像个孩子。

一次次的科研攻关,一次次的刷新纪录,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也印证了古往今来一个朴素的真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为了填饱肚子,古人曾经有过很多美好的想象和努力。" 苏湖熟,天下足。" 从宋朝开始流传的这句农谚,虽然有点夸张—— " 苏州湖州的粮食成熟了,天下就国泰民安了 ",但也反映了江苏苏州、浙江湖州一带的农业辉煌史。

明朝时期,湖广地区粮食大量外运,这句农谚变成了 " 湖广熟,天下足 ",奠定了湖南、湖北粮食生产的江湖地位,乃至流传至今。

到了清朝,随着双季稻以及外来农作物的推广,湖南的粮食产量大为提高。湖南米谷收成不好的时候,甚至会引发江浙一带米价疯涨,连康熙帝南巡江浙时都大发感慨 " 米价腾贵 "。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湖南米谷的丰歉如此重要,也难怪清朝乾隆年间的官方说法会变成 " 湖南熟,天下足 ""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熟,湖北足 "。撰文 / 本报记者储文静

三句农谚的演化历史

" 苏湖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湖南熟,天下足。" 要了解这三句农谚的演化历史,我们不妨先来做一道去年广东的高三文综历史一模题。

南宋高斯得在《宁国府劝农文》中分析两浙路的水稻高产区时说:" 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故谚日:‘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 由此可知

A. 政府在江南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 C. 江南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 北方人口南迁推动了江南开发

这道题的答案是 B。也就是说,从宋朝开始,农业生产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到了明清时期,脱颖而出的湖北、湖南地区渐渐变成了天下粮仓。

从明朝开始,随着水稻品种的改良、农耕技术的进步和耕种面积的增加,湖南地区的长沙、衡州等府时有余粮协济、外运其他地区,在粮食重要性方面的影响力逐渐超过江浙地区。

明朝李釜源在《地图综要》里写道:"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更是令 " 湖广熟,天下足 " 这句农谚,名扬天下。

据《湖南通志》记载,明朝 " 成祖永乐元年,湖广民运粮至淮安仓,分遣官军就近挽运,名曰‘支运’ "。明洪武二十年(1387),户部奏称:近来被灾之处很多,受灾地方人民乏食,湖广布政司所属州县 " 仓无储积 ",只有 " 衡州、长沙二府仓有粮 150 余万石 ",请求皇上下令 " 缺食州县去长沙与衡州二处借来赈济 ",待到丰年再还。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 湖广衡州府仓粮 64 万余石 "" 欲令附近茶陵诸卫官作俸粮,及散与衡州属县饥民,俟秋成偿官 "。除了外地饥荒、卫官俸粮外,还有一个理由居然是 " 恐年久陈腐 ",由此可见,湖南米谷之丰沛。

正是由于湖南生产的粮食,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需求,还大量运往全国各地,以至于明朝中期以后逐渐有了 " 湖广熟,天下足 " 的美誉,从而取代了宋朝以来的 " 苏湖熟,天下足 " 之说,变成了新一代的流行农谚。

" 湖南熟,天下足 "

湖南地区的粮食生产,一般是以稻米为主。作为产粮大省,洞庭湖地区则是湖南产粮的中心区域,农谚云:" 稻田之稻,一岁再种,一熟则湖南熟,再熟则湖南有余粟。"

据《清高宗实录》卷五十七记载:" 湖南熟,天下足 ""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熟,湖北足 "。这一农谚的演变,可以想见当时湖南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 湖南熟,天下足 ",不仅仅是清朝官方文献中记载的农谚,还实实在在影响了当时各地的米价。

由于需求多,湖南米谷输出地区之广、输出数量之大,相当惊人。湖南巡抚开泰的奏折记录了当时官仓拨运和官方采购的盛况:" 乾隆三年拨运福建,四年拨运江苏,三年至八年,各省府赴湖南采买,通计五百七十万石有余 "," 各商贾来楚籴粮,风帆相望,几无虚日 "。清朝的楚米,主要是指湖广米谷(其中大部分是湖南米谷)。

颇得乾隆帝信任的陈宏谋也在《培远堂偶存稿》中写道:" 湖南官仓,不但备全省之荒歉,兼备邻省之荒歉。所云邻省,上如粤东、粤西,下如湖北、江浙、江南、江西,倘有荒歉,皆取资于湖南所贮之额。"

曾经的鱼米之乡江南地区,则成为了湖南米谷的主要外销地," 湖南之米,听商贩卖,盈余累万,殆无虚日 "。江南地区米价的波动也经常受湖南米谷的影响,如果湖南米谷输入江南地区比较多的话,米价就下降得厉害。康熙五十一年(1712),苏州织造李熙奏称:" 苏州、扬州因湖广客米来到得甚多,所以米价仍贱。" 如果湖南地区遇到灾荒自顾不暇的话,江浙地区的米价就会大幅上涨。这样的情况,连康熙帝南巡期间都深有感触。康熙三十八年(1699)上谕:" 朕南巡江浙,询问地方米贵之由,百姓皆谓数年来湖广米不至,以致价格腾贵。"

当然了,所谓的 " 湖南熟,天下足 " 还是有点过誉。毕竟,按照现代的统计数据来看,湖南耕地面积 378.8 万公顷,也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3.1%。要想真正做到 " 湖南熟,天下足 ",在粮食生产方面,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喜欢屯田的湘军和书院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深知粮食重要性的湘人,历来喜欢屯田,尤其是在湘军崛起之后。

因军功起家的湘军,靠着打仗积累起来的财富,涌现出了大量的地主新贵。据《湖南农业史》记载,就连颇有廉名的彭玉麟也未能免俗,在江南战事结束时积蓄的私银高达 60 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道光年间,江浙一带私塾老师的年薪是 48 两银子左右;知府的年薪包括 105 两银子和 105 石大米,折算起来一年也就 210 两银子左右。

湘军多金,衣锦回乡后尤其喜欢置业,大量购买田产:

水师将领欧阳利见,在祁阳购置的田产超过千亩;曾国藩购田 2000 余亩。

给曾国藩当幕僚起家的陈士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置地多达 3000 余亩。

更为夸张的是曾国荃,购买的田地居然超过了 6000 亩。

假如对于这些数据感受不够深,还有一组数据可资参考,按照清朝嘉庆年间的统计,长沙的人均赋田是 2.25 亩,衡州的人均赋田是 1.66 亩。

岳麓书院也是曾经的拥粮大户,因为岳麓书院拥有大量的膏火田。

书院的膏火田,又称食田,主要通过收租用于书院开支。以常德府的书院为例,据明朝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 武陵生员陈耀南捐田二百三十亩,充朗江书院膏火田 "。汉寿的龙池书院则有膏火田 777 亩。

常德府的书院都有这么大规模的膏火田,更不用说长沙的岳麓书院了。据《岳麓书院正续志 · 田额》记载,岳麓书院的膏火田更为可观:除了 1595.5 亩膏火田外,另外还有 47.79 石租额的膏火田,按照每亩交租 1 石计算,大概是 48 亩,加起来一共有 1643.5 亩。当然了,明朝嘉靖年间重修岳麓书院的时候,学田的规模更大。当时,长沙知府季本捐赠学田 102 亩,同知林华捐赠学田 50 亩,在他们的感召之下,各地义民掀起了集资兴学的热潮,这一时期的岳麓书院共有 2223 亩,其中私人捐献达到 333 亩,占比接近 15%。

在私人屯田方面,还有一个富过三代的例子。明朝嘉靖年间,长沙大户李象鹍两兄弟开始分家的时候," 各收租谷六百余石 "。" 以每亩岁租 1 石计 ",李家当时共有 1200 余亩田产。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再度分家的时候,每年收租 " 达万余石 ",也就是说田产已经翻了好多倍,超过 1 万亩了。

岳麓山下的农事试验场

我们现在说的水稻,可能就是统而称之,不会像专业人士那样去分门别类。

而实际上,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了专门的水稻记载和研究。

据《湖南水稻研究志》考证,《醴陵县志》里记载了 75 种 " 稻之品类 ",把湖南的水稻分为六大类:早稻、中稻、糯稻、晚稻、翻子、旱稻。光是早稻就有 13 种,其中有些名称还比较好玩,比如红脚浏阳早、白脚浏阳早、黑脚浏阳早、蓝脚浏阳早,把四种颜色都列进去了。

作为天下粮仓,湖南地区对于水稻的专业研究,由来已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2),湖南巡抚赵尔巽在长沙北门外先农坛旧址设置农事试验场,开了农业科学试验的先河。

现在的北京动物园附近有清农事试验场旧址,2006 年时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这个清农事试验场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比湖南的晚了 4 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巡抚庞鸿书开设湖南中等农业学堂,把农事试验场并入,可谓是农、学、研一体化。这个学堂在 1921 年的时候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变得更加专业化,还设有农学研究会。皮兆麟是农学研究会的成员之一。之所以要提到他,是因为 1922 年他在《建设月刊》上发表《稻的原产地考证》,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入手,结合古代中国的气候、文化、交通、农业生产等情况,第一次论证了稻的原产地是中国,他所指出的 " 日本之稻,实由我国输入 " 的说法,也成为后来业界的共识。

不过,更为正规、更有组织的水稻研究工作,还是要从湖南省农事试验场算起。民国初年,谭延闿主政湖南,在岳麓山设立了省农事试验场。

为什么会选择在岳麓山附近建农事试验场,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岳麓山不仅风景好,种粮的历史也相当悠久。比如唐代安史之乱后,诗僧齐己回到潭州,在《暮游岳麓寺》一诗中写道:" 回首何边是空地,四村桑麦遍丘陵。" 他所描绘的,就是当时岳麓山下的农田遍种小麦的场景,也佐证了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岳麓云深麦雨秋 "。

谭延闿创建的省农事试验场,几经波折,一度裁撤,然后复建。到了 1919 年,省府开会决定设立农事棉业茶叶试验场,才正式成立了湖南省农事试验场。当年的场址在长沙南门外的东塘,据说占地有 400 余亩。1932 年,农事试验场重新恢复,设立了多个科目,其中就有专门的水稻研究,具体的研究业务属于 " 种艺科 ",皮兆麟也是研究人员之一,还包括著名水稻育种专家罗紫崖等。种艺科的一项任务是 " 改良稻作 ",按照罗紫崖提出的思路,水稻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产量,二是改良品质。想要增加粮食产量的话,有五种办法," 一是改良稻种;二是改良栽培方法;三是防除害虫;四是提倡两熟制;五是改良灌溉法 "。即便是参照现在的水稻种植技术,这些想法也不是太落伍。

亩产多少是道复杂的算术题

湖南的稻作文明史,相当悠久——假如把神农尝百草制耒耜的传说也算上的话。

按照有据可查的史书记载,水稻的产量一直是逐年增高的。春秋时的亩产大概是 53 公斤,到了战国时期提升到了亩产 63 公斤左右。魏晋南北朝又有了进步,达到了亩产 90 公斤。

唐朝时开始形成早、中、晚稻,亩产突破了 100 公斤。据《中国经济史考证》记载," 近代水稻早、中、晚三大品类的多数品种在唐朝已基本形成。" 关于湖南地区的早、中、晚稻,唐诗中也有大量的描写,比如,诗僧齐己的 " 忽觉早禾香 ",周贺在杨柳秋思时节感慨 " 楚田仍刈禾 ",元稹在岁末霜雪之时,还在岳州看到 " 珠稻欲垂新 ",分别对应的就是湖南的早稻、中稻和晚稻。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平均亩产大概是 200 多公斤。明朝的时候,平均亩产则提高到了 300 公斤以上。到了清朝的时候,最高亩产已经突破了 400 公斤。

以上说的,都是平均亩产,个别水稻高产区的产量,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比如前面那道高考历史模拟题,文中提及两浙路的水稻高产区时说:" 上田一亩,收五六石 ",以上限为例,亩产六石。

由于各个朝代的石和斤的标准并不统一,与现在的千克、公斤换算起来,确实有点复杂。那么宋朝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公斤呢?

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写道:" 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 ",也就是说一石相当于 92.5 宋斤。宋朝的 1 斤是 625 克,一石相当于现在的 57.8 公斤,亩产六石大致就是亩产 346.8 公斤。

参考文献:《湖南水稻研究志》《湖南经济通史 · 古代卷》《湖南农业史》

责编:徐凯琦

来源:潇湘晨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