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气象谣言的探索与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谣言辟谣事例 粉碎气象谣言的探索与思考

粉碎气象谣言的探索与思考

2024-05-07 0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天气气候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成为气象谣言能够快速传播并引发公众关注的原因之一。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加快了气象谣言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中国气象报社在建立完善与主流媒体紧密联动辟谣机制、发挥融媒体矩阵传播合力、完善丰富资源与专家库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辟谣能力和水平,取得突出成效,连续3年入选国家网信办辟谣案例。

    关键词:辟谣 气象谣言 舆情 融媒体矩阵

    天气气候是自然界奇妙的“加工厂”,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对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造成极大影响,受到公众广泛关注。这也为气象谣言的产生、传播提供了土壤。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谣言的生成和扩散获得了新的“翅膀”,传播力和破坏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1998 年大洪水再现”“1992 年以来最寒冷冬季”“连续十多天将降暴雨”“史上最冷(暖、旱)”等气象谣言几乎每年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朋友圈,“操纵”舆论,误导公众,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气象谣言频现的原因有二 :一是故意造谣,即个别公众号或个人抓住公众关注天气气候、趋利避险的心理,无中生有借机吸引眼球、扩大影响或牟取不义之财 ;二是认识不到位,即由于对气象科学认识不全面、理解不到位,使得一些人甚至权威人士成为不实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总体来看,气象谣言能广泛快速传播的原因是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打心理战,抓住部分公众关心亲友、宁信其有的避灾心理,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张过分的表述助推气象谣言在亲友群、朋友圈、论坛等渠道扩散 ;二是打时间差,部分气象谣言往往和大范围、区域性的灾害性天气同时出现,甚至比这些天气现象出现得“更早一些”,气象谣言以真假参半、多虚少实的内容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三是打阵地战,近年来网络、智能手机和一些天气 APP 的普及运用,让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为气象谣言的二次传播提供了温床 ;四是打认知战,一部分气象谣言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分辨,发布者以编造权威身份包装自己,以貌似科学的立场将谣言包装为非专业人士难以辨别真伪的“科普”,也给辟谣带来一定困难。

    气象谣言的散布危害极大,不仅会加剧公众心理压力,制造恐慌情绪,扰乱互联网传播秩序,还会增加公众辨别事实真假的难度,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重要时期,容易误导民众,影响防灾减灾救灾,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中国气象报社作为气象领域专业媒体,近年来在加强科普宣传、应对粉碎气象谣言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数次实战中不断提升辟谣的能力和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与主流媒体紧密联动,建立完善辟谣机制

    2017 年 6 月 19 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即将光临京津冀!你一定要准备好》,阅读量迅速超 10 万,引起社会关注。该文被凤凰网、中华网等网站转载,天津、河北等地自媒体账号在转发中或多或少地将该文章内容和中央气象台预报信息相结合,更让公众信以为真。

    以此为起点,次日夜间,“北京将有特大暴雨、极大的狂风和强烈雷电覆盖全境”“已经大到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上限”等骇人听闻的表述,伴随谣言“轰炸”了新媒体平台,大量网友盲目跟风转发。虽然气象部门及时发声,专家学者出来解疑释惑,气象系统媒体平台纷纷辟谣,网信部门也约谈相关机构,但由于时效滞后,被动应战,谣言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舆论场一时间杂音四起,调侃、质疑、批评、辱骂声不绝于耳。

    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经过总结梳理,在此次谣言传播过程中,权威发声速度不够快、覆盖面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声势不够大,缺少多层次持续发布权威信息的联动辟谣机制等问题暴露出来。

    以此为镜,中国气象报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立完善与主流媒体紧密联动辟谣机制,在各大辟谣平台开设白名单,不断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增强权威发布针对性,让权威声音及时粉碎谣言,让气象谣言失去滋生、蔓延的土壤。“港珠澳大桥挡不住风力高达 17 级的台风‘山竹’”(2018 年)、 “人工降雪中含碘化银”(2019 年)、“退休专家称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将出现地质气候巨大灾难”(2020 年)等谣言出现后,中国气象报社第一时间与各大媒体、平台联动,迅速占据舆论“上风向”,形成多层次持续释放权威信息的辟谣格局,快速、权威、有力的辟谣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实情、了解真相,将谣言的影响降到最低。

    2018 年 9 月 10 日,超强台风“山竹”强烈影响珠三角。“港珠澳大桥挡不住风力高达 17 级的台风‘山竹’”“美国太空总署拍摄到世纪最强太平洋恶魔风暴”“最强恶魔风暴 速度超过高铁”等谣言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中国气象报社发现谣言产生后,立即组织采访气象专家,联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平台,发布一系列针对性强的辟谣文章。

    由于回应及时、权威,覆盖面广、声势大,抑制了谣言的传播。本次辟谣因而获得中国互联网辟谣影响力 2018 年度优秀作品,评委会评价 :“官微联动连环辟谣,谣言止于专业。” 

    构建融媒体矩阵,形成传播合力

    与几年前相比,真相能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呈现于公众,这得益于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路径的日益丰富,科学传播变得快捷,信息透明变成常态。

    梳理数次气象辟谣案例可以发现,以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媒体平台是当前舆论的主阵地。据 2018年台风“山竹”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在 30 万余条报道中,以微博、微信为首的新媒体平台贡献突出,报道量分别达 8.7 万余条和 7.3 万余条。2018 年 10月关于“冷冬”的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在辟谣“冷冬”的 1.12 万篇报道中,微信平台的传播力度最大,占比接近 50%,新闻客户端、网络媒体次之。可见,在当下,新媒体平台在为气象谣言广泛快速传播提供温床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以其人之道”粉碎谣言的机会。

    缩短谣言存活期,攻占被谣言占领的“阵地”,需要发挥融媒体矩阵传播合力,以更符合现代传播规律、更符合当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形式推动辟谣、科普工作展开。

    2019 年春运期间,华北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气象部门人工降雪中含碘化银,儿童千万要注意”等谣言甚嚣尘上,中国气象报社利用所运营的一报、五网、两微、多端,以及全国气象部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矩阵,针对性滚动发布相关气象信息,推出动画、图解、权威解读、数据新闻等丰富的图文视频产品。联合气象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等单位,围绕人工影响天气及时有效开展科普宣传,《中国气象局 :华北瑞雪用了人工增雪手段》《算算人工增雪的经济账 :投入产出比 1 :40,节省巨额灌溉费用》《人工增雪催化剂影响健康?》等简单易懂的文章,通过气象部门融媒体矩阵推向全国,再经各地媒体、各大平台转发,迅速引导了社会舆论,消除了公众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的误解。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产品让辟谣效果实现最大化,也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提升了科学认知水平,逐渐“免疫”可能卷土重来的气象谣言,真正建立起谣言“隔离墙”。

    此次全国联动、利用融媒体矩阵辟谣,被气象系统评价为应对舆情、加强科普宣传的经典案例。

    丰富社会资源,完善专家库

    为了能及时、从容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气象谣言,中国气象报社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方面着力。

    一是通过梳理气象领域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及痛点,或产生气象谣言几率比较大的话题,比如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预报准确率、雾霾、沙尘、人工增雨等问题,提前设置议题,生产出适合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和科普产品,进一步完善丰富资源库。

    二是与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气象系统“国家队”密切合作,建立多研究领域、多业务链条的权威专家库。在确保发布信息真实客观、科学权威的同时,邀请专家联合制作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气象科普产品 ;帮助气象专家扩大影响,树立积极正面的舆论形象。

    由于气象行业的科技属性,部分谣言公众较难辨别,再加上一部分人利用“气象专家”身份对谣言进行包装,使这类谣言真假难辨、防不胜防。

    2020 年 7 月,一则“国家气象局退休专家称,太阳活动等宇宙神秘力量影响地球,将出现各种地质气候巨大灾难”的谣言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中国气象报社迅速核实其所谓的专家身份,在确定“查无此人”后,邀请专家库里的真专家,解读民众关心关注的话题,快速有效、科学有力地击破了谣言。这次成功应对赢得了“2020 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称号。

    有效辟谣的实现途径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重发趋势下,未来气象谣言还会频繁出现,扰乱舆论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如何有效、有力地辟谣,助推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仍需要相关部门和气象、科技、媒体工作者深入思考、不断实践。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公众能否不传谣不信谣,关键在于其科学素养。谣言之所以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众科学素养低、气象科普知识匮乏、不能鉴别真伪造成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科普宣传,用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科学原理、热点话题讲清楚、说明白,力避官话套话,增强贴近性趣味性,切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二是相关部门应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近年来,针对一些社会影响大的公共事件,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相关消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抢占了舆论制高点,没有给谣言发生、传播提供空间。尽管气象是一门预测性科学,天气预报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科学性问题仍需要时间去破解,但在重大的天气气候事件面前,气象等部门要通过媒体及时滚动发布最新信息,科学解读天气趋势和成因,主动回应社会上的不实说法。

    三是要多部门深入合作形成辟谣合力。当气象谣言出现后,辟谣不是气象部门一家的事,需要气象、网信与媒体等多部门深入合作,形成辟谣合力。气象部门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发布权威声音 ;网信部门要引导互联网行业和网民加强自律 ;媒体要实时传播辟谣声音,让权威信息迅速占据舆论场。

    (作者冉瑞奎系中国气象报社副总编辑,谷星月系中国气象报社采访中心记者)

    责任编辑 :杨芳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