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重要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谈谈对儒释道的理解和认识 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重要启示

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重要启示

2024-07-03 2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重要启示Ecological Wisdom and Its ImportantRevel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DOI: 10.12677/ACPP.2022.116309,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216  浏览: 58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啸枫: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儒释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重要启示;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Taoism and Nature”; Important Revelations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寻与反思。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且各有侧重,如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释家奉行的“众生平等”的生态思想与“勿杀生”理念;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等。这些生态智慧以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蕴含整体性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对于当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启示、体现了坚持“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观启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启示。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broad and profound, and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mong them, the thre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ontain a wealth of ecological wisdom and each has its own focus, such as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proposed by Confucianism;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Equality of All Beings” and the concept of “Do Not Kill” pursued by the Buddhism;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Taoism and Nature” advocated by Taoism, etc. These ecological wisdom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inherent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the integration of holistic think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objective regularity,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day: it has established the inspi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and natural view of harmonious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mbodie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system that adheres to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constructed the inspi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王啸枫. 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重要启示[J]. 哲学进展, 2022, 11(6): 1808-181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309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 儒、释、道三家从不同角度阐释关于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生态智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建生态文明新体系。

2. 儒释道生态智慧的主要内容

2.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最早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孔子,汉代的董仲舒在继承和发展孟子“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为“天人感应”思想并形成哲学体系,最后经过宋明理学的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哲学意蕴就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处于一种互动的、协调发展的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儒家生态观主张尊重自然,敬畏天命。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相互联系的。自然满足人的要求,赋予人们生活资料;反过来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尊重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所谓“天命”,在孔子看来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及其存在的规律,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第二层含义则是与社会治理有关的“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的生态思想要求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对自然保持一种敬畏心,“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天命”的有机统一。

儒家生态观还强调仁爱万物,“赞天地之化育”。其中,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还包含着人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友善与热爱,帮助天地育化万物,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最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家是孟子,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要求利用自然时节的规律进行生产生活,做到不违农时,合理有度的开采自然资源。这便是儒家对“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理解与阐释,至此中国传统生态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2. 释家“众生平等”的生态思想

释家以“缘起论”为起点形成了统一的生态自然观,其中“众生平等”思想是生命伦理观的核心。释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缘起而单独存在,所谓“缘起”就是指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某种条件和合而生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且不是孤立地存在。因此,释家强调人与自然构成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宇宙万物中,宇宙万物也因这种关系而平等。释家把宇宙万物按照生命形态分为两类: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即一切有情识、有感情、有灵性的生物,如人与动物等;无情众生即自性本足、无情识的生物,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释家主张众生平等,不但认为有情众生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无情众生也是如此,不会因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的“无情”而轻视甚至破坏它们。

除此之外,释家还宣扬“勿杀生”的理念。释家强调六道轮回,一切有情众生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从这点出发,释家坚决反对杀生,相反还要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善待一切众生。虽然释家的生态智慧更多呈现出一种宗教信仰,并不能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但其中蕴含着对有情众生的平等与报恩、对无情众生的自律与珍惜等思想却值得后人借鉴。

2.3.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构成事物本原及其价值规律的基本范畴,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创生一切人、事、物,万事万物又循道而行。“道法自然”思想是老子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也是整个道家自然哲学的核心。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道家将天、地、人视为相互补益的有机整体,人与天、人与地之间有着共同的本原和共同遵守的法则,这是老子哲学本体论中最基本的范畴。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集中反映了“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反映就是“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说人可以无所不为,或者肆意妄为;相反,“无为”指的是自然的一种圆满的、自给自足的天然状态,即自然之道、自然有道。因此,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演化过程,让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地得到发展。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势必会破坏万物的自然状态,进而危害到人类自身。“道法自然”的实质是要求人类遵守自然法则与秩序,这种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已经超越了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萌芽。

3. 儒释道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

3.1. 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

尽管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所持有的生态自然观各有特点、不尽相同,但在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秉持着同一个原则,即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作为儒家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体,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天道与人道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释家则以“众生平等”的悲悯之心,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成为后世发展所凭依的一个重要智慧宝藏。

3.2. 蕴含整体性思维

整体性思维是儒释道传统生态智慧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儒释道传统生态智慧中的整体生态观认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人们要了解事物的本质,必须将其置于整体中,任意割裂事物间关系的行为,就不能对其本性有正确的理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观点。道家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道家认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天、地、人三者相结合,就构成了宇宙万物。释家认为人和其他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释家追求的永远是整体,是对整体的把握。因此,人们要想真正了解整个生态系统,必须保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透世间万物。

3.3.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固定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的,是先于人的意识并且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所认识的。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尽管在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是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都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正如老子所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种观点彰显了人在天人关系中重要的主体作用;又如,孟子的“不违农时”思想强调人具有认识自然进而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的、科学的利用自然。

另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这一规律强调人与自然是紧密的和谐共生关系,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要求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摒除自我的狭隘意识,不能将人类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自然,让其以固有的方式生存发展,保持最自然的本性。中国传统儒释道生态智慧的重大突破就在于改变了以往传统对于自然现象的单纯研究,转向揭示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哲学关怀。

4. 儒释道生态智慧的重要启示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

无论是儒家所秉持的“仁爱万物”,即把仁爱之心外延至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儒家在生态观上始终认为人与自然是融汇贯通的,不是隔绝对立的。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也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看作自己的核心议题之一,道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完美和谐。释家也是如此,释家把生命个体和外在的生态环境都看作是统一的生命体,承认万事万物都有佛性、有尊严,伤害万物的尊严就等于伤害人的尊严,因此主张“众生平等”、“勿杀生”、“慈悲为怀”等思想 [2]。

可见,儒释道三家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一直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敬畏自然并善待自然界的所有生命。这些思想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里,要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培养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善待大自然。因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限制的掠夺自然资源与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话,必将竭泽而渔,最终只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为实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共荣关系 [3]。

4.2. 坚持“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观

中国传统儒释道生态智慧注重整体性思维,“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将世界整体分为天、地、人三层结构,其中人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特性,既相关于天地的存在,也有其自身超离天地的独特本性,因而人与万物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都处在一个整体中,构成事物的本原只有一个,“天”抑或是“道”,但无论是“天”还是“道”,儒释道在生态观上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协调贯通的、不可分割的,而不是对立的。此外,儒释道“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还包涵了万事万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它把人与自然万物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并且将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和灭亡的变化过程当作是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系统,也正是天地万物各自有序地运动才保证了天人有序和谐 [4]。“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把握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与我国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4.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构建生态伦理观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而构建新的生态伦理观必须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路径入手。儒释道生态智慧则为此提供了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路径,如儒家提出“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生态思想观念;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要求对宇宙万物“利而不害”,使其“自足其性”,以此来规划人道与天道的和谐统一;释家“天人合一”包含众生平等和慈悲为怀的理念,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点 [5]。

这些生态思想与现代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因此,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儒释道生态智慧要求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建立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确立共生共存的生态理念,在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又要保证其他物种的生存发展,保护万物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

5. 总结

中国传统儒释道生态智慧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当今生态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把人置身于自然界环境之中,保持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中国传统儒释道生态智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思想智慧,而且为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第21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百年变局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挑战与机遇研究”(21C9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28(1). [2] 王杰.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天人智慧(下) [J]. 月读, 2021(7): 60-68. [3] 杜昌建. 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意义[J]. 环境教育, 2018(8): 62-68. [4] 夏劲, 项继光. 儒道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8(1): 20-25. [5] 魏冉, 黄志斌. “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意蕴及致思理路[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2): 50-5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