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总报告(八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课题研究总报告(八篇)

课题研究总报告(八篇)

2023-11-03 1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农村留守小学生性格养成问题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养成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什么是性格呢?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定性化了的独特个性特征,他是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但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养成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双双外出打工,长年不在家。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很多的农村家庭告别了贫困的束缚,却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孩子。家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相当一部分孩子正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和自己的爷爷、奶奶过,有的和自己的亲戚过。离开了自己父母的这些“留守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在学习、生活、品德、性格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农村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因此,研究此课题已迫

在眉睫,我们认识到:只有健全的学校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才能开创健全的素质教育工作,如何通过对留守学生性格养成问题的研究,以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方法,调动一切力量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找到一个解决留守学生性格养成问题的可行性成果。这无疑是对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养成问题的研究理论依据

(一)国家政策法规依据

《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留守儿童在学校总体表现不如父母均在家的孩子,作为学校和老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就必须加强留守儿童性格养成问题的教育,使他们能享受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 …… 余下全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