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程的定义有哪些 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一词英语为curriculum,源于拉丁词cursum race course (跑道)。

近代援引朱熹“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之说,把由跑道“引申”出来的curriculum一词译为“课程”。

但近代形成的传统课程,属“学科”课程。以这种课程为事实根据,形成以“所有学科的总和”为内涵的“课程”概念。

20世纪以后,许多学者对课程重新进行了定义。专业文献中的定义超过了120个,主要观点如下:

1.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或者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经验。

这是对课程是“学科”内涵的限定的定义。

2.课程为学校为学生所安排的一切情境的总和。这是将课程超越了“教学内容”的限定。

3.课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经验,即学程。这是超越了教程的限定。

4.课程是学生已经获得的经验。这种定义超越了计划的限定。

华师大陈桂生教授认为,以上种种定义算不得对课程的新定义,而仅仅是新的课程价值观念,是不同学者倡导的“好课程”的观念,是关于“课程的应然状态”的判断。

所谓概念,是作为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内涵只能根据它所指称的对象的“实然状态”规定。概念的内涵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概念所指称的对象的实然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当对象的实然状态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以上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只是在共同的“课程”概念背景上的理念分歧与交流。

在教育发达国家,不管现代课程发生多大变化,课程总未脱离“跑道”这一原始含义。

在中国,无论多少学者对课程重新下定义,但是,课程总是无法摆脱“所以学科的总和”的内涵,也未摆脱“计划”“教学内容”“教程”之类的规定。课程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但是课程理念却在不断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课程”概念的分析与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这个时期主要是对国外代表性课程定义的“译介”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1994-2002,主要是对各种课程定义做系统的批判和本土课程概念的自觉建构。主要的学者有施良方、黄甫全等。

第三阶段,2003年自己呢,主要特征是对“课程‘的多元理解,并有了明显的实践关怀。

中国的今天,外部环境及其复杂,中国教育也亟需向历史需找发展根基,向未来宣告民族特性。构建中国话语,中国气派的教育体系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探寻课程”一词的中国本源。

陈侠认为,唐代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疏《诗经·小雅》时,就用过“课程”这个词;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用“课程”一词就更加频繁了,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工夫”;

基于以上观点,陈侠认为:( 学校) 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1]

ps :关于东西方课程概念的发展轨迹,有两篇文章值得推荐。

1.2005 年,章小谦和杜成宪撰文,对“‘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这一判断表示了质疑: 孔颖达《五经正义》里的“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其中的“课程”还算不上一个词,“教、护、课、程,是四个并列的动词,其基本含义都是监督”。四词并列,是一种“排比联言”。通过考证,章小谦和杜成宪发现,“课程”“作为一个词使用,最早见于唐文宗《授李石平章事制》”。所谓“参毗万机,课程庶绩”,其中的“课程”为联合式合成词,“意思是‘监督、考核’”; 而最早在“功课或者课业的进程”这种含义上使用“课程”一词的,则是南宋的朱熹。[2]

2.杨明全采用当代西方谱系学的方法,考察了课程概念的衍变史,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课程概念衍化的谱系。[3]

参考^陈 侠.课程研究引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1( 3) :7-12.^章小谦,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 4) : 65-74.^杨明全.当代西方谱系学视野下的课程概念: 话语分析与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12( 3) : 62-66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