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语言学理论视角有哪些类型 观点

观点

#观点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再次,其他学科对手势的研究也为手势进入认知语言学做了铺垫。认知心理学研究表 明,在语言加工和理解过程中,言语与手势模态联系紧密,互相作用,如人们的手势使用受 到限制时,言语表达也会不流利(Rauscher et al. 1996),且言语加工与图式手势加工中的大脑神经反应相似(Özyürek 2014)。语言发展领域的研究表明,语言与手势发展并进,儿童对手势的使用先于并预示语音中的结构习得 (Goldin-Meadow 2014) 。失语症研究表明,失语症人群的失语越严重,其手势也越难理解,即人们的语言表达障碍与手势障碍具有正相关性(Mol et al. 2013) 。手势与言语的紧密联系表明,手势与言语源于同一认知系统,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要求认知语言学研究不仅考察言语,也要考察手势。此外,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手语研究的关注也加快了手势进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步伐。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任意性,忽视其象似性,而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手语研究发现,象似性是手语语言的重要特征,从而深化了对语言的认识(Stokoe 1980) 。与手语语言相似的是,手势(尤其是图式手势) 亦具有较高的象似性。在这一背景之下,手势进入认知语言学研究则顺理成章。

在上述诸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手势研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应运而生。20 世纪八九十年 代,隐喻研究最早关注到手势问题。同时,具身认知、意象图式等认知语言学领域也开始关 注手势与认知的关系。进入 21 世纪,随着手势与认知的密切关系不断得到证实,关注认知 载体(即语言语法系统) 和语言实际使用的构式语法理论也开始研究手势,并思考手势在语言语法系统中的地位。

2.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手势研究的主要成就

多个认知语言学领域都涉及手势研究,整体来看,可分为3类: 隐喻、转喻、心理空间、概念整合、意象图式属于认知语义学的范畴,构式语法属于认知语言学中语法理论的范 畴,具身认知是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鉴于概念隐喻领域在认知语义学各领域 中对手势研究时间最早、成果最多、影响最大,本文仅对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手势研究进行梳理。本节将从研究问题、重要成果、价值意义等方面对隐喻、具身认知、构式语法 3 个领域的手势研究进行系统述评。

2.1 隐喻领域的手势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独立于语言符号而存在(Lakoff & Johnson 1980),概念隐喻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人类的隐喻思维机制。目前,隐喻领域的手势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语言及其伴随的手势,探讨隐喻的概念性和社会文化性,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隐喻思维。

2.1.1 隐喻的概念性与手势

认识到手势是呈现人类认知思维的重要窗口之后,透过手势考察隐喻的研究纷纷涌现。隐喻领域手势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通过分析手势如何展现隐喻思维过程,验证或发展既 有的概念隐喻理论。其中,关于时间隐喻的手势研究成果尤为突出(Casasanto & Jasmin 2012),其原因主要在于时间隐喻思维在人类概念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时间隐喻中,人们使用3种空间维度(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 思考时间概念,这3种空间维度思维都能反映在手势中。此外,还有研究考察手势如何呈现数量隐喻(Winter et al.2013)、管道(conduit) 隐喻(Chui 2017) 、情感隐喻(李恒、江桂英 2018)等思维模式。

与语言相比,手势中的概念隐喻研究主要有三大价值。首先,验证从语言中推断出的隐

喻认知模式,为既有的隐喻认知假设提供非语言的证据。例如,数量隐喻手势研究表明,人 们会用左右轴、上下轴和空间大小来表示数量隐喻,即说话者用左方、下方以及幅度小的手 势表示数量少,而用右方、上方以及幅度大的手势表示数量多,即 “多即右”“多即上”和“多即大”。这不仅验证了既有的、从语言中推断出的数量隐喻的认知模式,而且为隐喻的概念性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突破之前隐喻概念性 “从语言到语言”的循环论证模式(Forceville 2006) 。

其次,补充语言中并未呈现的隐喻思维模式的部分内容,完整映现人类的隐喻思维。例 如,Cienki(2010) 发现,英语说话者在使用 weigh the two options 这一隐喻表达时,用双手模拟天平上下晃动。该手势展现出来源域的内容———称量,还反映出称量工具是天平这一语言中无法得知的细节,从而更完整地呈现称量隐喻思维。Cohen et al. ( 2011) 发现,交际中,80%以上的手势都会传递一个或多个语言没有表达出的信息,以此补充语言不能有效或简洁传达的信息,包括运动速度/方向/方式、物体的大小、空间关系等。因此,在考察隐喻思维模式的细节内容方面,手势往往能发挥独特作用。

再次,隐喻手势研究能揭示无法从语言中推断出的隐喻思维模式。Casasanto & Jasmin(2012) 发现,在英语自然会话中,说话者在语言中仅使用前后轴来表达时间隐喻,即未来在前、过去在后,如far ahead in the future,但在手势中,却不仅使用前后轴,还使用左右轴来表达时间隐喻,即用左方表示过去、右方表示未来。通过手势分析可揭示无法从语言中推断出的、隐含的时间空间化的概念隐喻模式: 左即过去,右即未来。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前后轴,左右轴表达时间的手势频次更高。这表明,把时间概念映射到左右轴不仅是英语说话者概念化时间的另一种方式,还很可能是英语中时间隐喻思维的主导模式。

总之,手势研究不仅可以验证既有的概念隐喻认知模式假设,补充发现隐喻思维模式的细节内容,还能揭示无法从语言中推断出的隐喻思维模式,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概念隐喻研究。

2.1.2 隐喻的文化性与手势

概念隐喻扎根于语言和文化经验,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隐喻思维可能存在异同。与此 相关的重要研究问题是: 不同语言和文化中表达同一隐喻概念的手势使用有何异同? 最有代 表性的研究是不同文化中时间隐喻的手势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英汉说话者均把手指向左方 和后方表达过去,指向右方和前方表达未来 (Casasanto & Jasmin 2012; Cooperrider & Núñez 2009) , 但汉语说话者还使用上下轴来表达时间概念,即手指向上方表示过去,指向下方表示未来(Gu et al. 2017)。由此可见,手势折射出汉英时间隐喻的思维模式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此外,南美洲土著艾马拉人 (Aymara)在谈论过去和未来时,会分别做出身体向前和向后的动作,其隐喻思维模式是 “过去在前、未来在后”,这不同于英汉中的 “未来在前、过去在后”隐喻思维(Núñez & Sweetser 2006)。除时间隐喻外,还有研究考察不同语言文化中的知识隐喻手势(McNeill 2005) 。很多语言中有概念隐喻 “抽象概念即物体”(ABSTRACT IDEA IS ENTITY),手势可以揭示不同语言文化中对抽象概念的不同认知思维模式。具体来讲,英语中表达“知识”这一抽象概念的手势往往有清晰的边界,而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语(Turkana) 中表达 “知识” 的手势往往没有清晰的边界。这说明,英语和图尔卡纳语说话者对知识概念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一 个是有界的,而另一个是无界的。

总而言之,手势可以为研究隐喻的概念性和社会文化性提供新的视角,拓展概念隐喻的 研究范围。然而,概念隐喻还具有诸多其他属性,如等级性、系统性等,未来研究可考虑透 过手势这一认知窗口来更好地洞察隐喻的这些属性。此外,既有比较研究主要聚焦在时间隐 喻问题,未来研究可以拓展到方位隐喻、情感隐喻等主题,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不同 语言文化中的隐喻认知思维模式异同。

2.2 具身认知领域的手势研究

具身认知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前沿主题之一,其核心观点为: 认知是具身的,语言加工 和语言理解离不开对所描述情景的心理模拟,例如阅读包含 “开车”的句子会激活人们对开车动作的心理模拟(Lakoff & Johnson 1980; Langacker 2008a; Barsalou 1999)。心理模拟与手势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其研究目前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Cienki 2016) 。

第一类研究考察心理模拟如何影响手势。对该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回答是Hostetter & Alibali(2008)提出的“手势即心理模拟的动作理论”(Gesture as Simulated Action Framework)。该理论认为,手势源于心理模拟的动作,所描述事体的心理模拟动作性越高,其激活手势的可能性越大。Masson-Carro et al. (2016) 考察了工具物体(如锤子) 和非工具物体(如桌子)所激活的手势频次,发现相较于非工具物体,工具物体所激活的手势频次更高,这为Hostetter & Alibali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该理论还推断事体的心理模拟动作性会与语境、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手势的产生,但这一推论目前仍缺乏足够的实证证据。此外,该理论主要基于表征型(representational)手势,而未触及节拍型(beats)手势,未来研究可考察心理模拟是否会影响节拍型手势的产生这一问题。

第二类研究考察手势如何影响说话者的心理模拟。学者们主要提出了手势影响心理模拟的 3 种理论。第一种是 de Ruiter (2000) 的 “意象保持理论” (Image Maintenance Theory) 。该理论认为,在语言前思维过程中激活的心理意象会因缺乏更新而迅速衰减,手势有助于保持或更新视觉空间意象 ( visuo-spatial imagery) ,从而使说话者大脑中的心理意象得到保持或更新,这有助于语言产生。该理论预期心理意象衰减程度越高,其手势频次越高。Wesp et al. (2001)发现,与现场描述油画相比,描述记忆中的油画所激活的手势频次要高得多。这表明,手势有助于重新激活衰减的视觉意象,为 “意象保持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第二种是 “词汇检索理论” (Lexical Retrieval Theory) 。该理论主张,手势帮助说话者进行词汇检索和激活,从而有助于心理意象转化为语言输出(Krauss et al. 2000) 。对该理论的实证支持主要有两点: 一是词汇检索难度增大时,如事体较难命名时,其手势频次增加 (Morsella & Krauss 2004) ; 二是当禁止使用手势时,其语言变得断续、不流畅 (Rauscher et al. 1996) 。第三种是 “信息编码理论” (Information Packaging Theory) 。该理论指出,手势可以帮助说话者把复杂的动作、空间意象内容切分成小的、适宜于语言表达的信息模块 (Kita 2000) 。Mol & Kita (2012) 请两组参与者描述运动事件,要求一组参与者做两个手势分别描述方式(manner) 和路径 (path) ,要求另一组参与者做一个手势描述方式和路径,结果发现做两个 手势的参与者偏爱用两个小句来描述,而用一个手势的参与者则偏爱用一个小句进行描述。这表明,说话者的手势会影响其对运动事件的信息切割及其语言表达。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 种理论突出了手势在心理模拟过程的不同方面所起的作用,三者并非互相排斥、非此即彼 的关系。总的来讲,“意象保持理论”侧重于心理意象的再激活,“词汇检索理论”侧重于 心理意象的转码,“信息编码理论” 侧重于心理意象的切分。显然,未来仍需继续深化关于 手势影响心理模拟的理论研究。

第三类研究考察手势是否及如何影响听话者的心理模拟。既有研究表明,手势会影响听 话者的心理模拟。Cook & Tanenhaus (2009) 让一组参与者动手完成 “汉诺塔” (Tower of Hanoi) 任务,并让他们把操作流程解释给另一组参与者 (即听话者) ,然后让后者复述操 作流程。结果发现,后者在复述中用到了前者只在手势中、而未在语言中传达的操作流程信 息。这表明,说话者的手势构成了听话者语言理解过程中视觉动作模拟的一部分,影响了后 者对 “汉诺塔”操作流程的理解。然而,目前关于手势对听话者心理模拟的具体影响机制 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发掘。

总而言之,手势与心理模拟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具身认知过程,两者密不可 分。因此,若要更全面了解具身认知过程,有必要在考察语言的同时考察手势。然而,上述 理论主要针对空间、动作信息,而在真实的交际中,手势还可以表达其他信息,如否定、不 确定态度等,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考虑如何把空间、动作以外的信息涵盖在其理论框架中。

2.3 构式语法领域的手势研究

构式语法①领域的手势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考察构式的认知识解与手势的关系,这 类研究与认知语义学领域的手势研究类似; 二是考察构式的多模态性问题,即手势多大程度 上是构式的一部分。

2.3.1 构式的识解与手势

探索构式的识解是构式语法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手势是反映人 类认知的重要窗口,并可为观测认知识解提供直观的工具,有助于深化构式语法研究。据 此,当前研究主要考察构式识解特征是否可以 (以及如何) 反映在手势中? 若构式的认知识解特征可以反映在手势中,则可证实构式识解的心理现实性,并为其提供非语言的证据。

围绕上述问题,一批学者考察了英语、汉语、法语、德语等不同语言中抽象的 “体”构式的手势情况。结果表明,各语言中不同 “体”构式的识解方式可以反映在言伴手势中(Duncan 2002; Cienki & Iriskhanova 2018) 。例如,Duncan (2002) 发现,英语中伴随非完成体构式 (如 a man is rolling across the screen) 的手势比伴随完成体构式 (如 he rolled down) 的手势形式更复杂、持续时间更长,这些手势特征与两个“体”构式的识解假设是一致的: 进行体构式凸显了事件的持续过程,因此凸显内容更为复杂和详细; 完成体构式凸显的是事件这一整体,因此凸显内容更为简单和概括 (Langacker 2008a) 。简言之,英语中两个“体”构式的不同识解特征可以反映在手势中。此外,一些学者考察英语、汉语、日语、土耳其语等语言中运动构式的手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或同一语言中对运动事件的不同句法编码和识解差异也可以反映在同步出现的手势中 (Kita & Özyürek 2003; Kita et al. 2007) 。吴素伟、Cienki(2020) 发现,表达转移事件的双宾构式和介词与格构式,其构式识解差异可反映在手势上。以上这些研究表明,无论是抽象的语法范畴,还是相对具体的句法构式,其识解方式都可以反映在手势中,验证了关于上述两类构式识解方式的既有假设。然而,目前研究主要关注运动构式和 “体”构式,未来有必要将研究主题扩大到其他构式,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考察构式的识解与手势的关系。

2.3.2 构式的多模态性

构式的多模态性是构式语法与手势研究的另一重要问题。此类研究主要探讨手势是否是 构式的一部分,即多模态构式是否存在。当前,主要通过考察某一语言构式是否频繁伴随着 某一手势来判定多模态构式的存在与否。“基于使用” 的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若某一结构被 频繁使用,则该结构作为构式而存在 (Goldberg 2006; Langacker 2008a) 。同理,若某一语言构式 和某一手势频繁共现,则应认为该多模态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构式而存在,该多模态组合是多 模态构式。多模态构式研究符合构式语法 “基于使用”的基本准则,深化了构式的概念和 内涵,拓展了构式语法理论的适用范围。

一些学者利用多模态数据库来找寻语言中存在的多模态构式。例如 Hinnell ( 2018) 利用多模态数据库Red Hen发现,5 个“体”标记结构[start/stop/quit/keep/continue+V-ing/toV] 均常常伴随着能反映相关“体”意义的手势,手势频次从50%到75%不等。根据“基于使用”这一准则,这些多模态组合应被称为多模态构式。研究发现,手势可以在多个层面上高频次地伴随语言结构: 从短语、句子层面,如 [V (motion) in circles] 构式和 [all the way from X Prep Y] 构式(Zima 2014) ,到语篇和交际层面,如话语标记构式(Schoonjans 2014) ,甚至是抽象的语法范畴,如“体”标记构式(Hinnell 2018) 。可见,言语-手势多模态构式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诸多层面。然而,多模态构式研究仍很有限,需要继续探究哪些语言构式会频繁伴随特定手势,即存在哪些多模态构式。

总体来讲,构式语法领域已出现一定数量的手势研究,然而,目前的多模态构式研究仍 相对初级,主要基于共现频次讨论构式的多模态性,并未像典型的构式语法研究一样,考察 构式(即多模态构式) 的不可预测性,更未触及构式及其成分使用的限制性条件问题。此 外,关于多模态构式是否存在心理现实性仍不得而知。显然,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3. 总结与展望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手势研究已经形成了两大领域: 认知语义理论和语法理论视角下的手势研究,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互补性。相同点在于两者均以语义研究为出发点,透 过手势考察人们的认知过程。互补性在于认知语义学的手势研究可以为构式语法理论的手势 研究提供认知理据,而构式语法的手势研究有助于构建系统性的多模态认知语义理论模型,这主要是因为语篇交际最终要靠词汇、语法来体现,且与语义相比,词汇、语法结构是系统 和稳定的。

既有研究表明,认知语言学领域手势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 手势研究可以为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一些语言与认知关系的假设提供实证支撑,避免既有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部分循环论 证问题,如上文谈到的隐喻的概念性问题。2) 手势研究有助于拓展认知语义学理论。现阶 段的很多语言与认知关系假设是基于语言表达提出的,而手势可以补充发现语言难以呈现的

认知思维模式,如上文提到的隐喻思维的左右方向性。加入手势视角,研究手势、语言与认 知关系,可使得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语言与认知关系假设扩展成为语言、手势与认知的假设,有助于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地揭示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3) 手势研究深化了对构式形 式和意义表征的认识,促使人们反思构式的内涵和语言结构的本质 (即语言的多模态性) ,推动了认知语言学语法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认知语言学领域手势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巨大的可深化空间。除上文提 到的各领域研究亟需拓展的问题之外,未来研究还需从以下几个宏观方面推进。首先,深化 汉语中的手势研究。当前手势研究仍集中在欧美语言,对汉语说话者手势的关注相对较少。考察汉语中的手势有助于了解汉语说话者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及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认知思维 异同。例如,可考察手势如何呈现汉语独特的隐喻思维模式和基本构式的认知模式等,也可 考虑透过手势,为 “英汉差异论” 的一些假说,如 “汉语的空间性和英语的时间性假说” (王文斌 2013) 提供证据支持。

最后,需要加强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等领域中的手势研究,可重点考虑解决如下悬而未 决的问题: 在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过程中手势的运用分别呈现出怎样的认知特点? 成人口语 和手势中能够发现的隐喻模型和象似性在儿童手势中是否也一样成立?

总的来讲,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手势研究意义重大,然而,目前研究还不够成熟,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者对手势的兴趣和关注,从而拓展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注释:

①构式语法是指包括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和 Goldberg 的构式语法等在内的广义构式语法理论。

参考文献略。本文格式略有变动,欢迎阅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纸质版期刊或知网下载

今日责编:牟某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