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6篇(全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语体诗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6篇(全文)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6篇(全文)

2024-05-23 04: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精选6篇)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 第1篇

一、名词解释

1、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是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发展时期大致是1930—1935年。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题材上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艺术表现上,多用现代派手法,在人物刻画多用弗洛伊德分析说,注重表现人的潜意识和病态心理。它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

2、解放区文学

首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公利性,体现在艺术追求的乡村化,体现在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过于强调文艺为革命的政治服务,忽略了文艺特征,小说成就最大,歌剧创作的独特性最为明显。代表作品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均、许地山、王统照等,会刊是《小说月报》

4、《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收诗56首,包括1916年至1921年的诗作,以不同的风格形式分成3辑。爱国主义是《女神》的诗魂,主题是“人”的解放的最强音。《女神》开了一代诗风,标志着中国浪漫主义新诗运动的兴起,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小诗

小诗是一种深受日本俳句和泰戈尔的短歌《飞鸟集》的影响而形成的自由诗的新形式,是一种短小的即兴式的以凝练含蓄、寄寓美丽隽永情思为特点的哲理诗歌形式。主要代表诗人是冰心和宗白华。刘大白、郑振铎也是这一诗体的积极写作者。小诗缺乏浓郁深厚的诗意,因此到1924年小诗便日惭衰落

6、七月诗派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丛诗》、《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代表作有胡风的《为祖国而歌》、鲁藜的《泥土》等。

二、简析题

1、具体谈谈曹禺话剧创作的总特色。

(1)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2)典型性格人物的塑造(让人物按自身的性格,合乎逻辑的行动,并构成情节,女性形象)(3)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戏剧性,人物思想性格有直接地交锋)(4)丰富多样的戏剧结构(《雷雨》封闭式结构,《日出》开放式结构,《原野》现代派的结构,《北京人》封闭兼人物展览式的结构)(5)简洁优美的戏剧语言(文学性和诗意,日常口语,性格化的语言,曹禺被称为语言艺术大师)(6)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雷雨》: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的极端情感。《原野》:讲人与人之间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的情感)(7)象征性意象的运用(营造“诗意”,拓展戏剧表现的想象力与意蕴含量,一种是以场景道具的方式;二是以人物性格的方式;三是由作品命名构成)(8)悲剧艺术的新阶段(突破了传统观念,把西方的悲剧观念有选择有改造地引进中国戏剧创造里。是中国现代悲剧之父)

2、试析《围城》中方鸿渐的人物形象。

方鸿渐是作者既同情又批判的一个人物,他一直忙于人生的诸事纠缠,在人生的围城之中奔来走去。首先在情场上,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在家庭关系中,陷入深沉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在事业上,无所作为,受人摆布。他懒散、不思进取,到处应付,逢场作戏。他生性懦弱,缺乏真正行动的力量,他的人生呈现出一种无目的的游移状态,没有方向与目标,他每次的迈入迈出,都以希望开始,以失望和绝望告终。

3、简析文学革命的意义

首先,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其次,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再次,思想观念的变革。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

二、论述题

1、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特征与意义及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祥子是老舍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他坚实沉默,要强且有生气;勤劳本分,质朴且单纯。不抽烟,不喝酒,省吃俭用。最主要的理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主宰自己的命运。三起三落:丢车,丢钱,妻死。顽强的奋斗精神。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悲剧原因: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受到刘四的剥削;包月主人的剥削;军阀混战和特务统治的带来的打击。

车厂主女儿的诱骗:畸形的婚姻的影响。失去自由与自尊(失去自尊的婚姻是祥子堕落的开始)。

主观因素:小农意识与狭隘的眼光(个人奋斗道路的否定);个人性格心理上的弱点(自暴自弃、无足够的自制力、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等)。

2、以作品为例,论述《家》的现实主义成就。

通过封建大家庭由兴到衰的历史,集中控诉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高老太爷: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高老太爷这一典型概括了中国封建势力专横、残暴虚伪的本质特征及其濒临灭亡的历史命运。

通过对不幸者悲剧命运的思考,展开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文化批判。塑造了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高觉新。一个被“夹在中间”的人物。觉新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在强大的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压迫下个性被摧残、灵魂被扭曲、人性被异化的深刻悲剧。

通过描写高公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成长,揭示封建专制家庭的必然崩溃。高觉慧:高家最富现代意识的叛逆者。高觉慧是高公馆里的第一个觉醒者,他的觉醒主要是由于“五四”科学民主思想的启发与熏陶。性格局限与弱点。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

3、以作品为例论述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1)零余者形象的塑造,他们身上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承受着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孤独又清高,敏感且自卑。郁达夫通过他们这一形象的塑造,省视自身的伤痕与民族的伤痕,发出了“五四”文学中,个性主义与自我表现、自我反省的最强音。(2)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①小说的自叙传色彩(a、作者本人的身影或精神气质。b、第一人称。c、反映自我心灵的观照,折射社会现状。)②强烈的主观抒情(a、主情主义。b、抑郁寡欢。c、孤独凄心的情怀。)③叙事结构上的散文化(a、把“情节”化为“情绪”。b、“内聚焦”c、真切清新的文笔)](3)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例:《沉沦》—反映了民族的自尊意识;《春风沉醉的晚上》—带有社会主义色彩;《出奔》—力图赶上时代的潮流)

4、结合作品谈谈对鲁迅《呐喊》与《彷徨》的“表现的深切”的认识

(1)新的小说观念:多采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新的题材[①农民题材(a、鲁迅式的爱—爱与憎的交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b、更多地关注中国农民身上的精神残疾;c、多反应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②知识分子题材(a、旧知识分子,这类知识分子属于封建教育制度的产物,鲁迅在鞭挞他们的同时也寄予了一定的同情。b、新知识分子,他们是新质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着重歌颂他们的觉醒和反抗。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省视他们的精神世界,反思个性解放的思想。)③市民生活题材,如《药》中的华老栓,重点写他们的精神麻木](3)新的主题(①彻底地反封建,揭露封建主义的吃人最恶;②反思个性主义解放的思想;③辛亥革命教训的深刻总结)(4)新的视角与模式(精神病苦的视角,看与被看的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 第2篇

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精神活动。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 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这几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文学做为活动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产生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四种理论视角):作者(主体)、世界(基础)、作品(中介)、读者(最终完成)

关系:对话性结构,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交往结构,不是彼此孤立静止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按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就是一种交往对话结构。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而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文学本体论注重作品的结构之于读者的意义,强调读者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只要对形式结构进行“细读”即可,实质上,这种文学本体论是一种作品本体论。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19世纪的俄国。(平衡关系,总体)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知)特殊性: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征的种类,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审美因素:无功利,形象,情感 意识形态因素:功利,理性,认知

创作动机(关键):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的心理现象:

回忆: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沉思: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想象: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联想: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理智: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辅佐、制约)

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动力)

意识: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主导,制约:主导线、方向)无意识: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作家没有明显地察觉到但却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关系:主从之分,相互补充)构思方式:

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途径:浓妆重抹、淡化背景

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初步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审美理想、艺术形式)

艺术真实(首要标准):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特征:a.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b.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情感评价(本质属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实现途径:诗意的裁判

价值取向:体现真善美(高尚的品格、利他的取向)表现方式:诚挚的情感、艺术的呈现

人文关怀(总主题):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文主义、人道主义 历史理性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语言组织、文体(a.体裁、b.语体:规范语体和自由语体、c.风格)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风格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大类。

文学风格 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 四个层面、统一体

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流派风格: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文学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文学传播:泛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准确地说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介: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文化市场: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高雅文学:一种典型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大众文学:浅易、通俗、平易、流行、消费性的文学类型。

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文学作品的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方面吸引、感染、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开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货品凭兴趣的属性。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

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接受的发生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这种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欣悦、抑郁、虚静

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创作动机、选材、文本内涵 决定其存在 文学接受的发展 填空、对话、兴味 还原、变异

理解、误解:正解与误解、正误与反误

石油勘探解释评价的要义解析 第3篇

1 石油勘探的地质条件解释评价要义分析

在石油勘探的工作中, 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应该是第一个工作, 因为地质条件将会直接决定该地区是否会有储藏石油资源, 如果该地区地下有石油存在, 地质条件也会决定该地区石油储量的多少, 在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时, 目前有很多成熟的评价模型可以使用, 但是无论使用那种模型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都应该对该地区的石油储量进行分级评价, 一般情况下, 都把石油储量分为4个等级, 解释评价的分值在0.75-1.0为Ⅰ级、0.5-0.75为Ⅱ级、0.25-0.5为Ⅲ级、0-0.25为Ⅳ级, 在对石油储量进行评价分级时, 应该在该地区内的石油分布也进行分级, 这样在石油开采时, 就可以优选选择石油储量大的地方设置油井进行开采。

对于地质条件的解释评价还应该包括地形地貌的评价, 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石油开采的情况, 例如勘探出石油储量的地质条件为丘陵和盆地, 就要考虑到矿井的设置和交通运输等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 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石油开采的投入, 如果在一些山区或沙漠中勘探出有石油, 那么如果进行开采就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安置问题, 如果石油的储量足够多, 可以开采很长时间, 就可以考虑建设一个带有生活区的矿区, 如果石油的储量较少, 就应该先不予开采, 否则很难带来经济效益。

2 石油勘探的经济效益解释评价要义分析

对于经济效益的评价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要开发该地区的石油资源所需要的投资和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其中的投资应该包括石油勘探过程的投资、对石油开发的投资和开发后的生产费用等, 在石油勘探的经济效益评价中, 主要是对勘探过程的投资和勘探能够产生的价值进行分析, 即勘探过程的花费和探明石油储量能够带来的价值, 勘探的费用一般包括地震和探井费用等, 地震和探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石油勘探方式, 利用这两种勘探方式可以很准确的探明一个地区的石油分布情况, 地震和探井的成本可以直接计算, 得出石油勘探需要的费用后, 还可以与一些成功的石油勘探案例进行对比, 从而对石油探勘方案进行优化, 使石油勘探的成本减少到最低。

对石油勘探之后石油储量价值的分析其实就是对石油勘探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这里的价值评价主要是对石油的商业价值进行评价, 应该对石油开采需要的投入和石油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价, 在对石油勘探的价值进行评价时, 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石油的储量和投资后能够收到效益的时间, 目前市场上石油的价格已经居高不下, 所以石油储量大必然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 但是投资后多久才能收到实际的经济效益, 这是很多投资人关注的问题, 在石油勘探解释评价时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

3 石油勘探的环境风险解释评价要义分析

随着以石油的原料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 石油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石油勘探和开采的过程中, 同样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在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 这些对环境的影响也必须在石油勘探的解释评价中。在石油的勘探过程中, 通常都会用到地震和探井两种勘探方式, 地震的使用必然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地震源和噪声的污染, 而探井后的泥浆等如果处理不当, 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实际的勘探过程中, 这些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很明显, 也比较容易控制和处理, 但是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 就会有很多不容被发现的污染环境因素, 如油井的泄漏和火灾等, 由于这些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很难做到全面的防治, 而且一旦发生这些事故往往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国家和政府强制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之后, 很多石油企业已经对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 应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对石油勘探进行解释评价时, 应该一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减少石油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应该对一些石油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进行风险评价, 如石油开采过程中发生了火灾事故, 会对周围的大气造成影响的程度, 从石油勘探的角度, 对环境风险进行一个全面的解释评价。因此, 评价的要义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4 结语

对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 而减少石油开采投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石油勘探进行一个全面的解释评价, 在整个石油勘探的过程中, 对地质、经济和环境的评价应该全程的进行, 在积累了一定的石油勘探解释评价经验后, 应该根据石油勘探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个完善的石油勘探解释评价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石油勘探解释评价的准确性, 为后续的石油开采提供全方位、准确的参考依据, 根据石油勘探解释评价的内容, 可以对石油所在的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考虑是对石油开采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开采的投资风险等。

参考文献

[1]罗东坤.油气勘探投资经济评价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1) :21-23[1]罗东坤.油气勘探投资经济评价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1) :21-23

[2]赵乐强, 宗国洪, 郭元龄, 张燕, 高磊, 石红霞.我国油气勘探经济评价面临问题的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1) :17-20[2]赵乐强, 宗国洪, 郭元龄, 张燕, 高磊, 石红霞.我国油气勘探经济评价面临问题的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1) :17-20

[3]马宏伟.储量交易法在储量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 2008 (07) :49-51[3]马宏伟.储量交易法在储量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 2008 (07) :49-51

新闻标题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解析 第4篇

【关键词】新闻标题 非范畴化

一、概述

刘正光教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语言非范畴化的学者。在2003年,他在外语教学及研究上发表的文章《Vi+NP的非范畴化》首次把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带进国内语言学研究领域。什么是语言非范畴化?刘正光教授(2006)从2个层面对其定义说明。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在特定的情况下,非范畴化是范畴化语言体逐渐丧失其范畴化特征的过程。范畴化语言体在非范畴化之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新旧范畴之间有一个模糊的中间范畴。因此,语言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在范畴,自由范畴体以及动态范畴之间的模糊地带。从概念角度看,语言非范畴化是一种思想的创新和认知过程,它不仅是人类概念活动持续发展和概念系统不断丰富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人类认知思维创新引起的语言创新认知机制。

二、名词非范畴化

语义上名词原型指待一种特定事物,但是本文作者通过对新闻标题的语料收集发现,大量的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其它词性。无论这些名词的用法是暂时还是固定的,它们都反映着同样的事实:通常,在特定情况下,原型成员逐渐丧失在原型范畴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并处在重新范畴前的一个不稳定的中间地带。这意味着在前范畴和新范畴中间不稳定的灰色地带,它们开始进入,它们失去了原始范畴的一些典型特征,同时又得到了新范畴的一些特征,这一过程就叫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可以使新闻标题的语言更加简洁,新颖和生动,既满足了新闻标题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这一要求,也紧紧抓住读者的猎奇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竞争性。

(1)名词词义非范畴化作后缀。语义的抽象和归纳使名词的原型范畴丧失典型特征,可能从旧范畴转移到新范畴。因此,非范畴化成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词语在语义归纳后逐渐应用到不同的语境中,其语义的明确特征就渐渐消失如:

当孩子成了“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百度百科)“族”在新华字典中的主要解释有4点:1)亲属,泛指同姓之亲:家族;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3)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4)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部族。(新华字典)然而在“低头族”一词中,“族”在“地理上”“历史上”及“血缘关系上”的本质特征已经丧失,只留下了“他们有某种共性”的一般概念。这群人可以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民族。只要他们有某种共性,他们就属于相同的“族”,如“啃老族”“蚁族”“月光族”“候鸟族”等。“族”失去了原始的语义特征,现在只是一个形容有着相同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的人们的词。

(2)名词形容词化和“副词+名词”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副词+名词”结构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语法上,人们经常用做““副词+形容词””搭配,副词一般修饰形容词如“很漂亮”,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词性发生转移,由原来的名词范畴转移到形容词范畴,因此许多学者把这一现象定义为名词非范畴化如:

1)很广州 很家常

2)瑞安:最成功因为最内地

3)这个元旦很“文化”

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广州”“内地”及“文化”都丧失了原始名词性指称涵义,他们不再被形容词修饰,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这导致其作为名词的一些特征被抛弃,它们在语法上不是形容词,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这就是名词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形容词化现象。 “副词+名词”结构对前置修饰语副词有着严格限制,除了少数表示程度的副词如“很”“最”“非常”可以修饰名词完成名词的非范畴化。

(3)名词动词化。从语言学视角看,当一个名词用作动词,也就意味着削弱了它作为名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而增强它作为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如:

1)今天,你低碳了吗

2)“雷”伤了群众信任

“低碳”在语义和句法学上词性定义为名词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在此新闻标题中“低碳”表示选择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名词性特征丧失了,动词性特征得到体现。“雷”在字典的释义是名词,一种自然想象。在这里“雷”表示人们感觉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当某事的发生超出他们的想象。 “雷”的一部分本质特征由于人们特殊情感需要被舍弃,只保留了它的隐喻涵义动词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事的震惊之情。

(4)名词副词化。在新闻标题中还出现了很多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现象,既名词具有了副词的功能,这就是名词非范畴化过程中的副词化现象。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的语言系统也要不断的更新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语言的非范畴化必不可少,在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03.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 第5篇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篱,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形态上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打着古典主义文化的旗号,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思想体系,是借古典文化反封建、反教会,借亡灵以解放现实中的人。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艺术成就最高的复兴三杰分别为: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2.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称为“人文主义”,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讴歌多才多艺的“巨人”式人物。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强调个性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3.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大学教育,具有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这一批作家致力于英国戏剧改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做了准备。该文学流派主要包括克里斯托夫·马洛、李利、基德、格林等人。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4.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5.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清算旧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思想,建立新时代的生活秩序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切配合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启蒙文学的作家多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吧文学当作反封建的武器和宣传工具,因此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政治倾向性和战斗性。其特征是1.政论性和哲理性;2.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3.形式上的创新。6.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感伤主义派(The Sentimentalist School)。感伤主义的出现是对理性的一个反拨。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sentiment),人类的天性是慈善,即与人为善。怜悯、同情心和情感(sensibility)是社会道德的内核。从崇尚感情出发,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思潮。感伤主义的名称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来。它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情绪,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注意描写平民形象,而且创造了日记体和游记体等新小说形式,如理查逊的《帕米拉》。7.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1776年发表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是反封建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领袖是赫尔德尔。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如卢梭的“返归自然”)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尚天才和判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推崇自然和自我,代表作家和作品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阴谋与爱情》。8.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他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是在自然原欲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个体本位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复活着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的人本意识。他自强不息、永于探索、永不满足,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浮士德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追求爱、美、和实践,浮士德在精神探求的过程中成长。现在,常常将这种永不满足、不断探求的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概括了西方三百年来知识分子的探索过程。9.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诗人,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骚塞、柯勒律治。他们同情法国大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金钱关系感到不满,主张回到大自然,复兴宗法制。他们常隐居在英国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歌颂大自然,以表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故称“湖畔派诗人”。10.撒旦派诗人

19世纪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又一流派。此派诗人蔑视传统、敢于斗争,故被英国绅士斥之为“撒旦派”。文学史上称拜伦、雪莱和济慈为“撒旦派”。在思想上,“撒旦派”与“湖畔派”有分歧;在艺术上,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湖畔派”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11.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人间喜剧》是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12.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他们都是高傲、孤独、倔强反抗者,蔑视文明社会的宗教和道德,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但他们又脱离群众,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拜伦通过他们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就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四.简答:

1.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具体展开见课本P73-74)1.拥护王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2.崇尚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欲望;

3.模仿古代,要求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强调三一律 2.简述启蒙文学的特点(具体展开见课本P83-84)1.政论性和哲理性; 2.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 3.形式上的创新。

3.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具体展开见课本P102-103)1.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

2.浪漫主义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

3.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作家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他们接受卢梭的“返归自然”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往往对现实社会中的封建残余不满,也不肯接受限制个性自由的资本主义文明; 4.浪漫主义善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5.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4.简述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具体展开见课本P131-132)

1.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现象作出了广阔的描写和深刻的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2.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3.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五.论述题(仅供参考):

1.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尖锐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他对意大利四分五裂,同室操戈,民不聊生的混乱现实深恶痛绝,诗人揭示出:横行不法的僧侣、教皇,和鲜廉寡耻的封建统治者是造成人民普遍贫困、国家日益衰落的根源。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的偏见和世界观上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神曲》的结构建立在中古时期神秘的象征意义上,情节充满寓意。诗人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来世生活的准备。他批判教会至上,但又把神学置于信仰之上;他认为,人类在理性和哲学的指引下得以认识邪恶,但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他谴责禁欲主义,但又把一对苦恋的青年保罗和弗兰齐斯嘉作为贪色的罪人,打入地狱接受惩戒。

但丁在《神曲》中热情歌颂现世生活的价值。他强调以人为本,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杰作”。人应当坚定地遵循理性,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建立英雄业绩。这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观念,同教会宣扬的来世主义、禁欲主义针锋相对。对于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对于教会排斥古典文化的荒谬态度,但丁同样给予有力的批判。诗人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呼吁发展文化,他以热忱的笔调,描叙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离开家庭,抛弃个人幸福,历尽千难万险,扬帆于天涯海角的事迹,并通过他指出,人“不能像走兽一般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2.分析“堂吉诃德”这个可笑又可悲的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首先,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一切从主观出发、行动盲目、行为荒唐、卤莽,不会吸取教训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抢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其次,我们又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再有,堂吉诃德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却有着高尚的一面,即为了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在主观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只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他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在他身上将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总之,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3.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特征。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起初,他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对天地万物、人、社会都寄予了美好的理想。在他看来,人世间是一座美好的花园,“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那时他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以人文主义观念指导他的爱情和友谊。

其次,现实的丑恶和严酷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噩梦连绵,惶惶不可终日。当亡父的鬼魂告诉他他的叔父是弑君篡位的凶犯时,他再一次受到极大的震动。现实使哈姆莱特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结合。”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虽然我从你现在的微笑中,我可以看到你这样想。”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第三,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从社会学角度上,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是,哈姆莱特形象的深刻、复杂性及艺术魅力还有待于在哲学和艺术层面上的阐释。残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社所颂扬的那样如神一般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在理想破灭后的哈姆莱特眼中,人的心灵是阴暗污浊的,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这种认识虽嫌偏激悲观,却有其历史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概括性,因为这实际上隐喻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个性解放的口号下人们“为所欲为”、一味放纵情欲带来的罪恶。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线,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哈的形象身上所表现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成了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本指向。4.莫里哀的《伪君子》如何体现“三一律”原则。

《达尔杜弗》是他运用古典主义创作方法写成的又一部杰作。全剧五幕,情节集中单一,只写达尔杜弗调戏艾耳密尔一事;地点只在奥尔贡家;时间不超过24 小时(从早晨白尔奈耳夫人闹着要回家到晚上国王派人来抓达尔杜弗)。它完全符合“三一律”。但是,这“三一律”在莫里哀的手中不但不是枷锁,反而成为构思全剧、安排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了这种创作规则的基本精神和积极作用———集中、简练。主人公的性格是单一的,然而这恰恰更能体现出它的高度的概括性,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时间、地点、情节的限定,使得剧本从一开演就引人入胜,而且自始至终保持着戏剧性,紧紧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全部剧情都发生在室内环境,莫里哀就充分利用这个环境来进行巧妙的构思。达尔杜弗的调情,艾耳密尔的巧计,大密斯藏于套间,奥尔贡躲在桌下,都是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才能发生的事。第一、二两幕,作家故意不让达尔杜弗出场,以便通过其它人物的活动,介绍他的为人和他的过去,让观众初步了解他的性格,为他的出场作好准备。第三、四两幕,正面刻画达尔杜弗的形象。在这两幕里,作家通过人物自我暴露的方法,揭示伪善者的罪恶用心。第五幕,再进一步揭露他的凶恶面目和危害性。全剧的结构就这样层次分明,逐步深入,既紧凑又完整。

5.分析拜伦《唐璜》主人公唐璜的人物形象。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 第6篇

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是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审美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4、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5、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隐的或显的意图或意念,它是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也是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7、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8、文学意象:即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9、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

10、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11、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12、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我们则认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

二、简答

1、文学理论有哪些形态?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2、文学创造过程中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其一,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敏锐判断; 其二,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其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3、如何理解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

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相互规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材料和内容要求并规定着相应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文学材料和内容又必须达到充分的形式化,融入文学形式之中。、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进一步外化或传达为文学作品。

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的生成作用,这种形式创造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4、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其一是再现性。再现性是现实型文学最基本的特征。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镜子说”突出表现了现实型文学的再现性特点。

其二是逼真性。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逼真,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5、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①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二是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程度。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6、文学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① 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②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③ 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7、如何理解文学的功利性?

文学直接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功利。

① 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

②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8、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

其一,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其特征为:

一、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二、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即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

其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是双向运动的。一方面,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另一方面,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总之,这种双向运动就是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三、论述

1、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文学语言是在日常生活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展和提高。

区别:日常言语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话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也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

① 文学语言比日常语言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也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往往有限的言语中包含无限的意蕴。例如杜甫的“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竹”,李商隐“寒梅最堪恨”中的“梅”等,其寄寓着深沉强烈的情感和个人象征,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等心理体验。

② 文学话语使用“陌生化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而更新日常言语习惯性反应,更新语言所包容的生动世界。例如王仲题试馆绝句,有“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句,王安石改成“日斜奏赋《长杨》罢”,这里不过将“赋”字词性稍作变化,却使诗句更为经典。

③ 文学语言的虚构性常常制造某种处在变化中的情景,这种叙述会出现多种可能性,即文学语言是一种“舞蹈”的语言,日常生活语言是“走路”的语言。例如:秋天在不同文人的笔下,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含义也会不同。卢殷一句“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描绘了秋的萧瑟,流露出凄凉之感,而刘禹锡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

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在在哪些方面?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① 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诗人在这里把自己的满腔愁绪倾洒到赏秋过程中,这意味着原有的带有现实功利色彩的愁绪被暂时地稀释或化解了,变成了无功利的个人触景生情。不过,这种触景生情实际上在深层有功利目的所在:个人的诗意感怀被提升到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精神高度。

② 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人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其有关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并将这种意图隐藏在活的形象的审美直觉中。③ 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审美情感与理智认识的关系表现在: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例如欧阳修《画眉鸟》中直接传达出诗人对失去自由的画眉鸟的关切情感,但又由此间接地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普遍认识:自由是最重要的。

3、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价值与意义?

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凡是文学创造都存在着情感的表现,也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所描述或表现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裁判。

① 情感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其一,在文学中所表现的高尚品格常常给人启迪,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塑造了一个为真理而斗争,毫不妥协的英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其二,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情感评价带有助益他人与社会的功利性。例如沈从文的《边城》,作品通过展示湘西世界人们之间真挚淳朴的感情来呼唤美好善良人性的复归。

② 情感的表现方式体现着文学创造的审美的价值特质。情感在文学中表现为诚挚的内在情态与外在的艺术呈现。文学作品须真情而非假意,排斥“无病呻吟”,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读者才会产生共鸣。但这种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来自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这是诗人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时,所奋笔创作的不朽的史诗,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深刻感受。

同时文学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呈现的方式来表达“善”的价值与情感,即把情感寄寓于具体形象的创造之中,并与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诗人借助于抒发对康桥的爱恋将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更为真挚、隽永。

4、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① 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例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是对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提炼,貌似客观,实有主观因素;李白《蜀道难》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蜀道的雄奇险峻,貌似荒诞,实有客观根据。

② 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这就是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这中间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那么,怎样使它与真实性统一起来呢?这就要假定得“合情合理”。

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也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面对着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他都可以用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理”加以衡量,如读者觉得合理,就是真实,否则就是不真实。当然,“合理”,有时也意味着合乎理想,凡是合乎读者理想的形象,读者也会认可。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其故事是虚构的,但作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却表达了作者冲破封建束缚,获得自由的美好理想,具有了艺术真实性。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挚感情。而合理与合情相比,“合情”的因素往往比合理更有能动性:一是可以把看来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如李白写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如《牡丹亭》中写到人能死而复生。总之,文学形象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上实现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③ 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例如马致远《天净沙》描写了一幅“现实的画像”,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现象的、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画面,然而它却是那个时代落魄天涯、羁旅异乡的人,特别是失意文人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这种写法充分显示了文学形象的概括性。④ 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因素。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告诉我们许多仅属于林黛玉的确定特征:她是林姑妈的女儿,宝玉的表妹;她是一个美丽的、聪慧的、纤弱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女,这些都是确定的。但林黛玉具体怎样的美丽,具有怎样的相貌、怎样的气质神韵,作者的这些描写又是极不确定的。文学形象的这种不确定性,不但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它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重点解析05-14

英美文学名词解释08-20

10英美文学名词解释12-10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08-03

汉语言文学名词解释09-16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重点03-07

英美文学重点名词解释05-23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10-27

外国文学最全名词解释04-15

外国文学整理名词解释04-15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