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还没来该怎么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该辛苦的年纪 救济还没来该怎么办

救济还没来该怎么办

2024-07-17 0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江商报消息 ■ 菁城子(北京 媒体人)

  最近深圳市一家电子厂被查,40多个十几岁的四川凉山州彝族孩子被解救出来。这些童工没有感激,反而对执法人员谎报年龄,企图蒙混过关。记者采访时,他们抱怨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收入损失。虽然工作辛苦,他们每月获得的薪水是2000元,这已经是凉山州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这些孩子们不愿意被送回老家,一个孩子说:“在这有米饭和肉吃。”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上学年纪,却要靠自己的劳动谋生,不免让人心生酸楚,这也是立法禁止童工的民意基础。很多人说,儿童在长大前不应该承担谋生责任,家长应该负起责任;当很多家庭穷得无法供养孩子上学时,政府就应该负起责任。

  现代社会还让儿童承担重体力劳动以谋生糊口,是文明的耻辱。现代社会的儿童应该不为温饱发愁,而应去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们面临的现实是:贫穷是历史的现象,贫困儿童将长期存在。即便在发达国家,仍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尽管我国经济有长足发展,扶贫在持续推进,贫困人口依旧是个庞大的数字,消除贫困不是一日之功;事实上,已经花费了几十年时间。在贫困消除之前,这些孩子们是应该坐等救济,还是通过谋生改变命运?

  这是现实困境下的纠结和必须面临的选择。很多儿童选择了后者,他们到发达城市打工,赚取薪水。工作虽然辛苦,却能使自己吃饱饭,还能存一笔钱养家。从这个角度说,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简直应该获得尊敬。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孩子们在读书的年纪跑去打工,长远看要吃大亏,禁止童工是防止他们做出“不理性”举动。这些代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做人生选择的人,很难体察他们真正迫切的需求:吃饱饭,积累财富,从而改变人生。

  最近谈起“童工”话题,很多人都表示理解,并且纷纷讲述自己的“童工史”。有的到餐厅当服务员,有的到工厂做流水工,还有些人表示:没机会出去赚钱,只能在家干农活,辛苦程度不亚于打工。多数穷人并非甘于忍受现状,他们总是在寻求机会改善;受其影响,他们的孩子对改变命运也有着强烈渴望。如果他们被告知:“脱贫是父母、社会和政府的责任,你们不应该劳动。”不只是这些家庭的改善机会将错失,可能还会滋生其他社会问题。

  香港富豪黎智英就曾回忆自己做过月薪60港币的童工,“(如果当时)找不到工作糊口,要不是饿死街头,我便大有可能铤而走险、作奸犯科了。”这不是孤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少年“流氓”成为城市治理的严重问题。九十年代起,这种现象基本消失了。繁荣起来的乡镇企业和城市经济,将大量辍学的青少年变成了财富创造者。这样的人生轨迹对深陷贫困的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

  对贫困施以救济,这是令人赞赏的,但不能止步于此。最好的扶贫则是教他们谋生技能,自给自足而后自立自强。

  (原标题:救济还没来该怎么办)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