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恋》来了!《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后,再度讲述长江流域人民奋斗历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的区别 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恋》来了!《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后,再度讲述长江流域人民奋斗历程

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恋》来了!《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后,再度讲述长江流域人民奋斗历程

2023-11-17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长江,这条伟大的长河穿越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滋养哺育了一个民族。

展现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恋恋深情,一直是文艺作品的一个母题。《话说长江》与《再说长江》两部大型纪录片便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30多年后,这一经典题材又将在纪录片领域续写传奇。

8月26日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项目,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联合湖南、浙江、江苏等11家省级卫视创制的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恋》将在东方卫视播出。而今天,这部纪录片作品在上海思南公馆展开了看片活动。

记者现场获悉,《长江之恋》共分为6集,讲述了长江流域人民的奋斗历程,展现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主创团队介绍,这部作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诠释和形象化解读,也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巨制。

《长江之恋》将于8月26日-9月30日每周一晚21:30在东方卫视、8月31日—10月5日每周六晚21:00上海纪实频道全国首播,随后该片还将择时登陆湖南、浙江、江苏、安徽等30多家省级卫视及地方台。

从人物细节入手,展现人们对长江的眷恋之情

“在过去几十年中,长江曾出现很多环保危机,总书记提出‘要给长江治病’。这部片子就是聚焦大保护政策下长江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中华儿女如何反哺母亲河的故事,同时强调我们与长江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长江之恋》总导演刘丽婷说。

纪录片《长江之恋》从人物、细节入手,力图展现长江沿岸地区人民“共饮一江水”,但孕育了人们对长江不同的眷恋之情和故事。与此同时,不仅回访经典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的故事和场景,还寻访社会变迁、绿色转型中的鲜活故事。

比如牧区的第一个大学生,沱沱河畔的吐旦旦巴,从青海民族大学毕业后回到长江源头三江源地区,开始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事业。十几年来,他承担起了长江源头动植物保护、数据记录、环保宣传等工作,用镜头见证了雪域高原肉眼可见的变化;金沙江边,昔日的赶漂人严梁和他的6000多个同伴,放下撬杆,拿起锄头,踏上了“为绿色而战”的天然林保护之路;长江入海口,顾玉亮和同事们用了19年时间,在崇明岛边的滩涂“青草沙”上,为上海人民找到了优质的水源地。

8个摄制组,辗转10万多公里,全景式、立体式记录长江故事

为了给长江沿岸这些变化和故事寻找理论支持和学术背景,主创团队走访了近百位水文、水利、地理、气候、动植物、历史、经济、人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十几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其中有最早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被称为“三峡之子”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仲志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秘书长范恒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国家实验室环境与能源学部原主任马克·列文、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王世光先生等。他们许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几位甚至是坐着轮椅接受我们的采访。他们以丰富的学识和经验,为我们的纪录片做了学术性和权威性的背书。同时,这些学者们也充满了对于长江这条母亲河深切的爱,他们用自己几十年研究长江的过程中所见所闻,为我们的纪录片增加了许多生动而感人的故事。

2019年初春,8个摄制组从上海出发,沿6380公里的长江溯源而上,足迹遍及长江沿线各省市,辗转10万多公里。“摄制组的拍摄都是沾着泥土、带着露水的,希望能够全景式、立体式的记录长江。”

《长江之恋》的主创都是常年奋斗在一线的同志,从新疆到青海、西藏,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也经受过不同的考验,但是每一次上路他们都怀揣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

初夏已到,《长江之恋》第一集摄制组的成员们却把冲锋衣、冲锋裤等冬天的衣物放进了行李箱,向青海高原进发了,去探寻母亲河长江的源头三江源地区,力争用镜头为广大观众揭开三江源神秘的面纱。到了目的地,大家都纷纷“倒下”了,虽然不是第一次上高原,但是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还是让摄制组始料未及。导演董洁心、主摄影朱骞已经是第四次走进高原,没想到第一天就头疼头晕,身体不适。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吃下些抗高反的药物,拿起手中的“长枪短炮”开始了拍摄。头疼的时候大家咬紧牙关,呼吸困难时放慢了脚步,但是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面对着强烈的的紫外线,在空气稀薄的沱沱河流域,中午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就这样,摄制组的成员们抖抖肩上的尘土,拿起摄像机开始一段又一段的拍摄。

^摄制组在金沙江边

每年五六月份是攀枝花地区最炎热的时候,第二集导演董玲俐带队来此拍摄的时候,气温一度高达40度以上,地表气温接近80度,连设备也要降温才能运行,因为猝不及防,摄制组不少人都晒伤了。受到地理因素影响,坐车转战拍摄地也是争分夺秒。从都江堰到汉源到宜宾再到都江堰、重庆,最长的一次,从宜宾到攀枝花行驶了13小时,舟车的劳顿并没有影响摄制组的创作热情。

这样的故事在摄制组每天都在发生着。厂房里闷热的环境,汗水无数次湿透衣服;面对长江的滩涂的淤泥,摄制组艰难跋涉,但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扎实。第三集摄制组陈琳带队在湖北拍摄二十余天,大家都拼搏到最后一刻,摄影师在咬着牙拍下最后一个镜头后,体力不支倒下了,紧急去医院输液治疗。导演、录音师也一直在生病,他们都坚持着、克服着。

第四集的导演刘玮带队的摄制组则深入潇湘大地,记录洞庭湖边那些可敬可爱的人——生态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拍摄大都是在小船上展开的,时间长,水浪大,加上天气变化多端也给摄制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时正处于洞庭湖血吸虫高发期,刘玮和拍摄对象一起雨鞋一穿,救生衣一套就随船深入湖中央开始了拍摄。面对着洞庭湖边上的志愿者,摄制组成员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八百里洞庭是我家”的信念。用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声音,每一个采访来记录下这些湖边最美丽的守护人。

^三江源的藏原羚

安徽铜陵人张八斤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现在成为了江豚饲养员。清晨,导演张艳芬带队跟着张师傅来喂江豚,他的竹竿一敲,江豚就来找它们的朋友张师傅了。这正是张师傅兢兢业业的工作和付出才会让摄制组拍到这样一个场景。深夜,一条独木舟,张师傅又来悉心喂养照顾他的江水中的小伙伴。摄制组在独木舟上,要拍到好的故事也要保持着船的平衡。蚊虫多得也令摄制组出乎意料,但是面对着拍摄人物,大家仿佛也找到了那片静心与初心。

导演王向韬和史嘉年则一次次带队登上崇明岛。“青草沙”是我国最大的江心水库,位于长江入海口,青草沙设计师顾玉亮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自己的闺女,一个就是青草沙。”这么简单又动容的一句话表达出了他对自己工作的这份深情与眷恋。在大都市的边缘,有这么一群可敬可爱的人默默守护着一方净土,摄制组和他们一起在湿地里徒步前行,虽然道路泥泞,但扛着机器举着话筒与他们紧紧相随。

^张八斤正在喂江豚

4K拍摄+阿莱顶级摄影器材,强强联手打造极致体验

据《长江之恋》全部采用4K拍摄,并采用了阿莱顶级摄影器材,在视觉上力求呈现最美的“长江之恋”,为当代中国积累、保存真实、珍贵的影像素材。在前期策划时,节目组针对纪录片的预设结构设计了特别的拍摄模式,拍摄被分成故事、采访和空镜三大快,并分别制定了最佳的拍摄方案。

故事组需要便携设备、最强的同期录音和必要的灯光,采访组就会有些不同,需要最强的灯光。值得一提的是空镜拍摄团队,它包含固定机位、手持稳定摄影机、电控逐格摄影和无人机,是所有八个摄制组中规模最大的。经过反复的试验,节目组最终采用ARRI Mini作为空镜组主摄影机。这是个大胆的决定。历史悠久的ARRI摄影机一直以惊艳的画质影调在电影行业享有盛誉,但是几乎没有人试过把它用于纪录片拍摄。Mini虽然是ARRI产品线中体积最小、最便携的摄影机,装上附件后仍然是个庞然大物。制作部门经过反复验证,拆除空镜拍摄不需要的所有附件,在保留精确操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量,ARRI摄影机史无前例地加入了纪录片拍摄。摄制组带着它翻山越岭,记录下这条伟大河流的壮阔之美。

可以说,为一个特定项目量身定制拍摄方案,《长江之恋》提供了一个精彩案例。

《长江之恋》摄制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饱满的创作热情,专业的职业素养,保持着一颗纪录片人的初心,“用镜头记录着当代人的故事,全面的展现他们的风貌,记录着社会与生活,记录着他们的风采与真实。”他们在长江沿岸砥砺前行,记录下这一湾碧水上每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让我们的长江充满了温暖和爱的正能量。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介绍,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台领导高度重视这部纪录片创作,多次召开协调会指导部署,在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为主力创作力量的基础上,12省市卫视台在拍摄和资源调度上给予很大支持。

剧情简介

《长江之恋》概述总述

追溯人类漫长的足迹,不同的大陆上,一个又一个文明的发生与崛起,无一不是在大江大河边枝开叶漫。

长江,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之一,全长638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承载着中国约40%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集群。

她是摇篮,是图腾,是无数代诗人和歌者心中的神祇。

我们都是河流之子,我们与长江相亲相依,我们依水而居,建立城池;我们舟楫往来,互通有无;我们灌溉、捕捞、放牧。两岸青山,一江碧水,让中华儿女魂牵梦萦。

《长江之恋》是国内首部4K拍摄,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长江的大型纪录片。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项目,由上海海广播电视台牵头,联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卫视,聚焦新思路、新做法下的新长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巨制。

2019年,7个摄制组从上海出发,沿6380公里的长江溯江而上,足迹遍及长江沿线各省市。既在回访经典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故事和场景,更在寻访社会变迁、绿色转型中的鲜活故事,讲述长江流域人民奋斗的史诗,书写长江儿女心灵的图腾,展现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集《溯源大江》

长江源头及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也是重要的水能资源产区。这一带虽然不通航,也并非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却对中下游的水文、水质、地理风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青海省玉树州通天河畔,83岁的舟如旦确老人用50年的时间和村民们一起,种下了27000棵白杨树。在他朴素的愿望中,这些树能给长江沿岸的人和动物带去幸福。

云南玉龙县石鼓镇是著名的长江第一湾,万里长江在这里掉头东去,孕育了灿烂的长江流域文明。正是在这里,林工站站长和朝明跟同事们一同,在金沙江畔种下了800多亩柳树。他们为建立上游生态屏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道生态屏障,默默守护着中下游水文安全,保护着亿万人民的水源清洁。

赤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中唯一一条自然河,在贵州,它也被称为美酒河,正是它造就了中国白酒业的辉煌,也带来了丰饶的经济回报。

习总书记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协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江沿岸的人民用他们的日常,给出了答案。

第二集《双星辉映》

在中国的版图上,地处西南的四川、重庆双星闪耀。作为长江三大城市群之一的成渝城市群,既是长江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长江万里黄金水道的起点。

2019年5月12日,美国国家实验室环境与能源学部原主任诺贝尔奖得主马克·列文来到了四川宜宾,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探讨长江保护的问题。四川宜宾,被称作万里长江第一城。内借自然资源,外接长江航道,这座建成2200年的城市正在快速成长为绿色生态城市。对于自然的尊重,不仅带来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还护住了青山绿水。

在湍急的川江航道上,川江号子被传唱了上千年。曾经,它是木船航运时代,船工们以命相博的呐喊。唱了二十多年川江号子的曹光裕,想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不仅开办了川江号子传习所免费教授川江号子,还和儿子曹羽一起将川江号子改编成了音乐剧。他说,守住了生态文明,也是守护住了母亲河长江。

长江上游,成渝都市群正在寻求生态与环保的均衡发展。而成都和重庆,就是新时代长江流域的双城记,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西部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第三集《江汉之广》

沿着奔腾的激流进入宜昌,就抵达了世界第三大河的腹地。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就在这里汇入了流域。在两江的融汇碰撞中,滋养出丰沛的水量与丰厚的资源,浇灌出富饶的文明与土地,也开启了大江航运,成就了我国贯穿东西的水运大动脉。

三峡水利工程的建立,把长江上游水位抬高了113米,激流险滩被填平,高峡出平湖。但迅速增长的航运,使得长江三峡一段,由“高速路”成了“堵车点”。

90后姑娘宋伟是三峡升船机管理团队的工作人员。她和队员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的升船机是缓解航道拥堵的利器。升船机被称为三峡工程“最后的谜底”,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水上电梯”。

对于武汉的变化,江滩管理员应成全感同身受,他负责江滩的巡查管理工作。过去武汉江滩上遍布的化工企业和违章建筑,涨水时节,脆弱的江滩又成了防汛的一大软肋。如今,在绿色创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下,临水而建的江滩亲水平台落成,它为武汉防汛筑起一道绿色堡垒,也彻底打破了岸上居民“沿江不见江”的窘境。

绿色经济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之中,也将慢慢成为这座城市的性格。

第四集《江湖之上》

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它们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同时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同“长江之肾”,与长江连为一体,构成世界著名的“江湖关系”。

自小在鄱阳湖边看着候鸟长大的李春如,对候鸟有着特别的感情。曾当过医生的他从事候鸟救护工作长达30多年,为每只候鸟写病历,累计救治数万余羽候鸟,众多受伤的鸟儿在其帮助下重返蓝天。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于2009年建立的。10年来,谢永宏的团队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补上洞庭湖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修复洞庭湖“水下森林”。

太湖边上的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是中国河长制的发源地,经过十四年的探索,在历任河长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河流又清澈回往日的模样。河长制由此走向全国。

第五集《通江达海》

长江下游地区,江深水阔,物产丰富。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长江就是最天然的运输管道,商人们带着米、盐、茶等货物,顺着这个伟大的水系,舟楫往返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今年53岁的罗俭已经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工作了34年,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这座大桥上工作。时至今日,长江上已经有超过100座跨江大桥。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大大缩短了过江时间,同时也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由于修建年代早,桥高不够,大型海船无法入内,货物只能进行层层中转,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江海直达1号船的出现,让问题迎刃而解。它可以满载2万吨货物,穿过南京长江大桥,从浙江宁波舟山港直达安徽马鞍山港。5个“80后”设计师,花了近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江海直达1号的设计。下一步,设计团队要把船开到长江中游的武汉和上游的重庆。

2006年,白鱀豚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的水生态,已经到了危急时刻。安徽铜陵的淡水豚国家自然保护区里,江豚喂养员张八斤已经工作了15年,看着江豚从4头,慢慢到11头。发展的理念变了,人和江豚关系也同步发生着微妙的转变。为了避免打扰这些友邻,2014年,长江五桥开工建设前,南京对江豚保护区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影响论证。

在这里,长江见证过无数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传奇篇章,也将再次见证诗画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

第六集《江海相拥》

长江从上游带来的肥沃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了繁荣兴盛的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也形成了一座超级都市,上海。

上海一个水质型缺水城市,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长江。1993,上海宝山人顾玉亮受命带领团队到长江口进行战略研究。十五年论证,五年建设后,一个举世罕见的江心水源地在长江入海口出现。如今,半数以上的上海市民的饮用水,来自长江。

下游水源地的安危,与上游息息相关。由上海同济大学牵头,一个全流域科研网络已运转多年,他们采集、研究、保存了长江流域数万件环境样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长江流域环境样品库。

同在崇明岛,共饮一江水,但行政上属于江苏的启东市启隆镇也开始了积极策应生态岛建设的步伐。人文相亲,地缘相近,是启隆与崇明跨行政区携手的基础,而这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号角。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一条流动的长江,孕育了蓬勃兴盛的生机。长江,在汇入大海前最后一次哺育了这里的人们,孕育了璀璨夺目的繁荣。

图片由片方提供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