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古诗“意象”探寻古诗之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词常见意象 聚焦古诗“意象”探寻古诗之美

聚焦古诗“意象”探寻古诗之美

#聚焦古诗“意象”探寻古诗之美|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8

首,新版教材比老教材多了整

13

首古文,可见教委对古文教学是非常重

视的。

(七年级到九年级古文如下所示)

 

 

二、解读“意象”在古诗鉴赏中的

重要性

 

古诗词鉴赏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方面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升学生赏析诗词

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目的

是学“法”

。其中,解读诗词中的“意象”能

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作

为“表意之象”

,它本身便是诗性生命体验的

产物,内里包孕着诗人对生活的各种活生生

的感受。即使转形为诗歌文本,显现为语言

文字符号,这些符号所提供的信息也都指向

了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正如文学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

“一切景语

皆情语”

。意象是诗人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达

抽象的情感。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正如线

条之于图画、节奏之于音乐。在诗中所见的

意象都恰能表现出一种情趣。

 

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

诗歌意象这个生成点,带领学生领悟诗歌意

象背后深远的内涵,引导学生透过诗歌意象

与作者直接对话,促进学生形成独特的诗歌

体悟。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一

单元“古诗四首”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中,要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愁

心”这一诗眼,就要理解诗中的各个意象,

“杨花”

解释为柳絮,

是漂泊无依的形象,

“无情有思”的杨花,在愁人眼中,

“点点是

离人泪;

“子规”

,即杜鹃,来源于“望都啼

血”的典故,因此又名杜宇,啼声哀切,日

夜悲啼,李白这里运用这个意象,表达了自

己对朋友深深地愁思;而“明月”自古以来

就是思念的象征,

“托明月”直接传递了李白

的思念之情。

 

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用了青山、

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意

象,描写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

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在《天净沙

.

秋思》中,小令的前三句,

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

马”意象,

“枯藤”表现的是干枯、苍老、没

有生命力、孤枯败落的形象;

“老树”有垂死

之感,

“昏鸦”则是傍晚时的乌鸦,诗人常用

“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凄凉的氛围。

而“古道”往往伴随着旅人的离家别亲,

“多

情自古伤离别,别离总是凄然”

“西风”代

指“秋天的风”

,秋天的风是肃杀的,秋风总

伴随着万物的凄零、败落。而这些在我们古

典诗词中具有特殊意味的景物,把浓浓的秋

意中的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与之

相对应的“小桥”

“流水”

“人家”则呈现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

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因此,意象于古诗就如同鱼儿与水般默

契,这种情景之间的融合中渗透出的是一种

潜藏在诗词背后的作者情感,就中学语文古

诗词的教学而言,把握意象教学策略尤其重

要,这有利于学生将事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

一种必然的联系,对学生审美能力形成具有

积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

承,在古诗词中感受着那些典型的意象,审

视着作者的心境,就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

感悟诗词的现代意蕴,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在诗词的世界中涵养品行。

 

三、

有效运用策略解读古诗中的

“意

象”

 

1

、运用感官感知诗中意象

 

在对意象的体验中,要特别重视运用人

的多种感官,因为“诗主要地由感官透入心

灵”

。这里所说的感官,即眼、耳、鼻、舌、

身等多种感觉器官,

这些感官控制着人的

“五

感”

,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

官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才能得到更加

完整的美感体验。

 

一些意象也常常透过文字转化为声音,

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如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诗”中“风急”

“猿啸”

的大风声、猿叫声立马把读者带入到一种忧

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中的好像听到了落叶簌簌落

下、江水奔腾而来的声音;而《葬花吟》

(选

自《红楼梦》

)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

香断有谁怜”把人带入了一幅秋风萧瑟中花

飞满天的场景之中。除了运用视觉感官和听

觉感官,在欣赏诗歌时,我们还会用到嗅觉

感官、

味觉感官和触觉感官。

当我们读到

“馨

香盈怀袖”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时,

花香溢出衣袖,也溢出诗外四溢的感觉,仿

佛能闻到诗中飘来的香气。在看到“羹饭一

时熟,

不知贻阿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

这两句诗时,我们的味觉受到了刺激,想到

诗中的主人公已经很久没尝过家常羹饭的滋

味,但这时煮熟了却没有人能一起共享,这

种情绪是何等的悲伤。在“布衾多年冷似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被子本应

该是柔软舒适,给人温暖的感觉,但我们却

在诗中感受到了冰冷和僵硬,这就是触觉感

官发挥了作用。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感知意象时,需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单调的语言

文字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意象,在对意

象的理解中加入自己切身的感受,这样才能

感受诗歌深远的境界。

 

2

、借助想象理解诗中意象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也是想象的起始阶

段。

“无论作诗或读诗,都免不了艰苦思索和

丰富联想”①。诗人通过联想,获得了大量相

关的经验,

这些经验当然不可能都写进诗歌作

品中,

必须将自己的经验进行筛选,

然后加工

成诗歌作品中的意境,

这个过程就是想象。

多优秀的诗歌就是想象的产物。

如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的

《使至塞上》

中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的“孤烟”突出了边塞气氛,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在碧天黄沙之间有一柱白

烟,并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

如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波江上使人愁。

”中的“日暮”一词让我们看

到了夕阳西下,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思念家乡、

惆怅万分的场景。

因此,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

凉之感,

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而且这两

者往往融为一体。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可以不受时间、

空间、现实的限制,运用乃至创造自己所需

要的各种形象来抒发感情。我们指导学生感

知诗歌意象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在

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理解诗歌中丰富

的意象,将自己融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同

时也要读出诗人在诗歌之外所要表达的情

感。而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

自己的想象力对诗歌作品进行再创作,也可

以丰富意象教学的内容。

 

3

、深入探究意象的特征

 

意象之所以能有效地解读诗词中诗人的

情感,是因为意象类词语往往在诗词中都是

承担着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作为的诗歌中

“托物言志”最主要的途径,

 

作者觉得可以

将这种寄托于意象类词语的情感表达分为以

下两类:

1

)一“物”表达多种意义。一物

表达多义,

 

即意象类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往往

有不同的含义。

 

常见诗歌中的

“月”

“柳”

“燕”

等其他意象,

 

在不同的诗词中往往能表达出

多种诗人的情感。

 

比如,作为古诗词中常用

的寄托情义、寄托哀思的月,如《春江花月

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

,是作者直抒雅士的情怀;

《水调歌头》

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下转第

254

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