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莲居|画说,哪款李白符合你的想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人李白头像Q版 桑莲居|画说,哪款李白符合你的想象?

桑莲居|画说,哪款李白符合你的想象?

2024-01-30 06: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代有杜堇绘《古贤诗意图》三幅、尤求绘《饮中八仙图》三幅 、李士达绘《饮中八仙图》、张翀绘《饮中八仙图》(八条屏)、《太白醉酒图》、文征明绘《李白诗意图》(《望庐山瀑布》诗意)、张宏绘《补蜀道难图》、姚允在绘《春夜宴桃李园图》、魏居敬绘《夜宴桃李园图》、文伯仁绘《李白诗意图》、清代有原济绘《太白诗意山水图》(《将进酒》诗意)、《唐人诗意图》(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望天门山》诗意)、《采石图》、王翚绘《九华秀色图》、《仿唐寅洞庭赊月图》(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诗意)、华嵒绘《春夜宴桃李园图》、《范传正李白新墓碑文意画》(《山水花鸟》八开,其中第6幅)、徐时显绘《春夜宴桃李园图》、黄慎绘《春夜宴桃李园图》、吕焕成绘《春夜宴桃李园图》、沙馥绘《春夜宴桃李园图》、张烈绘《桃李园夜宴图》、苏六朋绘《李白诗意图》、《清平调图》、《太白醉酒图》、汪乔绘李白《月下独酌》诗意画(《山水》册页第10幅),裘尊生绘《将进酒图》、赫奕绘《蜀江巫峡图》、沈铨绘《采石矶图》(《名胜纪游图》十六开)、宋葆淳绘《太白楼图》、阙岚绘《李白吟诗图》、李坚绘《太白醉归图》、吴焯绘《夜宴桃李园图》、丁允泰绘《太白醉酒图》、王琦绘《春夜宴桃李园图》、程城绘《太白诗意图》、俞龄绘《竹溪六逸图》。

◎ [明]杜堇《古贤诗意图》(局部),纸本墨色,纵28厘米,横107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根据杜甫《饮中八仙歌》创作)

◎ [清]黄慎《春夜宴桃李园图》,绢本设色,纵121厘米,横163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 [清]石涛《太白诗意山水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 [清]苏六朋《太白醉酒图》轴,纸本设色,纵204.8厘米,横93.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海外也藏有李白画像,如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纸本立轴墨笔的南宋画家梁楷的仿本《李白行吟图》,纵81.2厘米,横30.4厘米。日本东京大学美术馆藏島田友春 (1865-)所画的《李白图》。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有明代画家杜大绶《唐明皇招饮李白图卷》。以及部分还未著录刚刚出土发现的文物、私人收藏的文物、以及部分博物馆所藏李白画像。

◎ [南宋]梁楷《太白行吟图》轴,纸本墨笔,纵81.2厘米,横30.4厘米,(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不可见李太白像著录大多隐藏于历代文献、诗文中。如《宣和画谱》就记载,御府曾所藏唐代画家韩干的《李白封官图》。宋《中兴馆阁续录》记有“中兴馆阁储藏图画有李白像一,不知名氏。”周必大《二老堂杂志》也记载:“秘阁画有小本李白写真,崔令钦题。”南宋•邓椿《画继》卷四,著录北宋画家乔仲常有《李白捉月图》。王世贞尔雅楼所藏名画中也有元人钱选的《李白观瀑布图》,《李白集校注》附录六引姚绶《榖庵集》也曾记载赵孟頫画过《李白庐山观瀑图》。历代诗中也有记载李白画像,如唐代贯休就有诗《观李翰林真二首》,宋代王禹偁《李太白真赞》、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李之仪《李太白画像赞》、陈师道《题画李白真》、韩驹《题李白画像》、周紫芝《李太白像》、陈棣《题李杜画像》、李洪《题谪仙回舟卧披锦袍图》、王质《题李白笠钓图》、楼钥《题贺监李谪仙二像》、韩淲《太白襄阳歌图》《李白泛舟图》、洪咨夔《题杜李苏黄像》、释善珍《题六画太白》、叶茵《李白诗百篇图》、释绍昙《李白醉骑驴图》、家铉翁《保定士人以所藏太白像见示笔意甚奇为题此李去非好吟太白之裔欤书一本送之》、郑思肖《李太白砚靴图》、丘葵《题心泉所赠李白画像》、宋无《太白扁舟图》、李纲《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张炎《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刘克庄《洞仙歌•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韵,题谪仙像》、如璧《李太白画歌》、牟子才《画李白脱靴图赞》、金元李俊民诗《申元帅四隐图•李太白》、元好问《题太白独钓图》、蔡珪诗《太白捉月图》、宋九嘉《题李白泛月图》、刘秉忠《跋李太白舟中醉卧图》、王恽《李白扪月图》、《太白独酌图》、滕安上《题李白扁舟对月图》、程钜夫《谪仙捉月图》、宋无《太白扁舟图》、贯云石《当涂郡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乃绘之图而赞以诗》、陈旅《题脱靴返棹图》、傅若金《题太白玩月图》、张以宁《题李白问月图》、顾观《太白醉归图》、潘伯修《李伯时画太白泛舟小像》、余阙《李白捉月图》、成廷珪《题顾秀才所藏舟中看月图》。

明代宋濂《李太白像赞》、高棅《题李白邀月图》、《李白问月图》、王坤《题李白小像》、胡俨《题李白月夜泛舟图》、《过太白墓谒遗像》、黄淮《题贝祭酒李白月夜泛舟图》、唐文凤《题李白玩月图》、倪谦《题李白应召图》、程敏政《太白骑鲸图》、章纶《李白骑鲸扇面》、邵宝《题太白图》、陆深《李白对月图》、丁养浩《太白骑鲸图》、倪宗正《李白捉月图》、蔡靉《采石摸月》(《题李南溪画四首》其三),李先芳《题力士脱靴图》、张宁《问月图》、孙承恩《古像赞李翰林太白》。

清代沈业富《题郑晴波采石太白楼图》、李维玺《采石谒太白祠遗像》、芮日松《题高力士为李翰林脱靴图》、唐莹《谪仙楼谒李青莲像》、吴其琳《登太白楼谒遗像二首》、李恩绶《采石重谒谪仙像》、鲁逢年《登太白楼谒遗像》、黄富民《太白脱靴图赋》、谷琦《谷氏重塑李谪仙像碑记》。

按以上著录情况,画像分绘画、石刻和雕塑。那么,最早以李白为原形创作的绘画作品到底为谁创作的呢?

按南宋周必大曾观赏过秘阁所藏的“小本李白写真,崔令钦题”。崔令钦(713-741)与李白时代最为接近,应该此画本是李白画像最早的记录。但并不知谁人所画。目前知其最早画像创作者,我们可在《宣和画谱》记载中找到二个答案,一个就是御府所藏的唐代画家韩干的《李白封官图》,一个就是《能改斋漫录》曾记陈师道在《题画李白真》云:“盖谓建中靖国间饶节德操首咏吴少卿家所藏周昉画李白也。”周昉是唐代画家,字仲朗一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虽生卒年不详,但其长兄周皓受家庭尚武风气的影响,善于骑马射箭,随从名将哥舒翰西征吐蕃,在攻取石堡城的战役中,骁勇善战立了军功,因授任执金吾。哥舒翰攻克石堡城事件发生在天宝八载(749年)六月,这时周皓的年龄当在二十岁以上。周皓是周昉的长兄,若以此来推测,周昉约生于开元(713-741)末年。按《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一十三•画四•周昉传》,周昉与韩干为同时代人,画名相齐。故周昉也是最早李白画像的创作者之一。

其次就是在元代潘伯修的诗中有所发现,诗题为《李伯时画太白泛舟小像》,李伯时即为宋画家李公麟。元好问也在《题太白独钓图》诗题下注云:“《李白独钓图》,宣和所藏,李伯时笔。”

◎ [明]唐寅《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局部),纸本白描,纵31.9厘米,横994.5厘米,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再次就是在《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中有文云:“牟存叟端明(名才子)守当涂日,郡圃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存叟绘以为图。……《脱靴》云:锦袍兮乌帻, 神清兮气逸,凌轹兮万象,麾斥兮八极。我思古人,伊李太白。孰为使之朝禁林而暮采石也,其天宝之嬖幸欤?疏挝词章,浸润宫掖。吾观脱靴之图,未尝不嫉小人之情状,而伤君子之疏直。惟公之高躅兮,霍神龙之不可以羁绁。矧富贵如敝屣兮,其得失又何所欣戚也。”与贯云石《当涂郡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乃绘之图而赞以诗》互证,得知贯云石所见“绘之图”就是指牟才子所绘《脱靴图》。这在清道光年间黄富民所赋《太白脱靴图》诗序云:“牟学士生面重开,具长康之妙手”,以及陈旅《题脱靴返棹图》(二首)诗序中都有所证:“牟存有为姑孰守日作此图,未几为董宗臣所谗而去。”但这些都未见实物画像。

目前能见到的李白画像的真迹,最为有说服力的是四川江油县博物馆所藏的《匡山太白像》。《匡山太白像》由北宋画家李龙眠于大观初年(即1106年)创作,并经宋徽宗赦旨点化。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匡山太白像》便流落民间。据《彰明县志•图序》记载,清代咸丰九年(即1859年),广西桂林举人何庆恩到北京会考,偶过旧货市场,发现一幅北宋时期的《匡山太白像》,就买了下来。6年后,也就是同治四年,何庆恩被派到彰明县担任知县。赴任时,何庆恩把《匡山太白像》从桂林带到彰明,并把它编进《彰明县志》中存档。《匡山太白像》用白描勾成,线条苍劲有力。画像为青年李白,免冠,布衣,携一竹杖,双目炯炯,神采飞扬。相貌跟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圣贤画册•李白像》基本相同。

◎ 清代中期刻印的《彰明县志》中,记载有北宋李龙眠绘制的李白青年时的画像《匡山太白像》

此外瓷器以及石刻上的李白画像也很多,瓷器上画像,如中原古陶瓷标本博物馆所藏的河南登封曲河窑出土的梅瓶上也出现过李白画像。同样出现在北宋。瓶高:40CM ,口径:7CM, 足径:10CM)。 瓶侈口圆唇,颈短而细,长圆腹,平底。形似橄榄,俗称橄榄瓶。器身罩透明釉,胎体呈灰褐色,上白化壮土。主题文饰为一肩扛葫芦,袒胸露腹之醉仙,线条自然流畅,将醉态醺醺的李白神情刻画的栩栩如生。人纹文饰之外,戳印珍珠纹做地。整体纹样朴实简洁,又显华贵自然,装饰感极强。 珍珠地手法借鉴唐代錾金工艺,宋代流行。上海博物馆所藏清雍正时期所创作的粉彩《春夜宴桃李园图》。英国伦敦GOOD WILL TOWN 私人藏家也藏有一件清康熙青花《春夜宴桃李园图》,以及笔者收藏的一件清代中期的瓷盘,上面也画有《李白醉酒图》。

◎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春夜宴桃李园图》笔筒,上海博物馆藏。

石刻如济宁市李白纪念馆所藏刻石“三公画像石”,内容为唐代诗人贺知章、李白、杜甫的全身画像。但这些画作大多不知其创作者,或工匠所依古人所作画本所移植。

不可见著录的李白画像大多不知创作者。仅有少数知其名,除上述唐代韩干、周昉、宋代李公麟外,还有南宋太平知州牟子才所画《太白脱靴图》。明代有贝泰所绘《李白月夜泛舟图》,清代有谷琦的雕塑《李谪仙像》。还有知其名不知年代者,如蔡叆《题李南谿画四首•采石摸月》点明画者为李南谿。李俊民《申元帅四隐图•李太白》点明画者申元帅。另外多数诗人所咏相同画题者,是否同一人所画,还应深加研究。

李白画像作者小辑

根据以上文献资料所显示的李白画像创作者,统计结果为46位画家曾经为李白创作过画像,可见李白画像(中国画)有49幅。现根据《中国美术辞典》等将作者生平事迹整理如下:

注:本节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下滑动翻阅!

韩干,唐代杰出画家。长安蓝田(今属陕西)人,出身下层,当过酒店雇工,在唐玄宗时期,被召入宫廷封为“供奉”。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其擅长画马,所绘马匹活灵活现,有奋蹄疾奔脱绢而出之势。

周昉,唐代画家,景玄,京兆人也。善画。曾任宣州别驾。有《浑侍中宴会图》、《刘宣武按舞图》、《独孤妃按曲粉本》。《仲尼问礼图》、《降真图》、《五星图》、《扑蝶图》。

李公麟 (1049-1106),北宋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据《挥麈录》和《安徽通志》记载:“李公麟在元祐年间中进士,授南康长埴尉和泗洲录事参军之职。后又历任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朝奉郎等职。元符三年(1100)因患手疾退出官场。”在画史书籍中,也很少找到其在重病之后“精于习画”的记载。故此,李公麟所有绘画作品能遗留传世之作如凤毛麟角,这其中大部已流落海外,致使我们无从得以欣赏到真品原件。

乔仲常,生卒年月不详。山西永济人。擅长道释人物,曾师李公麟。他的存世作品有《后赤壁赋图》,纸本白描,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南宋•邓椿《画继》卷四,著录其画迹有《龙宫散斋图》《山居罗汉图》《渊明听松风图》《李白捉月图》《玄真子西塞山图》《列子御风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牟子才,字存叟,号存斋,井研(今属四川)人。牟桂子,宋代官吏、学者。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调洪雅尉,监成都府榷茶司卖引所。理宗宝祐元年(1253),以军器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累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度宗即位,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殴学士致仕。有《存斋集》,已佚。其子牟郧亦为学者,著有《陵阳集》,其孙牟应龙亦为学者,人称祖孙三才人。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书画。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

赵孟頫(1254-1322),宋末元初画家,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申元帅,按金元诗人李俊民所见申元帅四隐图,申元帅应为元代或元以前人。生平不详。

杜堇,初姓陆,字耀南,一作惧男,又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等。丹徒(今属江苏)人,居北京。成化中,举进士不中,于是绝意进取。精诗文,通六书,工绘画,长于山水、楼阁、人物、花卉、鸟兽,无不精妙。时称白描第一手。

贝泰,明代太学士,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李南谿,按明人蔡靉所见李南谿所画李太白画像,李南谿应为明人或明代以前之人。生平不详。

徐良,明代画家。生平不详。

张路(1464-1538),明代画家。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年轻时“以庠生游太学”,然性格放纵,喜交友游乐,虽以画名天下,却终生无所经营。画风笔法受戴进、吴伟影响颇多,用笔矫健,行笔迅捷,遒劲可观。传世画作有《山雨欲来图》、《山水人物图》、《溪山泛艇图》、《吹萧女仙图》、《苍鹰攫兔图》等。

尤求,明代画家,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楹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

李士达(1550-1620),明代画家,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曾经论述画有五美:“苍、逸、奇、远、韵。”又有五恶:“嫩、板、刻、生、痴。”传世作品有《浔阳琵琶图》、《三驼图》、《西园雅集图》等。

张翀,生卒不详,活动于17世纪,明代画家。字子羽,号浑然子、图南,江都(今江苏南京)人;一作江宁(今南京)人。他以人物画见长,上追古法,笔墨豪迈。他笔下的仕女,艳丽委婉,但设色古雅,神态超逸。评者以为他得人物画之正传,而又不流于庸俗。他也能画山水,所画山水树石,苍郁深秀。他的写生杂画亦佳。崇祯元年(1628)作风雪联辔扇,顺治二年(1645)作聘庞图,均藏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据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杨建峰编《文征明》载:明代画家,生于1470年,卒于1559年,初名璧,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派领袖。

张宏(1577-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明代著名画家,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连皴带染为其特色。又能画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

杜大绶,明代画家。字子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颜所居曰“韵玉斋”。善书,精楷书。善山水,擅长水墨写意,亦能画兰。年七十外,书华岩经八十一卷,藏天宫寺。万历三十四年(1606)临兰亭序,四十六年(1618)作幽兰图。

姚允在,字简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山水,学荆、关,笔墨道劲,思致不凡。小幅愈佳,但自矜其画不多为人作。尝有人持多金至越购之者,竟不能得其一水一石。周亮工从友人处得其小册十二幅,皆自江南入北地,纪所见名胜。王士祯最爱其秦淮一帧。为一时名流推重。所画屋宇位置得宜,会心独远,舆俗手之点缀屋宇,全无向背照应之法者迥然不同。人物亦精工秀丽,在能妙之间,摆脱浙习,另敞门庭。南宗名画苑载有其万历三十一年(1603)作娇红赐柳图,故宫博物院藏有其崇祯十四年(1641)作山水扇。

魏居敬,明代画家,善山水,亦能花鸟。万历四十四年(1616)画梨花白头扇,现存故宫博物院。

文伯仁(1502-1575),明代画家,字德承,号五峰、摄山长、葆生、摄山老农、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汉族,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侄子。性暴躁,好使气骂座,少年时曾与叔徵明相讼,一度系狱。工画山水,效王蒙,学“三赵”(令穰、伯驹、孟頫),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名在文徵明之下。横披大幅颇负出蓝之誉,唯构图时有塞实之感。善画人物,亦能诗。其山水画有简、繁两种面貌。简者效文徵明细笔山水,景色疏朗,笔墨细秀,多抒情意趣;繁者出自王蒙,山林层叠,构图饱满,皴点繁密,境界郁茂。

原济(1642-1718),广西全州人。俗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遗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早年即漫游渐、皖一带名山;中年住在南京,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上作品。晚年居扬州,与上层士人交往甚密。他的山水、兰竹、人物、花果皆精采,其中画山水最为有名。他作画笔墨多变化,技法运用灵活,对景物描绘淋漓尽致。在绘画理论上主张“借古以开今”。他的这些绘画风格及艺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既深又广。他作画富有创造性,构思布意,笔路墨法,乃至题诗书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风趣。传世画迹有《诗画册》、《黄山八胜图》、《梅竹双清图》、《蕉菊图》等。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华岩(1682-1756),一写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徐时显(清),号子扬,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人物、仕女,兼善花卉,赋色鲜丽而精绝。

黄慎(1687-1768),中国清代画家。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汉族,福建宁化人。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擅人物,亦能作山水、花鸟。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商山四皓图》、《伏生授经图》、《醉眠图》、《芦鸭图》等传世。著有《蛟湖诗钞》。

吕焕成(1630-1705),为清代初年“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字吉文,号祉园山人,浙江余姚人。擅长画人物、山水,兼画花卉。早年好作斧劈皴,风格奇古,与他的传世作品《春山听阮图》(现藏旅顺博物馆)、《西溪图》(上海博物馆)的画法相类似,勾皴挺拔秀劲,人物生动细劲,意境幽深,既有“北宗”画法的崇高峻美,也有“南宗”画法的秀润笔致。

沙馥(1831-1906),字山春,江苏苏州人。马仙根弟子。画学甚深,笔致妍秀,所作人物及花卉,无不精妙。卒年七十六。

苏六朋(1791-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清代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少年时到罗浮山,拜宝积寺的名僧德堃和尚为师学画。卖画为生。清同治元年(1862),苏六朋病逝。

苏六朋最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桐荫听琴图轴》、《停琴听阮图卷》,也精山水、花鸟,以及浅降重彩。

汪乔,清代画家。字宗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人物,所画慈悲者:流水行云,寂灭枯稿;而威严者:雄杰奇伟,激昂顿挫。又善写意花卉。

裘尊生,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字果万,一字义门,号青萝,钱塘(今杭州)人。

赫奕, 清代画家,一作颐,字澹士,号南谷,别号碧岩箫史,一作碧箫外史,姓赫舍里氏,满州正白旗人。

阙岚(1758-1844),清代画家,字文山,一作雯山,号晴峰,安徽桐城人,客吴门(今江苏苏州)。善画山水、花卉,尤工人物。画仙佛像妙甚。仕女每作高髻,近宋人定本。又擅写真,所作画宁繁毋略,宁朴毋巧,铺白设色,确守顾、陆、徐、黄格律。卒年八十七。

沈铨(1682-?),清代画家,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殊极巧妙。日本国王见其百马图大悦,雍正七年(1729)聘往三年,归得金帛散给友朋,橐仍萧然。黄行健有诗纪其事。卒年八十余。

宋葆淳(1748-?),清代画家,字帅初,号芝山,晚号倦陬,山西安邑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隰州学正。性傲岸,游迹半天下,所至以诗画史。长于金石考据,善鉴别,隶书、行、楷,皆入能品。工画山水,得北宋人法。苍秀嫣润,机趣横溢,惟率略处,当舍其短而取其长。亦工篆刻。后客死于浙,年七十余。

吴焯(1676-1733),字尺凫,号绣谷,一作绣谷老人,清钱塘(今杭州)人(一说安徽歙县人)。以家有古藤,花开时垂如璎珞,遂构亭名“绣谷”。吴焯好诗 。据《杭州府志•文苑》:“吴焯九岁能诗,毛奇龄执手称畏友,康熙四十四年南巡献赋,召试。五十六年奏进所著书。所居瓶花斋聚书万卷,莳花种竹,足不越户外而车辄常满。流连文酒,自抒所学,撰述十余种。”

丁允泰,钱塘(今杭州)人。瑜父。工写真,得西洋烘染之法。

王琦,清代画家。字魏公,杭州人。善画人物及花鸟、草虫,悉取真者对临,无不酷肖。

程城,生平不详。

俞龄,字大年,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山水人物。工山水、人物。画马如得曹、韩心传。至图写凡兽,精神骨相尤妙。

谷琦,清代当涂青山人。拔贡生。世居青山李白墓侧,自称李白“东邻后裔”。康熙十四年春,太平知府黄桂、知县寇明光、后人知县高起龙嘱谷琦重修太白祠,并装塑李白像。事成,谷琦撰《谷氏重塑李谪仙像碑记》。

张烈,清代画家,字明华,福建龙岩人。善画,尤精写意,然不轻作。

李坚,清代画家,生平不详。

郑晴波,生平不详。

- 完 -

画像所绘题材与意象

纵观以上文献资料,我们发现李白画像的题材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为肖像画。如周昉所画李白像、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圣贤画册•李白像》、四川江油县博物馆所藏的《匡山太白像》、谷琦的雕塑《李谪仙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南宋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等。从这些画像可以看出,画像大多体现的是中年以后的李白。其相貌俊美,眉眼高挑,凤眼慈善、鼻梁挺括、嘴唇小巧,鼓腹,唇上有八字胡,下巴有其山羊胡,头顶乌纱帽,身穿白伫长衫,透露出仙人飘逸之感。

二为李白故事传说类。如韩干的《李白封官图》、牟子才的《李白脱靴图》、尤求、李士达、张翀的《饮中八仙图》、张翀、苏六朋、丁允泰《太白醉酒图》、沈铨《采石矶图》(《名胜纪游图》十六开)、赫奕《蜀江巫峡图》、宋葆淳《太白楼图》、李坚《太白醉归图》、俞龄《竹溪六逸图》、乔仲常《李白捉月图》、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杜大绶《唐明皇招饮李白图卷》、淮安市博物馆藏明代徐良所绘《李白骑鲸图》、日本私人收藏的明代画家张路《李白骑驴图》等。李白脱靴的传说,最早见于李肇《国史补》,说的是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传说。李白骑驴传说见宋人笔记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及宋代刘斧《青琐高议》。李白骑鲸见于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李白捉月事见清代王琦《李太白年谱》卷35。

◎ [明]徐良《太白骑鲸图》,纸本墨笔,44.7厘米×26.1厘米,淮安市楚州博物馆藏。

三为李白诗文阐释。如杜堇《古贤诗意图》三幅、文征明《李白诗意图》(《望庐山瀑布》诗意)、张宏《补蜀道难图》、姚允在、魏居敬、华嵒、徐时显、黄慎、吕焕成、沙馥、张烈、吴焯、王琦《春夜宴桃李园图》、文伯仁《李白诗意图》、原济《太白诗意山水图》(《将进酒》诗意)、《唐人诗意图》(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望天门山》诗意)、《采石图》、王翚《九华秀色图》、《仿唐寅洞庭赊月图》(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诗意)、《范传正李白新墓碑文意画》、苏六朋《李白诗意图》、《清平调图》、汪乔李白《月下独酌》诗意画,裘尊生《将进酒图》、阙岚《李白吟诗图》、程城《太白诗意图》等。

◎ [清]苏六朋《清平调图》轴,纸本设色,纵132厘米,横101.5厘米,广州美术馆藏。

大多图像所取得意象都与酒、月、舟有关。那么为什么古人喜欢用这三个意象来描绘李白之像呢?

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非常开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包容,所以知识分子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诉求和发泄自己的感情,所以,才在开元盛世能够出现这样的“饮中八仙”。

明代画家尤求《饮中八仙图卷》,笔法细腻,用八个场景,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画中八人神态各异,他们地位不同,性格迥然,却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以精细的笔触表现了李白与酒为友的独特风貌。李白喜欢酒,在一千多首的诗歌创作中,就有与酒有关的诗一百余首。《将进酒》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活脱脱一个酒兴正酣的醉客形象。直呼其名,直抒其意。不饰雕琢,清新天然。“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这种高昂的情绪是酒和诗的交融,是情绪的鼓荡。当然李白嗜饮好酒是即为有名的。当时就有《醉圣》之称。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有:“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醉圣。”在醉酒之下常常作出超出正常人的举动,如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力士脱靴”,就在画像中多有体现。虽历代画像都以此表现李白蔑视权贵的傲骨,但未必成立。因为这些所为都是在醉酒状态下所做的。很难想象李白清醒状态下会有此傲骨的举动。而这些醉酒所为必然导致高力士所深耻所陷害,因而也逐渐使唐玄宗对他疏远。也成了对他不予于重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 [明]尤求《饮中八仙图》,工笔设色长卷,纵656厘米,横30.5厘米,厦门市博物馆藏。

李白崇尚自由,青年时代就有济世的远大抱负,但他又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天下,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开元十三年(725),出蜀漫游,游历江陵、岳阳、长沙、零陵、庐山、金陵、维扬、姑苏、又回头至江夏(武昌),复至安陆,居于小寿山,被前朝宰相许圉师家招为孙女婿。此后数年即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广交朋友。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这对傲岸的李白来说,这不仅是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更是很件丢脸面的事情。不好求人或许也没人能帮忙,更是没处能倾诉了。他在《月下独酌》中通过独白的方式,将自己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澜暴露的跌宕起伏而又率真天然。建立功业,功成隐退,始终是诗人人生的美好理想。但时代孕育了天才,却没能为天才的发挥提供充足的条件。他想成为济世天下的侠客,但从未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更找不到知音和朋友,因而只有无奈地用酒邀月与自己的身影来做伴了。然而明月并不能陪其饮酒,影子也只是跟随而已,其结果还是独自一人独饮。月虽高高挂在天边,却对李白是透明真心的,影子虽摸不着,却是真诚忠实的。他唯有对“酒”与“月”去诉说他心中的块垒,他“举杯邀明月”也成了必然。其实“酒”与“月”始终是李白诗歌的最为普遍的意象,也可见其一贯的内心孤寂。当然酒与月,也突出了李白的真纯。因此利用酒与月的意象创作李白画像也就成了历代画家绕不过去的画题。

而扁舟,却跟唐代交通有关,唐代长途交通大多以水路为主,故用舟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只是表象所推测,最为深层的含义可能还不能简单这样认为。在李白的诗中,常常有扁舟的意象。如诗《金门答苏秀才》中有“铭鼎偿云遂,扁舟方渺然”,诗《古风十八》写到:“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绿珠成爨雠。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 [明]文征明《李白诗意山水图》轴,绢本设色,纵144.7厘米,横73.7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漂泊至宣州曾写下了《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一诗,诗的最后两联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愁如流水,刀斩不断,不如散发去过隐逸的生活,此时诗人只有在五湖的扁舟之中,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与止泊。充分表明了作者在当时的现实生活压抑下,愁愤难解,欲放纵于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舟的意象恰好包括漂泊、自由、隐居三种之内涵。李白青年时便仗剑行游天下,可谓是漂泊无定所,它反映了李白为其志向、生计以及之后的放逐逃难的一种充满无尽的乡愁。故而扁舟就是表达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扁舟虽小,如同树叶,在浩瀚的江面上,真的是凸显出游子的渺小和飘荡不定。当李白的志向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在无法得到和谐的解决时,他也只能用隐居这一方式来为自己找到唯一摆脱烦忧痛苦的出路了。虽然这是消极的躲避现实的绝望之路,但也反映了李白为追求自由与理想,追求光明磊落而与黑暗势力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吧!画家利用酒、月、扁舟这三种意象来概括李白其一生,确实是高明而有学识的。

编辑说明

文章来源:《中国李白研究》。此处略去注释。详情可参阅中国李白网。桑莲居整理汇编。转载敬请注明“转自桑莲居艺术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