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见证了唐朝从繁荣走向衰败的历史过程,他不愧被人们称为“诗圣”,同时他的诗也被人称为“诗史”。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一生历尽苦难,受尽困厄,看尽了人世间的冷暖。他用忧郁的、低沉的笔调描绘了当时唐代所经受的灾难,真实地反应了当时人民艰苦贫困的生活。他有着高贵的品格,深受诗人的敬仰和爱戴。他的诗多数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写的,是写实主义的典范,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具有深远的价值,值得大家深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甫一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杜甫本人的品格特征,而且也看到了现实生活的艰辛。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思想内容上。杜甫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他个人的家庭,都在风雨飘摇中急剧走向没落,走向衰败。他本人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一再地被贬。历尽了人世间的艰辛。这些艰苦的经历使他更深一步地走向贫民,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他的诗大多是结合事实创作的,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如著名的《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是反映了人民受尽了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苦疾苦的,可是统治阶级没有人性,没有给予他们同情。

杜甫善于把自己主观的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和事物本身相照应,自然感人。例如《丽人行》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称。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奢荒淫,从侧面也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句子艳丽,但作者的态度非常严肃。从自己的立场上去对待这一场景。正如浦起龙所说:”无一字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声感叹,点逗处声声感叹。1.从而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从而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呈现了丰富的生活画面。如《石壕吏》中逾墙而逃的老翁,还有那位可怜又很聪明的老妪;《新安吏》中新安被征的男子;《新婚别》中暮婚晨别的新娘。作者用寥寥的几句话再加上艺术手法的运用,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他们的特点,真是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引起人们无限的深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对人和事的细节描写上,这样更加能够体现人物的本质,实现诗歌的本质意义。例如:《兵车行》里所呈现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腰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这是一首新乐府的诗歌,作者以道旁路者的身份亲眼目睹了抓壮丁的惨状,并通过行人之口,哭诉了组谁的繁苛和人们的不幸。给人呈现了一副人们疾苦、生灵涂炭、兵荒马乱的真实的悲惨生活图景。诗人不仅给予了人民深切的同情,从反面也深深的批判了统治者的黑暗。还有《石壕吏》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更能体现人们的苦难。诗中的这一家人生活贫寒,儿子已经被征去服兵役,家里就剩下年老的夫妇、儿媳妇和小孙儿。可是就连年迈的老翁他们都不想放过,最终老翁逃跑,老妪又被抓。诗中的对话细节,以及儿媳妇的幽咽声,这些描写既真实,又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可见当时的统治者有多么的残忍,国家的混乱到了何种程度,而平民过的又是多么的悲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都非常的精彩传神。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写出;“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成告别,无乃太匆忙。”这首诗很好的体现了杜甫爱国爱民的思想,对人们苦难的同情。诗歌将新娘送别丈夫时无奈,痛苦,忧虑,沉痛、期待的复杂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从而塑造了一个善良,温柔,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因为在当时只有先平定战乱,才能得到最起码的修养生息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新妇的呼唤,也体现了杜甫自己内心的呼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流落蜀中时写的一首著名的诗篇,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已成为千古名句。其中深刻地体现了杜甫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令人非常的感动。“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最高境界。集中体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的同情,这些诗句句能打动人们的心弦。

由于杜甫看到了人民在战乱中所受到的灾难太深太重了,所以他热切盼望战乱平息,好让人民能过上太平的生活。他在诗中不断地喊出了这个代表着当时人们愿望的呼声;“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马》),“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直到诗人老年,也一直没有停止这样的呼喊。当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国家危难,他既想着人民应该奋起救国,但又万分同情人们悲惨的命运。就这样处在矛盾中,忧国忧民。可以想象诗人的内心在当时有多么的痛苦悲愤。当破碎的山河一旦出现了山河复整的气象,于是,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在万分欣喜中又写出了欢乐而又感人的诗。如《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种感情从不自觉中流露出诗人的惊喜快乐。使他爱国的情怀更深一步地显现了出来。这就是杜甫,一个伟大而又可爱可敬的诗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甫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高尚的一生。他别人们称为“诗圣“,不仅仅是给后人留下了这么多千古名篇,最主要的是他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他诗歌中所呈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忘记多难的祖国,多苦的百姓。他在最后到的一首诗中这样地感慨着:“公孙仍shi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一腔豪情,尽在其中。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安定更加重要。他始终都在为社会的不公,时代的不幸呐喊。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从而也激励了许许多多后代的诗人和读者。例如: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都收到过杜甫的影响。他伟大诗篇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也启迪了 后代诗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