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评析:《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评析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中国新闻奖评析:《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

中国新闻奖评析:《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

2023-07-20 16: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2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点评赏析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宇丽 陈安庆

编者按: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与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系新闻1702班陈宇丽同学,来为大家点评解析刊播于2018年2月21日中国新闻社的通讯作品《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此篇通讯作品的作者是李佳赟,该作品获得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作品二等奖。

▼向下滑动查看图片

《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作品,记者在采写“新春走基层”活动稿件时,深入细致地探访了三位台商的“海峡情缘”,将角度对准“两岸夫妻”群体,以生于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的“台湾女婿”为“年代样本”,以小见大,通过描述“过年”这一生活性极强的细节展现“两岸跨海婚恋”的发展与融合,生动地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展现了两岸交流的“常态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劲的时代脉动,使稿件既具有新春温度,更具网络热度、时代深度。

稿件播发后经中国新闻网刊载,推至首页显要位置重点推广,并获得国内多家媒体转载。该稿还被发至中新网移动客户端及微博平台上,获得网友互动点赞,形成融媒体立体式传播,在海外平台上,该稿更是被多家境外媒体采用。该篇稿件的角度新颖,能够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新鲜的选题,讲述故事,并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场景描写展现出来,值得新闻学子借鉴与学习。

原稿+精评

标题: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

(李佳赟 中国新闻网 2018年2月21日)

【评析】有吸引力的标题才是好标题。作者从正文准确提炼出这一句疑问式标题,巧设悬念,聚焦“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这样一个问题,既具有人情味又有一定的冲突性,容易产生共鸣,扩大共同的话题,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激读者的好奇心,引导其阅读。

中新社宁波2月21日电 贴财神画儿、挂灯笼、写对联……春节期间,台商褚富宥与大陆妻子精心布置了在浙江宁波的新家,他们正在“爱巢”迎来第一个农历春节。

【评析】场景式描写,有力地衬托下文,为全文做好铺垫。“贴财神画儿、挂灯笼、写对联”是农历春节的传统习俗,烘托了春节气氛。作者以台商褚富宥的例子引入,使文章更具有故事性和画面感,同时暗示了两岸夫妻“留守”在大陆过年,推动情节发展。

自两岸恢复民间交往以来,年轻的足迹纷纷跨越浅浅的海峡,成就了一段段“海峡情缘”。但和大陆夫妻一样,“回谁家过年”也是两岸夫妻在春节期间的终极辩题。近年来,年味十足的新春氛围,红红火火的大陆事业……让愈来愈多的两岸夫妻,选择“留守”大陆过年。

【评析】背景介绍补充新闻事实。2017年是两岸打破隔绝状态、恢复民间交流30年。该段落直截了当地揭示了“两岸夫妻”选择“留守”大陆过年这一关键信息,回应了标题,补充了事实细节。该背景的介绍提高了该篇报道的新闻价值,将两岸夫妻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也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开展埋下伏笔。

今年是褚富宥结婚的第四个年头,他笑言“陆配魅力大”,为了方便妻子和父母团聚,今年夫妻俩“达成共识”,决定留在大陆过年。“以前几乎每次跨年守岁都在台湾,但我们平时都在大陆发展,妻子在台湾也没太多朋友,因此今年选择‘留守’。”

【评析】直接引语,让报道更加真实可信。该段落介绍了台商褚富宥今年选择留在大陆过年的决定。使用直接引语是新闻真实性的一种有力佐证,“以往都在台湾”到“今年留在大陆”的转变通过褚富宥的口吻说出,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口语化的表达更具有人情味。

两岸相近的年俗、呼朋唤友的年夜饭、强烈的融入感……褚富宥觉得,在大陆过年“和在台湾没什么两样”。“我妻子是湖南人,本来还很担心,因为听不懂湖南话而无法融入家族聚会,但‘大家族’的聚会年味更浓,温情满满。”

【评析】层层递进,进一步介绍了“台湾女婿”在大陆过年的感受和心情。直接引语的运用可以直接让受众去感受褚富宥的真情实感,对读者来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大陆过年的“年味浓”和“温情满”也从侧面印证了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

他告诉记者:“在大陆过年时,年夜饭足足有三、四桌,非常热闹;而且过年期间,每天都要去各家拜年,早、中、晚饭都会在不同的亲戚家吃,年味‘超’足!”

【评析】“每天”、“三、四桌”和“早、中、晚饭”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了大陆过年的热闹气氛,体现了台商褚富宥积极融入大陆过年的风俗。“年味超足”是褚富宥最直观的感受,借他人的眼睛和嘴巴,将对方耳闻目睹、震撼内心的最强烈印象亲口讲述出来,增强了故事的可感、真实和可信度。

而除了“暖心”照顾妻子需求,大陆事业的如日中天,也让很多台商选择在大陆度过春节。

【评析】承上启下,整体贯通。在文章中,过渡往往是个容易让人忽视的环节,但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从“暖心照顾妻子需求”到“大陆事业如日中天”,在关键节点顺畅自然地转换话题,使文章气韵流畅。

“今年过年我们不回台湾,也没去太太的娘家广东。”在宁波开餐厅的台商丁志成告诉记者,因为事业发展顺利,今年便留在大陆过年。“年夜饭我们和员工一起吃,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很有年味。而且过年期间,留守大陆的台商朋友也非常多,可以互相‘串门’拜年。”

【评析】该段落介绍了台商丁志成因为事业顺利选择在大陆过年,从另一角度阐述台商“留守”大陆过年的原因,以平凡的视角呈现台商在内陆的良好发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也让文章更加客观真实,使受众自然而然产生亲近感,对新闻事实报道形成认同感。

诚然,从“惯例”回台湾过年到选择陪妻子在“娘家”过年,不仅是“回谁家过年”这道“究极”选择题的答案变迁,也折射出“两岸跨海婚恋”的发展与融合。

【评析】一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变迁。从“两岸夫妻回谁家过年”的故事折射“两岸跨海婚恋”的发展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深度,采用议论的手法进行讲述也有利于帮助读者理解主题。

台商施建全成为“绍兴女婿”已有20年,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上述变化。他感叹:“在早期,两岸婚姻多以陆配单方面流入台湾生活、定居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两岸家庭留在大陆过年,甚至把在台湾的父母接来,一家人聚在大陆过团圆年。”

【评析】成为20年“绍兴女婿”的施建全讲述了“两岸夫妻过年回家”的变化,“留守”逐渐成为了大陆台商过年的新方式。通过施建全口吻对“两岸夫妻回谁家过年”做了总结,包含着大量的信息,让报道产生节奏感,方便读者阅读。

在施建全看来,这些变化都源于这两年大陆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大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互联网发展,都比在台湾生活还方便。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大陆的生活节奏,在大陆过年便成了越来越多‘两岸夫妻’的选择。”

【评析】由浅入深,讲述变化原因。该段落采用重写法对文章的主要信息进行强化,大陆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两岸的密切来往。记者注重挖掘与选择事实中新闻价值高的情节、细节和角度,推动了文章向更深层次发展。

“但不管是回台湾过年,还是接亲友到大陆过年,有爱的地方就是家。”施建全期冀道,希望未来两岸之间的融合能愈发深入,“两岸一家亲”的氛围亦能像这年味一样越来越浓。(完)每年春节期间,“回谁家过年”便成为异地结合夫妻的“终极辩题”,也是每年网络上的讨论热点之一。

【评析】升华主题,巧妙结尾。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在文章结尾,施建全对两岸夫妻过年进行了概述,表达了“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和“两岸一家亲”的观点,有利于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赏析

1.《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为何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18年时逢改革开放40周年,面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新闻题材,多篇优秀作品都从较为宏大的角度回顾和展示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和辉煌成就。

此外,在通讯报道中有关脱贫主题的获奖作品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一篇文章另辟蹊径,从不那么宏大的主题中脱颖而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传播效果有目共睹。每年春节期间,“回谁家过年”成为异地结合夫妻的“终极辩题”,也是每年网络上的讨论热点之一。

作者在该篇报道选择三个台商,围绕同一个主题讲述了两岸夫妻选择在大陆过年的三个小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从百姓生活中挖掘新鲜题材,做到了小切口大主题,不失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

1)有热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闻作品能否出彩,关键在于记者对新闻资源的运用是否合时局和时机。时效性是新闻的第一要求,把握时机重在“快”。

从微观层面看,过年回家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这篇文章在作为新春见闻刊登,在春节期间其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热度和话题度。

宏观层面上,两岸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2018年时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章的大背景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文章所选题材相对其他报道而言具有一定的时宜性和新鲜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兴趣,抓住受众的胃口。

2)有温度

好故事描述世间百态,更体现着有温度的新闻情怀。有温度的新闻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基本上其新闻事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好的新闻要善于使用生动明了的语言说明深刻复杂的内容,语言表达要做到“内外兼修”,语言有了温度,才能更容易感染读者。

群众语言来源于广泛的社会生活,通俗易懂,形象贴切,朗朗上口,鲁迅就曾主张:“从活人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儿,搬到纸上来。”

该篇文章在讲述事件时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大篇幅使用直接引语,通过当事人的语言将经历讲述给受众,从而在情感上自然而然产生亲近感,对新闻事实报道形成认同感。

全文共使用了七处直接引语讲述三个人的故事,全篇以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展开,将描写变成了叙述,从不同层面讲述两岸夫妻“留守”大陆的原因,使报道变得可读、可感、生动,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让读者乐于接受,可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报道变得更接地气,让报道鲜活起来。

3)有深度

记者在采写“新春走基层”活动稿件时,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能够准确抓取“两岸夫妻”群体,将“过年”这一平常生活细节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深入挖掘,从不同的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两岸夫妻过年回家的变化与原因。

选取最佳角度,逐层深入,传达出海峡两岸交流的“常态化”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强大的主题思想,做到了将时政题材故事化、温情化,丰富了新闻的叙事路径。

本文作者分别选取了较为典型的事例,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在衔接时,文章采用了过渡段的形式使文章前后呼应、整体贯通。

从台商褚富宥为妻子留在大陆过年到台商丁志成事业顺利选择和家人员工一起过年再到最后成为台商施建全成为20年浙江绍兴女婿留在大陆。

作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三位台商决定在大陆过年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这个现象一步步深入挖掘,进而引出台商留在大陆过年的原因即随着大陆的迅猛发展,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互联网发展,都比在台湾生活还方便,并在文章末尾对全文的主题进行升华提出“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和“两岸一家亲”的观点。

2. 政治题材新闻报道如何出新出彩?

在关于政治话题的新闻报道中,许多新闻工作者为了保持政治上的正确和所谓的宏大叙事,往往通篇都是宏观层面的成果展示,在报道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关于政治题材的新闻报道总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政治题材的新闻报道不能再墨守成规,需要积极创新、转换视角,深入群众生活中找寻社会线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采写出有分量、有价值、得民心的新闻报道,真正地做到软硬兼施、吃透两头。

中国新闻网《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这篇文章以两岸关系为大背景,通过讲述三个台商留在大陆过年的小故事阐释主题,做到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切口唤起受众共同情感,实现了硬新闻的软着陆,为新闻工作者在时政新闻采写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1)挖掘线索“社会化”

《是如何讲故事》一文中指出,“如果一个记者能够双方的底层去挖掘信息的话,他的信息将拥有一种强烈的市井特质,这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永远也无法提供的。”报道读者需要的新闻,寻找对读者有价值的角度,才是一篇好的时政新闻的起点。

时政新闻中,政府的政策发布与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在报道新闻时不应当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新闻记者不能拘泥于对政策的解读,只关注政策本身条文的信息,还需要俯下身,到基层去,到百姓中去,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从百姓生活中找寻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越是基层,越靠近百姓,越了解民生,新闻的鲜活度就越高,关键就在于新闻记者有没有新闻敏感,懂不懂得去挖掘,去探索新鲜的事物。

有的新闻报道对于政策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写出来的稿子官话十足,只见皮毛,不见血肉,结果并没有消除受众的疑惑。问题出在哪里?脚动了,头脑没有转动,没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没有比别人多留个心眼,不懂得见微知著和考虑读者的需要,新闻媒体与百姓的关系被拉得越来越远,这是一种新闻媒体缺乏服务心态的体现。

一篇时政新闻报道的采写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找准“小切口”同样能够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就像针灸一样,只要找准地方,一下子就可深深扎进穴位,写出有深度有锐度的文章。很多新闻所反映的事件虽非宏大事件,却通过一些热点、难点的解读,使作品的立意得到提升。

因此,记者多听多看多思考,留心处处皆新闻,让受众了解政治题材的新闻背后与自身生活之关联,明晰应对政策变化的生活方式之改善,不仅在于传达政策,更应是人民的服务向导。盯紧新热点,挖掘百姓生活新事物,新闻记者要善于抓取独特角度,以小见大,让新闻事件在人们面前眼前一亮,从而实现以一当十的效果。

2)政治题材“故事化”

政治题材的故事化需以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故事远比道理更具说服力,于读者而言,故事本身是铜,故事化的解读才是金。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拿出事实给读者看。

鲁迅曾说过:“开掘要深,选材要严。”新闻记者在选择题材时,要注重选取有温度、有关怀、有细节的故事,既要具备生动的情节,也要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拥有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

新闻报道进行宏大叙事,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形成不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取合适的素材,这就需要记者具有敏锐的鉴别能力,有效地选取相对典型的故事突出新闻报道的主题。

对于政治题材的新闻而言,我们要学会用个体的“人”,去化解宏大的命题,通过将鲜活的人物和事实呈现给受众,贴近受众生活,从而提升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时政新闻讲故事不是摆事实,讲例子,不能对故事进行简单罗列,需要将故事进行精心地编排,建构报道情节。

在新闻报道中,要注重将新闻事件“场景化”,任何事情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场景中,讲好故事需要再现场景,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而细节是魔鬼,可以让你的文本变得生动有趣,真实可感,结构决定了文章的气势,细节则决定了文章的生动性和鲜活力。“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有说服力的细节”,只要善于运用有意义、有特色的新闻细节,政治题材的新闻往往能够讲出精彩的、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3)报道视角“平民化”

政治题材新闻的报道目的是向广大受众在传达政策的基础上,使其深刻意识到政策实施与自身生活存在的联系,其新闻报道大都是以高高在上的视角进行叙事,但有时候以百姓的视角进行叙事,反而能够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些新闻记者站在公众的角度上,隐去了写作者的人称和身份,通过采用故事中人物的感知和观察的内视角进行叙事,通过生活实例,以朴实的语言,将时政报道落实到具体人物上、事实上,让内容有温度、接地气,从而更有说服力。

语言是体现当事人情感与态度的重要表现方式,在文章当中加入当事人的直接引语时,可以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拉近读者与报道主题的距离,改变了传统时政报道严肃、刻板的风格,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让读者愿意读、想要读,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范围。

西方新闻作品中讲究引语的使用,对直接引语的使用也最为重视,直接引语在增强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同时,也直接地改变了文章的行文结构,使文章行文富于变化。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过:“我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

”记者在选取直接引语时暗含着一定的价值观,进一步宣传了政策,为主题服务。在“讲故事”的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让故事更加具有情节性、趣味性、冲突性和人情味。

记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通过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背景材料的有机组合,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呈现出时政新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报道的力度和深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少而精,要选取恰当的直接引语为主题服务。

总的来说,记者要先做读者,再做记者,不仅要读懂国家方针政策的发展变化,还要读“生活”,俯下身子,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报道新闻,增强新闻敏感,捕捉时代发展变化,讲百姓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声明:本文为南方传媒书院“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专项研究课题组” 陈宇丽、陈安庆独家稿件,谢绝、严禁转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