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最终会由谁攻克这个难题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 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最终会由谁攻克这个难题呢?

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最终会由谁攻克这个难题呢?

2023-12-27 0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易见,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此,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

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 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第一个结论称为“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第二个结论称为“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我们从6=3+3,8=3+5,10=5+5,…,100=3+97=11+89=17+83,…这些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有人甚至逐一验证了3300 万以内的所有偶数,竟然没有一个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20 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家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对于更大的数依然是成立的.可是,自然数是无限的,会不会在某一个足够大的偶数上,突然出现哥德巴赫猜想的反例呢?

求证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小学生都能读懂,但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因此成了数学领域的一个著名的难题.欧拉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信心,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数学界.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许多数学家都跃跃欲试,甚至一生都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可是,直到19 世纪末,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推进,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有的数学家则把哥德巴赫猜想喻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1900 年,20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 个数学难题之一,是希尔伯特第八问题中的一个子问题.1921 年,英国数学家哈代在哥本哈根数学会做的一次演讲中认为:哥德巴赫猜想可能是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中的最困难的一个.

哥德巴赫猜想在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进展,直到20 世纪20 年代,数学家从组合数学与解析数论两方面分别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此后,20 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取得了一系列突破.20 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及三角和法等高深的数学方法.

1937 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I. M. Vinogradov,1891—1983),采用他自己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即“每一个充分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1920 年,挪威数学家布朗(Brun)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较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所谓“9+9”,即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他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9 个奇质数之积.从这个“9+9”开始,全世界的数学家集中力量“缩小包围圈”,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这种办法很管用,于是科学家们从“9+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素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只有一个素数为止,即“1+1”.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 年证明并于1973 年发表的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1+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s 个质数的乘积与t 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t ”问题)的进展情况如下:

1920 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9”.

1924 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7”.

1932 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6+6”.

1937 年,意大利的蕾西(Ricci)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 年及1940 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分别证明了“5+5”及“4+4”.

1948 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c ”,其中c 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5 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以及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3”.

中国的数学家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6~1957 年,中国的王元(1930—)证明了“3+4”“3+3”和“2+3”.

1962 年,中国的潘承洞(1934—1997)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1+5”,同年潘承洞和王元证明了“1+4”.

1966 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

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1+2”的完成,60 年无人超越.最终会由谁攻克“1+1”这个难题呢?目前还无法预测.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有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200 多年来,尽管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为解决这个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迄今为止,我们仍无法断言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没有人得到最终的结果.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而不可即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

数学界普遍认为,哥德巴赫猜想与黎曼猜想这两个问题的难度不相上下.但为什么民间数学家特别醉心于哥德巴赫猜想,而却不关心黎曼猜想之类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黎曼猜想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想读明白是什么意思很困难,而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能读懂.

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大多是在用初等数学来解决问题,一般认为,初等数学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退一万步讲,即使哪天有一个牛人,在初等数学框架下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恐怕和做了一道数学习题的意义差不多.

当年伯努利兄弟向数学界提出挑战,提出了最速降线的问题.牛顿用非凡的微积分技巧解出了最速降线方程,约翰·伯努利用光学的办法也巧妙地解出最速降线方程,雅克布·伯努利用比较麻烦的办法也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雅克布的方法最复杂,但是他的方法发展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办法—变分法.现在来看,雅克布的方法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同样,当年希尔伯特曾经宣称自己解决了费马大定理,但却不公布自己的方法.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鸡,我为什么要杀掉它呢?”的确,在解决费马大定理的历程中,很多有用的数学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椭圆曲线、模形式等.

所以,现代数学界在努力地研究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期待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下金蛋的鸡”能够催生出更多的数学理论.

数学文化欣赏

胡伟文,徐忠昌 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11

ISBN 978-7-03-050489-0

数学对于人类文化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的思想、精神世界和人文素质有着巨大的影响.高等学校开设了许多数学课程,但仍不可忽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数学文化欣赏》是一本面向普通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材,力求阐明数学的思想、方法与文化意义,阐述了数学的发展简史和其推进人类文化发展的作用,介绍了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生必修课程的思想方法及其文化影响,指出了数学与爱情、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的联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结合军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突出了数学与军事、数学与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