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我崩溃痛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文送审标准 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我崩溃痛哭...

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我崩溃痛哭...

2023-09-08 09: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0 分,92 分,58 分」。

看到自己的博士论文盲审结果的时候,张舒阳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在评阅结果出来前的每一分钟,他都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论文会过不了盲审。

58 分的那份评语写得很「全面」,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数据,术语概念,创新性各方面一通「锐评」,没有一点具体意见,全是笼统地对创新点和系统性问题进行描述;

最后结论就是「不能参加答辩」,理由就一句主观评判——认为论文价值不够高。

图片来源:博士论文评阅书截图

张舒阳是中部某 985 高校的生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垂体激素调控,因为想攒一篇大论文已经主动延期了一年。现在手里已经有一大一小两篇 SCI 一作,他说自认为结果还算扎实,从没想过会在毕业论文上出岔子,甚至已经联系好入职的单位。

「感觉很气愤」,张舒阳在学院门口的楼梯上坐了半小时,反反复复地看那条不通过的评审意见。编辑了一条朋友圈,一会儿又删掉了。毕业这段时间积攒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眼泪啪嗒啪嗒地砸在手机屏幕上。

盲审要求收紧,毕业不易

无论在读硕博,还是导师,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要博士期间踏实做事,毕业论文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的,盲审不可能不过。」

这样的想法,张舒阳自己也有:「不好意思告诉同学,怕他们觉得我是水博或者能力太差。」他很委屈,「为什么一句话就能把我的努力全否定了?」

盲审确实越来越严了。

2014 年教育部发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论文是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进行调取。

前两天,厦门大学公布了 2021 年 2 篇博士论文和 2 篇硕士论文抽检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相关学院的院长和导师被约谈,对问题论文和指导老师也进行处理。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

不久前,也有网传北大5 个博士,毕业后仍因博士论文二次抽检不过关,而丢掉了博士学位。

图片来源:未名BBS

而盲审,便是各大高校面对抽检的一道预防针,避免在日后的抽检环节出岔子。

随着「破五唯」的进行,各大高校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开始淡化,与之相对的就是对「毕业论文」质量要求把关更加严格。不同学校毕业论文盲审要求所占的比例不同,之前一般是硕士论文在 30%-50% 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

现在不少高校已经是硕士论文全部送审,博士论文需要三位专家意见,只要有一个打分不合格,基本就面临延毕。

申请复议的代价

看到张舒阳的评阅结果,导师也觉得很惊讶,他觉得这篇论文是该冲优的,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导师说,绝不会眼看着他这样延毕,在看到邮件的一小时之内,他就帮着写好了复议申请书。

第二天一大早,张舒阳拿着申请书找到了负责论文送审的老师。老师表示支持他的申诉,不过按照学校规定,后续仍有许多流程要走,需要学院的学位委员会主任组织专家论证这个申诉是否能够通过,通过了之后才能提交下一步的盲审增审。

而且增审有可能会赶不上此次答辩,复审过的论文将来是百分百要被抽检的,最后,复审后最终结果不再接受异议。

图片来源:学位论文评阅复议申请书

如此种种,张舒阳选择承担:「对自己的论文还是有信心的,不赌一次不甘心。」不过,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延迟答辩的申请表他也准备好了。

张舒阳说甚至希望自己的论文里当真存在某些明显问题,「起码我还有个修改的目标。」可是,面对这样一句没头没尾的「价值不够高」,心中只有一种虚弱的无力感。他觉得自己就像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五年来付出的一切努力甚至显得有些可笑。

曾经的论文明审的确会存在「虚高」现象,而盲审这种采取由工作人员根据论文研究主题、关键词等少量信息进行「指派」同行专家的办法,有效避免了「拉关系」「找熟人」等不正常现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曾表示,这是当前最合适、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人情干扰。

但这并不代表盲审便一定是没问题的。

一份关于盲审改进办法的研究指出,盲审过程做到了比明审更「客观」,更不受「人情」影响;但盲审结果本身的公平性依然是无法保证的。

评审专家同样会犯错,以至于产生不公正的评审结果。上海交通大学生科院教授乔中东在他的科学网博客上分享过几个案例:

有一个学生,盲审意见把论文的题目抄了一半,注意这里是半个,题目都没有抄全,评语一共写了不到10个字,然后所有的成绩都是68分!按照交大当时的标准,有一项不到70分是不能参加答辩的!……

另一个学生拿到的盲审意见都是90多分。但是评语写得很差,专家提出了很多的意见让修改,甚至是很负面的评价。负面的评价也可以,但是没有一句具体的内容。学生根据这个评价意见没有办法修改论文!

更有一个学生的论文是研究神经发育的,结果来的评价意见是有关DNA修复的,这个学生不知道该怎么修改他自己的论文。最后通过盲审的渠道终于找到评审专家,专家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因为粗心,我把其他评语给粘贴到这个学生的评价意见里了!……

乔教授他认为,论文的盲审和明审专家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对事情没有偏见,认真负责地提出能够帮助博士候选人继续修改论文的评价和意见;「否则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想拍死谁就拍死谁的砖家。」

等待未知的审判

答辩日期将近,张舒阳的增审意见还没回来。

张舒阳的导师也很着急,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他们就为什么会有一个不通过意见讨论了很久。是碰到完全不同领域的评阅老师还是和评阅老师的领域冲突太大,分析来分析去,也没有结论。

张舒阳的未来会怎样,他不知道,导师也不知道。短期内,确实就掌握在未知的评阅老师手中。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严厉打击不良学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整人、让人无路可走。」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严格评审制度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科纯化,帮助已有 80% 基础的人成长起来,而非把他们毁于最后的 20% ,因为「解决矛盾远比激化矛盾更有意义」。

在指导博士生时,程方平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指导老师认为选题好、但与学界主流观点不一致时,情况就会很被动。

「在预答辩上,如果我一味坚持、为学生争辩,却导致答辩专家不给学生投票,就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我只能跟学生商量,选题虽好,但从现实角度来说,还需要调整。如果不涉及学位论文,而是纯科研论文,我是不会做这样的改动的,因为一改动就有可能把一个重要问题掩盖了。」

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在建立统一评审平台的基础上,让盲审更大程度地回归到对于学位论文本身的评价之中。毕竟,盲审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位论文质量,而不是成为阻碍学生毕业的屏障。

*受访人物张舒阳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李艳,赵世奎,马陆亭: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0):50-54.

2. 杜庆良: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6):154-157.

3. 杜学领.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分歧及评审改进研究[J].当代教理论与实践, 2021,13(02):110-120.

4.《博士论文的盲审专家不要当成了砖家》2021-6-10 乔中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948-1290602.html

5. 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2014-02-12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email protecte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