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教授:法学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文写作理论框架 北大法学教授:法学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

北大法学教授:法学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

2024-07-11 07: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归入框架

第二个步骤是归入框架。比如你已经梳理了30篇论文、10本书,你可以开始对照初步拟定的几个一级标题,把梳理过的文献往论文的大体框架里填。确定框架后再回顾先前梳理的材料,你就会开始思考文献材料和论文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段话在哪一部分能用得上。这样,你之前看过的文献和材料都可以被归入到各个一级标题下面去。这意味着,各种素材、资料和观点,开始融入你自己的分析框架了。按照这种方法去整理,或许你的论文还没开始写,已经有好几万字了。而这样做最大的意义是,你的论文已经在进展中了。你有了思考框架,而且也有了与之相应的材料。我就是这样做的,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写作《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功能主义解释》(《中外法学》2018年第2期)时的思路。当时我准备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写“权力分工的祛魅”问题。我认为分权这个问题背后有比较严重的意识形态色彩,那就要思考如何对意识形态色彩祛魅。我写的第一句话是:“权力分立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国家反自由,所以要通过权力分立来让国家变弱。”这是我思考问题时候形成的一点认识,我就把它先写进去。我下面开始列举了这么几本书:《我们的敌人——国家》《控制国家》《国家职能的变迁》《政治哲学》。还有一些,是我直接把书里面的话摘抄下来,比如有一本书叫做《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里面有这么一段说,“汲取性制度:一部分人攫取另一部分人创造的财富。统治者能够利用权力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不可持续。”我就把这句话摘抄进来了。至此,我可以告诉大家,最后这五本书都没有出现在我论文的注释中,为什么?因为我最后发现,它们离我的论文其实是比较远的。列举这些书只是我的思考痕迹,我把这些痕迹先填进去。填到这,再往下是我自己思考的一些想法:

社会主义国家的议行合一原则是为了与分权原则分庭抗礼,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

我想说的是,西方的分权观是个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观念,中国的权力结构观意识形态性也很强,这就构成了我的思考框架。之后,我再继续做我的摘抄。比如说,清华大学聂鑫老师翻译的阿克曼关于分权的著作《别了,孟德斯鸠:新分权的理论与实践》,在第11页写道:

对美国人来讲,努力将分权制衡的体制发展到最好是一回事,高举美国模式,而将其作为全世界自由民主的指路明灯则是另一回事。

这是美国人自己对于分权问题的反思,他们也认为所谓的“三权分立”绝不是普遍适用的。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会帮助我去做分权问题的法学的规范性的分析。

有一些一开始填充到文档里的话,最后可能没有引用到,但实际上还是帮助到了我。为什么没引?有些可能是大家都会说的话,就没有必要引用了,但可能正是大家都公认的观点在当时启发了我。这在你的思考痕迹中是可见的。

至此,我向大家完整展示了这个整理思路的过程,我把自己为写这篇文章看的书、文献进行了摘抄,并把它归入到框架中。大家可以想象,我在论文最初的框架完成以后,会形成一个篇幅不算小的文档,里面有我的框架以及摘抄的素材。这其实是我所有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我在具体写作的时候会另开一个文档,而把这个原始文档保留下来,因为它能帮助我思考和整理这些素材。

大家想,完成这样的工作意味着什么?这时我可能已经看了几十份资料,并经过一个初步的消化,而当这样一个包含大量资料的文档完成以后,这就意味着我的论文的基本素材都有了。这种写作方式,在中国文学的传统里面通常是被看不起的,但据说李商隐就这么写作。据说他习惯把那些临时想出来的好词好句,放在一个小布囊里面,甚至各种典故的用法,也都提前想好,到他写作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桌面上。所以别人嘲笑他说,你这叫“獭祭”,什么意思呢?水獭吃鱼之前要把所有的鱼捕好,一条条摆在岸边,然后再开始吃。你看你那写作方式就像水獭吃鱼一样。

总之,大家注意学术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差别。文学写作往往是基于灵感、基于天赋的。我们从小经历的写作训练往往是天才式的写作,给你一个题目,要求倚马可待,一挥而就,文不加点,下笔万言。这是我们觉得最好的写作,但这不是学术写作。当然,其实文学写作也有区分,有纯粹灵感天才型的,也有那种像贾岛这种苦吟派。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要反复推敲。

02

资源梳理的几个问题

(一)资源的获取

到这里,大家会问了:在论文写作中,怎么去做材料梳理?首先第一个问题,这些素材从哪来?论文的相关文献从哪来?

我们所有在座同学,可能多多少少都有过一些课程论文写作的经验吧?我们写论文一般先去找文献,怎么找?大家都知道中国知网,今年它尤其火爆,我们本科生都知道的东西,一个博士居然不知道,而他居然还要去北大做博士后?这件事情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好,言归正传,我们去中国知网上找文献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同学们拿一个关键词去搜索,搜完以后可能会告诉老师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告诉老师没文献,没人研究过。第二种可能告诉老师,说太多了,有好几万篇,不知道从哪看起。

请大家注意,这么多的文献无从下手,或者说搜不出文献来,大家分析过原因吗?如果说文献太多,无从下手,那说明你选择的关键词是一个很普遍的词,或者这是一个学界普遍会研究的问题,自然会多;而搜不出文献来则意味着,你的关键词很可能设计得有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一个很长的句子进行搜索,当然搜不出东西来。

我们先说前一种情况:如果一下搜出来好几千篇论文怎么办?我跟大家讲些简单的办法,你首先(在知网搜索结果中)以“发表时间”排个序,然后把最新发表的文章选出来。学术界最新的文章动态大家可能不了解,因为同学们现在对于学界哪些人著名、哪些杂志好,可能都没有什么认识。但你要找最新的文章、文献,并下载两篇来看。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知道,按照学术的要求,所有的论文都应该有文献综述,都应该要参考别人的研究,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找到一个较新的文献,它可能对以往的研究已经做了一个综述了。这样的话,你从这篇文献里所做的综述,就可以大体上了解这个领域之前的研究状况。

如果我们的学术越规范,从新文献中去获取既有研究的准确性应该就越高。多看几篇综述,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关于这个领域的重要的文献,大家都会去引用。一个成熟的学界应该是不断有人在做不同领域的学术综述的,但是我们的学界没那么成熟,综述性的文献有时候就要自己去找。举个例子,2015年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韩老师说我们写一组文章,综述三十年间中国宪法学的发展。基本权利部分《基本权利理论研究30年》是由我和人民大学博士生姜秉曦合作完成的。这篇文章对文献的综述是比较完整的,文末我还专门做了一个表,统计了三十年来的基本权利研究。

再举一个例子,早先的《法学家》有一个惯例,每年在第1期发表各个学科的综述,概述过去一年的学术发展。我那时候也写过这种文章,把过去一年的论文著作情况整理起来,写一万字左右的综述。但是后来我们把这个惯例取消了。原因一方面在于现在的刊物是非常重视引用率的,而综述性的文章引用率很低。另一方面在于,一年的时间太短,且针对整个学科的研究综述会非常凌乱。一个学科有那么多研究方向,但在一年当中关于这个问题可能就发表了一篇好论文,那就没什么可综述的了。此外,大家还可以关注先前韩老师主编的《公法的制度变迁》,主要内容是由王贵松老师和我完成的。当中既有制度的综述,也有一些理论的综述,可以参考。

(二)顺藤摸瓜

那么,如何在收集到的材料当中找出自己真正需要的论文呢?我想大家可以“顺藤摸瓜”地去获取研究的脉络,这里面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某一领域的重要文献,是大家都会去引用的。这时,大家从启发你选题的一两篇文献开始,根据它的注释、引用当中就可以找出相关的研究。你还可以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里面查哪些文章引用了这篇文献,看一下引用率,看一下下载量,其实你就可以判断,这篇文章可能确实影响力很大。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就可以顺藤摸瓜,去把很多历史上的重要的文献都摸出来。这个功夫其实很容易,大家通过一些文章的下载、阅读和对比,慢慢地就把一些重要的文献摸出来了。

(三)“知所先后、不掩其功”

顺藤摸瓜的一个前提是“知所先后”,要搞清楚先后,就是一定要知道谁先讲的,谁后讲,按照这个顺序,脉络基本上就大致理出来了。这个很重要,你要知道哪个文献在先,哪个文献在后。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个观点是谁最早讲的,这个领域谁做了最早的基础性研究。最早的研究很重要,因为它往往是奠基性的。这一点在中国可能尤其的重要。为什么尤其重要呢?因为中国现在的学术总体还是不够规范,不够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家的互相抄袭太严重。

一篇较早的高质量文献,会被后面的人不断地抄袭,抄到最后会出现这样的笑话:有一个作者跟我讲过,他都开始怀疑某些观点是不是最早由他讲的。他说当时是他最先写出来的,肯定就是他先讲的。但是后来大家都认可了这条观点,他的观点成为了公论,研究者也就渐渐不引用、不注释他的文献了。以至于这位作者自己都开始怀疑,类似的观点是不是自己最先提出的。中国确实有这种情况。因此我们在做文献梳理时候要注意到,一定要把最早的文献要梳理出来,这非常重要。否则你的文章写出来后,就会面临一些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反驳的质疑。

比如说你拿一篇文章来给你的老师看,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老师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们可以辩论,但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个文献,你看过吗?”你发现你根本没看过,那就麻烦了,这就是硬伤。关于这个领域重要的文献、核心文献你没有读过,这种情况下你的论文就会存在直接被否定的危险。所以要会顺藤摸瓜,核心文献不能遗漏,要“知所先后”,这都是文献梳理的基本要求。

(四)穷尽之难

但梳理文献时我们会面对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穷尽之难。有时候,你要想穷尽某个领域的文献是挺麻烦的。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论文写好了,修改完了,投稿了,甚至都发表出来了,大家反响也还不错,结果过两年发现在我那篇文章之前,还有别人也写过类似的文章,我自己没发现而已。大家也许会问,那你自己怎么没有顺藤摸瓜,好好梳理核心文献呢?其实,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