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2500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

2024-07-17 2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二、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1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

  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展迅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迈开了步伐,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但由于缺乏经验,存在着照搬苏联经验、急于求成等问题。怎样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毛泽东同志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的思想。他概括、阐述的涉及经济、政治等领域中的十对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他指出,中国是一个他指出,中国过去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外,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对外国好的经验,是要学习,但不能一切照抄,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毛泽东同志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总之,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这片充满哲理性的.文章,仍然对如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充分吸收这些观点,例如中央与地方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等等观点早已成为现实。此时的中国国际环境更加复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观点继续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

  读完这篇《论十大关系》,非常敬佩我们毛泽东同志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2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论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

  毛泽东同志认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要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也要争取一切力量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的阐述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其中包括保持国民经济的基本比例关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基本原则和政策。毛泽东同志自己认为,从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的建设道路,“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毛泽东同志对十大关系从矛盾的正反面,事物的独立性和统一性等问题,辩证统一的探讨了当时中国突出的十大问题,而其中对农业的重视让我尤为震惊。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以农业支持重工业为主,而毛泽东同志考虑到人民生活问题,以及农业滞后对重工业的消极影响,果断的把农业提高到一个高度,从今天看来,不得不佩服毛泽东同志的高瞻远瞩。而在中国与外国关系上,毛泽东同志冷静的认清了自身的短板,并提出向外国学习,同时也要有自身的先进特点,对于一切不能照搬照抄,对待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正是一个共产党人应当持有的态度。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3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

  但是毛泽东同志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同志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4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要引以为戒。

  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体现在:

  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

  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

  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

  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

  现在国家的许多政策和方针都还体现《论十大关系》中的观点,可见它对中国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同时比如其中,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的一些见解,它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也有启示意义。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1.论十大关系的读书报告

2.论班级关系作文500字

3.论数学与诗歌的关系

4.论书法与诗歌的关系

5.论星星和月亮的关系高中作文

6.议论文范文:论班级关系

7.人生十大因果关系循环美文

8.论阳虚与中风发病的关系论文

9.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