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赏析:许渊冲翻译《江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许渊冲意美是什么意思 神级赏析:许渊冲翻译《江雪》

神级赏析:许渊冲翻译《江雪》

2024-07-05 1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这一讲,带给大家的是一首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诗,就是柳宗元的《江雪》。

  这首小诗非常简单,许渊冲先生译文中也没有出现任何大词,或者说高级写作词,或者华丽的文学性词汇。

  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会发现这篇译文可以说是非常巧妙,非常聪明,而且是非常能见出许渊冲先生对中英文表达理解的深度的。这种巧妙、聪明、理解深度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这里我从以下两点来为大家做一个分析。

  主角的隐形融入

  在这一点中,我们来感受一下中文和英文在表达上的一个根本不同。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文原作。这首作品我们可以分为前两句和后两句,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叙事角度的变化。

  诗歌的前两句,是宏观大视角,其中有千有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个“千”,一个“万”,一个“绝”,一个“灭”,诗人用这四个字,就构建了一个极其寂静、肃杀的茫茫世界。

  在后两句镜头突然推进,定格在了一个可以说是这首诗最精彩的特写画面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孤”,一个“独”,与之前的“千”“万”在语义上完全对立,但是在意境上却是浑然一体,而且可以说这个特写画面,让意境的层次更深了一步。

  我们读《江雪》这首诗,以及读很多中文诗,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都会发现有非常强的画面感。可以说读这些诗,我们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幅非常有意境的国画。

  为什么说中文诗能给人这种强烈的画面感呢?可以与中文叙述重意合有关,尤其是诗歌,什么是重意合呢?是说在表达的时候,只保留核心意象,只要语义有联系,就可以放在一起。至于语法,任何的主谓宾定状补语,只要不是核心意象,都可以去除,就比如“孤舟蓑笠翁”,主语是什么?谓语是什么?孤舟与蓑笠翁,以及蓑笠与翁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作者看来是不需要说明的。正因为把这些不需要说明的部分留白,才能够让核心意象格外突出,非常适合构建场景,可以说“留白”是中国诗,以及中国画非常大的特点。

  英文表达和中文表达在这一方面是有很大差别的。英文表达非常重逻辑。除非是特殊情况,主谓语是不可以缺省,而且主谓语需要有逻辑连贯性,特别是主语,主语混乱是英文写作逻辑问题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什么是主语逻辑连贯性呢?比如:

  “我去了商店,我买了很多东西,我把这些东西带回家”,主语是一致的,没有问题。

  “我去了商店,商店很大,里面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码放得很整齐。”主语是串联的,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你说“我去了商店,东西码放得很整齐”,这里就有一个很明显的主语跳脱,在英文中一般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因为会让读者觉得晕,觉得混乱。

  我们回到诗歌,如果前两句不按许先生的译法,而是像这样翻译:

  千山鸟飞绝,

  All birds are gone in thousands of mountains; 

  万径人踪灭。

  No man can be seen in tens and thousands of paths.

  语义虽然对了,但大家站在母语者的角度来想一下,这么长的两个句子,一会儿说鸟,一会儿说人,这到底是要说什么?原文的感觉就体现不出来了。

  那么许渊冲的翻译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就是要把主语定好。所以他怎么做的呢?他做了一件事。刚才我们说读者读这首诗,就仿佛是画的欣赏者,我们站在画的外面来观画,我们的视线先看宏大的背景,然后再聚焦到人物特写上。

  而许渊冲先生的做法,是将画外的读者带到了画里面,读者成为了叙事者以及句子的主语,可以说是在去“身临其境”地欣赏风景。

  所以大家可以注意,译文里面是有一个被隐藏的叙事者“我(I)”的:

  把隐藏的主语补回去,语义一下就晓畅了:

  叙事者的目光扫过一座又一座山(from hill to hill,他不可能一下子看遍“千山”),再扫过一条又一条小径,最后落到湖上的渔夫,再注意到他在做什么,在 fishing snow in a lonely boat,和中文诗歌的语义一样承接得非常自然。

  这就是为什么许渊冲这首诗翻译得聪明,而且见功底。他把“我”隐藏起来,在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和句式结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简化语句,尽量只保留核心意象,同时让句子结构非常规整,用这种方式去仿效中文原作,构建意象,构建世界,中文诗歌翻译的“神似”就在于此。

  动静之间,音韵之美

  首先我们说一下音韵。我们注意变色部分的韵脚:

  第一句的flight和第二句的sight押韵,第三句的afloat与第四句boat押韵,另外lonely和snow也都是/əʊ/的音。

  可以说/əʊ/这个音在这里非常合适,大家可以去体会一下float,boat,lonely和snow,/əʊ/是一个比较长,比较圆,而且比较沉稳的音,和这首诗沉寂的意境非常匹配。

  这里/əʊ/的出现首先是翻译文意的需要,比如“雪”就是snow,但可以说许渊冲先生把这一点加以了强化,他为什么反复两次把“孤”和“独”都译成了lonely,我们知道“孤”和“独”在这里其实“一个,一”的意思,许渊冲先生两次翻译成lonely,除了构建意境之外,我觉得他对/əʊ/的音,也是有感觉的。可以说/əʊ/对文意的凸显,有一点浑然天成的意思。

  这个是音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动静之间”:

  我们来注意一下四个细节点,第一句的in flight,第二句的in sight,第三句的afloat,和第四句的is fishing。in flight和afloat都不算是常见的用法,在这里之所以这样使用,除了押韵以外,我想可能还有一方面的考虑:

  我们在前面讲过,许老这首诗的翻译中有一个隐藏的叙事者,观察者,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他眼中所看到的画面。所以原文中的“鸟飞绝”“人踪灭”这样的动态场景,是他所不能看到的,他能看到的是静态的画面,no bird in flight和no one in sight。

  特别是这里的sight,指的是“人的视野范围”。所以他能看到的,是在视野范围之内,一个人都没有,一只在飞的鸟都没有。

  下面的副词afloat,其中的词缀a-,指的是“处于……状态”,所以afloat指的是“在漂浮中”,下一句现在进行时is fishing也是持续动作,虽然是动,同样也是静,也是一个画面。

  所以总体来说这四句,都是没有动态的画面,用来构造一个像画作一般的意境,是非常合适的。

  整体文章逻辑细节,非常完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