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许攸和荀攸是什么关系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2024-07-13 0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礼记·表记》里说:“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君子,不会夸大自己所做之事,也不会过分炫耀自己的功绩。

反而,会将自己的本事隐藏起来。

因为,嫉妒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是宁可接受陌生人成功,却很难容忍身边人拔尖。

古今高人,常常内强外弱、内勇外怯、内智外愚。

三国时期,荀攸辅佐曹操。

虽然地位数一数二,他却始终谨记“功高不可震主,锋芒不可凌人”。

他妙计连出,军事才能卓越,帮助曹操多次取胜,然而从不显露自己的才能。

每次献策,总是犯一点小错让曹操指正,故意矮曹操半分;受到嘉奖,总会为别的谋士邀功,说自己也是受到了他人指点。

史书中,荀攸在曹营谋臣中的地位与作用,仅次于荀彧。

如果说荀彧是坐镇后方的萧何,那荀攸便是运筹帷幄的张良。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荀攸才是其智谋团的首席谋士,甚至可以说:他是官渡之战的总设计师。

荀攸与小叔荀彧一样,都是颍川名门望族荀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不过,他似乎要比荀彧惨一些,因为他有一个悲惨的童年。自幼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只得跟着爷爷荀昙生活。

但往往越是孤苦无依的孩子,就越能早早成熟立世。

在荀攸七八岁时,他曾被喝醉酒的叔父荀衢误伤了耳朵。

醉酒的荀衢自然是无心之失,酒醒后也早将此事忘之脑后。

可他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己的侄儿一向和自己亲近,可最近却总是躲着自己。

原来,荀攸为了让自己的叔叔没有心理负担,干脆提也不提此事。就连平时玩耍,也尽量躲着叔叔,不让他看到自己耳朵的伤势,以免叔叔自责。

荀衢听说了此事之后,不由得惊叹道:“此儿竟如此早慧!”

在十三岁时,他的祖父荀昙去世。

此时,之前在荀昙手下工作过的一个叫张权的官吏,竟然主动找来请求为荀昙守墓。

众人都说此人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不过,荀攸在仔细观察此人之后,对叔父荀衢说:“这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一定是做了坏事,为寻求庇护才来这里的。”

荀衢听后,便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趁机盘问对方。

结果正如荀攸所料,这个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才想以守墓的方式来隐匿自己。

后来,朝廷曾征海内名士二十余人,荀攸便在其中,他官拜黄门侍郎,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当时大将军何进为了扳倒十常侍,召董卓进京,结果却是引狼入室。董卓带兵进京,擅权乱政,彻底扰乱了汉家天下。

荀攸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要除掉董卓,便在暗地里与几位好友商议:

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对手察觉,荀攸和名士何颙作为带头人,自然是难逃牢狱之灾。

进了天牢,十有八九是出不去了,何颙自感无望,便怀着恐惧自杀了。

看着昔日好友死去,荀攸虽然悲愤,却没有选择放弃。即使身在囹圄,他依旧表现得淡然自若,一日三餐,餐餐不落,似乎自己马上就要获释出狱了。

没过多久,董卓便被王允与吕布杀掉,荀攸也光荣出狱了。

侠客用剑,不过一人之敌,智士用计,可抵千军万马。

乱世棋局,唯有识者得先手。

荀攸便想占这个先手,所以他主动请缨,要去做蜀郡太守。

当时天下大乱,唯有蜀中“形势险固,人民殷实”,没有被战乱所波及。

所以荀攸想去蜀地谋立足之地,然后坐观天下成败,以图大业。

朝廷虽同意了他的请求,但由于去往蜀地的道路并不通畅,他只好暂时停留在了荆州。

当时正值建安元年,曹操刚把汉献帝“忽悠”到了许都,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招募天下贤才。

早已声名鹊起的荀攸,自然是在招揽之列的,曹操给荀攸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

从此,荀攸成了曹操的军师,但凡行军打仗,他必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

建安三年,曹操征讨吕布,吕布节节败退,只好困守下邳,做最后的挣扎。

吕布固守不出,曹军进攻不顺,眼看军队士气低落,曹操也萌生出撤兵的念头。

但荀攸不同意,他分析道:

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锐气衰矣。

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

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擒也。

同时又向曹操提出“引沂泗之水,灌下邳城”的计策,最终攻破城池,生擒吕布。

擒拿吕布不过牛刀小试,决战官渡才是荀攸出奇制胜的高光时刻。

官渡之战初期,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欲占据先手。

曹操想打掉颜良,却无计可施,这时还是荀攸提出了建议:

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白马以西的延津,将袁绍的助力吸引过来,分散其兵力,然后抓住机会集中优势兵力,果断袭击白马方向的颜良。

此一战,曹操成功斩杀颜良。

袁绍见颜良身死,立即派大将文丑来追击曹操。曹军见追兵将至,人数众多,都认为应该退回营垒固守。

这时荀攸却说:“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曹操与荀攸相视一笑,心领神会,赶快将辎重丢下作为诱饵,曹军则等待追兵争抢辎重时迅速杀回。

这一战,曹操成功斩杀文丑。

颜文二将都是袁军中的名将,两次交战,先后被杀,袁军实力大减、士气大衰。

接着,在官渡决战之际,荀攸又极力赞成许攸的奇袭乌巢之计,帮助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

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从原来的弱势,到最后的逆转,这其中最大的功臣便是荀攸。

平定北方后,曹操为了慰劳荀攸,立即为他向汉献帝请求封赏,曹操说道:

“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最终,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荀军师”之名响彻天下。

得到封赏,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荀攸的表弟辛韬也前来庆贺。

私下里,辛韬问他:“听说攻取河北,都是您的妙计,也给我讲讲当时的情况吧。”

荀攸一向低调寡言,有关军国大事的内容从未对外泄露半句,对于表弟的好奇,他只是淡淡说道:“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

这是朝廷军队的功劳,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从此之后,家族内外再也没人向荀攸问及军国大事了。

荀攸的低调内敛,让曹操十分赞赏,他不止一次地在众人面前称赞荀攸。

曹操常对群臣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荀攸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即便有人能够在才智上和他比肩,但在德行上却远远没有人能望其项背。

所以,曹操曾告诫太子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

荀攸正是因为将自己的功劳,智慧,心境一一掩藏起来,所以才让他在朝二十余载,无论风云变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