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洪救灾报道现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记者现场报道稿 我在抗洪救灾报道现场

我在抗洪救灾报道现场

2022-10-07 1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 徽

      编者按:连日来,安徽雨情急、汛情猛、灾情重。危急关头,记者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洪一线,用真情、用细节记录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那些坚守在救灾现场的记者,为他们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精神点赞!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在采访 在战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0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共派出60多个小分队150多名记者奔赴抗洪一线;开辟了“全力以赴 防汛救灾”“鏖战洪灾”“背水一战”等主题专版、“防汛一线党旗扬”“记者直击”等20多个专栏,推出近160个主题策划,刊发900多篇鲜活感人的一线报道。

    李跃波是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首席记者。灾情发生时,他正忙于旅游扶贫深度报道,报社组织的抗洪报道小分队原本没有安排他,他主动请缨,与三位同事奔赴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抗洪第一线。一到现场,他就跟随镇村干部巡查灾情、转移群众、抢修道路、走访安置点,认真纪录了基层党员干部在一线尽责、爱民、忘我的点点滴滴,于是鲜活淋漓、主题鲜明的《一个镇干部的抗洪日记》《军民齐心保大桥》《黑夜中,他们点亮生命之光》等稿件一见报,就被众多网站转载,获得好评。

    孙炳春是新安晚报驻芜湖站的一位老记者。7月4日下午,他得知南陵县西七圩破圩有4500多名群众被困、7000多亩农田被淹,就主动请缨去一线。报社考虑到他年近六旬,已在一线连续奔波多日,有些犹豫,但拗不过他的坚决,加上他对当地熟悉,只得同意他去。一到西七圩,他顾不上疲劳和休息,就和安徽预备役某部战士,一同乘冲锋舟前往被困的最严重村组,采访、记录、参与救援,一直忙到凌晨写好稿子。

    鲍亮亮、李博分别是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和视觉新闻中心记者。7月5日,当驱车走到鸣凤村小庙组的时候,发现护堤人员,正在奋力堵住刚刚发现的直径1米多的管涌缺口。由于村里留守的青壮年有限,而守堤的武警官兵还在2公里之外堵漏,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面对突发情况,鲍亮亮、李博等人,二话不说立即跳下车,参加到搬运石子、堵管涌的队伍中。直到半个小时后,在救援部队的帮助下堵住了管涌,他们才放心离开。有了一次次亲历与体会,鲍亮亮采写的《把危险消除在第一道防线》《战风雨,守堤坝》《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等报道,才那么富有现场感和真情流露。

安徽日报记者鲍亮亮放下采访本拿起沙袋堵管涌

    李博也是在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用镜头记录众志成城抗洪救灾场景。他在7月1日安徽日报“聚焦” 栏目刊发的图片新闻《防洪大坝党旗扬》,主题鲜明、精神饱满,成为当日该版的主打照片。7月2日0时30分左右,忙了一天刚入睡的他,因突发险情,立即又跟随武警部队开赴安庆抗洪一线。狂风暴雨中,树木倾倒,冲锋舟艰难行进,李博顾不得危险和疲劳,记录下一个个惊险而感人的画面,于是有了图片报道《桐城暴雨紧急转移2.2万余人》,在安徽日报7月3日头版刊发。采访中,他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取材广泛,契合主题,《灾民有了安置点》《堤坝上的钢铁长城》都是其中的佳作。

    吴文兵、项春雷分别是安徽日报和新安晚报摄影记者,在这次报道中,他们用手中的相机,不畏艰难地拍摄了一幅幅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7月4日,吴文兵获得南陵县西七圩溃破消息,就迅速赶往转移群众的现场。由于堤坝又陡又滑,战士和群众只能互相携扶、排着队慢慢往堤坝顶上走动。一直拿着相机寻找“新闻点”的他,忽然发现一个年轻战士为防止背上的老人滑落,一直压低重心,最后竟然跪在堤坝上慢慢往上爬!于是他迅速将镜头对准这个战士,拍下照片。照片次日在《安徽日报》见报,并迅速在新媒体、自媒体传播,成为当日“网红”,许多网友为“抗洪抢险中的最美跪姿”点赞不停。

安徽日报记者吴文兵拍摄的“最美跪姿”

    项春雷7月4日获悉一个有6000头猪的养殖场被洪水围困,大批猪泡在水里。为了拍到真实照片,迅速来到现场的项春雷,下到齐腰深的污水里,往猪圈摸去,死猪的腐臭味混合着水里的猪屎让人恶心,但他还是一步一步坚定地朝前走去。因为他希望用真实的新闻图片,反映养殖户的受灾情况,帮助他们降低损失。

    新安晚报记者项春雷在抗洪报道一线

    汪国梁是安徽日报政治新闻中心记者。7月4日,一直挂牵汛情的他,一大早就迫不及待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被刷爆的一双大脚照片:“照片中,一名年轻的武警战士,沾满泥浆的迷彩裤筒下面,脚板腐白、褶皱纵横,看上去皮肉两离的大脚正对着镜头。”这到底是谁的脚?带着这个不仅是自己,也是广大网友急欲知道的谜团,他决心寻找“这双大脚”主人。在风里雨里泥泞里,寻找了一个又一个大圩大堤,好不容易通过照片的作者,联系上“那双大脚”的主人,却回答:“现在任务很紧急过不来,无论拍谁的脚,基本也都是照片中的那个样子……”简单而朴实的话语,迅速在网络、自媒体和“朋友圈”成为热词。他说:“自己之所以在报道中重点突出与升华那个主题,正是得自于一路亲历后的感悟——一路上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大脚:粗看,与微信照片的那双脚十分像,但细瞧又不是。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大无畏精神的体现!”因而这个一路雨水、一身泥巴得来的真实故事及其内涵,不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着广大读者和网民。

    方荣刚、乔剑和袁中锋,分别是安徽商报和安徽法制报记者,在此次抗洪救灾报道中,他们辗转数千里,用自己的亲历采写和拍摄了大量文图俱佳的稿件。

    7月2日,方荣刚开车赶往暴雨连天、汛情严重的金寨燕子河镇,一路险象环生,道路塌方、山石滚落,但他没有退却,克服重重困难到达燕子河镇后,大水已经淹没街道。他立即投入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采访中,方荣刚获悉住在镇上的一位亲戚,遭遇泥石流被埋身亡。由于随后通讯、网络中断,为了赶时间,他顾不得去看一眼,立即驱车80多公里返回县城写稿、传稿。

    乔剑在抗洪救灾报道中,先后辗转安庆多个县区。在潜山县采访时,面对山区危险的盘山路,时而出现的塌方地段,他坚持白天深入到一线采访,在报社的移动端“无线合肥”及时发送现场消息,晚上则满腿泥泞回到住地,给报社次日的报纸写稿。由于衣服经常干了湿湿了干,一直感冒的他,在一线采访的6天时间里,坚持每天最少传回1篇现场报道。

    袁中锋一路马不停蹄地采访,7月5日冒雨赶到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铜陵市枞阳县。为能够采写、拍摄到最鲜活的救援场景,袁中锋不顾个人安危,冒雨与消防战士们一起乘船进入被淹村庄,记录和拍摄了大量受灾群众转移、消防战士救援的文图,写出了有现场、有思考的通讯《挥泪告别受灾家园》,受到广泛好评。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雨衣、泡面、摄像机

倾盆大雨依然在下,后背已经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面对湍急的河流,请千万小心

后备箱就是他们的桌子,短暂的午饭时间,也是全天仅有的休憩

距离塌方现场仅一米,打开镜头盖的那一刻,就忘记了脚下的危险

跪,有时也是一种站立的姿态

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仅有一件雨衣,毫不犹豫地罩在摄像机上,留下大半个身子在风雨里

武警官兵正在加固堤坝,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

干吃泡面成了最常见的午餐

深一脚浅一脚,搀扶前进

      本文内容根据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提供的材料和公众号“安徽新闻联播”相关报道整理,转发请注明来源。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