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心句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

2023-10-16 0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彦儒

《记承天寺夜游》是现行“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必选的经典古文之一。全文只有八十四个字,短小精练,却“意境超然,韵味隽永”,情景交融,行文自然流畅,语言通俗易懂,素有宋代笔记小品中“妙品”的美誉,是多数一线教师喜欢选择展示的课文之一。然而,关于这篇文章的体裁,语文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一篇记叙文,因为文章记叙了夜游承天寺一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抒情文,作者通过文字抒发了苦闷凄凉的情感;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游记,讲述了“我”游览承天寺的过程;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日记,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发生的事情。本文聚焦于后两种观点,试将《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潭记》进行比较研究,以进一步确定《记承天寺夜游》的文体。

游记之所以称为游记,严格意义上应该包含游踪、景观和情感。所谓游踪是指对游览的实在的时间地点的文字记录。我认为《记承天寺夜游》不是一篇游记,试从情感抒发、景色描写、语言艺术三个方面将其与《小石潭记》相比,因为柳宗元是唐代游记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永州八记”是写景、抒情、哲理、象征有机的组合,其《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广为传诵的篇章。如果两文体裁特征不相融合,则可断定《记承天寺夜游》不是一篇游记。

首先,游记散文大多是对客观事物、自然景物的真实描述与形象刻画。作者无论是对山水景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特写,还是对途中所见所闻的叙述,其实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抒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感受。《小石潭记》由五段组成,前四段分别写了潭的形状、鱼在水中游动的形态、远处的小溪和小石潭周围的气氛。“如鸣骊环”的水声曾让作者“心乐之”,潭中的游鱼也曾让他有“似与游者相乐”之感,但是,当他“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周寂寞没有人烟,环境是那样幽静深邃,怎能不让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景色的变化是由于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了的感情,作者并没有直接吐露出来,而是将其融入到景色的描写中。然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景色、环境描写所占篇幅甚小,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而且作者只是单纯地描绘了水月澄明的梦幻景象,并没有表达出作者的深刻情感。

其次,古代游记散文大多由景生情,这些写景的描摹都非常生动,移步写景是游记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和基本规律。《小石潭记》中有四处移步,伴随着脚步的挪移,作者描绘的景色和抒发的情感也不一样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作者听见了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映人眼帘,潭中的石头千奇百怪,岸边碧柳随风摇曳,水中鱼儿轻灵自在;“潭西南而望”远处的溪水因岸势屈曲,竟“不可知其源”;当作者“坐潭上”时,周围竹树环绕,遂又顿感凄怆侵骨。这样的移步换景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是没有的,虽然苏轼在文中也写到了地点的转换,例如“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然而,作者“遂至承天寺”只是为了找“亦未寝”的张怀民,并没有涉及景色。作者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后虽看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这并不是有意的写景之举。换句话说,《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移步与景色无关,只是事情的自然发展。

最后,古代游记大多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丰、含蓄隽永,多用对偶、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同时文章的节奏感较强,音调和谐。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使用了比喻、白描等修辞手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意思是有一圈石头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有的石头高出水面且上面较平整;有的石头高出水面且大于坻;有的石头露出水面,上面不平;有的石头较高且上部突出下部凹陷。柳宗元用一连串的暗喻写出了水潭岸边石头的种种姿态。“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两句也是比喻句,前句将潭西南方向的小溪比喻为北斗星,曲折蜿蜒,将其中的溪水比作像蛇一样流动。后句则将小溪的沿岸形状比作狗牙一样相互交错不齐。“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一段,作者专用白描,着墨于鱼之游,抓住“忽止忽逝”这一点,将鱼游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小石潭记》一文多由四字短语组成,例如“青树翠蔓,梦络摇缀,参差披拂”,都是四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记承天寺夜游》篇幅较短,虽也“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但是修辞手法用之甚少,例如“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都是口语化的表达,故而直白、浅显易懂。此外,与《小石潭记》相比,《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语句长短不一,四字句有五处,五字句有四处,六字句有三处,七字句有一处,九字句有一处,十字句有一处,所以,读起来不如《小石潭记》那般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记承天寺夜游》并不具备游记的文体特点。那么,它是不是一篇日记呢?

从中国历代的日记写作实践看,日记是记载个人日常的行为、思想、语言、情感等的文字,是作者以某年、某月、某日的形式,对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内容有所选择的记录。它不仅包括一般的日常记事,还包括平日的杂感、随感及读书心得体会等。其本质不是创作,而是记录性写作;其根本目的也不是审美,而是注重实用。朱光潜认为,日记应是脱胎于编年纪事体史书,只不过,以官方身份写成的编年纪事可以名之为“国家日记”,而以私人资格写成的编年纪事则几乎可以称为所谓的“日记”了。他给“日记”下了个定义:“日记是作者站在他的资享经验修养所形成的观点上,以自己为中心,记载每日所见所闻。”总而言之,一篇日记必须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四个字,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景、抒情皆具。文章第一句话就交代了具体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事情发生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里。“遂至承天寺”,这交代了地点。“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一句透露出主人公不仅有“我”,还有“亦未寝”的张怀民。作者写这篇日记是想记一件什么事情呢?用原文可以概括为“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文中写景句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虽然寥寥十数字,却描绘出了一幅清澄明净的月夜图:月色如水,洒满庭院,月色下的竹柏之影犹如水中交横的藻荇。文章的最后一段是作者情感的宣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月夜是多么的平常,月下的景色也稀松平常,为何作者会为之欣喜?其实,文章的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道出了答案。当时的苏轼和张怀民同为被贬之人,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官场,置身于宁静空明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身心感到无比自由,因此他们才能从容地欣赏这月夜的美景,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真正的美。

综上所述,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日记这一观点是更加合理的,并且理由充分。这篇文章在日常生活片段的记述中,随意挥洒,鲜明地渲染出作者的一种情调和一片心境,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充分体现了苏轼作文“辞达”的准则。教师只有先认清其文体,才能根据具体的文体特征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一场美的对话。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的题 相比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