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认知模型理论的实例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2024-07-09 1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yI!Q-u BQ'n(^)S%oF0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K7r[I ^X3{ Rjk5s0心理学空间1Y~/pd"{"Ad"T

刘聪慧 王永梅 俞国良 王拥军心理学空间wLi;e zJE

/hk2Y9N#^] I0(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心理学空间G1p}? pB1K r

心理学空间Rsw9[1j N6si

摘 要 共情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恰当地共情不仅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有效抑制攻击行为。以往研究者大多从静态的角度对共情的定义、结构和机制等进行探讨,然而,共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以动态的观点阐述其内部机制对于探讨共情的本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研究者的共情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共情进行了界定;之后在对共情相关的理论或模型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动态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是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5k.s:U0Y.n*pwg2X||0

/{8u0rOY3K0关键词 共情;脑成像;动态模型

e0QSn/h(@0心理学空间EUd9H P&Q(aq

分类号 B849;B845心理学空间4e5Ld_)e U'a'Ui

6VP&KhGy0共情(empathy)概念自出现以来即受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在脑科学的研究技术成熟之前,对共情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测量学的技术(郑日昌,李占宏,2006),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学者对共情的定义通常局限于现象学和行为水平,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共情的结构或维度上,而对共情内部机制和相关模型关注相对较少(Decety& Jackson, 2004)。然而,共情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心理现象,不仅是一种状态或能力,它更是一种具有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Hoffman, 2002;郑日昌,李占宏,2006)。分析共情的动态机制及相关模型对于探讨共情本质,以及更好地应用共情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作为一门近10 年兴起的新学科对共情脑机制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共情的动态模型提供了初步的证据(Lieberman, 2007; de Vignemont& Singer, 2006)。因而,从动态的角度来探讨共情模型是有其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本文首先提出过程化的共情定义,而后对以往的相关理论或模型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提出共情的动态模型做了尝试,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心理学空间/X;vL1W`Yg5j!Fx2N2SD

心理学空间k&F[(C*H.]h\

1 共情的定义

4rVq~N;SL0心理学空间x1KRPP}w

1909年,铁钦纳(Titchener)在“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讲稿”中首次提到英文“empathy”一词,自此后共情才出现在心理学大辞典中(Wispé,1987)。之后,有研究者曾用同感、移情、共感、替代内省、共鸣、社会敏锐性等概念来表示这种心理现象(史占彪,张建新,陈晶,2007)。还有很多研究者将其译作“移情”,为了避免与弗洛伊德的移情(transference)相混淆,本文采用了共情。心理学空间]D g|X;t!_\

心理学空间!Y#oe/q"yQ1Pl

从已有文献来看,共情的界定仍存在较大分歧。研究的早期,共情的定义主要基于哲学的思考和现象学的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郑日昌,李占宏,2006):(1)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如Hogan(1969)认为共情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在智力上理解他人的一种情感状态,并据该定义编制了共情量表(Hogan Empathy Scale),用于测量共情状态下个体的认知状况。Hoffman(2002)认为共情是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从而产生的一种对他人的情绪体验状态。(2)共情是一种情绪情感反应。如Eisenberg和Strayer(1987)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将会体验到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3)共情是一种能力。如Feshback(1987)认为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认知能力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的情感反应能力,两种能力交互作用,使个体产生共情。Ickes(1993)将共第17 卷第5 期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965-情定义为准确推断他人特定想法和感受的一种能力。心理学空间8N3s2D)o@6dC5E

心理学空间7w}q+x(E!G

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转向通过对其结构或成分的探讨来定义共情。Davis(1996)认为共情包括个人和情境的因素、发生在共情者身上的过程和共情的情感性结果及非情感性结果三种必要成分,并据此编制了国外使用最普遍的共情量表(Interpersonal Relation Inventory),将共情分为四个部分,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想象、个人悲伤(personal distress)和共情关心(empathy concern)。国内学者彭秀芳(200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共情所包含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了Davis 关于共情结构的划分。崔芳、南云和罗跃嘉(2008)从功能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共情包含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共情的作用。随着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 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脑成像技术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对共情的研究为共情的定义提供了新的视角。Decety, Philip 和Jackson(2006a)基于共情脑机制的研究成果,认为共情是在不混淆自己与他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基础上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的一种能力,包括情绪共享(affectsharing)、观点采择和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三种成分。Singer(2006b)认为共情产生过程的必要元素包括:①产生共情的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②这种情绪与另一个人的情绪是同形的;③这种情绪是通过观察或者模仿另一个人的情绪而产生的;④产生共情的人能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以上定义都是基于对共情成分或结构的探讨。

5J,QL@o0心理学空间%` R1Z7Q#f1JKPo)^C V

虽然研究者对共情的定义越来越具体和深刻,但是上述定义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共情的本质特征。首先,共情是一种心理过程,无论是把共情定义为一种状态、一种反应或者是一种能力,还是从其结构和产生的必要成分入手来定义共情,都很难反映出共情作为一种动态心理过程的特征。另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以往研究只注重了共情作为个性心理的特点,对其作为心理过程的特点重视不够。其次,对共情中的认知成分重视不够。虽然Hogan, Singer, Decety 等研究者关注了共情中的认知过程,但只是强调对他人内部状态的认知理解和对自我与他人区别的认知,并没有涉及共情者的情绪归因(emotion attribution),以及元认知在共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Schulte-Rüther,Markowitsch, Shah, Fink, & Piefke, 2008; 邓赐平,2008)。而这恰恰是共情与单纯的情绪共享相区别的关键特征,更是共情作为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心理过程的能动性的主要体现。第三,共情是他人指向的(other-oriented)一种情绪情感过程,即对象性是共情的重要特征之一(Decety & Jackson, 2004; 郑日昌,李占宏,2006; Decety & Lamm, 2006b)。当主体产生的情绪情感与主体(而非客体)所处的情境更相一致时,即内投指向自己(self-oriented)时,产生的是个人悲伤,是以自我为导向的情绪情感反应,而非共情(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因为个人悲伤有可能激发个体产生退缩、倒退的动机,所以个人悲伤不能有效预测亲社会行为( deVignemont & Singer, 2006)。而上述定义并没有体现其方向性的特点。最后,对共情的行为层面关注不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共情通常伴随着相应的行为反应(empathic behavior)(Schulte-Rüther etal., 2008),但上述定义并没有提及共情的行为层面。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共情是: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

2\S-|^O@(ohw0心理学空间_)P3^3f W l,Q

2 共情的相关理论及模型评述心理学空间(uW/v@u~/Q

心理学空间-A[FI/c

2.1 镜像神经元理论(Theory of Mirror Neuron)心理学空间B_0Kq5t.to8x

+lU!K7JNv(Ct0Preston(2002)等认为共情包含着个体自动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实际生活中,共情的摹仿特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共情这一现象学特点,使得镜像神经元一经发现就受到了共情研究者的亲睐。20 世纪90 年代,Rizzolatti 等人在研究猴子前运动皮层中的单个神经元放电活动时,发现工作人员的动作在猴子视野里呈现可以引发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活动(Rizzolatti, Fadiga, Gallese, & Fogassi,1996),这是首次发现镜像神经元的报告。随后,研究者发现镜像神经元不仅可以对行为学水平的动作进行镜像反应,还可以对意识层面的目的、欲望产生镜像反应。Nakahara 和Miyashita(2005)用猴子作被试,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使猴子明白示范者的目的性行为。例如,当实验者拿的是食物,那么目的性行为是吃;而当实验者拿的是物品,那么目的性行为是用,这些可以通过猴子的镜像神经元激活反映出来。另外,在人类被试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被试看到别人被触摸和自己被人触摸时的脑区活动是相同的(Singer & Frith, 2005; Miller,2005)。心理学空间?[g J&r F(y9]0~u

心理学空间;d+?9PhN"p3?C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特别是从行为水平到意识水平的镜像神经元反应使我们产生疑问:共情是否为镜像神经元对被共情者情绪情感的镜像反应?镜像反应是否能解释所有的共情现象?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镜像神经元理论不满足共情产生的必要条件。共情过程中,共情者能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的产生根源是他人,而非自身,但在镜像反应中个体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人。严格意义上的镜像反应只是提供了一种低水平的将自我状态与目标状态进行匹配的机制,它所能引起的仅仅可能是情绪感染( emotionalcontagion),而不可能是共情,只有当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如认知)介入时才有可能产生共情(Rameson& Lieberman, 2009)。其次,从产生的方式来看,镜像神经元反应的必要条件是直接的、直觉性的刺激,而共情在没有直接的、知觉性的情绪刺激时也可以发生(比如,想象)(Jackson, Meltzoff, & Decety, 2005;Morrison, Lloyd, di Pellegrino, & Roberts, 2004)。再者,从两者所激活的脑区来看,镜像神经元所激活的脑区集中在运动皮层、额下皮层(inferior frontal)和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ices)(Grezes & Decety,2001; Rameson & Lieberman, 2009),其中额下皮层和顶叶皮层是镜像反应的关键脑区。而共情所激活的脑区为前脑岛(Anterior Insular, AI)、背侧前扣带皮层(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dACC)、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等(Lieberman, 2007),其中前脑岛和背侧前扣带皮层是共情的关键脑区。研究发现,特质共情水平较高的个体,前脑岛和背侧前扣带皮层的激活程度也较强(Singer, 2006b)。这一结果表明,镜像神经元反应和共情过程应该不是完全等价。心理学空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