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解说员,才是一个好的解说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解说员百科 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解说员,才是一个好的解说员?

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解说员,才是一个好的解说员?

2023-11-24 0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90年代后期,宋世雄离开了演播室,换上了科班出身的韩乔生。很快,韩乔生幽默风趣的一面就压不住了:在中秋给大家拜晚年都是小事,深夜还要操心打开电梯的观众,时不时要帮场上球员补时46分钟,或者为曼联队送上11位夏普家族的兄弟。

在足球解说的世界里,韩乔生活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蹩脚脱口秀演员,成了球迷口中的“意识流解说”,倒挂金钟、敲山震虎、拍马赶到、如入无人之境等这样的词层出不穷,张冠李戴的毛病也让球迷大跌眼镜。

从语言的角度来谈,韩乔生开了先河,但从纯叙述形式的角度,他还是没什么招数,只是纯粹地将球的传递路线一一道出,他应该庆幸的是自己的巅峰没有出现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日,否则最早面临这一劫的绝不是黄健翔。

董路第一次见到黄健翔的时候,后者正好是被韩乔生带着,“傲气”是董路最初对于这个未来同行兼好友最直接的评价,出生于外交学院,加上自己口中“大学时堪比男神费翔”的颜值,黄健翔和其他的老派解说首先在外在气质上截然不同。

而在专业水准上,黄健翔可以说是独挑大梁,虽是区别于正规科班的野路子,但对于这门学问的钻劲儿和扎实的外语基础让他迅速成长起来,1996年的欧洲杯,一个稚嫩的声音撑起了体育频道演播室。“加斯科因,加斯科因,加斯科因,这是真正的加斯科因,我们的加斯科因。”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与球星间的距离,也加深了球迷对于黄健翔的认同。

但2006年世界杯解说的失控,让黄健翔在央视的生涯戛然而止。张斌批评他“失声、失态、失礼、失常”,黄健翔也对此道歉。但黄健翔在球迷圈中的没有被一面倒的批评,支持他的人认为他的解说有激情,有个性,整场比赛大部分时间维持中立,只是在最后偏向意大利而已。

到了21世纪,观众能收看的体育电视台已经不止中央五套,ESPN通过和地方台合作进入中国大陆。看过ESPN的比赛解说以后,内地观众对于足球解说的评判标准,有了更多答案。

2

在央视以外,境外电视台解说员的势力也壮大了起来。1995年,美国体育传媒巨头ESPN进入亚洲市场,两年后他们与星空传媒旗下的卫视体育台合作成立了ESPN STAR Sports。进入亚洲市场后,他们在国内和香港请来一批解说员,承担国语和粤语解说。

这批解说员包括

评述员詹俊

苏东

今年83岁的李元魁是詹俊的黄金搭档,詹俊很佩服这位老人家:“能与他共事15年,何其荣幸!”李元魁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国足球员,早期他只在电台解说天津队的比赛,后来随着甲A联赛在香港卫视直播推广,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李元魁被ESPN发掘。

早期足球解说员的权威性,要依赖解说员的自身经历,观众会更信服退役球员的说法。被尊称为“阿叔”的林尚义是香港粤语足球解说的泰斗人物,他也是国字号的退役球员。丁伟杰曾在访谈中说:“(如果某个球踢不好)阿叔可以讲:‘这球射得真差,阿叔当时射?擦楣入啦!’真的有人看过阿叔擦楣入球,出自他口,就有说服力。但由我说出,别人会觉得我在装。”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足球经验解读比赛,但在资料方面就有所欠缺了。李元魁早期就吃过亏,初当解说员时,有一场意甲比赛因为天气原因让他一时语塞:“下大雾,看不见球,我能说什么?人家主播有背景资料,我既没资料,刚去对意甲球队也不熟悉。”

加盟ESPN前,李元魁对国外足球的了解不如国内多,但这位当时年近七十的老人还是努力跟上了ESPN的要求成为了一位更专业的解说员。李元魁曾用ESPN的角度评价韩乔生:“世界杯韩乔生解说一场比赛时,主席台上出现一个特写镜头,画面没声音了,这种情况在ESPN不行,这人是谁你得马上说出来。”

在英超比赛直播中,导播经常把镜头定格到场外的某个细节,那可能会是球队老板、英格兰主帅、绿洲乐队主唱、以及国殇纪念日主教练胸前的小红花。球迷会想知道这些细节背后的故事。因此每次导播切镜头,都是对解说专业素质的挑战。

很多人称赞詹俊的解说中有很多典故,能够一眼认出场外的人物,也许这正是他被ESPN选中的原因。詹俊认为,读懂镜头语言并解释给观众听,是衡量解说是否真正够专业的标准之一。

ESPN在人才选拔时就更注重专业性,因此你会发现在ESPN工作过的解说,对于足球解说的理解大同小异。丁伟杰认为:“体育解说员是有责任将一些专业的信息和思维带给观众,公道客观地对赛事进行评述。我不同意体育解说员是玩家的说法——从观众的角度看,有许多观众有时比你更会‘玩’,观众需要更多是专业。”

詹俊喜欢利物浦,刚接触解说员职业时由于对利物浦更熟悉,解说起来更得心应手。但当时《足球报》记者王泰兴告诉他:“要像了解利物浦这样的豪门一样去熟悉其他小俱乐部的资料。一个优秀的解说员不光可以解说顶级球队,也一定可以解说一场低级别球队的比赛。”后来,詹俊对待解说工作更加严肃,还会手写准备资料。

丁伟杰说他欣赏马丁·泰勒的知识储备水平:“某位球员在比赛中打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波,一般的解说员只会说这样的进球非常难得,但是泰勒会告诉你,这名球员几年前在同一位置也尝试过同样的射门方式,而他最近一段时间状态不好是因为受伤,现在,他又找回了过去的状态。”

“解说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距离下次直播还有三周时间,我就会花所有的时间来准备。”在英国足球名嘴马丁·泰勒眼中,足球解说员是这样子的。

1996年,丁伟杰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用于整理资料,自此他每次解说,都会带上自己的电脑。如果里奥·费迪南德在场上受伤了,他能在比赛暂停时谈谈费迪南德的伤病史。他形容自己:“找资料方面没有人够我癫”。

除了找资料的能力,詹俊还曾在广东电视台从事直播摄像工作,这在解说员中是少有的。他自述:“我是抓球门后那台机的,主要追踪禁区附近的情况,以及角球、任意球。卢主任(广东电视台体育直播主任卢晓峰)就提醒过我,要注意给点进球或错失机会后球员以及场边教练的特写。”有了做转播工作的经验,詹俊对于镜头语言有更深的理解。

进入新千年,由于英超联赛比赛时间合适,转播技术领先,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同时英超转播费用也水涨船高。版权方开始更青睐国内规模更大的电视台,ESPN遭到冷落,这些解说员陆续回到了国内。

回到国内,这些解说们需要面对不同的受众。ESPN与国内转播机构对于解说的要求不同,也培养出不同的观众口味。丁伟杰在2003年回到中国工作,他当时的感受是:“他们比较喜欢你评球的时候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整天在那里分析评论。”

2006年世界杯,黄健翔在那次疯狂的表演后辞职,事情发生后,央视在那届世界杯余下比赛收视率反而大增,球迷也对黄健翔抱有同情。但ESPN的解说们也许不这么想。苏东认为黄健翔的风格可能不适合ESPN,何辉强烈不认同黄健翔的做法:“如果在外国电视台这么做,只一次就绝对‘炒鱿鱼’,而且还会在这一行消失。”

除了解说风格要求不同,国内解说直播时而采用的“单口相声”模式也不合他们的习惯。“央视只有一个解说员在现场一直说,连续45分钟不停。我试过在ESPN一个人讲一场球,讲到30分钟我的声音就快毁了。”何辉说。央视解说有时会给人留下“话少”的印象,这和解说人数不够也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在黄健翔事件中,他的解说也是一次“单口相声”,缺乏解说嘉宾的制约,也是造成黄健翔节奏失控的一个因素。

国外的模式是由两人搭配解说,比如由专业解说员马丁·泰勒搭配退役球员安迪·格雷,在格雷被解雇后,泰勒的搭档换成了80年代阿森纳名将阿兰·史密斯。

任职乐视时,詹俊有时要单口解说比赛,也录制了一些个人节目,虽然他的单口评述受到欢迎,但他也更认同二人搭配的解说模式:“他们(评述员)一般负责介绍背景与资料,解释‘镜头语言’与描绘场面,专业上的分析全部交给了嘉宾。如此科学地分工,让球迷和观众听得舒服、痛快。”

3

单口解说曾是早期央视的传统,在意甲开播后,央视开始尝试由宋世雄、张慧德和张路三人解说。后来央视进一步从人员架构上进行调整,黄健翔成为核心,张路退居二线,与陶伟、徐阳以及朱广沪这样的前球员和赋闲教练组建起一套面面俱到的嘉宾班子,足球解说的大路越拓越宽,从一张嘴巴变成了一张圆桌。

张路的解说广受球迷欢迎,这得益于他的经验,他粗略估算自己看过三千场比赛:“到三千场的时候,可以有一些预判了,一场比赛打了十分钟,要点在什么地方,我就大概能知道了,有什么发展,我也大概能预计到了。”

不过张路在以前的央视里没什么存在感,因为那时候央视不注重解说员的“戏份”搭配,让评述员抢了嘉宾的戏。“韩乔(生)说话咣咣咣……,有时候,我插不上嘴,我就用这样(嘿嘿)的方式表示我在。”

央视并不缺乏懂足球的嘉宾,只是缺乏一个好的评述员。2006年的一身吼,掀翻了黄健翔的一桌好菜。在黄健翔转投凤凰卫视以后,接下来的刘建宏和段暄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扮演主角。也许,人们此后对黄健翔的怀念,是因为此后一段时间里央视解说的平庸。

如果说临场即兴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黄健翔是中国足球解说界的“孙悟空”,那刘建宏差不多就是那个“沙僧”,四平八稳的解说风格,让球迷听完就忘,连经典台词也就只有一两句。

刘建宏并非没有在解说风格上创新。每逢进球后,拉丁语的足球解说都会有一段中气十足,非常拉长的“GOOOOOOOOOOOOOOOOOAL!”,而刘建宏解说进球,则是用说唱般的语速反复呼喊“进啦进啦进啦进啦……”不过,他的这种移植没有被观众接受,因为观众们始终更在意他缺乏信息量的解说。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后,有人统计刘建宏一共使用了18个成语,6句名人名言,提到7次中国足球,5次青少年,4次德国足球,2次法国足球。由于频繁提及与比赛无关事项,刘建宏被网友认为“啰嗦”和“不专业”。

直到

贺炜

的登场,人们才开始惊呼,“他是谁?”

“贺炜让体育解说进入到全新的境界,这是种靠实力和内涵功底的解说,贺炜称得上同年龄最优秀的解说员。”这个答案不是我给的,是前辈韩乔生给的。从《挑战主持人》出道,把黄健翔看作是“我的老师”,贺炜其人并不如黄健翔,他在球迷的嘴里不像个“战士”,而是个“诗人”。

谈国足,“明天,中国足球第十次上路。纵使他只是堂吉诃德,我也愿做傻傻的桑丘。最深的爱,我想该是不弃不离。加油!”

谈法国,“对法国队来说,苏黎世的这个雨夜是让人伤心的。就像193年前,在比利时的滑铁卢镇,拿破仑所面对的那个伤心的雨夜一样。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勇敢迈向挑战的那一天。”

让球迷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文采斐然的评语大多是贺炜的即兴作业,“诗人”之名因此不胫而走,但他坦言自己甚至很少读诗。他把“诗人”当作球迷礼赠的绰号,正如“人们叫你胖子,但你并不一定真是胖子”。

尽管同时代的刘嘉远、洪钢和朱晓雨等人离他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贺炜并不是孤独的领跑者,正如鲍勃·迪伦唱的那样,“现在走在最前头的将来会落在最后,因为这时代正在改变。”

4

“互联网的浪潮早就来了,我没赶上,视频网站的浪头还在上升,我得赶上,互联网体育媒体是个金矿,我会成为开矿者!”解说员周亮在刚加入PPTV时高呼。互联网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网络平台渐渐取代电视,成为足球赛事转播的主流平台,也催生了新的足球解说员。

苗霖就是这些新生代足球解说员之一,他虽然也接受过正规播音教育,但没有呆过传统电视台。自称是单田芳徒弟的他,试图把传统评书融入到足球解说里,在直播鲁能比赛的半场,苗霖会用评书的方式讲一段球员故事。除了传统以外,苗霖还为蒿俊闵创作了一首喊麦。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苗霖的创新,但网络媒体时代的直播场次大幅增加,足球解说员也越来越多,有自己风格的解说员注定会多起来。现在除了成为一名签约解说,只要你有足够的表现欲,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在直播平台开始自己的解说生涯。

成为足球直播的门槛下降了,但顶尖解说的标准仍然没有变。电视的时代主持风格仍在影响互联网时代的足球解说员,金相凯就因为风格和声线相近,被称为“小詹俊”。

在网络直播兴起的趋势下,詹俊也离开了效力十多年的ESPN,回到国内的新浪、乐视等网络直播机构担任解说。他们仍然坚持他们的操守,十年如一日地在每次直播前整理解说资料。

网络时代成长的年轻观众有更高的学历水平,懂外语的他们更加善于收集国外足球消息,这就对解说员有了更高要求。“我们会一直做功课,不过由于足球涉及面太广,有的时候我们做的功课不够大家深入,希望可以谅解,毕竟只是普通人。”丁伟杰说。

以前的解说员占据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能比球迷知道得更多,球迷不一定能察觉解说员的失误。随着球迷对足球的认识开始加深,现在的解说工作容错率更低。资料翔实将成为每个解说员的最基本要求。也许未来足球解说员比拼的,更多是播音水平以及对足球的解读。

作者:知乎·乌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