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2024-07-10 0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由于受农民素质、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踏踏水车、打打糍把、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活等特点,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是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带动相关产业的新发展。传统的农业就是“就农业抓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范畴。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不仅使游客享受和领略美好的生态环境,还能让游人提供采摘、垂钓、休闲、娱乐等项目。由于休闲观光农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关联度大的特点,它除了直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外,还带动农旅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开放型产业,也是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加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了解农艺知识,体现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2.农业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村镇越来越多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北京、四川等农业休闲旅游开展早、经营好的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呈现同质化。郊区农业休闲旅游推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家生活”,虽然异于城市生活,但如果“天天都一样,次次都相同”,项目总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必定会下降。项目的同质性使旅游点间可以轻易替代,也不利于培养游客对该旅游点的忠诚度。

景点分散且知名度不够。农业休闲旅游整体上是一种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各村镇,他们各自为战,缺少合作,且旅游资源的等级不高,知名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较少,这也成为发展的“瓶颈”。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不完全。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许多地方缺乏对旅游的理解,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活动单一,也缺乏必要的服务。例如鱼塘仅提供了钓鱼场所,不提供鱼杆、鱼饵等垂钓工具就可能使大多数游客放弃钓鱼,从而减少旅游收入。

忽视旅游产品售后服务问题。旅游也是产品,也应该有产品的使用信息反馈和产品的售后服务。绝大部分开展了休闲旅游的村镇只提供迎来送往的基本服务,没有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从而导致游客流失。

开发建设不规范。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正确的指导等原因,有些村镇开发过程中缺乏规划,硬件设施较差,各类用地参差不齐。一些乡村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住宿地及其他必要的公共设施过于简陋,整体布局杂乱无章,与旅游业脱节,无法形成整体的风格,破坏了游客对农村旅游点的好映象。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各村镇基本上把发展休闲旅游等同为经营饭店和旅社,旅游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多数未受过正规培训;经营者对服务人员的雇佣方面也不够规范,没有就业协议,服务人员的利益缺乏保障。

结 语: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型产业,理论研究在逐步深入,应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合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协调生态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体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长短兼顾,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休闲农业将会蓬勃发展,它既是未来农业的重点开拓领域,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