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CS 就业,大多数公司真的不看学校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雅图大学cs专业 美国 CS 就业,大多数公司真的不看学校吗?

美国 CS 就业,大多数公司真的不看学校吗?

2023-09-04 17: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论坛里,经常有人说:「CS 就业不看学校」。

请问除了 Oracle 之类的公司,大多数 IT 公司看不看学校?

「看学校」的定义是只看学校本身,不包括附加值:network、地理位置等。

稍微解释一下,我说排除 networking 和地理位置,因为 networking 的话,可以用网上内推来置换一下,地理位置,暑假可以搬到加州找工作。不是说这些不重要。

重不重要是【相对来说】,优先级来说,而不是绝对意义上。比如,刷题优先级就是高于 GPA。较真说重要的话,那学校硬件也重要,老师也重要。

作者:达海Tatsumi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724593222

突然意识到现在是申请季有些同学要开始接offer了。

以下所有结论只是说美国CS就业不太看学校,但是不代表建议不选那些名气大的好学校。

如果你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有信心(学习能力, networking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等)而由于很多原因你在选校上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比如同济什么的学校压GPA),那你可以尝试把地理位置放到学校排名之前。

如果你是一路跟着中介过来,也不太擅长收集信息,或者平时上学主要是随大流,那么去一个公认的好学校还是能最大程度保证你不走偏。因为你身边大部分同学还是整体靠谱的。选校这个事非常看个人情况,没法给出具体建议。而且还是那句话最终拼的是个人能力还有运气,所以对选校这事也不需要太纠结。

重要的是如果你想要留在美国工作(无论你是打算长期留, 还是打算工作两年回国),就要好好学习努力上进, 别把时间荒废了。

发现有一些评论还是对美国求职有误解。

首先美国的公司都要通过一种叫ATS (Application Tracking Systems)的软件(例如Greenhouse, Lever, Jobvite等)将申请者提交的申请(word/pdf)做一个parsing然后将其中信息放到数据库里。ATS会根据求职者的"经过parsing"之后的简历和jd做一个匹配。匹配度高就会有很大概率被recruiter人工看一遍,匹配率低的话你的简历压根没人看。

除了个别公司会把极其牛的几个学校放到ATS里作为加分项(比如到了CMU, UIUC, 大S, UCB)这种, 其他的你是30名还是100名的学校没所谓。最后就是拼你的简历。

所以如果你在学校学了一堆A.I, Machine Learning, Computer Vision之类的有的没的,然后跑去投一个搞前端或者后端的web岗,你拿不到面试机会就很正常了,压根没人看你简历。

所以找工作这个事真的40%看实力, 50%看运气,剩下的10%才是学校什么的……

更新一下不想这个答案变成误导留学生认为名校无用。

在我看来学校好最大的优点就是你身边的同学优秀,和你竞争的人优秀,你会看到身边大部分人每晚泡在图书馆里而不是开party,你会见到诺奖级的教授甚至有机会上诺奖级教授课的机会,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广阔,世界上有这么多优秀的人共聚一堂,你会从心里感受到一种想要奋发向上,来看看自己还能摸的有多高的意愿。这一点,除非你是一个自我意识极强,很有自己主见也很有理想的人,否则在差一点的学校是无法得到的。在我看来这件事在人生中的意义不亚于找到一份google或者facebook或者亚麻的offer。只是说到急功近利的找工作这件事,这个优点确实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显现出来的。

当然有些名校虽然牛,但是对待master学生如刍狗,扔到300,400人大班里教学,上一些水课然后给你发个毕业证这种的(就不点名了……),也不具有这样的优点了。

我喜欢美国的一点是,一个优秀的人,一开始学校或者公司的好坏都不会阻挡你的成长机会,也许它来的慢,来得晚,但是它最终会来。工作这几年见过很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申请到名校,但是本人极其优秀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个优秀的人,我真的不觉得学校好坏会对你在就业上有什么影响。

不怎么看。SJSU的毕业生因为学校在简历关被挂这个说法太让人含糊不清了。排除networking和location的话这个问题就没有任何讨论意义了,这两点本来就是找工作最重要的两点。

能否过简历关主要取决于:

1.简历格式是否正确,是否有让HR一看就想撂下的语法错误或者简历本身的硬伤。

2.简历中的内容是否足够匹配职位,公司搞web开发的然后你简历里一堆嵌入式的东西当然就不匹配。这种简历一般可能直接在算法自动筛选过程中就直接挂掉,跟学校无关。

3.你的学校是否是 target school. Target school与学校排名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当然UIUC, UW, MIT, CMU肯定是绝大部分公司的target school,但是很多公司也有自己倾向的本地的target school.比如说NEU-Seattle就是Amazon的target school, 硅谷的SCU和NEU-SV就是FB的target school, 就我所知SJSU也是很多湾区公司的target school.

4.Hiring manager是否看得顺眼.

本人top30的学校出身,当初new grad找工作时因为选的课都是机器学习或者计算机图形,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之类的理论课简历也一路挂。这就是犯了第二点的问题。总体来说我在湾区这几年的感觉就是,90%的公司是不看学校的(有个别的像oracle这么别扭的公司另说),原因有几点:

1.美国人并没有形成以USNEWS排名为基础的鄙视链。感觉好多留学生把在国内形成的学校鄙视链带进美国了。中国因为有统一的高考制度所以学校水平和学生水平比较成正比的。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私立大学天价学费导致很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因为家里经济情况只能去公立大学,而同时USNEWS排名先天性青睐私立大学,因此公立大学排名整体必然比私立大学低。难道这就能说明家庭经济情况差的学生就比经济情况好的学生差吗?因为这种公立和私立大学的问题导致了美国人本身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形成学校好坏的鄙视链。而且由于美国“州”的存在感极强,因此除非你的学校是藤校这个级别,否则雇主倾向于本地知名的学校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就是USNEWS排名实际上更多关注的是科研领域(这一点和中国一致),但是在美国绝大多数人是不读研的,这就形成了另一波中国留学生没怎么听过名字,但是由于本科教育强势而使得在雇主方面非常受欢迎的学校,这些学校包含了绝大多数的文理学院,比如哈维马德学院,三一学院等等。

2.招聘成本。美国的招聘成本远大于中国公司的招聘成本。如果你是外州的那么你来公司做onsite面试公司必须给你报销机票和食宿费。很多公司需要外包猎头公司来帮助招聘,所以每招一个员工都需要不小的费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讲在美国找CS工作地理位置高于一切的原因。一个CMU,UIUC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可能能拿到3-5个顶级公司的offer,即使不考虑compete offer的问题,只要candidate最终没有选择该家公司,那么该家公司之前为了招聘你付出的所有费用就都打了水漂,而且由于需要开始重新面试候选人时间成本又是一方面。因此公司并不是无脑选择CS名校出身的学校。Google, facebook, 微软这种财大气粗的公司可能不太在乎招聘成本。但是有些留学生的错觉就是是个大公司就都不在乎,这个就明显错了。大部分你听过名字的科技公司还是会优先考虑本地候选人的。

3.总体来说,从事纯粹软件工程开发的,其实真的并不需要所谓顶级的天才……一个公司里做核心基础设施的,做算法的部门可能招聘门槛比较高。但是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可以认为一个合格的CMU和NEU的毕业生同时去做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为什么亚马逊从FLAG到FAANG始终保持在顶级互联网公司然而亚马逊的招聘门槛始终连二线公司的门槛都摸不上,就是因为亚马逊的招聘部门清楚地认识到他们90%的任务并不需要所谓的“天才”。这一点和gg,fb这种有自己的逼格的完全不一样,但是你并不能说亚马逊的招聘策略就对公司造成了什么负面的影响。相反,这种策略使得亚马逊竟然能够在公司在近十年疯狂扩张的情况下始终能保持人才供给量充足。未来这种招聘策略也许也会推广到别的公司。我不能说gg那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招聘策略有问题,但现实就是在云领域gg确实有点因为过度注重工程本身而被aws甩下了。亚马逊几乎可以在各个领域线性地扩张,很少因为人才问题而出现停滞。

4.对于绝大多数来美国读Master学位的学生来说,其实真的最好别因为自己是名校出身就带着一种优越感。申请到Master = GPA +TOEFL +GRE + 本科出身。这四个里面在我看来并没有一项能说明申请到美国名校的中国留学生就强于申请不到的人。GRE/TOEFL看的是英语以及你打算考到多少分算完。GPA这个东西严重地看你本科学校给分情况,以及是否允许重修这种刷分手段。像同济,天大这种个别学院压分跟不要命似的学校申请者先天就有劣势。USC这种一切以GPA为标准的申请门槛真的合理么?别说拿清华北大和双非的学生比了,就是普通985和双非都不能直接用GPA去比吧? 但是USC还就这么去比了。从USC的Master录取标准,CMU五花八门的跟着CS沾边的项目,以及NEU技校一般的课程设置和学区分布,其实大家应该明白Master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大学来说就是收钱养着phd的项目,没人真的当回事。

所以在美国找工作这件事,学校能够帮你的其实很有限,80%真的就看自己。就算那20%里面,学校地理位置还要占一大部分因素,排名当然也就没什么人看了。如果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研究生没有申请到理想的学校,只要在来美国的两年内足够努力,积极收集信息,在两年内成长为不弱于那些名校毕业生的人,我丝毫不觉得你的Master是哪个学校读的会对你找工作这件事有任何不利的影响。只要过了简历关后面面试的表现没有人会再看你的学校,这不只是个人倾向的问题,而且是很多公司面试的规定。就我个人而言,pass过SJSU-SE的印度毕业生还有我都没听说过名字的东岸某无名学校(抱歉实在记不住……)的IS的中国毕业生,也fail过UCSD, USC的CS科班生。当然就整体来说名校出身的学生自身素质确实有更大概率会高一点,这个是不可否认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非名校出身的你的能力并没有跟名校出身的拉开差距。如果你自身水平确实就弱,还去不了名校沾沾光环,那当我没说……

作者:代码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72476990

我曾经信奉的是英雄不问出处,但可惜现实或多或少不是这么回事。想想自己当年毕业于美东某屌丝学校,那时候海投了几十份简历,音信全无。而微软是那年很少几个来我们学校校招并且唯一一个给我面试的公司,要不是微软估计我早就打道回府了。

工作后认识了不少名校出身的朋友,发现他们那些学校校招公司去的数目和质量和我在的学校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也就更甭了拿到多少面试了。后来去了Facebook,更是发现fb对cs非常好的学校比如四大或者Waterloo这个级别的是有特殊照护的比如直接把全部面试放在学校,3天内要赶快出结果,对于低一级别的学校虽然也会校招的但重视程度就降低了,当然更差一点的基本连来都不来。

我承认确实有不少非名校出身的也去了很好的地方,但看了那些人的简历就会知道这种人无论在哪里都会有不错的结果。所以如果是屌丝学校,就要心里清楚机会已经比名校的少很多了,好好提高自己才是真的。正是因为“出身”不好才需要加倍努力来证明自己!

作者:熊辰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51830126

谁跟你说不看学校了,给我站出来。

不同学校的机会资源差距非常大。说几个简单例子吧:

2016年CMU 的CS master项目(基本都是国际学生)就业情况如下:

(那个三万二的薪水的应该是去读PhD的可怜的娃)

其中30%是在学校Job Fair上找到的,18%是直接通过学校program资源找到的。Internship其实也基本是前两者得到的。这样算下来学校提供的平台超过了一半。

另外据我个人和同学体验,学校牌子带来的找工作的直接优势很大(当然CMU有些可能名声不是很好的项目或许情况不太一样)。比如说我们很多项目在一线公司那里是没有简历关一说的,只要交了,就一定有面试。很多是job fair直接面。然后有几家公司是会优惠直接跳过电话面试这一关的。只要你投简历,就让你onsite。

虽说当然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但是平台的作用很多时候起码让你有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蹭Job Fair也不太行了,现在都要刷学生卡进去了)。

Top 10的CS master和Top 200的相比,价值肯定超过了学费了。而且TA挣钱是很烦的... 都是血汗钱,不如好好学习...

作者:机智的E君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52156034

不能说CS不看学校,只是相对而言。比如说另一个高薪就业大热门——商科里的金融和管理咨询,公司对学校出身的看重就大的多了。

在美帝,答主知道不少 top 50之后的CS本科学生和Ivy本科CS的学生入职一样的大tech公司拿一样的薪水,但这种情况放到商科最热门的大投行/top咨询去就少见太多了,这些地方基本都是美本top 20的学生。

其实在国内也差不多,top券商(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投行)/咨询对于学校出身的要求也是明显高于BAT的。很多top券商和咨询卡学历又何止卡985/211,本科不是清北复交(人浙南),研究生再好都很可能过不去简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招聘规模不太一样。另一方面是因为CS是技术活,而技术是比较容易在短期内被证明的(比如之前做过XX项目或者笔试高分),也相对容易通过自学提高。另一大热门投行/咨询其实对于某方面硬技术的要求不高,而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思维方式/社会资源的要求比较高,这种东西在非名校里比技术更难培养,所以学校背景就成了筛选人才的重要考量。

作者:丰心岂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52714641

名校就像催化剂,是否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还得看你是哪块料。

不久前结束找工作季,写一点找工作的感悟。

我的背景,学校在美东,排名80左右,不是ACM大神,没有Github 2000星的开源经历。收获了Coursera, Facebook,Uber,Google,Amazon, Bloomberg, Snap,Yahoo面试(按面试时间顺序) ,由于时间问题(懒),面试了前5家,收到了其中三家offer。按个人经历,学校排名没对我产生太大的阻碍,也没什么帮助。

似乎目前答题的大多是名校学生,说说名校在找工作方面的优势吧。

1.给力的 career fair。找实习的时候我把希望寄托于本校的career fair,可是筛选过后,招F1身份的企业不到20家,其中没有一家一二线的企业。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2.给力的校友关系。校友内推几乎是拿面试的最佳途径了。如果有强力内推,免除一两轮面试也是有机会的。名校的同学LinkedIn 搜一搜,站内信一发,内推水到渠成。我要混迹于各种论坛去找内推者,而在论坛上的内推者每天会收到百封简历也只能有选择的提供内推。

3.给力的找工作氛围。这点尤其重要,却也很容易补偿。我是今年5月将会毕业,去年9到11月身边没有一个同学和我一起认真找工作,连正在刷题的都很少。而在论坛上,很多名校生已经在互相比较选择Offer了。如果没有小伙伴一起加油,自己做好规划,看清路线尤其重要。

4.Target School。这个其实影响很小了,比如我面的第一家Coursera,里面的员工都是很棒的学校出来的, 有40%的员工来自大S。所以onsite它之前我已经有了悲剧的心理准备,完全把这次onsite当做一次练习。再比如花街的金融向公司,通常也很看重学校,twosigma之流压根没有理我。但说到底,这真的是少部分公司的理念。

现在快入职谷歌了,加了个谷歌的17年入职群,发现的确有很多CMU,UCB,大S等名校的。但我觉得这不能说明G偏爱名校,而是他们很努力,基础很扎实。如果剥去他们名校的头衔,他们依然能被很好的公司录取。他们也要去刷题,也要去看面经,也要去做项目。他们付出的努力不会比我少多少。同样,很多找工作有困难的小伙伴即使加上名校头衔,情况也难以好转。如果看我这篇答案的同学还是择校,那当然是名校更好。若是和我一样是个弱校生,就努力刷题,积极参加各种企业合作的算法竞赛,早一些开始找工作,弱校并不能成为你的借口。

作者:Liddy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82440783

本人在加州呆了快六年了,从会计转CS,目前正在湾区念CS master。从我个人看到的情况来说,公司是会看学校的,但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简单地按排名来看,而是看在相关领域的声誉,还有学校和公司的关系,地理位置等。

比如Santa Clara University,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排名,但找实习的情况比大部分东部top50的学校都要好。大家进校前都开始刷题,很多找实习时Leetcode都刷了两遍以上。我认识的人里面找了实习的都拿到了offer,包括Indeed,Linkedin,Facebook还有Amazon这些大公司。基本投了Facebook的都拿到了面试。

再拿我现在念的NEU举例,因为学校有coop项目,可以做最多三个实习,能多做一两次实习就意味着多一两次拿return offer的机会,也可以利用之前的实习经历拿到更好的公司面试。学校和工业界关系也很好,FB面试人手一个。同一个学校不同校区找工作情况都会不同,波士顿校区因为课业压力大一些找工作氛围差一点整体就业比硅谷和西雅图校区差。我们校区基本没有人找不到实习,认识不少人都是两次或者三次FLG的实习。

以上说的学生大部分还都是转专业。其实学校只是个敲门砖,如果是CS最top的几个学校出来的,过简历关肯定更容易,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学校毕业就没有机会。要综合地理位置还有学校就业服务来考虑。

作者:温笛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018652802

坐标某硅谷大厂,在原来的专业学校还可以,但转专业是通过读了个在线硕士,被人戏称为电大的那种,我以为自己算是学历差的励志典范了。

然而某一天偶然发现,因为偏前端中国人少,组里似乎仿佛只有我是念了硕士的,其他都是本科毕业就早早工作,学校好坏参差不齐,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的有,叫不出名字的也有,有本科CS的,有bootcamp的,有bootcamp也没参加过自学的,相比起来,我老老实实修了个CS硕士,励志个锤子。

而老公组里中国人比较多,博士都有好几个,剩下的都至少是硕士吧。

总结下来,因为身份限制,国人在美国就业能读个好学校就读个好学校,能读个硕士就读个硕士吧,这是抽签和身份的保证。如果没有条件也不要气馁,年景差的时候,CMU也简历据,年景好的时候,差学校也面试拿的手软,多学技术多刷题,等一等总会有机会的。

作者:穆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51917020

学校是有用的,CMU、MIT等名校会更容易过hr这一关,所有的所谓刷题等行为的前提是你的简历能让HR通过拿到做题的机会。如果是美国东部50名以后的学校,有的时候投了简历就会直接被拒掉,反而没有湾区的两个学校SJSU和SCU更容易通过HR。

我自己就是从东部的一个排名80-100的学校辍学来到了SCU,然后毕业找到了工作。后来内推东部那个学校的学弟,直接秒拒,反而SCU的都能拿到面试机会。

作者:硅谷IT胖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66186/answer/1021316422

当然看,而且非常看。

举三个例子。

我一个哥们面Google,踩在线上,最后被拒了;Recruiter说,如果你是名校的,或是PhD毕业,基本上这个Offer能拿到。这叫做不看学校?

另外一个就是我认识的名校出身的一个毕业生,水平是真的比较一般,属于亚麻微软的电面都过不了那种。但人最后去了某知名公司,比亚麻微软好,因为学校牌子和校友关系;混个几年,准备准备面试题,照样跳到FLAG走起吃香喝辣。你说名校不重要?

还有当年毕业时经济危机的阴云还没散,去了一个比较差的软件公司。但CEO开大会时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招了很多名校出身的,当然大家也都知道,这些人是因为暂时走投无路,肯定干不长。但你想,CEO能把招到名校毕业生作为一件成就来吹嘘,可见名校还是很有作用的。

谈学校

美国,其实是比中国还看重学校的牌子的。这国家沉淀几百年了,除了新移民以外,基本上一个人读的学校的牌子,就代表了这个人的家境、追求、能力和水平的综合。

名校都是社会名流和贵族阶层、培养未来各行业领军人才的;是名校教育真那么厉害么?当然不是,而是很多学生本身就来自上层社会,他们所拥有的资源、眼界和条件,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当然,名校中也有很多出身普通阶级的人,甚至第二代移民。这种上层社会+平民精英的组合,某种程度上是维持着一个精妙的平衡。

各种州立、各个私立大学等,人就普通平庸得多了,但并不代表水平和出路不行。这些人很多成为工程师、医生、教授等。有些“没追求”的普通美国人,甚至为了奖学金和离家近,而放弃更好的大学选择州立,很常见。

校友关系

美国的校友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比中国的校友关系要强很多。这也不难理解:比如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以及传统欧洲国家,很大程度上是靠血缘关系和家族来维持人脉的。中国人还有很独特的比如同乡会等。

美国则不然。由于移民社会和传统,家庭结构都很小,远亲来往得很少,也极少有“老乡”的概念,所以校友关系就编织了人脉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同校,所以知根知底,并且水平和能力大概也在一个层次上。很多时候任用亲信,如果用家人和亲戚,是会被人非议的;但用校友,就无人肯说什么了。

我虽然出身烂校,但几乎每个月,都有母校的学生求我内推,我也都做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帮他们,但这是校友,这就是理由。

我们小人物如此,大人物也是如此。记得Obama Care网站上线就崩溃的丑闻吧,前几年时。其实美国花了几个亿,这个Project最后给了CGI,一个加拿大公司,很奇怪吧?因为公司老总还是高层,是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大学时的同学。CGI也做过美国签证网站(来过美国的人肯定用过他们的网站),老实说很一般。Obama Care网站崩溃,大家都甩锅给外包的三哥,但三哥也很不服:说这些人要求改来改去,时间又不肯通融没时间压力测试。所以,本质上是个校友资源当先,干苦活的印度三哥背锅的普通故事。

这种校友关系,辐射到互联网大公司里,就是很多人都是校友,自然会有形象、印象上的提高,面试录用时或多或少有些帮助,消息也更灵通。甚至,因为清北复交这些国内名校也有大量人在公司,他们的校友力量也是很强的。我这种孤魂野鬼,就只能看着别人的校友会流口水了。

回到主题

为什么会有大多数公司不看学校这种错觉呢?无非还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供需关系。

头几年,CS实在是太缺人了。这么说吧,随便给个假数字:比如名校毕业500个,需要招5000人。那么,就注定有4500人,需要从非名校招,甚至从海外招。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导致即使不出身名校,也照样有大把的机会。

另外一个原因是:面试趋向于标准化,面试难度大大增加。甭管你什么名校,做不出来题就是不行,这种情况下个人素质更重要。就是说尽管名校人更容易拿到面试,更容易过面试,但是刷题功夫不行也照样机会不大;反而是偶尔碰运气拿到面试的烂校毕业生抓住机会,一步跨过去,就进去吃香喝辣了。

此外,公司是很现实的。软件工程师收入不低,但其本质上依然是体力活和低级劳动,并不需要人脉、背景、家族等软实力,跟征召普通士兵差不多,能打仗就行,出身再好,莫非射击就一定更精准?

当下的选择

我个人的想法是:对于CS,能选择名校,就一定要选择名校,哪怕经济上多花钱。当然,美国排名100的,和排名70的没什么差别,但排50的和排20的可是大不一样。这种“名校”是档次上的差别,而不是机械地排名。

为什么?非名校不是也有机会么?

但这是CS啊,读了CS收回成本非常容易,名校多花那几万甚至十几万美元,跟后面终身的好处比,简直不值一提;如果是读名校的什么文科专业,那就算了,花费很大还未必能收回成本。美国名校也要恰饭,开很多昂贵而容易录取但不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洋镰刀也要割土韭菜不是?

后面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

1.简历、面试中的隐形优待

2.名校光环对整个人生的加成

3.庞大强力的校友关系网络

4.对自身信心的加强

当然,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实力不差的那波人,名校不是录取不了,而是读不起。我就是这样。我当时连名校都不敢申请——录了也掏不起学费,有什么意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你要知道,那时候的我,能读个物美价廉的学校拿个硕士,找个普通工作,留在美国就是全部梦想了。

这就所谓:出身和条件决定了格局以及目标。即使现实如此残酷,也不必气馁,毕竟烂校出身也有很多机会在那里。跟读法律、读商科等很多专业比,CS对非名校出身的人已经极其宽容了。

烂校人的出路,其实很简单:就是珍惜每一次机会——无论是实习、面试还是跳槽。早点工作,早点排身份,不作死,逐渐积累工业界经验,人们看你的目光就不是某某学校毕业,而是某公司的现员工这种。

     不断更新资源

     获取更多精彩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