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唐僧与历史上玄奘对比,分析玄奘西行的历史文化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游记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从《西游记》唐僧与历史上玄奘对比,分析玄奘西行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西游记》唐僧与历史上玄奘对比,分析玄奘西行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4-07-09 22: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部《西游记》让唐僧家喻户晓,后来人们根据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更是让西天取经的故事尽人皆知。而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是取材于大唐朝贞观年间玄奘法师到天竺(今印度)取经的传奇故事,唐僧的原型即是玄奘,这在历史上是有公论的。

过去我在读《西游记》时,常常在想: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碰上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事情,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哪些是虚构的?玄奘在中国那么有名,在印度留又下了什么?印度是否也流传着玄奘的故事呢?

一、对比《西游记》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在《西游记》中,唐僧出身传奇,被母亲用木盆放到江中,被金山寺的和尚收留,成人后取法号玄奘,为他之后西天取经埋下伏笔。但事实上,《西游记》中玄奘的出生经历是虚构的,只是为了顺利让玄奘与佛结缘,如此,去西天取经也就顺理成章了。

西安大慈恩寺玄奘雕像

那么,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呢?小说中的内容是:玄奘开坛讲解佛法的时候,观音菩萨化身前去试探他是否通晓大乘佛法。玄奘只是通晓小乘佛法,并没有入得大乘佛法的门径,为此,他虚心请教菩萨,被告知要到西天大雷音寺才能取得大乘佛法普度众生。于是,玄奘向唐太宗请缨辞行,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但是,历史上的玄奘真的是基于这个目的取经的吗?

在中国历史上,去天竺一带的人不下十人,在玄奘之前,已经有很多人作为先行者到达了天竺。例如,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就曾经到过天竺,并写了一本名叫《佛国记》的书,在当时影响深远。而玄奘有幸阅读了这本书,激发了他去天竺求取佛经的决心。

另外,唐太宗时期中国佛教出现了派系分化,每一个派系对于佛法内容的诠释都不尽相同,玄奘意识到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整个佛教出现分裂甚至一蹶不振。所以,学习更上乘的佛法,解决佛教派系的争端,是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

西安大慈恩寺玄奘雕像

在小说中,唐太宗亲自送行,亲手将通关文牒交到玄奘手里,并亲切称呼他为“御弟”,这说明唐太宗对玄奘西行之事非常赞同。但实际上呢?根据历史考据,玄奘当时出行的主要障碍就是朝廷不支持。所以,历史上的玄奘是在没有经过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偷偷出关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偷渡”或者私越边境。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边境战乱频仍,唐太宗便颁下谕旨,不允许国人走出国境。为此,玄奘几次申请朝廷的通关文牒,都没有被允许,无奈之下,玄奘就趁着贞观三年(629年)长安发生自然灾害,混入灾民群到达了凉州,又从凉州想办法偷偷出了国境,虽然其间数次被抓,也受过重罚,但他依然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求取真经的一腔热血克服了种种困难。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唐僧(玄奘)是一个刚毅果敢的卫道者,而不像小说中描述的是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胆小书生。

西安市大雁搭寺玄奘雕像

在《西游记》中,玄奘西行的阵容强大,所携带的行头华丽,他不仅收服了四个本领高强的徒弟,还带着唐太宗与观音菩萨送给他的宝物,如九环锡杖、华丽的袈裟和金钵。但是,这些都属于神话传说的范畴,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否带了如此多的佛门宝物,又是否收服了几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呢?

据史料记载,玄奘在西行途中,确实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都只是路过某个地方寻找的临时帮手,算不上徒弟。唯一的徒弟叫石磐陀,是玄奘在西行到瓜州时遇到的。石磐陀受到唐僧的感化而决定跟随他,在石磐陀的帮助下,玄奘成功渡过葫芦河,走过玉门关、白虎关、红柳园和星星峡等地,进入了新疆,据说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原型就是石磐陀。

可惜的是,石磐陀并没有跟随玄奘走到最后,而是中途反悔,因为当他得知西天路途遥远,路上的艰险又数不胜数时,便跪求玄奘让他回去。玄奘就给了他一些盘缠,让他离开了,从此,玄奘又是孤身一人上路。

西安大雁搭寺玄奘雕像

至于玄奘在取经路上带的行头,肯定没有小说中说得那么夸张,不过,化缘的钵肯定有,但并不是金钵,而是木制或者陶瓷所制。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玄奘的袈裟无一例外都是红色或者黄白相间,但实际上,唐朝的袈裟基本以黑色和灰色为主,红色的袈裟是后来才出现的,所以,玄奘西行所穿的袈裟无外乎黑、灰这两种颜色。而取经过程的艰难险阻是有的,但也就是穿越崇山峻岭,攀登峭壁,或者遇上哪个国家战乱或者劫匪之类的,绝对不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遇到了妖魔鬼怪。

《西游记》中取经的最终目的地是天竺的大雷音寺,佛祖就在那里等着玄奘。而实际上大雷音寺并不存在,而且玄奘是不可能见到释迦牟尼的。因为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并且只活了80岁,而玄奘西行发生在唐初,也就是6世纪,前后整整相差了1200年。

埋有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

6世纪,代表着佛法最高权威的佛教圣地,是天竺的那烂陀寺,同时,它也是天竺的最高学府,玄奘其实就是去那里求大乘佛法。据说,当玄奘到达那烂陀寺的时候,受到了寺中僧人的热情款待,寺中长老甚至安排了两百多名僧众接待。在天竺的时候,玄奘除了学习大乘佛法以外,还学习了流传于天竺的各种佛学经典。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名声大噪,自此,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西游记》中,护送玄奘回东土大唐的是神仙,而事实上,玄奘的确是被护送回去的,只不过护送他的,是各国派出的使者。大约在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

二、玄奘出家的真实故事

玄奘小的时候,出家做和尚是一种风尚。玄奘的二哥,先已出家。公元614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选择27人出家为僧,但应试者必须年满18岁。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刚进净土寺的小沙弥陈袆却早早地站在了公衙门外,但因年龄未满18岁不敢进入参加考试。恰逢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话从陈袆嘴里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西安大慈恩寺

郑善果本来欣赏他的端丽的相貌,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被破格录取。郑善果向同僚表示:“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

就这样,陈袆在净土寺出家了。从此他拥有了一个法号“玄奘”。公元622年,22岁的玄奘受具足戒,这个仪式,意味着受戒人已经成为真正的僧人,从此以后,要遵守多达250条的戒律。

三、尼赫鲁是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玄奘的?

印度开国总理、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尼赫鲁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印度的发现》。书中有一章专论“印度与中国”,在书中,尼赫鲁叙述了中印交往的历史,他用了很多笔墨说到玄奘。

他说,在公元5世纪前后,也就是中国的隋唐之前的南北朝时,拜佛求经的香客和学者已经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中印之间了。据记载,从公元5世纪开始,中国的僧侣法显、宋云、玄奘和义净,越过戈壁沙漠、翻过喜玛拉雅山,先后往来于中印之间漫长、艰苦、充满风险的旅程。

玄奘西行路线图

在中国汉朝的时候,印度学者就到了中国。公元6世纪前后,在洛阳就有三千多印度僧人和一万户印度家庭。他们随身带去梵文写本并译成中文,有的还能用中文写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很多中国、印度的香客、学者死在途中,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但是,求经路上,香客、学者仍然是络绎不绝。而玄奘,就是那百分之十的幸存者之一。尼赫鲁在书中,大力赞扬了玄奘等中国学者的巨大贡献。

四、 玄奘在印度佛界的成就达到光荣的顶峰

玄奘去印度取经是那样坚定,百折不回头,他是去取什么“经”呢?什么“经”让他轻万死而直前呢?玄奘是要解决佛性问题,要解决自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即产生的一个大问题,即凡人能否成佛?什么时候经过什么阶段可以成佛?这是要解决人的信念问题啊!玄奘抓住了根本。从这一点来看,他很像一个思想家。

西安大雁搭玄奘半身紫铜坐像

玄奘虔诚地信奉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看来,一个信徒,必须经过累世修行,积累功德,才能成佛。这就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甚至十分努力了,这辈子也不见得行。这就会让人望而却步,不利于信徒的修炼,不利于佛教的发展。大乘佛教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不要求累世修行,只需皈依三宝(佛法僧),礼拜如来,认真苦修,一世就可以达到目的。小乘佛法严格地讲求“自度”,大乘佛法不但“自度”还要“度人”。要救一切众生,不但要救化善人,还要救化恶魔。这些主张,不但让修行者看到了希望,而且给各种人包括罪犯以希望,当然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就是《瑜伽师地论》,玄奘到印度去主要是为了学习“瑜伽论”,进而充实和丰富他的大乘佛教理论。这样说是有根据、有记载的。《大正大藏经》写道,玄奘到了印度后,曾对戒日王说:“玄奘远寻佛法,为闻《瑜伽师地论》。”玄奘正是秉持着“普度众生”的宏愿前往印度取经的。

西安大雁搭

公元630年,玄奘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当时,那烂陀寺是印度最大的寺院,是世界佛教的中心。玄奘在那里学习期间,寺里有一万名学生,一千五百名教师,其中通二十部经的有一千人,通三十部经的有五百人,通五十部经的有十人。玄奘是这十人中的一个,是那烂陀寺顶尖的学者。

玄奘并不满足,他在那烂陀寺跟随戒贤法师学习五年,读完那里的藏书,又去印度各地游学,六年后回到那烂陀寺,这时玄奘已经是闻名全印度的大法师了。

公元643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佛学辩论大会,请玄奘为论主。这曲女城是当时印度的一个政治、文化中心,那时中国只有长安、洛阳可以与之相比。这位戒日王好比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霸主,号称东、西、南、北、中五方印度的王,声名赫赫,所以来参会的人非常多。有印度大小藩属十八国王,熟读佛教大小乘学者三千人,婆罗门及其他教徒三千人,那烂陀寺僧侣学者一千多人。到盛会开始时,连诸王随从、僧侣俗众总计不下五万多人。在那样久远的时代有这样一个规模的大会,足见佛教历史上的兴盛。

玄奘法师画像

据说,玄奘当时正在迦摩缕波国的宫廷里,与国王鸠摩罗王探讨佛经。听到戒日王的邀请,鸠摩罗王和玄奘正谈得高兴,不愿意放玄奘走,便说:“戒日王,你可以要我的脑袋,但不能要我的客人。”戒日王听到后,派使者告诉鸠摩罗:“那就麻烦你的脑袋来一趟吧。”鸠摩罗只得与玄奘一同前往。

辩论会中玄奘主讲。他先讲大乘法,再讲《破恶见论》——这是玄奘关于大乘思想的一篇最重要的学术论文,驳斥小乘一派诋毁大乘一派的偏见。一连讲了五天,讲得议论风生,头头是道。之后又任人提问。辩论进行了十八天,玄奘回答了所有的问难。

后来,有一个婆罗门,向那烂陀寺挑战。那烂陀寺无人应战。为了维护那烂陀寺佛学中心的地位,玄奘又挺身而出,用流利的梵语把那婆罗门驳得无话可说。这时,全场欢腾,整个会场对玄奘无比敬佩。那烂陀寺把他当做英雄,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玄奘的声誉达到顶峰。

玄奘西行图

戒日王高兴异常,吩咐备象,按印度习惯,请玄奘乘大象游街。街路两旁鲜花铺地,鼓乐喧天,人山人海,翘首以望,争睹中国法师的风采。

五、故国神州常在梦中

曲女城大会后,玄奘在印度佛教界可以说是达到了光荣的顶峰,但他不留恋光荣,坚决要回国。玄奘坚决要走,戒日王执意要留,“走”、“留”双方,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玄奘在公元627年西行印度求经,644年回到中国,前后十七年。在这十七年中,玄奘时刻不忘“取经”的目的,不忘故国神州。

曲女城大辩论完成后,他立即向戒日王和迦摩缕波国王辞行。戒日王实在不愿意放玄奘回国,就想到五印度要召开第六次无遮大施会,便提出请玄奘参加。因为这是向穷人施舍的大会,玄奘同意留下。

七十五天过去,大会开罢,玄奘再一次提出启程回国。戒日王还是苦苦相留,还表示如果法师留下来,他愿意造一百所佛寺作为供养。对戒日王的诚恳相留,玄奘十分为难,只好又住了十天。

埋有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

十天过后,玄奘诚恳地对戒日王说:我国离这里甚远,知道佛法太晚,虽然辗转知道一些,但到底不能精通要旨,所以我来学习。如今蒙各位大师不弃,多方教导,现在愿心已了,佛法已得,我要赶快回国,专心译经,广布佛法……

戒日王见玄奘回国志坚,只好不再挽留。曲女城大会后,戒日王曾送玄奘金钱一万、银钱三万、上等袈衣一百套,十八国王也送了无数礼物,玄奘一概不受。这次,戒日王和鸠摩罗王见玄奘真的要走了,又送来许多金银珍宝,玄奘仍然坚持不受。戒日王说:“这些礼物也是各位法师的一片真情。”玄奘说:“出家人走路,无需资粮。”戒日王知道不能勉强,心中更加敬重。

可以说,玄奘在印度十分成功。名,有了,到了顶峰;利,也有了,每次宣讲过后,戒日王都送他大量金银,各国国王都送他无数珍奇。在印度可以安享尊贵,潜心研究佛法。但他视名利如浮云,不留恋光荣,家乡山河常在梦中。他毅然回国,遵循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玄奘西行路线图

一切就绪,玄奘告别了那烂陀寺的各位师友,二位国王一直送了几十里才分手。 不料,到了第五天,玄奘一行忽然看见后面风尘大起,飞驰过来一干人马。玄奘停下,发现为首的正是戒日王和鸠摩罗王。原来戒日王思念玄奘,心想,中国大唐万里之遥,中间千山万水,离别之后,就如隔世,很难再见了,玄奘不过走了三四天,又带了许多经像,一定没走多远,何不赶去再聚一聚?

玄奘见到二位国王,感动得落下眼泪。双方又是互道珍重,依依而别。这种情谊温暖着玄奘,前面纵有刀山火海、豺狼虎豹,仍然急切地向自己的祖国奔去。这种情谊鼓舞着玄奘,回到长安以后,玄奘每想到印度的师友,便兴奋不已,披星戴月地从事译经的大事业。

玄奘的贡献,不但是从印度取回了“真经”,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将大量佛经带回中国翻译、整理,把大批佛教经典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后来,佛教在印度日渐衰微,不少佛经在印度失传了,印度反过来又把玄奘翻译的佛经翻译回去,使之得以在印度流传。

玄奘西行之路

玄奘著述的《大唐西域记》,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印度等地的情况。季羡林先生说:统观全书,介绍包括一百多个“国”,而且记述有一个固定而全面的章法,都包括有: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语言、文字、国王、宗教等等。今天,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印度古代问题而不引用《大唐西域记》的书。就连不久前重新挖掘、修复荒废掩埋的那烂陀寺、鹿野苑,印度人也是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如今,在这些名胜古迹的说明书中,印度学者总不忘介绍玄奘的贡献。

六、中印学者“满怀忆旧的心情”

英国的印度史学家史密斯,在他所著的《牛津印度史》中说:“玄奘对印度历史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会过分。”;印度著名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是怎样高度的评价啊!

玄奘的访问和在印度的学术活动,在印度深入人心。特别是那烂陀寺,把他当作英雄和骄傲,一直到玄奘回国多年,玄奘与印度朋友还有书信往来。一个外国学者要让本地人佩服,那要经过怎样的努力,背后会有多少故事啊!

南京灵谷寺玄奘院

印度加尔各答出版社于1944年出版过一本印度人写的名为《印度与中国》的书。书中记载,玄奘回国多年以后,那烂陀寺的学者僧人还挂念着他。公元654年,这时玄奘回国已十一年了,那烂陀寺的两位大法师慧天和师子光思念玄奘,便派年轻和尚法长去大唐看望玄奘,还带去信和印度特产两匹棉布作为礼物。这些信至今还在博物馆保存着。慧天和师子光的信中说:

……今共寄白 一双,示不空心。路远莫怪其少,愿领。彼需经论,录名附来,当为抄送木叉阿遮利耶(指玄奘)。愿知。

玄奘在回信中说:

自一辞违,俄十余载,境域遐远,音徽莫闻。思恋之情,每增追结。又往年使还,承戒贤法师无常,奉闻摧割,不能已矣……玄奘所将经论,已翻《瑜伽师地论》等大小三十余部……又前渡信度河失经一驮,今录名如后,有信请为附来。并有片物供养,愿垂纳。路远不得多,莫嫌鲜薄。

西安大雁搭玄奘雕像

这种绵长深挚的友情,真叫人温暖与感动。最有意思的是信中的这段话:“前渡信度河失经一驮,今录名如后,有信请为附来。”大家还记得《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写老鼋托唐僧向如来问寿的故事吧?结果唐僧见到如来,一高兴,忘记问了,又不敢说谎,只好实告。老鼋生气,在水中将身一晃,“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又有陈家庄晒经的故事,说至今“晒经石”上犹有字迹,还真是所出有本啊!

结语

玄奘取经的故事,已经过去一千三百多年,仍然令人怀想。如今,人们纪念玄奘,已不是只想到他取回来的经书,他的翻译,他的著作,而是想到他的那种精神,为了一个信念,一个追求,一个理想,“舍身求法”的精神。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先生是研究梵语的专家,他说:鲁迅在这里并没有点出玄奘的名字,但他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玄奘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