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游记中佛教的表现 学术

学术

2023-12-16 2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说前七回“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就是个性张扬,充满权势欲、名利欲以及物欲的代表。他是一只天产石猴,天性不愿受到拘谨与束缚,因而从一降临人世个性就极为张扬。刚从大石中孕育而出就“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王尊玄穹高上帝”。

后来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学艺时,亦因他过于张扬,喜欢在师兄弟面前卖弄自己的本事,结果被须菩提祖师赶了出来。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以后,他自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不愿受生死限制,于是大闹幽冥府私改生死簿,这反映了他对长生不老的强烈愿望。孙悟空对权势也有欲望,他在花果山水帘洞受到众猴的拥戴,号称美猴王,也算是一方霸主,可他却并不满足,还要到天上去闯一闯,于是欣然接受了“弼马温”的封号。

一旦知道“弼马温”乃是不入流的小官之后,他又禁不住大怒,于是愤然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子,当得到天宫的承认后,他的内心似乎又得到了满足。后来得知王母娘娘要召开蟠桃大会却没有邀请他,由此知道“齐天大圣”的封号有名无实,于是又禁不住心头火起,撒起泼来,偷御酒、偷仙丹,搅乱蟠桃会,并大闹天宫。

在逃出八卦炉后,其野心更加膨胀,竟声言要做那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真是“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他宣称“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并对如来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可谓狂傲到了极点。这就是孙悟空张扬的个性,强烈的欲望。

由于他的行为搅乱了乾坤,玉帝无法只好从西天请来了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如来一掌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让孙悟空吃尽了苦头。从孙悟空的出生到被压于五行山下的这一过程,正折射出晚明社会的个性张扬和人欲横流。

《西游记》 对现实人性的认识还体现在第八回至第十回的取经缘由中。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描写地府“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壁斗崖前,蹲的是毁骂公婆淫泼妇”。唐太宗自地府还魂后自述见闻:“见那阴司里,不忠不孝、非礼非义、作践五谷、明欺暗骗、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煎熬吊剥之刑,有千千万万,看之不足”。

在佛教教义之中,凡做了坏事的人都将在地狱倍受煎熬。第八回中如来对众菩萨说“但那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海、是非恶海”。由此可见,作者充分认识到了现实人性中诸多的缺陷与罪恶,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厌恶,这才有了如来命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以求将“劝人为善”的三藏真经传入东土。

总之,《西游记》给人们所展示的现实人性是极其丑恶的。也正因为如此,观世音在长安城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后来好不容易才选中江流儿唐僧。这位状元郎和相府千金的儿子,一出世就因怕他日后遭陷害而被母亲丢弃于江上,后被一位长老救起并抚养成人。十八岁时,他奔走寻找、救出自己的双亲。正因为唐僧的智慧出众,意志坚定,躬行孝道,人品圣洁,是一位虔诚的得道高僧。加上他原是如来座前金蝉长老传世,具有佛家所说的慧根,在人性多恶的社会中他犹如鹤立鸡群,这才被观音菩萨选为取经人。

2

唐僧初次出场时,小说介绍说:“灵通本讳号金蝉,只因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受苦磨”。第十五回又说:“取经人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只因他不听佛祖讲经,贬下灵山,转生东土,教他果正西方,复修大道”。因而唐佛在这里是一个曾经犯了错误、在人性上有缺失的人,他的西行取经实际上也就是改正错误、自我完善人性的过程,体现了《西游记》对完善人性的探索。

“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第一回回目的对句,其含义贯穿了整部《西游记》。作者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刚生下来时其主观精神或者说其天赋之性是尽善尽美的,正如孟子说的“性本善”。既然人性生来就是善的、美的,那么人世间的罪恶与愚蠢又从何而来?对此作者归结于物欲,这物欲还包括权势欲、情欲和其它欲望。

如玉帝对初生的孙猴子“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就并不十分在意,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认为只要“服铒水食,金光将息矣”。这就是物欲蒙蔽美好人性的写照。因而要完善人性就要拂拭物欲的灰尘,向内体认自己的人性,保持或恢复天赋之性,使自己的主观精神与宇宙精神同一而永存。这样才能成佛成圣,达到完美的人性境界。

第十三回写唐僧路遇虎妖,随从都被吃掉,而唐僧则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据《辞源》“降龙伏虎”条引道家之说,龙虎可引申为物欲。“本性元明”意味着除去了物欲,由于唐僧没有了物欲,因而不会被代表物欲的虎吃掉。作者以唐僧之生、随从之死来比喻不同的人性修养境界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对物欲的不同态度是人性的分水岭,故作者称之为“双叉岭”。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以及他从五行山下脱身成为唐僧徒弟的过程,正是其收心的初始,也是孙悟空收敛野性、趋向佛性的开始。孙悟空从山底下出来后即好好地洗了个澡,清除了一身尘垢,可理解为是清除心垢、改正错误的意思。接着他又打死了名为 “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的六名山贼。作者之意十分明显:人不可被眼、耳、鼻、舌、身、意的欲望所主宰,不可为喜、怒、爱、思、欲、忧的感情所左右。收心也就是控制自己的思想欲望。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人生之路的又一叉口,所以作者给五行山加了一个别名——两界山。

为了束缚孙悟空的野性,不致我行我素,任性而为,观音菩萨还送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又授给唐僧一篇 “紧箍儿咒”,以此来控制悟空。“紧箍儿咒”又称“定心真言”,可见是稳定思想、收束心志之意。有了这紧箍儿咒,唐僧也就牢牢地控制了孙悟空,使其不能率性而行。等到取经成功,悟空得成正果,野性业已消除,无需定性收心了,于是紧箍儿也就自然消失了。

第十五回讲的是唐僧收意马的故事。龙王敖闰的三太子玉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犯了忤逆的死罪,“不日遭诛”,幸得观音相救,让唐僧收来做脚力。小说称之为“意马”,其意与“心猿”相应,均指他们心猿意马,欲念太重,都要经过西天取经的过程来去除各种欲念,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第十八回高老庄行者降魔讲的是收猪八戒的故事。孙悟空带猪八戒来见唐僧时,作者这样写道:“性情并喜贞无聚,同证西方话不违”。孙悟空既然是心性,猪八戒自然就是情性了。第八回曾写到猪八戒是因为调戏嫦娥而被下凡的,可见是犯了情欲上的错误。因此收猪八戒就是为了收情,克服世俗情欲。第二十三回写黎山老母和三个菩萨变做女人,以他们的美貌和财富诱惑唐僧师徒;第五十四回写西梁女国的招亲以及取经途中众多女妖对唐僧的诱惑,均是为了考验唐僧师徒四人的心性情欲,使之收心止情。

第二十二回写的是流沙河收沙僧的故事。小说写流沙河是 “八百流沙界,三千溺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其易于陷溺是显然的。过了流沙河又说是“自跳出性海流沙”,可见沙和尚就是“性海流沙”的“性”。第八回说沙和尚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而被玉帝贬于下界。可见沙僧是气性太盛,唐僧在流沙河收沙僧就如他在两界山收心、鹰愁涧收意、高老庄收情,都是为了克服世俗人性的缺陷。

若从师徒同体来看,唐僧是个单独的实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龙马则是他的合体,是其心、情、性、意的外在表现,合成一个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据此唐僧的西天取经之路可以说就是一条完善人性之路,也就具有人性修养的普遍意义了。

取经之初,唐僧性格中有两点最令人厌恶:一是听信谗言,二是自私可鄙。孙悟空对他忠心耿耿,他却经常听信八戒的谗言,对悟空进行折磨。如在第二十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一次次地听信八戒的谗言,三念紧箍咒,将悟空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甚至将悟空逐出了取经队伍。

又如第五十六回,悟空打死了两个盗贼,唐僧为他们祈求灵魂的安宁,竟直言不讳地为自己开脱:“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其自私程度令人咋舌。此外,唐僧还极为胆小,遇事慌慌张张,唯恐丧命。最初身陷虎穴时就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随着取经的进程,唐僧的缺点有所克服,人性有所完善,也不再听信八戒的谗言了。

第八十回中,当孙悟空说那绑在树上的女子是妖怪,而八戒又进谗言时,唐僧说:“八戒啊,你师兄常时也看得不差。既这等说,不要管他,我们去吧。”这里,唐僧已不象最初那样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了。随着取经的进行,唐僧也逐渐勇敢起来。在陷空山无底洞中,唐僧就镇定地骗那地涌夫人吃下悟空变的红桃儿,终使自己能暂时脱身。这些都是唐僧收心养性,逐步完善自我人性的表征。

孙悟空也从大闹天宫时的野性难驯而逐渐复归人性。他对唐僧忠贞不二,即便被唐僧几次三番逐出取经队伍,也依然不计前嫌,还是“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最后还是回到了取经队伍,助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这表明他对完善自我人格的执着与坚定。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一个有着严重缺点与错误的正面人物,是一个放大了的普通世俗之人的形象。他充满了种种世俗之欲,食、色二欲尤为强烈,又十分贪财和贪生。“猪八戒吃人生果”至今仍然成为讽刺贪吃者的笑话。有时他还贪生怕死。在驼罗庄,妖精来闹事,一时飞沙走石,他“战战兢兢,伏之于地,把嘴拱开土,埋在地下,却如钉子钉了一般。”最可笑的是猪八戒竟然还积攒“私房”,居然还瞒过了许多人。他的贪色最为误事。“尸魔三戏唐三藏”时,白骨精第一次幻化成“月貌花容的女儿”,“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以至受了白骨精的骗,使孙悟空受了委屈。

但经过取经,猪八戒的精神也还是得到了提升,有所进步。取经回来路过陈家庄时,陈清为答谢他昔日的救女之恩,看茶摆斋,八戒并“不似前番”,“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在取经路上,八戒纵有贪色之心,倒也从来没有放纵过一次情欲,反而时时压抑自己的情欲。这些都是他经过收心养性,人性有所完善的表现。

3

关于《西游记》一书的主旨,鲁迅虽主“游戏”之说,但也主张把小说放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之下来认识其思想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清人张书绅、刘一明“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的说法,说此书“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这种“三教合一”思想可在小说中得到印证,如孙悟空对车迟国王所宣传的:“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

在《西游记》的描写中,对儒、释、道三教均所讥讽、嘲弄。在他看来,三教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均难称完美;要使取经僧的人性趋于完美,就必须对三教既有所取,又有所舍。三教的教义、教规虽有别,但在追求人性向善方面却是殊途同归。因此唐僧师徒四人可谓广积善缘:唐僧本人乃唐太宗御弟,是奉太宗之命上西天取经的;大徒弟孙悟空乃须菩提祖师门下,又是蒙观音菩萨度脱,奉如来之命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二徒弟八戒、三徒弟沙和尚本是玉帝门下,位列仙班,因过失而下贬凡间,成为一方妖魔,后来也是由观音菩萨度脱,为了同一使命而赴西天之途的。

师徒四人虽各出其门,却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去西天佛祖圣地求取真经,带回东土,以消除南赡部洲的“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以劝人向善”。结果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又被一一封赠,完成了对人性的自我完善,达到了无私、无欲、无我的境界。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佛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修心炼性与儒家的修心养性的人性修为思想。《西游记》所追求的完美人性是佛性、道性与儒性的统一,而又高于这三性,是一种明心见性所达到的无私、无欲、无我的理想境界。

小说在描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贯穿了佛法无边的思想。小说暗示人们取经事业的演进以致人世间的一切福祸荣枯,冥冥中都有雷音和天庭在操纵、安排。作品中渗透着“法本从心生,还须从心灭”的佛教唯心主义。这一思想还在取经之初就清楚地表达过了:“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这种佛教唯心主义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精雕细琢而逐渐完善的佛教基本教义。

这种说教彻底否定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宣扬一切决定于一念之差,所谓悟即刹那成正,迷而万劫成流。若能一念合真修,灭尽恒沙罪垢,而这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教禅宗的“顿悟”说教。孙悟空师兄弟从妖怪到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护法僧人、红孩儿从吃人的妖怪到善财童子、黑风山上的黑熊怪做了洛伽山上的守山大神,等等。既体现了佛法无边的思想,又体现了禅宗的“顿悟”之说。

《西游记》 宣扬了佛家思想中的宿命论和因果报应之说。乌鸡国王被妖精推入井下浸了三年,原来是文殊菩萨在报当年三日水灾之仇;朱紫国王先时曾箭伤佛母的雀雏,因而注定拆凤三年以消灾弭愆;凤仙郡官员因推倒供物喂狗而三年无雨;火焰山也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推倒八卦炉所造成的⋯⋯这些都不过是阐发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的佛学观念的实例而已。

佛教教义认为欲望是一切苦难的来源。孙悟空是因为张扬的个性与权势的欲望而被压在了五行山下;猪八戒是因为情欲而被贬下天庭;取经路上的众多妖魔正因有了长生的欲望才会男怪想吃唐僧肉,女怪想与唐僧做爱。观音之所以将唐僧的二徒弟取名八戒,也正是希望他能戒除一切物欲,修心养性以完善人性。

中国的佛门高僧中有一位弥勒佛,俗称欢喜佛,他代表的是佛家注重快乐和愉悦的处世态度,孙悟空的乐观性格与此不谋而合。他即便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却仍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取经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有时几乎危及他的生命,但他从不气馁,从不泄气,总是意气扬扬,一幅乐天派的态度。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与佛家以笑来化解烦恼的处世态度是契合的。

但《西游记》对佛家与佛教并非一味颂扬,也有讥刺与嘲笑。譬如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多心经》,这本是佛家化解灾殃的灵丹妙药,颇为佛门所重视,也是唐僧经常念叨的救命经,然而作者却常常嘲弄《多心经》的无用。小说多次写到唐僧正在虔诚地默念《多心经》时却被妖魔摄了去,可见神秘的《多心经》并不能保佑唐僧。

《西游记》在儒、释、道三教中看似偏袒佛教,但又往往故布疑阵,有意混淆三教教义。唐僧的西天取经本是佛门盛事,可他的三位弟子悟空、八戒、沙僧却原来都是妖魔、仙道人物,其所作所为与无私无欲、六根清净的佛家修为不仅了不相涉,甚至背道而驰,他们的皈依佛门走的并非常规之路,而是近于道家的修炼之路。虽然他们三人都是经观音菩萨的度脱,安排到唐僧身边当徒弟的,但他们的道行并不来自佛门而是来自道家真人的指点、传授,孙悟空的得道即是如此。他的那位神秘师父号为须菩提祖师,似是一位隐士型的西方佛祖,但他传授给悟空的却极似道家内丹派讲求“精、气、神”的不二法门。请看他传给悟空的妙诀是“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

谨固牢藏休漏泄⋯⋯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强调的是精、气、神的牢藏不泄以及龟蛇纠结,五行互用。其中的“精气神”说、“五行说”均为道家的学说,与佛家的涅槃说了不相干。由此可以看出,这位须菩提祖师的修为、思想与佛祖如来并非同出一源,而更象一位隐居神山洞府的仙人道士。

《西游记》追求无私、无欲、无我的理想人性,也有得益于道家的一面。道家的创始人老聃在《老子》一书中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道家看来,人的本性是无私无欲的,只是由于人们抛弃了纯朴的自然本性,这才有了自私心、占有欲等。人必须复归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本性中,才能去除浮华、轻薄、自私、多欲的世俗之性。唐僧师徒的西行取经正是向着少私寡欲的道性的复归。

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也在《西游记》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取经队伍中,唐僧只知道念佛打坐,追求意念上的清静,并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他的念经多于行动,没有白龙马他就寸步难行,没有孙悟空他将万劫不复。如果一定要说唐僧有什么作用,那么他的作用只是一块招牌,要靠这块招牌才能取到真经,正如沙和尚所说,世上只有唐僧取经之说,“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可以说唐僧的最终成佛恰恰在于他的一无所为,倘若唐僧是有意识地为成佛而斗争,那他也就成了凡夫俗子,也就成不了佛。

《西游记》 中众多妖魔鬼怪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来自道家思想。男妖们想吃唐僧肉,并不是把他作为聊以充饥的食物,而是把唐僧的整个肉体看成是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东西。唐僧原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有十世的修为,吃了唐僧肉,就可省去十世的苦修,轻易地得到十世的修为。而雌性妖魔其所以都想与唐僧做爱,目的是要摄取他的元阳,以更快地成仙得道,这显然是受了道家阴阳采补的房中术思想的影响。

小说对儒家也有所择取,它肯定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之说,唐僧正是集仁义礼智于一身的代表,若非如此,他就不会被选取为取经人了。他的反对杀生,珍惜各种生命,这一思想既来自佛教教义,也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思想有关。小说中西行路上的许多国度把唐朝视为礼义之邦,又极力称颂玉华国的仁义之治,这正是儒家仁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即便在孙悟空身上亦有许多儒家的东西。他在取经路上始终对唐僧忠心耿耿,始终抱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德信条,即使在被唐僧误解,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唐僧赶出取经队伍时,他也无怨无悔,仍以师礼对待唐僧。

由此可见,得成正果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完美人性既来自儒、释、道三家,但又不是三家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三家思想的一种改造、融合、提高,可说是源于三家而又高于三家,是佛性、道性与儒性的统一。其中既体现了儒家人格道德的完善,又体现了道家无私无欲、无物无我的人生境界,还体现了佛家突破三界、五行,达于彼岸的涅槃境界。

注:本文中摘自《云梦学刊》第 27 卷 第 4 期2006 年 7 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分享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吧

总编辑:韦志中

责任编辑:陈领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