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科技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汉说唱陶俑图片 两汉的科技文化

两汉的科技文化

2024-07-10 0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7608字 | 阅读需15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叁拾肆期

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迅猛发展,既出现了对世界文化有杰出贡献的造纸术、世界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世界最早的麻醉药物——“麻沸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等,又有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此外汉赋、书法、乐舞百戏也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限于本栏目的特点,一些成就如地动仪、《史记》无法通过馆藏文物予以阐述,这里暂且不提。

纸地图

在20世纪60年代前,国内外都根据《后汉书·蔡伦传》,将造纸的发明归于蔡伦名下,称其制作的纸为“蔡侯纸”。然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令人耳目一新:1957年在西安灞桥一座西汉墓中,发现一沓被铜镜压着的纸片,经检测是由大麻纤维制成的,比“蔡侯纸”早两百多年,被命名为“灞桥纸”,一时在学术界引起轰动。1959年10月,新落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了“灞桥纸”。

对蔡伦,学术界则称其改进了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造纸原料,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增大了纸的产量,提高了纸的质量,形成了完整的造纸工艺,其贡献仍然是巨大的。当年笔者在向国内外观众讲解这部分陈列时,也是这么讲的。

此后,在考古中又不断有以麻为原料的西汉纸的发现:1973年甘肃居延金关出土汉宣帝、平帝时期的“居延纸”;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出土宣帝时期的“扶风纸”;1979年甘肃敦煌马圈湾出土成帝至王莽时期的“马圈湾纸”;更令人欣喜的是,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古墓群中出土了一幅纸地图,尽管由于潮湿等原因,地图成了碎块,无法完全复原,但不影响其质地。它不仅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而且用细墨线绘出山脉、河流、断崖、道路和居民点等图形,年代则早到文景时期,这表明西汉早期已制造出可以书写的纸张。由于这件事非同一般,以潘吉星为首的专家团队,运用当时最科学的设备,对这张纸地图进行了极审慎、认真的观测研究,并作出明确结论: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纸,而且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地图。

说到地图,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曾出土三幅帛画地图:一为《地形图》,一为《长沙国南部驻军图》,还有一幅《城邑图》出土时残损较重。《地形图》是以九嶷山地区为重点绘制的,比例尺为1:17万—1:18万,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和道路,也就是说,现在地图的四大基本要素都有表示,且定位相当精确,河流的粗细变化以及自然弯曲,都表现得逼真生动。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以这幅地形图中所标城邑位置为线索,经过实际勘察,居然找到了汉代许多古城遗址,足以证明地形图的可靠性。《长沙国南部驻军图》既有军事要素,又有山脉、河流等普通地理要素,而且使用了多种色彩,河流是浅蓝色的,军事防区是红色的,指挥中心则是红黑两色的三角形城堡,城邑之间的交通用红色虚线表示,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一些表示方式,与现代军事要图的表示相似。这两幅地图显示了西汉时期测绘地图的高超水平,它不仅是当时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也是以前各历史著述中没有记载的。此墓葬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也就是说,这两幅帛画地图和放马滩纸地图属于同一历史时期,而且在绘制方法上基本相同。所以我们在认识造纸术这一伟大发明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西汉时在地图测绘方面的杰出成就。

图1纸地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

图2《长沙国南部驻军图》,西汉,丝帛,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湖南博物院藏)

西汉纸能够用来书写,并非仅放马滩纸张地图这一孤证,在放马滩纸地图问世近四年后,还是在甘肃,在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又出土了一批古纸,数量多达四百六十余片,均为麻类纤维,颜色上有黑、黄、赭、白之分,质地上有厚、薄之别,也就是当年的制纸技术还不尽一致。这批古纸中写有文字的汉代纸张残片共九件,其中三张纸上写着三种中草药的名字,专家们根据纸张的形状和折叠痕迹,认为它们是包药用纸,是汉武帝、昭帝时期的。另四件宣帝至成帝时期的纸面较包药的纸张更为平整光滑,有的写有“持书来”等字样,被认为是文书残片。还有两件是东汉时期的。这一发现进一步说明,在蔡伦以前中国不仅有用植物纤维——麻制造的纸,而且有能够书写的纸。然而这几十年间,仍有专家和相关人员坚持蔡伦造纸说,他们认为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才使中国造纸进入“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较大规模地生产书写纸的阶段”,“蔡伦是造纸的发明者”。这种不同意见,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经穴黑漆木人

这是一个全身都涂满黑漆的小木人,身体各个部位都比例准确,相当于一个真人的缩小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身上有几条线条,还有许多点,这些线条和点正是它的宝贵之处。原来,那些线条描绘的是人体的经脉,那些点是人体的穴位。有的地方刻了“心”“肺”“肾”“盆”等字。专家们研究后一致认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对于我国医学史来说,它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证明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的经络理论不仅已经成熟,而且还能规范传播。这黑漆木人,应该是人们学习经络理论时的形象教具。

图3经穴黑漆木人,西汉,高14厘米,2012年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成都博物馆藏)

和黑漆木人同一个墓中出土的还有九百二十支竹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专家们发现这是一批医书,约有两万字。根据字体风格、叠压次序等,将其分类为九部医学书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其中还有专门医治马匹的内容,每一科都有药名、药方和服用方法。医书中多次出现“敝昔”二字,而古时“敝昔”和“扁鹊”相通,据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医简“极可能为失传已久的中医扁鹊学派的医典”。《史记·扁鹊列传》讲扁鹊擅长通过诊脉看病,还生动地讲述了扁鹊和弟子们运用针灸等疗法,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该黑漆木人和被视为扁鹊学派的医书,在同一墓葬中出土,这可不可以说为司马迁写的扁鹊事迹又增加了可信度呢?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针灸实际上是两种疗法,针是针刺,灸则是用火烧灼人体某一部位。实施灸的材料主要是艾绒,艾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形状似菊,将艾绒制成条状,用火点燃,像香火似的,对人的局部进行热刺激。日常我们多见的是针刺,但说起来则是针灸一词。

目前还不能讲出针灸起源的确切年代,更没有发明者的名字,只能笼统地说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摸索到用火或者尖锐的石器、骨器,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大荔沙苑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种很细小的刮削器,被确认为我国已知最早的砭石,距今一万多年。《说文解字》注:“砭,以石刺病也。”春秋战国时,针灸已经普遍流行,考古工作者已经发掘出当时用石头磨制的针具和四棱形的青铜针。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有专门的篇幅记载了针灸学说,同时一些名医使用针灸治病的故事也得以流传。两汉时期,针灸术进一步发展,在近年的考古中不断发现汉代的针灸文物: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墓中,出土了针灸用的四根金针和五根银针;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等医书,都有关于针灸的记载;1993年四川绵阳包山西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残高28厘米的黑漆木人,上面用红色油漆绘画出19条经脉。包山汉墓的年代比老官山汉墓还略早一点,可惜的是,黑漆木人的左手和双脚有些残缺,而且只有经脉,没有穴位。这个时期名医针灸的事迹就更多了,大家熟悉的华佗就是其中一位。当年有位李将军,他的妻子怀了双胞胎,一个顺利生产,另一个死在腹中,孩子的妈妈也生命垂危。华佗就先用针刺,再配合汤药,最后取出死胎,将军的妻子也逐渐恢复了健康。汉代还专门有画像石刻画扁鹊针灸行医的情景,画像石中的鸟身人,就是被神化了的扁鹊。他的对面依次坐着病人,扁鹊一手为患者切脉,另一手正持针准备刺穴,病人手上已经扎了数针,画面很是生动。

击鼓说唱陶俑

这是一位两千年前的说唱艺人,他以鼓为乐器,凭借聪明机智和出众的口才,自击、自说、自唱,正在表演专门逗人大笑的故事。

图4击鼓说唱陶俑,东汉,高56厘米。1957年成都天回山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他故意抻脖、含胸、鼓腹、抬腿,作出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他右手举着鼓槌,左手抱着小鼓,胳膊上还套有一些东西,原来,那是用绳子穿起来的骨头片,每当说唱的时候,一边打鼓一边晃动胳膊,鼓声咚咚,骨片哗哗,形成一种节拍。说唱时还要表演一些滑稽的动作,以引起观众们的捧腹大笑。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在这位艺人为人们演出的时候,他那动听的声音和那夸张的表情、动作,深深感动了一位雕塑艺术家。这位艺术家为了永远留住这美好的演出,便拿起竹刀和泥巴,精心塑造了这位说唱艺人,这就如同用照相技术定格了那美好的瞬间。雕塑艺术家成功地把说唱艺人的笑颜保留了下来。

这位说唱艺人,属于汉代“百戏”中的“俳优”,那什么是汉代“百戏”呢?“戏”字在先秦的含义主要是戏谑,到了汉代,“戏”字的含义大为扩充,凡可以使人赏心悦目的娱乐之举,都可以被称为“戏”,于是有了“百戏”之称,举凡杂技、武术、角斗、魔术、歌舞、滑稽表演等均在此列。从渊源上讲,它们大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且开始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娱乐,只在乡野流传,突出表现的是人的勇敢、技巧、健美和智慧。

到了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设置乐府,专门收集、整理和提高民间歌舞,推动了“百戏”的发展。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乐舞杂技传入中原,又大大丰富了“百戏”的内容,于是“百戏”呈现繁荣景象,不仅民间举办喜庆大事以及迎送宾客时,往往都有“百戏”演出,汉代宫廷和统治阶层中也经常演出“百戏”。据记载,汉武帝时组织了一次“百戏”,竟然吸引了京师“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百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占有很重要地位。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对一些“百戏”内容还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接下来再说一下“俳优",按照汉代的解释,“俳”是指诙谐滑稽的表演,“优”即表演者,也就是这种击鼓说唱的艺人,一定要表演出诙谐嬉笑的效果,以博得观众的欢乐。

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位“俳优”的身材有些不匀称:短胳膊、短腿、大脑袋,这是为什么呢?是雕塑艺术家没有把握住人身体的各部分比例吗?当然不是,雕塑艺术家塑造得非常准确。现在,你一定有答案了:这位“俳优”是一位侏儒。让人非常感动的是,他虽然没有正常人的身材,但没有消沉颓废,而是坚强快乐地面对生活,并且用快乐的精神感染他人。和这位“俳优”相仿的雕塑,在成都、重庆、贵州等地都有发现,也都是东汉时期的,分为站立状和坐姿状两类。

当然汉代的“俳优”并非都是侏儒,只是因为侏儒的演出,更能产生诙谐、滑稽的艺术效果,他们的演出更为社会喜爱,所以雕塑艺术家便塑造了侏儒“俳优”。据记载,两汉时期,说唱艺术非常盛行,“俳优”的数量很多,在宫廷中,在贵族家中都盛行养“俳优”之风。汉武帝时,“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这也是汉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宁的一种表现。

T形帛画

图5 T形帛画,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长205厘米,顶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湖南博物院藏)

该帛画画面向下覆盖在内棺盖上,由于整个墓室密封得特别好,完全隔绝了空气,避免了被氧化,杜绝了细菌,所以帛画保存得非常完整,色彩十分鲜艳。从丧葬礼制上讲,这帛画是“非衣”,即在丧葬仪式中张举悬挂着,引导死者升天的路幡(也叫魂幡),画面内容自上而下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既有写实的成分,又富有神秘的幻想,非常契合“引魂升天”的理念。

画面最宽的那一部分是天上,左右两角各绘一轮新月和一轮红日。红日中有一只金乌,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一种表现:古代人们不了解日出日落的原理,加上太阳表面局部温度有时会降低,从地面看上去,那一部分不如其他部分亮,呈现阴影状,现在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黑子”,古人则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认为是神鸟,《淮南子》中说,“日中有踆乌”。这是我国史书典籍中,对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我国也是最早观察到太阳黑子的国家。人们还认为,这踆乌长着三只足,它背负着太阳由东向西飞翔,从而形成日升日落的景象。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三千多年前的“太阳神鸟金饰”,用金箔刻了四只三足乌,一只跟着一只,头足前后相接,围绕着太阳向同一方向展翅飞翔。神话中说,天上共有十个太阳,每天一个太阳值班升空,另九个在扶桑树上休息。该画红日之下是扶桑树,树叶间有八个红太阳,不知何故画家少画了一个太阳。左上角的新月中,有蟾蜍和玉兔。月中为什么有蟾蜍呢?原来它是嫦娥的化身。张衡《灵宪》中提道:“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在日月之间有一个人首蛇身,而且是红色蛇身的神,在他左右侧,有五只昂首而鸣叫的鸟,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这位神可能是“独龙”。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天国的大门,那两根立柱形成门道,表示接纳死者灵魂上升天界的关口,这就是《楚辞·九歌·大司命》说的“广开兮天门”,有应龙和双豹守卫。而那两位衣冠楚楚拱手而坐的,应是在此值守的“司门神”。

帛画中部是人间部分,也是该画的主体。那位拄杖徐行的老妪,正是死者辛追,她是西汉第一代轪侯利仓的夫人,死于公元前160年左右,时年五十多岁。画面描绘的是她生前的一幅情景:身着曳地的绣花棉袍,发髻之上插有长簪,簪首系的玉珠垂于额前,一副十分高贵的神态。左侧有两个跪着的侍从作拱手恭奉状;右侧有三个侍女拱手相随。老妪和侍从头上的部分是华盖,象征屋顶,那两只长尾朱雀和朱雀中间的花朵,象征屋顶的装饰。华盖下那展翅飞动的,应该是风神“飞廉”,它是来引导死者灵魂升入天国的。老妪和侍从两侧是交蟠穿璧的双龙,玉璧悬挂着带有彩色图案的帷幕和玉璜,帷幕上还对栖着两个人首鸟身的神灵,这营造了一场重要活动的氛围,即祭祀,而且表明被祭祀的死者有极高的身份和地位。玉璜下面那一组就是祭祀的场面。正中是摆放祭品的漆案,上面放着成套的耳杯等器物,案前还陈设着鼎、壶、豆等祭器。漆案两边有七个男人(左四右三)拱手对坐,似念念有词地为死者祈祷。

祭祀场面的下面是帛画的地下部分,一位赤身的巨人正用双手托举着祭台,这象征地神托举着大地。地神站在两条交叉的大鱼上,两侧还有长寿的大龟,龟背上各立着一只神鸟——鸱鸮,这些意在表明阴间也是生命不息的。

看了全部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画师极富想象力和表现力,有着相当高超的绘画技能。他的一切着力点,都紧紧围绕让死者灵魂升入天国这一主题,就连他笔下的珍禽瑞兽也都昂首向上,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界。画中的天上、人间、地下既各有鲜明的特征,自成一体,三者又紧密相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在那么多神灵、人物、动物、器物中,死者的形象安置在最显著的位置,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她,而且能看出她高贵的身份,这不能不说是画师在构图设计上的高明之处。

这幅画使用的颜料主要有朱砂、土红、银粉、石青、石绿和青黛、藤黄等,可谓色彩丰富而艳丽,这也反映了汉代绘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发达。

类似性质的彩色帛画,在马王堆三号墓和山东临沂汉墓也有发现,内容上也是由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组成。除帛画外,汉代墓葬中的壁画,在河南、河北、甘肃、辽宁、陕西、内蒙古等地多有发现,内容涉及人物故事、车马出行、庄园建筑、天文星象、宴乐百戏等,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当年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

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漆画也是汉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专家早就有研究汉画像砖、画像石的专著。

让我们略感遗憾的是,没有一件汉画留有作者的姓名,历史上记载的一些著名画家如毛延寿、张衡、蔡邕等都没有一幅绘画传世。再者,由于上述各类汉代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了解汉代经济、文化、制度、风俗、服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史料,故各博物馆均将它们陈设在相关的展览主题中,而没有“汉代绘画”这一专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忽略了它们的艺术性。希望通过这幅帛画,些许增强大家对汉代绘画艺术的了解。

六博陶俑

六博是我国古代由智力游戏发展而成的一种棋类,它和围棋一样,至迟在春秋时期已普遍出现。《论语》中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的表述,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博弈”这个词,博即六博,弈就是围棋。孔子认为整天吃饱了,什么都不做那是不行的。他注意到博弈的智力性,所以提倡不妨玩玩博弈,动动脑子,长点知识。

从图上看去,那二人中间有一大一小两块方板,较大的方板上,有六根长条状的物品,那是“箸”,古代箸也称“簙(博)”,这也是这种棋类活动叫六博的缘由。箸分为正反两面,行棋之前先投箸,六根箸都投完后根据正反面的结果,决定行棋的步数。一般情况下,是将箸投在称为“方枰”的木板上,方枰上还铺有席或毛织物。为了防止席或毛织物的翻卷,还要用“镇”压住其四角,在汉代六博图画像石中,能清楚地看到,投在方枰上的六根箸和方枰四角上的镇。

图6六博陶俑,东汉,1972年河南灵宝出土。长28厘米,宽19厘米,高24厘米

除了箸之外,还有一种叫“茕”的博具,它的形状很特殊,有18个面,其中16个面刻的是1—16的数字。专家们推断,它相当于后世游戏中的骰子,可以代替箸的作用,也就是不用投箸,而改用这个茕。茕被投掷静止后,必定有一个面朝上,这一面上的数字就是棋子走步的数字。当前,各地已发现多枚汉代的茕,这些茕制作讲究,颇具观赏性。

图中较小的那一块是六博棋局,呈正方形,上面涂有漆。在四边上有八个和形的图,正中的正方形四面各有一个T形的图,这十二个就是棋子行走的道路,当年称为“曲道”。对博的双方各有六枚棋子,棋子用象牙、玉石或兽骨制成。

图中二人的表情完全不同:一位双手平摊在胸前,一脸无奈的样子,看来是输棋了,另一位双手击掌状,必定是赢了。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六博的棋谱和相关规则,以及游戏方法都早已失传,我们无法说清当时棋子在棋局上怎么行走,怎样就是输了,怎样就是赢了。不过也有个好消息,那就是2015年在南昌海昏侯墓中发现了六博棋谱竹简,专家们很有可能据此弄清六博的游戏方法和规则,让我们期待吧,到那时也许我们又可以恢复这个古老的棋类项目,又多了一种智力活动。

从各地出土画像砖、画像石上大量的六博图像和保存较完整的博具实物,结合文献记载,我们清楚地看到六博是汉代人非常喜欢的娱乐活动,从王公大臣到民间百姓都乐此不疲。《史记·吴王濞列传》说:“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皇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娄春秋旧事》提道:“倪宽为汉司农卿,与太子博。”太子即后来的汉昭帝。汉代还专门设有“博待诏”官,陪同王室人员进行六博,汉代帝王对六博的酷爱可见一斑。汉代还有一些专以博戏为业的人,被称为“博徒",《后汉书·许升妻传》提道:“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先秦时代博弈大都是男子之事,到了汉代,女子也进行博弈。汉武帝时曾将细君公主嫁于乌孙昆莫,后来宣帝还特意将六博棋具送给细君公主。汉代博戏的盛行,还催生了专门研究博术的人,出现了关于博戏的著作,有些著作在隋唐时还存在。

文章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吉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