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印记》南海与港澳:石器文化同根生 源远流长六千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樵山人 《岭南印记》南海与港澳:石器文化同根生 源远流长六千年

《岭南印记》南海与港澳:石器文化同根生 源远流长六千年

2024-07-14 2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58年,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发现西樵山以细石器和双肩石器为特征的史前人类活动古遗址。至今,西樵山附近一共有23处石器发现点,出土的石器超过一万件。其实,最早人们是在西樵山东南坡的排洪环山沟附近,有了这个惊人的发现。

为了更好还原西樵山石器的挖掘,我们找到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骐。1976年起的二十年间,曾骐带领着他的学生,频频来到西樵山进行考古实习,还曾亲手挖出珍贵的古石器。据他回忆,当时发现的石器地点有9处,除了分布有明显特征的双肩石器,还有散落的其他碎片。一开始,曾骐没有多想,认为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双肩石器遗址。

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曾骐和他的学生在山边发现了制作细石器所用的石核。所谓石核,一般只有核桃大小,是古人制作细长石器剩下的原材料。制作出来的细长石器只有剃刀大小,却十分锋利,加上木柄,就可以作为匕首切割小件物品。古人对石器制作的追求可见一斑。

就这样,由西樵山石器遗址形成的原始文化,被公认为“西樵山文化”,在7000年前到3000年前进入了鼎盛时期。制作石器的原材料,也即西樵山喷发而成的霏细岩,在整个广东地质土的石料里面占比不到千分之三。得天独厚的岩石环境,让西樵山石器蜚声在外,遍及珠江三角洲。在1995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骐就将西樵山文化比喻成“珠江文明的灯塔”。

研究表明,这座“灯塔”,也为粤港澳三地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在香港、澳门多地的沙丘遗址中,就曾出土过不少双肩石器,且全部取材于霏细岩质料,是典型的西樵山式双肩石器。可以说,港澳的原始文化与珠江三角洲区域文化是一脉相传、息息相关的。共同的文化根基,也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成就了南海、香港和澳门三地的合作默契。

记者:钟蔼彤

编辑:刘 琛

冯晓玲

责编:张晨阳

监制:何激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