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礼起源于哪个朝代,古人举行婚礼时辰是上午还是傍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餐饮礼仪文化起源于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婚礼起源于哪个朝代,古人举行婚礼时辰是上午还是傍晚?

中国古代婚礼起源于哪个朝代,古人举行婚礼时辰是上午还是傍晚?

2024-07-16 15: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简单的说,男方成为主动的一方,这是缔结婚姻关系的第一步,属于传统的做法。

这个传统的做法被后人通俗的总结为四个字:媒人说亲!

媒人说亲在中国社会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近代中国,这种形式是中国最普遍的婚介形式;而在中国古代社会,这差不多算是婚姻必须具有的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只是到了当代社会才渐渐的发生了变化,演变到了当代的职业婚介所。这似乎可以算是人类的一种天然需求和消费。换句话说,旧式找媒人,新式找婚介。

【中国传统的媒人形象】

中国最早记录婚介的文字,应该是在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之间。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诗篇名曰《伐柯》,它虽然没有《伐檀》的名气大(没进入中小学课本),但它却记录了中国古人的婚介情况和媒妁意识。其诗句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笾,音bian,一声)”。这首诗的诗句译成今天的白话,意思是:“要砍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头不成功!要娶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行不通!砍斧柄呀砍斧柄,模子就在你面前。我看那位好姑娘,料理宴席挺熟练……”

【浪漫美好的诗经】

显然,这首诗是描写一位男子看上一位姑娘,希望有媒人来成全他和她的婚事。

看到一位中意的姑娘,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媒人。这跟今天的思维方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代的人看见中意的愿意与其婚配的女孩,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是立即想到的是去“追”,绝不可能首先去想找另外一个人,即找一个中介的媒人!这说明社会环境、习惯、约束力以及思维方式等等,在中国的现代和古代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

周代社会,媒人说亲,应该是人们生存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舆论氛围。

虽然,会有少数人破坏;但是,它约束着多数人;破坏者也会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生在战国的孟子说过:“如果不经过父母的许可和媒人的介绍,便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甚至爬过墙去进行幽会,那么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会瞧不起他。”(原文: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见《孟子﹡滕文公下》)。

【亚圣孟子】

据文献《周礼》的介绍,在周代,已经有了专门的主管婚姻的官员“媒氏”,他们的职责有点像今天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所,是“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呵呵,古人亦管得还挺细致的,国家相关机构照样会对人们的婚姻起到月老的作用。

所以说,男方请媒人率先去女方家说亲,成为周代正统婚姻礼仪第一步!

那么,媒人上门,有没有什么相应的礼仪呢?

或者说,媒人有什么规范的言行没有呢?

回答是肯定的:有!

深问:是什么?

深答:媒人上门说亲必须持有——聘礼!

这一点规矩,在形式上从古到今基本一样,瞧上去是继承了传统。

但是,周朝和后世,是有一个重大的区别!

什么重大区别?

重大的区别就是:周朝要求的聘礼只是象征性的!

而且,聘礼有个统一模式:由男方请媒人抱着一只活雁去到女方家提亲。

【雁】

这样的做法有个名称,叫做“纳采”(第一步)。

其意思是:纳其采择其礼。

当代,有不少人虽保留纳采旧习,但已将“活雁”演变成粉红色钞票了!

【现代纳采】

周代的古人为什么要让媒人给女方家送活雁呢?

原来,雁的含义在那时有两个:一是雁是候鸟,南来北往,往来有信,象征媒人是有信誉的;二是表示提亲男子骠勇,是值得信赖的(他能够捕捉到活雁能够证明到这一点)。

对于后世聘礼送钱有什么说法吗?当然也有,据说“钱”的含义是男方补偿给女方父母养育女儿的费用。所以,古今观念,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由精神“进化”为物质的了!

媒人说亲,除送活雁之外,还必须要有严格的、繁琐的具体的程序礼节。

这个就跟后世和现代完全的不同了。

接下来的礼仪是——

男家提亲的人有一个专用名词,不叫“媒人”,而是被称作“使者”。由使者献上用雁做的礼品的时候,并不是走进门随便交给女方的父母。必须要有正规的仪式。婚礼从提亲的这一刻起,就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矩,这就是婚姻的礼仪。

这个时候,接受彩礼的应该是待字闺中女子的父亲,由他来接受纳彩之礼(如果父亲不在了,就要其他的男性长辈,跟父亲辈分的,或者是大哥等)。父亲先是要在室(户)的西边设上神座。这个方位是有讲究的,从敬神的角度讲,西首为最尊。所以,方位上是不能够错的。席的右边放着桌几,作为供神的凭依,上面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

顺便说一句,男方派来提亲的使者,衣着上得有讲究,身穿入庙时穿的玄端服。

当男方的使者到达女方家门前的时候,先于女方父亲迎出去的,应该是女方家搞接待工作的一个人员,被称作“摈者”(与使者对应)。女方的摈者待男方的使者到达女方家大门外,第一个动作是必须堵在门口,不能够立即放使者进屋,而且,还要明知故问的向对方发问道:“请问,您是为何事而来呀?”

【使者与摈者】

使者在门外,态度和蔼但不失庄重的、且像背台词那样把来由说一遍……

女方的“摈者”这才转身往屋(院)里去通报女方家长辈。

这个时候,女方家的主人(父辈)就登场了。女方家的长辈,他身上的衣服有讲究,必须是与来宾服饰一个样的。他(她)来到门外迎接,首先得向使者(男方的来宾)拜两拜。

此时,男方的来宾(使者)不能够答拜,通俗的说,就是不能够还礼!

难道说,男方的媒人(使者)他(她)难道要尊贵些么?

非也!

此时使者举动的含义是表示:我(使者)不敢以男方主人自居的一种谦虚。

使者谦虚的意思是:我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没有资格还礼。

女方家的主人拜后作揖,才能够将使者请进门。使者不还礼而进门。

进入院门走到庙门前(当时的规矩,每家都有祭拜祖宗的地方),主宾这才相互作揖,然后一起往里走。途中,主人一方接待的人要三次作揖。当走到院子里面正堂屋的台阶下,主宾双方因为登阶,必须进行三次的互相谦让:“您请!”“不,您请!”“还是您请!”“不,您是客人您请”……至少得有一来一往的六句话。最后,主人导引来宾登上台阶,自己面向西站立;使者登上台阶后,在堂内楣下的地方站立,面向东。

【礼仪讲究对等原则:礼尚往来】

此时,主宾双方正好面对面的站立。

于是,使者致辞,代表男方致求婚的辞令。

主人面朝北拜两次,然后在堂上两楹之间,面向南接受来宾使者的辞令。

来宾致辞完毕,走下西阶,出庙门。

主人走下台阶,将雁交给家臣中的长者。

“纳采”的议程才算全部完成。

……(这个程序只是婚礼最初的必须程序)

其次,在提亲之后,就是“问名”的程序了(第二步)。

【问名】10

如果谁跟咱抬杠的话,可以指责说:媒人去提亲,还有不知道女方姓氏的么?所以,要特别说明,所谓问名不是真的去问名字。虽然古代女子没有正经的名字,但闺名总是会有的;只不过,问名并不是问待嫁女子的闺名(媒人在事先应该都打听好了的)。其实,即便媒人不知道女子的闺名,也不会在这个程序中询问闺名。为什么?因为这不是“问名”这个环节的内容。问名,主要内容是跟血缘有关的“姓氏”。在周代,同姓是不可以结婚的,这跟今天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按说,这个姓氏在纳采前已经打听好了的,此时的问名主要是走一个程序。

还要说明一点,这里要说明的“姓氏”,是跟血缘相关的姓氏。比如,问清楚将要婚配的女子是否主人家的亲生女,或者是收养的外姓女等等;并且,还会了解其在家族中的其他的相关信息。问名的主要目的,一是用以避免同姓结婚,二是以此更熟悉女方的家庭、家族情况,以便今后的往来、迎送符合礼节、少出或不出差错(而且,这样的仪式中的询问和回答,属于正式的,之前的打听只能够算的初步了解,此时有核实的意思)。

在周代即便是买妾,都是要问清楚对方姓氏,绝不能够同血缘同族同姓结婚。

如果有人跟咱抬杠:被买的女孩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买家要不要?

呵呵,这个难不倒古人,他们自有解决的办法——占卜,由神说了算!

问名之后,由男方的主人请巫师占卜来判断这件婚事在神那里算什么级别。吉,还是大吉、小吉。或者是不吉?只有获得了吉兆,才能够由男方派出的媒人再一次的带上活雁,到女方家去,通告获得吉兆的佳音。没有获得吉兆的,想来婚姻就不会成功了。

这道程序也有个专用名词,称为“纳吉”(第三步)。

【纳吉(示意图)】11

记载这个程序的,仍然是《诗经》。诗中写到确定了良媒之后,姑娘的心思是“龟甲蓍草你去占,卦没凶兆求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把我嫁妆往上装”。(原文: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见《诗经·氓》)

到了这个程序上,就要有“物质”出现了:送定婚礼到女方家去!

不过,礼物有相对固定模式:1、两种颜色的帛各5匹,2、鹿皮两张。

在《诗经·野有死麇》(麇,jun,一声)中,有这样的诗句:“林中砍下朴樕(su,四声)烧,打死小鹿在荒郊。白茅捆扎当礼物,如玉姑娘接受了”(原文: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诗句之中,为什么要强调打死的鹿呢,古人并不认为不吉利,而是暗指那是用着婚姻的礼物,是非常喜庆的。这可能就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现代人不一致的表现吧。

婚姻中的这一程序礼节的名称,叫做“纳征”(第四步)。

【纳征】

纳征之后是“请期”(第五步)。

【请期(示意图)】13

请期之后是“亲迎”(第六步)。

中国周代的婚礼,即中国最早的婚礼,整个婚娶过程就是“六大程序”。必须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完成,才算是遵守了婚礼的礼法。而每个程序都有十分繁琐的礼节仪式,跟前面细说到得“纳采”的内容有异有同,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细说了。

最后的迎亲(实际上叫“亲迎”,后世人给修改了),就由新郎官出面亲自前往女家迎接了。之前都没他什么事儿。亲迎的程序这跟后世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跟现代也差不多是一模一样的了,只是具体的礼仪过程完全不同,非常的繁琐,所以,后来被修改得简化了。

现代的迎亲跟周代相比,还有一点区别非常的大,那就是时间节点!

周代选择的结婚的婚礼举行的时间,不似现代。现代的北京人结婚(有不少地方的人亦如此),据说非常忌讳下午或者晚上举行婚礼,想当然的认为婚礼必须安排在中午(12点)以前才吉利;所以,拜堂前的酒席都是订中午的,没有订晚上酒席的(如果有,据说也是二婚的酒席)。

不知道这个规矩在历史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要说最讲究礼仪的周代的婚礼,它举行的时间其实都不在上午和中午。

那是在什么时辰?

正确答案是——黄昏!

【黄昏】

为什么?

古人认为,黄昏为阴阳交接之时,此时结婚方才大吉大利!

【拜堂时辰】17

所以,古人娶妻称“昏”(后来才发展成“婚”)。这个“昏”,就是“黄昏结婚”的意思。现代人将它完全颠倒,还自以为是的将结婚仪式举行的时辰选在了中午之前的“良辰”呢!(呵呵,怪不得现在离婚的多,原来是时辰不对,擅移古人大吉大利的时间节点了?哈哈,说笑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