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 Dragon 和中国“龙”的概念隐喻差异较大(马武林)【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语言的英文 西方 Dragon 和中国“龙”的概念隐喻差异较大(马武林)【龙

西方 Dragon 和中国“龙”的概念隐喻差异较大(马武林)【龙

2023-10-05 2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2 研究启示

  研究“龙/Dragon”的概念隐喻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其一,对词典编纂有参考意义。词典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重要学习工具之一,本文以八部词典为例,调查“龙/Dragon”在词典中释义隐喻表征情况,发现了隐喻释义不完善、隐喻释义不相同、双语词典隐喻释义不吻合等问题,与语料库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为相关词典动物词条隐喻信息表征的修订与编纂提供一定参考。

  其二,对跨文化交际有促进意义。Steen 提议从交际的角度认识隐喻【15】。祝畹瑾认为只有了解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行为【16】。说话者应该了解特定言语社区的文化,学习具体的社会规则,尽可能排除文化障碍,避开文化陷阱,才能实现预期的交流目的。同时,应该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给不同文化中“龙/Dragon”的概念隐喻注入新的活力。

  其三,对于翻译研究有指导意义。西方 Dragon 和中国“龙”概念隐喻差异较大,Dragon 能否表示“龙”仍受质疑。葛岩、秦裕林认为,使用 Long 来替代 Dragon 无助于“龙”的正面意义的传播【17】。刘白玉认为,中国文化元素的翻译应遵循既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又不导致与外国文化观念发生冲突的原则,采用创新和谐的思维方式【18】。

  其四,对于隐喻教学有启发意义。Lakoff 认为,隐喻系统对语法和词汇学习至关重要【19】。石进芳和唐斌认为,语言、文化、认知等差异使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并非易事【20】。无论是外语教学,还是汉语国际教育,都应该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实际情况是,隐喻的教学一直被忽视。MacLennan 表示,应该让学习者直面隐喻学习的困境【21】。

4,结语

  研究表明,“龙/Dragon”的汉英概念隐喻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均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特征。毛继光、秦玉芳认为,跨语言的隐喻比较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另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之间的深层文化差异,而且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22】。汉语和英语中均存在运用“龙/Dragon”的动物隐喻来表达与人类相关的事物和生活体验。詹蓓提出,以动物为喻体的诸多语用含义,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5】36。廖光蓉认为,汉语和英语中文化意义同少异多的动物词是对比的重中之重,如果只依托本族的文化背景来表达会导致文化错乱【8】25。深入研究动物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内涵,为今后的隐喻教学、翻译教学、词典编纂、文化传播等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5,詹蓓.英汉动物喻体语用含义的对比分析[J].外语研究,2003(3).

8,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2000(5).

10,阎世斌.从龙文化看民族精神[J].学术交流,2006(2):31.

11,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2):3.

12,Kovecses Z..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7.

13,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48.

14,Deignan A..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nd culture: An indirect link[J].Metaphor and Symbol, 2003(18):257.

15,Steen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 now new and improved [J].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1,9(1):43.

16,祝畹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3.

17,葛岩,秦裕林.Dragon 能否表示龙:对民族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试验性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76.

18,刘白玉.对十二生肖汉英翻译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4):72.

19,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 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41.

20,石进芳,唐斌.二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知识考察: 基于语料库的人体多义词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3):18.

21,MacLennan C.Metaphors and Prototypes in the Learning Teaching of Grammar and Vocabulary[J].IRAL, 1994, 32(2):106.

22,毛继光,秦玉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英“路/road”隐喻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1):22.

作者简介:马武林(1977- ),男,甘肃武都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词典学、英语教育论、技术支持的语言学习研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