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现代艺术画派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

2023-12-16 05: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马列维奇首创了几何形绘画,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其谜一般的作品,为20世纪的艺术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

在他写的《非客观的世界》一书里,他说道:“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觉。”

在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空间之后,简化成为了最终的表现手法。

“无”成为了至上主义最高的绘画原则,它是非具象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俄罗斯画家马列维奇1878年2月11日生于基辅,1895年进入基辅艺术学院学 习绘画艺术,后赴莫斯科继续学业,毕业于绘画雕刻建筑学校,之后从事绘画艺术活动,是20世纪俄罗斯先锋艺术家。其生存年代正值西方工业化革命的时代,历经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西方世界艺术改观的大潮,社会结构、哲学理念、艺术创作都在经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他的绘画历程体现并证实了这场变革。他是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探索创建了至上主义绘画艺术及其理论,至上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传统“具象”绘画时代的终结。其理论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现代艺术、艺术设计及其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他是俄罗斯伟大的艺术家、理论家。

一、马列维奇非具象绘画的探索历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艺术家开始颠覆传统的“具象”造型艺术观念,寻求 “非具象”的绘画造型手段,踏上探索现代艺术真谛的征程。他们从后期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未来派一路走来,各种流派的发展促使俄罗斯前先锋艺术的产生,受其影响莫斯科成为先锋艺术家开创新天地的摇篮。这些交错叠起的流派对马列维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与他创建至上主义有着必然的关联。

他早期绘画作品先是追随后期印象派风格,迷恋斑斓的光影效果,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用明亮的色彩、奔放的笔触描绘俄罗斯风景。之后对立体主义鼻祖塞尚进行研究,尝试分析立体主义的画法,用冷静、分析的笔触描绘物象。代表作是1908~1911年间创作的《自画像》,画面上没有了斑斓的光影,激笔的触动,代之的是坚实的线条、结实的块面、肯定的笔触和冷静明亮的色彩,画中的他显得刚毅、坚定,有神的目光中透露出探索路途上的自信。同时他研究学习野兽派马蒂斯的绘画,在1911年创作的《舞蹈人》作品中可以看到用黑色粗壮的线条勾画出舞者生动的形态,用黄色、绿色和红色交错平涂在线条中,画面上虽然没有了光影,没有了明暗调子,却呈现出舞者的力度、节奏和韵律。当意大利的末来派画家用“速度”和“行进”的理念表现现代生活的“动感”时,又激发了他的艺术感受力,创作出由各种几何形态构成的,,表达“行进”中物象的作品,画面呈现出机械概括,杂而有序的风格。他在一系列风格流派的探索后,最终形成自己的“立体民族风情”画风。该风格的作品以几何形态造型的手法描绘俄罗斯农民日常生活场景绘画的色调主要由红色、黄色、蓝色组成,三原色对比的协调运用不但使得整幅绘画冷中透暖,而且演绎出俄罗斯强烈艳丽活泼的红绿民族色彩风味。画中的人和物都以几何锥形和不规则梯形为基本形,每个几何形都是由暗到明的过渡色填充,通过巧妙灵活的搭配,让人物的体积感和画面整体的层次感跃然纸上,使形象起来粗拙有力、沉静平和,呈现出稚拙的美。作品如《雪后乡间之晨》、《伐木的农民》等。这种画风为他以后创建至上主义建立了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二、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诞生

20世纪俄国境内即将爆发十月革命,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民对于推翻传统旧制度的急切心理,也进一步加快了俄罗斯先锋艺术流派的孵出。先锋艺术家们否定传统艺术,强调精神世界和内心的体验,正是符合了当时的反传统的政治革命精神,得到了政府的积极认可。马列维奇和另一位俄罗斯画家,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共同投入到先锋艺术的研究工作中,关注现代的机械文明,捕捉、体验现代艺术形式,探索自己将要发动的新的艺术造型运动,这就是“至上主义”新观念的起端。

马列维奇在他的“立体民族风情”画风之后,开始探索“分割画面、形象拼贴”构成形式的画法,代表作品是创作于1913-1914年的《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这幅画上由英国绅士、俄罗斯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锯子、鱼和梯子等物象构成,这些在生活逻辑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画家的自由意志拼贴、穿插在画面上。他打破具象的时空界限,将各种生活场景、生活元素平面化、几何化、符号化后罗列叠加在一起。同时他开始研究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尝试消除作为具象艺术根基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对立,用“纯粹”的符号来诠释绘画艺术的本质。他的绘画艺术创作围绕着几何形态的探索展开,逐步摒弃了一切多余的形态和色彩,将物象抽掉可以抽掉的一切,化为黑白几何元素。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创立了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至上主义即: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空间之后,简化成为了最终极的几何形态表现,人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在绘画的黑色、白色静默之中被表现出来。“无”成为了至上主义最高的绘画原则。至上主义一词来自于1915年马列维奇发表的宣言式小册子《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在这本书中,马列维奇强调至上主义是艺术中的绝对最高真理,它将取代此前一切曾经存在过的流派。人类社会可以以至上主义的原则进行组织和构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至上主义的代表作品是马列维奇在1915年12月在圣彼得堡举办未来派《零点壹零》画展上的36幅非具象作品中的《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方块》。在这幅79.4cmx 79.4cm的正方形画面上,白色的底子画出一个黑色正方形,单纯、极简的画面向世界宣告至上主义的诞生。马列维奇说:“方的平面标志至上主义的开始,它是一个新色彩的现实主义,一个无物象的创造。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他声称:“我已经自零造型中超越了具象,并越过了《零点壹零》,立体派、未来派已完成了其目标,我现在要转到至上主义,一种新的绘画现实主义,也就是非具象的创作。”《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方块》不仅对马列维奇本人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现代艺术史影响深远。它是非具象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此后马列维奇从1915年至1927年间进行了大量的几何抽象绘画创作,彻底抛弃了绘画的语义性及描述性成份,也抛弃了画面对于三度空间的呈现。他用圆形、方形、三角形、十字交叉这些至上主义基本形态元素及简单明快的颜色组构出多个画面,这些平面的几何形,不具有丝毫的体积感和深度感,展示了至上主义方块的多样性,发展出至上主义绘画的一整套语言体系。“至上主义”抽象绘画的创立,预示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趋势。

三、至上主义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经受“十月革命”洗礼后,苏联文艺界对非具象艺术不再包容和接受,具象写实主义的巡回展览画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钟爱,成为绘画主流。受其社会环境影响,马列维奇逐渐终止了对抽象艺术的探求,1928至1932年在创作一系列几何形组合的人物画后,最后尝试文艺复兴风格的写实肖像绘画,逐渐从“非具象”回归到“具象”。他一生最后一幅作品是他的《自画像》,他以一个为宗教献身的姿态自信地张开右手,目光坚定而超脱,似乎表示他庄严的信念,在画面的右下角还画有一个小小的“黑色正方形”,隐喻着他曾经创建的“至上主义”。

1935年5月15日,马列维奇去世。因苏联禁止抽象艺术,他的作品直到1962年才得以解禁面世,作品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震撼。“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俄罗斯同时代的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入德国,与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对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至上主义之后,西方艺术世界迎来了称之为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时代,各种艺术流派纷纷登场: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视幻艺术、行动画派、波普艺术、简约主义等等,使20世纪的艺术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的界限,拓展了艺术对社会的普适度,艺术从高高的殿堂走进了人们的现代生活。马列维奇的抽象几何艺术对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豪斯是20世纪所产生的艺术设计与教育机构,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将艺术设计转化为产品、从而服务于社会。它在构成主义、抽象主义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形态造型体系---设计构成,用于培养设计人才。“至上主义”理论也影响造就了简约主义简约主义的设计应用在服装、工业产品、建筑、家具、公共环境等领域,其风格至今流行。

除了从音乐的角度来理解抽象艺术,还有一种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方式去表达抽象艺术——彻底抛弃表现对象。该如何描绘“无”?用语言或是绘画表现这都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即使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也都给观众提供了某些叙述性内容。马列维奇是一个极富天分的艺术家,年轻的他是立体主义的拥护者,随着立体主义的发展他认为毕加索等人走的虽远,但还不够。对常识和荒谬发生冲突的交叉点深感兴趣的他于1913年创作了“宣言绘画”——《奶牛与小提琴》。画面上是大量堆叠的二维图形,正中央是一把小提琴和侧面站立的奶牛。在自觉保持一本正经的现代艺术中,这幅画面显得轻松、搞笑,但它也预示着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到来。

《奶牛与小提琴》

黑色至上

马列维奇对于荒诞和自我表达的特点与俄国先锋艺术家保持着统一步伐,这些不断探索的艺术家推出过一部令人难以理解的立体主义歌剧名为《征服太阳》。标新立异的情节使观众带着愤怒散场回家,而让人难以理解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甚至音乐也没能让人有喘息的机会,不成调的段落和刺耳的音符拼凑在一起奏出狂想曲。马列维奇参与了这场“闹剧”的舞台、服装设计,他用五彩斑斓的紧身衣裤和几何形装饰的幕布烘托未来主义,但在歌剧尾声时,他在舞台背景的白色幕布上画了一个黑色的正方形,这块简简单单的黑色正方形在艺术史上留下重要一笔即使当时的他还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众人难以理解这块简单的几何形体为何意义非凡,但这块简单的黑色正方形是一种纯粹抽象的形式,一种非彻底描述性的绘画风格。

《黑色正方形》

《征服太阳》第二次演出前夕他意识到这块简单方形的意蕴,于是申请这块方形在舞台上再次出现。他希望人们去思考白色边界和黑色中心之间的关系,甚至希望在这幅静止的画面中感受到张力。在马列维奇的潜意识中他已经消除了客观对象加在艺术作品上的附加意义,我们所能看见的是我们想要看见的一切。怎么理解这块黑色的正方形?白色的背景可以融入悬挂这幅画的白墙,于是这幅作品可以无限延伸,而这个正方形就漂浮在这个空间中。

马列维奇认为“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情……”,也就是说至上主义强调情感抽象的至高无上,反对物象的具象表达。为了将这种反传统进行到底他选择用几何形体进行创作。

红色至上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期间,这些有自己思想的艺术家为了迎合社会变革建立起了“左翼艺术家联盟”,在此期间,马列维奇也同样表现出澎湃的革命精神。如果说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是至上主义艺术成果的初探,那么在1917年前后创作的《至上主义构图》、《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则是炙热的革命情感的外现。交错的彩色方块形成情感的交错,红色方形占据作品的主要位置,使得多个方形有了视觉中心的依托,不仅让画面产生空间感,还因为红色方块的前倾造成一种红色统领全局的秩序感。红色不仅是革命情感的表现,更是黑色的情感升华。

《至上主义构图》

白色至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列维奇注定要为至上主义的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1918年,马列维奇创作了《白底上的白方块》,在宣布白色时期的到来的同时也体现了其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到达了顶峰。不久马列维奇又出版了《论艺术的新体系》,他对白色系列的自我论述是这样的:"我已冲破蓝色格局的黑色而进入白色,在我们面前是白色的、畅通的太空,是一个没有终极的世界。"白色方块的出现,是将艺术家内在的情感外在理性化的极致表现,是对黑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白底上的白方块》中白色方块以倾斜的形式融入整个白色的背景中,整个艺术作品被一个平面的白色方块所引导,马列维奇巧妙地利用了白色方块达到一种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的至上纯粹的精神,是对至上黑色方块和至上红色方块的一种精神升华。

《白底上的白方块》

结语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学说对社会的进步、艺术的创新、世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摄影术的出现使西方传统的具象艺术走到了尽头,这个时代产生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成为必然,至上主义的出现成为具象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他的理论学说给西方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艺术世界的大门。正如马列维奇所强调的:“至上主义是艺术中的绝对最高真理,它将取代此前一切曾经存在过的流派。人类社会可以以至上主义的原则进行组织和构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确,今天的社会正是以最根本的物象元素重新构建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