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地铁站》看“意象派”诗歌(吴艳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意象派诗歌与中国诗歌的区别 从《在地铁站》看“意象派”诗歌(吴艳虹)

从《在地铁站》看“意象派”诗歌(吴艳虹)

2024-07-10 0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是文艺评论家和意象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他发起了一个叫做“ 意象主义” 的运动,形成了对西方诗坛很有影响的“意象派”,引发了一场现代诗歌革命。

  我们可以从“意象派”的代表经典之作――庞德的一首小诗《在地铁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一窥意向诗歌的风采,体会庞德诗作中通过不同意象的排列组合所展现出的语言力量和魅力。

  1913年春,庞德在巴黎乘坐地铁,当他走出阴湿的地铁时,嘈杂熙攘的人群中一张张美丽面孔忽然映入眼帘,使眼前和心头都为之一爽,庞德产生了一种“突发情感” 而无法自已,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这首经典的传世之作应运而生:

  《在地铁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诗歌的开头,当“地铁”与“人群”进入读者眼帘的时候,脑中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个画面:成群的人们前后穿梭,有的人很匆忙,有的人脸上带着恼怒的表情。地铁站里不仅仅有来回匆忙穿梭的人群,还有着许多喧闹声……然而,当诗歌跳入到第二行的时候,场景和氛围变得不一样了:“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时进入我们脑中的是宁静。如果说第一句话为我们展示的是一派繁忙、无序而喧嚣的现代生活,那么第二句所呈现的则是与第一句完全相反的一种宁静、安详与和谐的世外风光。

  尽管这两幅场景之间风格迥然、差异巨大,却组建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群中的脸庞就如同枝条上的花瓣,花瓣在“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脱颖而出,给人一种温暖、美丽、娇弱的感觉,就如同人群中的那些面孔。同时,庞德为了准确传达出他当时的心情与经历,诗中的每一个词都经过认真考虑、反复雕琢。在第二句中,我们发现庞德选取的意象是“花瓣”而不是“花蕾”,或者“花朵”。庞德的考虑很有可能是因为“花瓣”拥有着“花蕾”和“花朵”没有的鲜明特质:花瓣很脆弱,飘飘欲飞,转瞬即飘走,给读者一种栩栩如生、充满动态的感觉。同时“花瓣”的动态与“幽灵”的动态前后呼应、相互一致。然而第二句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静止而安宁的场景,因此就好像是一张由相机拍摄下来的令人过目不忘的照片,在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花瓣便随风飘逝了。在这里,所谓的“相机”便是庞德的语言,他把这转瞬即逝的场景记录了下来。因此,在这种宁静寂静的场景中,有着一份动感,与前面所说的“幽灵”意象微妙而又和谐地契合在了一起。

  在这首诗中,色调的应用也很有特点。在第一行中,用来描述地铁中的人流的颜色应该是棕色、灰色或者黑色等暗黑色调,然而,又有了“幽灵”这个词,就仿佛是一道亮光、一道闪电劈开人群,唯一遗憾的是这道明亮一闪而逝,但是不管怎样,它赋予了暗黑的人群中一道不同一般、令人难以忘怀的亮色。在第二行中,“花瓣”是粉色、红色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的亮红色调,然而它们却是在“黑色”枝条上,而且还是“湿漉漉的”,这个与“花瓣”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在每一行不同色调的安排,庞德使“面孔”和“花瓣”在画面中脱颖而出,变得独特、美丽而珍贵。同时,每一行所描述的画面也形成了一种色调上的鲜明对比。总体上,第一幅画面给读者一种暗黑的感觉而第二幅画面则给读者一种明亮的印象。当我们在读《在地铁站》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品赏一幅油画,画中充满着对比鲜明、迥然不同的色彩,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又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一幅绚烂非常的油画。

  庞德没有运用一个动词、连词,而只是单纯地把这些意象并置在一起。庞德认为词语就如同一个个发光的“节点”,只要合理的放置就能产生最大的能量,这些意象单一而独立存在,但是由它们所组合成的一个整体似乎又是最完整、有机而和谐的。或许这就是庞德所倡导的“意象派”诗歌所要传达的语言的能量与魅力所在:不需过多的语言,在一个个单一的个体意象中创造出整体,在彼此的张力中营造出和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