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的意义断代(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古典音乐历史 西方音乐史的意义断代(下)

西方音乐史的意义断代(下)

2024-07-15 09: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d. 1600—1910: 调性(tonal)音乐时期;

e. 1910之后: 非调性(non-tonal)音乐时期。

5. 轴心与边缘划分格局(以西方音乐为轴心,层层外移边缘化的叙事方式):

轴心: 通过不同时段凸显出来的西欧、意大利、德国;

第一边缘: 文化传统悠久的欧洲国家;

第二边缘: 文化传统封闭的欧洲国家;

第三边缘: 文化传统悠久的其他国家;

第四边缘: 文化传统封闭的其他国家。

常规编年七段论历史叙事的主要特征:

a. 古代音乐

始于基督教会音乐: 在格列高里圣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音乐(art music)。

存在形式和情感两个内在的驱动因子:

日神阿波罗(Apollon): 诗歌韵律之神;

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os): 热情之神。

格劳特、帕利斯卡: 《西方音乐史》: 导致平静和升华的音乐,与祭祀阿波罗有关,乐器用里尔琴,相关的诗歌形式是颂诗与史诗。产生刺激和热情的音乐,与祭祀狄奥尼索斯有关,乐器用阿夫洛斯管,相关的诗歌形式是饮酒歌与戏剧(格劳特、帕利斯卡: 1996)。

朗: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两种倾向分别表示出对清晰、节制、中庸和奇想、狂热的向往,因此,两者的对立也反映在音乐领域中,从而使平静安和的音乐与狂暴刺激的声响形成对照,并以此来感染与激动人(朗: 2001)。

两个不同驱动力的内在因子,一个决定着音乐形式自身的结构: 阿波罗日神——诗歌韵律之神;一个表明了音乐结构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狄奥尼索斯酒神——热情之神。

b. 中世纪音乐

在合乎礼仪的总体范畴之中,形式和情感虽然不同时发生,却有互动现象。

同时,形成作为专业音乐的四大基本特征:

ⅰ. 作曲取代即兴表演成为创作主体;

ⅱ. 记谱法以明确的形式记写音乐;

ⅲ. 更加理性化的法则为音乐的构成定位;

ⅳ. 多声性通过复调音乐取代单声音乐。

在总体上宗教性的合乎礼仪的逻辑主导下,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方式开始趋于规范。

在格列高里圣咏提供的凭借和依托下,赋予音乐以确定的形式及其结构原则: 圣经唱词与非圣经唱词,散文唱词与韵文唱词,交替式演唱与启应式演唱或直接式演唱,音节式圣咏与花唱式圣咏,诗篇歌调形式与分节歌形式或自由形式。

格列高里圣咏: 没有对位与和声的单声织体,没有规则重音的散文节奏或者自由体状态。但它所展现出来的自由流动的旋律,却精巧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自由流动的旋律: 避免使用宽音程跳进和力度对比,从容不迫地上升下降,是有音高的祷告。连续不断,蜿蜒曲折,似乎不受规则乐句的结构束缚,实际上这种乐曲自由是在歌词的抑扬顿挫制约之下。

一种华丽的欢呼歌,在哈利路亚(Hallelujah)最后一个音节a上形成,也被称之为花唱欢呼调的欢歌(jubilus),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说法,就是一种对主的赞颂: 它表达了用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

由此可见,情感的介入已经有了独特的通道: 形式难以规范的地方;或者说,当音响形式驱动开始终结的时候,情感就开始介入其中,并且,为不可规范的形式预设下一步。

c. 文艺复兴音乐

通过清晰简朴的音响建构,并且,在复调方式和主调方式同时并存之后,一种有序的和声方式逐渐占据主导。

在新艺术精神的影响下,在世俗化进程的推进下,使基督教音乐逐步成为西方音乐的主体。

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主调风格巩固。器乐形式确立。个性色彩凸显。

音响结构方式进一步规范(教会音乐旋律,世俗音乐根据重音划分音步,圣咏通过插入附加段和继叙咏得到横向扩充,圣咏通过管风琴复调音乐产生的和声得到纵向扩充)。

在音乐的持久发展获得了纵横兼有的相对平衡的空间前提下,人们有赖于单一偏向(或者纵向主调,或者横向复调)的感性经验被重新调整。

复调方式与主调方式同时并存。

继复调方式与主调方式同时并存之后,一种有序的和声方式逐渐占据主导。从而,为人的感性经验的再度调整(由复调与主调并存向主调方式为主转换)做了一个实质性的预备。

d. 巴洛克音乐

通过激情宏大的风格建构,实现了由调式音乐向调性音乐的转变。

同时,兴起感情主义(音乐修辞学与感情程式论)思潮。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人们对音乐的兴趣有了新的取向: 由几个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独立声部所组成的织体,转移到由一个单一旋律支配的织体: 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音响结构内部: 调式音乐→调性音乐。是巴洛克音乐最最富有变革意义的事件。

表面上,调式音乐→调性音乐的转换,仅仅由于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横向线条竖起来叠置一起,以及相应的和声系统建立(讲究动态和静态因素的互动)。实际上,围绕主音而运动的关系表明: 调内各个音由于有了纵向逻辑的支撑,就更加明确了各自的结构定位(Ⅰ主音,Ⅴ属音,Ⅳ下属音,Ⅲ中音,Ⅵ下中音,Ⅱ上主音,Ⅶ导音,及其功能归属: TDS)。

进一步,又把调内自然音(七个)与调外变化音(五个)加以区别。并且,形成了低声部四、五度功能进行和半音趋于解决(终止式)的基本和声运动框架。至此,调性由原先作为音响结构的多样化手段,开始变为音响结构的组织方式,从而使调性音乐在音响感觉上获得了更大的稳定性。

调性中心的聚合引力,对比因素,非对称结构。

节奏上强调稳定的节拍、持续的动力。

旋律上突出连续扩展、音程大跳、变化音使用、粗犷的曲线。

力度上呈现阶梯式的音量配置。

曲式上采用对比手法。

并产生相应影响: 基础低音、乐器色彩、演奏技巧。

其中的原因: 构成自然音阶的各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是不均分的,因此结构上也不匀称,由此,在调性中心音及其围绕它旋转的各个从属音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结构驱动意义的张弛性关系。

显然,调性音乐的音响张弛性,确实要比调式音乐的音响张弛性来得更加富有逻辑性,尤其对人的感性直觉而言,对调性结构所显示出来的张弛性的优选,明显要确定得多。

关于感情主义思潮问题:

马克利斯: 《西方音乐欣赏》: 起初,这种思潮主要体现在音乐与诗的结合方面,目的是为了把人的内心状态更加明白地表达出来,于是,发展出了一种叫做音画法的作曲技术,以使得音乐能够生动地反映词句的内容。利用音乐运动及其方向对情感有所表示,比如: 巴赫用上行音调表示复活,用半音下行的低音线象征耶稣钉十字架的痛苦,用蜿蜒起伏表现撒旦的诱惑,等等(马克利斯: 1998)。

格劳特、帕利斯卡: 《西方音乐史》: 音乐主要不是写来表达某个艺术家的个人感情,而是代表一类感情。这是音画法之所以形成这种带有移情性质的手法的一个潜在的依据。由此,被冠以“音乐修辞学”的名义,即把修辞学原理运用在音乐创作中,并对由此产生的情感效果进行研究,也可称为“感情程式论”(Doctrine of Affactions)(格劳特、帕利斯卡: 1996)。

所谓音乐修辞格(Doctrine of musical rhetorical figures),是一种基于共性之上的法则,归属于七个范畴:

旋律重复的修辞格(联珠法,层进法,双关语,同义词并用);

在赋格式模仿基础上的修辞格(词尾脱落法,换置法,进一步转喻法);

以不协和音结构所构成的修辞格(省略法,拖延法,词语误用);

音程修辞格(惊叹句,疑问句);

形象描写修辞格(增进法,逃遁法,夸张法);

音响修辞格(对比法,聚集法,声调变换法);

由休止构成的修辞格(分裂法,长叹句)。

这种做法无非是将音响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高低、长短、厚薄等运动性的方向、方位、形状、态势,以及音响结构内部蕴涵的张弛性、明暗性、浓淡性等等,与音乐所可能表现的情感运动进行对应或者对映。因此,这种做法并非出于音乐自身的特性,其逻辑多来自于音乐之外的联想与想象。

对此,马克利斯: 《西方音乐欣赏》: 一旦音乐形象确立之后,它那图画般的特性就被抛弃了,并将它按照纯音乐步骤发展成抽象的音乐材料。其实,人们在感性方面真正被这种音乐所驱动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绝对对应情感的音响运动及其方向,而是它自身运动及其方向所形成的一些有别于其他的特点,比如: 持续动力节奏,连续扩展旋律,强弱分明有序交替的阶梯式力度,以变化求统一的整体结构(马克利斯: 1998)。

可见,巴洛克音乐的音响结构方式与相应的音乐思潮,就像两颗种子一样,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 作为两个分别讲究韵律与热情的神祇。

巴洛克音乐所成就起来的两尊界标(音响结构方式与相应的音乐思潮): 明确了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基本路向,并为古典—浪漫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力求通过完美的形式表达特定的感情。

e. 古典主义音乐

讲究形式及其表现的完美和谐,集中体现在音响结构的均衡对称,以及样式章法的清晰严谨,并把纯器乐语言的动力发展到极至。

和探索实验的时代相比,古典主义时期是一个确定音响结构形式的时代。

马克利斯: 《西方音乐欣赏》: 目的是为了将所有的表现从属于最完美的秩序,这种完美的秩序,是通过理性和逻辑产生出来的一种庞大构思,不仅整体结构十分灵活,而且足以让最多样化的情感得以自由地表现(马克利斯: 1998)。

由此,具有动力性极强的器乐创作得到大面积的发展,具有包容性极大的奏鸣—交响套曲得到大规模的整合。

从奏鸣曲式的定型可以看到古典主义讲究对立融合精神的体现。两个不同的主题(主部直率简练,副部婉转如歌)完整连续地陈述。两个不同的调性(主调,属调)通过变异而统一。呈示部的陈述,通过展开部的发挥,又回到再现部的重述,整个过程贯通一气。

通过对一系列音响规范的观照,建立起一系列相应的感性规范。并通过合式尺度,对音乐作品作出相应的判断。

合式尺度: 整体曲式,调关系,以及局部织体和音色,甚至于音响结构中最小尺度的主题动机。

在诸多音响结构因素当中,主题动机是最易于感性识别的一个对象。一个成熟的主题动机,往往包含了其结构展开的所有可能性。贝多芬交响曲主题动机: 高度浓缩的能量,《英雄》第一乐章通过两个

E大三和弦发动并展开。面对这样的主题动机,一旦通过感性识别而有所把握,则戏剧性冲突就已经展开。

几乎在相应技法介入之后开始了合乎逻辑发展的同时,伴随感性识别过程而展开的戏剧性冲突,正好显示出了既定的时代特征。

f. 浪漫主义音乐

在一种近乎铺张的伸展现象中,突出体现音乐作品的标题性和音响结构的变异性,尤其凸显旋律主导下的抒情性语言。

古典主义讲究完美和谐以及对立融合的精神主位,被浪漫主义讲究艺术中的自由主义精神所占据。

和古典主义音乐确定音响结构形式不同,浪漫主义音乐更是一种情感的自由奔放,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近乎越界犯规的狂泄,尤其,是凸显旋律主导下的抒情性语言。

通过古典主义音乐,人们在感性识别方面: 主要是形成对音乐作品调关系和主题动机的基本观照,再加上理性因素对此产生相应概念。

通过浪漫主义音乐,人们在感性识别方面: 主要是形成对音乐作品旋律叙事以及旋律增长的基本观照,再加上理性因素对此产生相应概念。

所谓旋律叙事,就是通过旋律音响形态来讲述一个故事,其集中体现在标题音乐方面。

所谓旋律增长,就是通过旋律音响形态自身的发展来结构音乐作品的整体,典型的个例就是: 交响诗体裁对奏鸣曲式所进行的不规则的合理扩张,以及不同主题显示出来的家族相似及其本身的种子繁衍,乃至最终形成以固定乐思或者主导动机贯穿作品整体的形式。

旋律叙事和旋律增长,对人的感性识别来说,实际上就是通过视觉性画面和戏剧性情节的感性补给,在更广泛的艺术范畴当中,形成对音乐作品音响结构的长距离的立体观照。然而,无论固定乐思或者主导动机,一旦在感性识别过程中占据关键的位置,那么展开过程,即使一再凸显视觉性画面和戏剧性情节,对音乐作品进程的基本把握,将依然在音响本身。反之,对固定乐思或者主导动机的感性识别一旦迷失,则画面再清晰,情节再具体,也将就此终止。

g. 20世纪音乐

几乎贯穿世纪的,极端专业化了的现代音乐。主要指认: 通过新的观念、新的技法、新的音响结构方式,以及某些新的声音材料创作出来的那部分音乐作品。

对20世纪整个音乐发展来说,极其前卫和先锋。

和整个西方音乐史相比,无论在创作或者在表演,已经在工艺技术上及至顶端。

与以往的音乐相比,20世纪音乐,是全面变换音响结构方式,并极度关注音响媒体本身。

也就是用极端方式进行表达: 一端走向更高度的组织化,比如序列音乐,极其复杂和极端理性的音乐;一端走向更大的自由,比如偶然音乐,艺术不再反映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像生活一样不确定。

此外,是多种方式并存共在。比如: 有序与无序,美与非美与反美。

甚至于把音响乃至声音本身纳入到美学范畴当中。

h. 中国音乐史相关断代情况

黄翔鹏(以音乐形态作为时段划分依据):

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

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

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

牛龙菲:

周秦之前巫乐期;

魏晋之前礼乐期;

宋元之前燕乐期;

近代之前俗乐期;

当代之前新乐期。

相应的音乐文化当事人:

巫乐期的巫官;

礼乐期的宫伎;

燕乐期的家奴;

俗乐期的戏子;

新乐期的乐手。

刘再生:

乐舞形态: 以雅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

歌舞伎乐形态: 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

民间俗乐形态: 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

新音乐形态: 以借鉴西方高度声乐化和器乐化为代表的现代专业音乐创作阶段。

刘靖之:

把受西方音乐影响,以西方音乐方式进行创作、表演,并扩及接受、教育等方面的那部分音乐称之为新音乐,因此,新音乐就是指作曲家运用中国音乐素材,通过欧洲18、19世纪作曲技巧、风格、体裁和音乐语言而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之所以称为新音乐,是为了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

韩锺恩:

20世纪初和80年代,西方音乐在其他社会原因的主导背景下两次闯入中国:

第一次是中国古代音乐史截然中断(与中国传统音乐形成隔离);

第二次是受西方传统音乐影响的中国音乐大体中断(与西方传统音乐形成隔离)。

其主要标志:

纯粹音乐产生(有别于古代混生现象);

音乐体裁开始形成多元自立和多向发展的格局(有别于古代单一现象)。

相应的音乐文化当事人传统:

陶冶自我性情的古代文人传统;

干预社会现实的近代知识分子传统;

面对音响敞开的当代职业音乐家传统;

从而,显现出音乐意义的置换: 从表现别的到给出自己;

新音乐的发生、开端、驱动、断裂、换代,都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音乐进入并截断中国音乐历史进程,以及学堂乐歌开启新音乐历程,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西方音乐之所以截断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主要原因:

(a) 古今时序断裂,工具性的逻辑思维和标准化规则成为创作依据;

(b) 文化约定断裂,非本位文化技术元素的导入基本颠覆了本位文化的整体构成;

(c) 叙事对象断裂,古典混合方式退居边缘,现代分析方式广泛运用。

i. 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断代情况:

(a) 宋瑾: 从总体历史发展看,大致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至1949年,处于战争和社会大变革环境;第二个时期从1950年至1970年代末,处于国内各种政治运动环境;第三个时期从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进入比较正常的学术研究环境。

(b) 王宁一: 从历史发展性质看,主要经历了萌生、失落、复苏、发展的几个时期。

(c) 牛龙菲: 从学科发展关系看,则主要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由关注创造实践的社会功能(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初始要旨),到关注客体作品的美的本质(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难解之谜),再到关注欣赏主体的审美感受(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热门话题),并最终开始关注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未来焦点),这样一条学术范式转型、思维运动行程的主干脉络。

(d) 杨和平: 关注伴随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的学科发展,主要特点是: 以传统的美育为基础,凭借其内在张力,伴之以西方美学因素的注入,实现自身古今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属性。

(e) 冯长春: 关注学科的当代历程,大致经历两个阶段: 1949—1965年为学科前的艰难草创阶段,(1966—1978年为“文革”中断时期),1979年至今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f) 韩锺恩: 通过概念以及相关命题进行断代: 概念【1982】,经验【1996】,新概念【2003】,如是断代的依据: 一在于确定的之所以形成历史断裂的事件事项进行标示,二在于充分有效的之所以形成历史断层的内在逻辑给予驱动。

Ⅵ. 感性与理性

前古典时段: 感性和理性逐渐形成平衡格局;

古典时段: 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理性占据主导;

浪漫时段: 出现强烈反弹,感性成为主导倾向;

现当代时段: 传统意义上的感性和理性,基本上被唯理性和非理性、甚至泛感性和反理性所取代或者替换。

至此,有可能直接使得形式和感性直接发生关联。

Ⅶ. 形式与内容

形式负载内容,音响运动及其形态对应人的情感(巴洛克音乐修辞法与感情程式论);

形式与内容交叉运行,并分别成为音响结构的主导逻辑(古典与浪漫);

形式与内容彼此抗衡,并逐渐走向各自极端,又同时发掘形式中的潜在因素;

形式对内容的全面覆盖乃至颠覆,除了自身之外不指示任何人或者事情,发声的只是音响。

由此,当代音乐审美资源的历史配置,形成如下格局:

1. 音响结构方式: 声音至上;

2. 感性经验方式: 直觉至上;

3. 意义显现方式: 意向至上。

思考建议: 在方法论意义上确定断代依据,并依此进行学术实验。

本讲完

以上文字节选自:韩锺恩著《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