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是美景 产业兴旺启新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宁兴旺 一山一水是美景 产业兴旺启新程

一山一水是美景 产业兴旺启新程

#一山一水是美景 产业兴旺启新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上旬,我们行走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大街小巷,焕然一新的村庄环境、青山绿水的旅游景区……一幅县域经济平稳发展、生态宜居宜游、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活富足美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花海美景铺就生态旅游画卷

  游客驱车前往大通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沿途山清水秀,走进村子,洁净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清新亮丽的民居错落有致,恬静优美的农家庭院如诗如画,依山而建的花海正孕育着发展的新生机。

  站在半山腰远望占地40公顷的边麻沟花海景区,绿草茵茵的山坡上黄色和白色的小碎花开得正艳,蜿蜒的木栈道串起一座座别致的小木屋,犹如童话世界。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一个被外乡人戏称为“一年只有半年粮,有女不嫁边麻沟郎”的贫穷落后村呢。

  长期以来,因为偏远、高寒,边麻沟村饱受霜冻、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加之区位条件不佳等因素影响,发展迟缓,动力不足,村民基本靠天吃饭,除了年复一年种植油菜、青稞、土豆,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普遍较低。

  穷则思变,怎么发展产业?怎么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最大的难题。边麻沟村与大通县东峡林场相连,树木葱茏,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

  说干就干,2015年,边麻沟村启动乡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林业资源开发等方面给足相关配套政策,通过整合乡村旅游、河道治理、林下产业发展等各类资金,全力打造边麻沟村“花海农庄”建设。

  几年时间,边麻沟村被打造成包括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的“花海农庄”乡村旅游品牌。2021年,“花海”景区年收入达900万元,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农户开办农家院55家,家庭宾馆15家,经营户户均增收5万元,全村近一半农户从事乡村旅游业,户均增收1.5万元,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而且实现分红3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962.63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14986.75元,先后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

  如今,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处处都是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生态旅游成为当地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近年来,大通县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评定星级乡村旅游点36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2021年旅游总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大关,旅游综合收入达10.68亿元。

  培育大通“牦牛”,打响高原特色品牌

  走进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这里群山环绕,林壑秀美,仿佛步入了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

  中心位于大通县宝库乡境内,地处祁连山南麓,3.35万公顷草场处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牧场境内环境优美,雪豹、狼、野山羊、野鹿等多种野生动物汇聚于此,与肥美带有野性的牦牛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圈。

  圈舍里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和野血牦牛正悠闲地吃着饲草,山坡上6、7头结实可爱的小牦牛肆意奔跑着,看到饲养员带着它们最爱的牛奶来了,小牦牛们纷纷跑下来,争抢着要喝。

  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也是全国最大、最具影响的牦牛产、学、研基地和良种牦牛繁育推广基地。在这里坚守了34年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殷满财,提起大通牦牛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培育野牦牛就跟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给它喂奶、看病、观察它的精神状况等。如今,经过了四代的杂交繁育,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具有50%野牦牛血液的杂交品种‘大通牦牛’已经获得成功。”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中心持续提升牦牛产学研科研攻关能力,通过开展“冷季补饲” “断乳犊牛集中舍饲培育”“牦牛一年一胎” “人工授精”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步实现了对母牛发情配种和产犊时间的可控可调,年生产优良牦牛细管冻精5万支,牦牛人工授精授配率达到80%以上,犊牛繁活率显著提升。

  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心用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牦牛和当地的家牦牛进行杂交繁育,先后于2004年和2019年育成了世界上仅有的肉乳兼用型品种“大通牦牛”和肉用型无角品种“阿什旦牦牛”两个国家级牦牛优良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推动了我国良种牦牛多元化发展。

  多年来,中心向全省39个县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近3万头,并辐射到新疆、西藏、内蒙古、四川、甘肃等牦牛产区,大通牦牛改良后裔在推广区已达180余万头,新增效益达14多亿元。

  近年来,大通县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这一目标,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重点发力,促进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叫响“青”字品牌知名度。

  引商建设现代化农业园,推动农业进入“快车道”

  来到大通县城关镇铁家庄村大通森田设施农业基地,只见晴空之下,数百公顷蔬菜大棚排列整齐,场面壮观。

  大棚内,农户们正在采摘、管护蔬菜,一簇簇苗壮叶肥、油绿鲜嫩的辣椒挂满植株,阵阵椒香扑鼻而来。还有滚圆润红的西红柿、色泽鲜嫩的上海青、顶花带刺的黄瓜,到处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

  “‘上海青’鲜嫩,注意要轻拿轻放。”“这边的菜基本上割完了,下午1点左右过来装车上市”……村民们有的给大棚通风查看青菜长势,有的忙着摘菜、装车、运菜……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这些蔬菜,除了给西宁各大市场、商超和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供货外,还销往外省。这两天‘上海青’供不应求,我们已经给上海、四川、新疆发了十几车了,合计下来有100多吨。”大通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显付说。

  依托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大通县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过去,该县自然条件恶劣、耕地不足,通过解决技术、资金等难题,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农业规模化程度显著提升,不断提高蔬菜产品产供能力,提升青海省蔬菜自给率,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2009年起,大通县通过直接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方式,在双新公路沿线、城关镇及黄家寨等地区建成28家设施农业园区,全县现有温棚4086栋,其中日光温室3295栋,塑料大棚780栋,种植面积1033.9公顷,年产量达5.71万吨;露地蔬菜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112家,全县种植面积达到5909.6公顷,年产量22.16万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年,千亩以上的露地蔬菜基地达4个,百栋以上的设施蔬菜基地达14个,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引导,企业投资经营,农民参与受益”的设施农业园区化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大通县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探索出“农业设施化、产业规模化、要素循环化、产品品牌化、销售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设施农业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发展之路。(记者 王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