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双版纳属于云南的什么地方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2024-07-13 0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记者 张红波 云南经济日报

翻开世界地图,以北纬21度向两端延伸,干旱与荒芜是这个纬度上最大的特色,唯独在中国西南角一片葱茏,这里就是西双版纳,一个大自然厚爱、动植物喜爱、各族人民热爱、海内外游客钟爱的旅游胜地。

置身于西双版纳晨雾中的森林茶园,让人仿佛坠入幻境;夕阳下的田园村寨,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鸢飞鱼跃、花开日落、林泉清流,这里有绿叶长风、山水田园、古寨幽径。

有人说,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诗意以谋爱。西双版纳,诗意烟火皆不负。

探秘原始森林 共赴雨林盛会

“你可以到亚洲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1.37万种热带植物的生长习性;你可以前往望天树景区,挑战惊险刺激的‘空中树冠走廊’,与88米高的‘雨林巨人’来一次天人合一的对话;你还可以探秘原始森林,领略热带雨林板根、绞杀、寄生附生、滴水叶尖、老茎怀春的神奇……”

6月19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协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我爱西双版纳”专场新闻发布会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强在发布会上,讲述了西双版纳的神秘和独有的风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无数奇花异草在大地繁衍,每一棵植物都在诠释着生命的怒放;无数神奇动物在林间穿行,恰似一座万物和谐共生的雨林方舟。

“我经常奔赴故乡的山川大地,用镜头去欣赏和发现醉人的雨林美景。”自由摄影家薛云是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钻山沟穿树林,把美妙的微观自然生命影像放大,为那些以雨林为家的飞羽精灵们,留下精彩影像。

丰富的雨林植被,在四季变换中将西双版纳的高山、城市和村寨装点得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云海、天河、雾瀑在群山之间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有野生亚洲象、绿孔雀,有热带雨林标志性树种望天树,森林覆盖率高达81.34%。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美景,西双版纳成为了云南名副其实的康养之地。

“这里有高到‘爆表’的负氧离子含量,适宜人类生存的气温和海拔造就了‘天然氧吧’‘洗肺天堂’‘长寿之乡’,可谓好山好水好空气,宜人宜养又宜居。”李强说,旅游的意义是在百忙之余放松身心,西双版纳自然风光、多彩人文交相辉映,是适合放松放空的好地方。

在西双版纳,你可以入住藏在山间雨林、外表古朴、内部高端的半山酒店,一杯咖啡、一杯茶可以让你整天面朝雨林、静待花开;可以身处帐篷酒店,头顶广阔无垠的浩瀚星海,心里装着一片完整星空;可以在澜沧江畔独享度假酒店,让潺潺流水伴你入梦。

与美食烟火相遇 共赴舌尖之约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自古以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企鹅吃喝指南》曾经这样评价西双版纳的美食:“这里的美食好吃程度被严重低估了,为了吃值得专程前往的地方,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绝对要有姓名。”

西双版纳的美食,酸甜苦辣香俱全,在这里可以开启一场奇妙的味觉之旅。酸,是这里的标志,无酸不欢,万物皆可拌,凉拌芒果、羊奶果、酸多依,让人欲罢不能;甜,是这里的日常,“出圈”的菠萝饭惹人惦念,被芭蕉叶包裹着的“毫糯索”软糯香甜,实现热带水果自由更是不在话下;苦,是这里的特色,形似豌豆的苦果别有风味,原汁原味的苦笋异常鲜美;辣,是这里的地道,特色炝炒香辣可口,独特包烧尽显鲜醇滋味;香,是这里的外在,名声在外的勐海烤鸡香味扑鼻,香茅草烤鱼刺激感官与味蕾,没有一个“吃货”,逃得过西双版纳的美食诱惑。

除了美食,在西双版纳,还可以感知到独特而悠久的人文历史,倾听曼听御花园、曼飞龙白塔、景真八角亭诉说的历史沧桑,体悟大益茶制作、贝叶经制作、慢轮制陶技艺展示的勤劳智慧。此外,也可以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在素有“东方狂欢节”之称的傣历新年“泼水节”,与五湖四海的朋友敲起象脚鼓、跳起孔雀舞,泼湿全身;在哈尼族新年节“嘎汤帕”节,走进哈尼山寨,与八方宾客对山歌、荡秋千;在基诺族“特懋克”节,跳起欢快的大鼓舞,感受浓浓的基诺年味。在西双版纳,置身于13个世居民族多彩文化的汇演、交流交融的盛景,领略“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文化体验;在南糯山民宿山庄,体验围炉煮茶的乐趣。

文旅融合 共赴诗和远方

西双版纳神秘的热带雨林,不仅孕育了生物多样性,还孕育了民族文化多样性。

毕业于西南联大,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的姚荷生,“常往来各地,投宿夷家,衣其服,甘其食,听传说于乡老,问民俗于土酋”,日积月累,写成了游记体著作《水摆夷风土记》,该书于1948年在上海出版。改革开放后,姚荷生重返西双版纳,又创作了《西双版纳探秘》,今昔对比,感慨良多。他曾说,西双版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里的山水还是那么美,这里的各族人民还是那么纯朴善良。

“说起经典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人们只记得其演唱者,其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却始终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作家协会主席罗云智和记者分享了词作家李鉴尧在西双版纳的创作故事。

在西双版纳,李鉴尧受到不同民族民俗文化的浸润,创作出了诗歌《太阳花》《槟榔树》《月下村寨》《我要把竹楼盖在澜沧江边》等作品。西双版纳成就了许多文学艺术大家,而这些文学艺术大家从不掩饰他们对西双版纳的无限眷恋与感激之情。

生物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完美融洽诗化了西双版纳,当人们寻找桃花源时,西双版纳就是桃花源;当人们寻找诗意栖居地时,西双版纳就是诗意栖居地;当人们寻找“诗和远方”时,西双版纳就是“诗和远方”。

品茶听雨 共赴世界茶树之乡

西双版纳茶区植被丰富,远离污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雨量充沛,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是发展符合欧盟新标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好地方,真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截至今年2月,全州有机茶产品获证面积(含转换期)43.19万亩;有机产品证书282个,全省排名第二位;获证组织数量202家,全省排名第二位,全国排名第十四位。在全省有机普洱茶产品使用有机标志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中排名第一位,普洱茶中国驰名商标数排名全国第一位。

据统计,西双版纳州有栽培型古茶园13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的古茶园达10.47万亩,而且有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和800多的年栽培型茶树王,享有“世界茶树王之乡”的美誉。

西双版纳民族茶文化丰富多样,在全州13个世居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傣族竹筒茶、哈尼族青竹茶和陶罐茶、布朗族腌酸茶、基诺族凉拌茶等特色茶饮,茶马古道、茶碑、茶会馆、茶牌坊、茶山、茶传说等历史遗迹无不彰显丰富的民族茶文化,是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极佳契合点。

1938年4月,世界上最早研究普洱茶的科研机构在南糯山建立,这大大提升了普洱茶的科技含量。20世纪50年代,围绕云茶发展,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完成了600多个科研项目,共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8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保存茶树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选育出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35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个,并在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研发出国家级、省部级名优普洱茶、绿茶、红茶、白茶等产品100多个。

创意升级 共赴告庄西双景

告庄西双景作为西双版纳热门打卡地,近年来尤为惹眼。2012年,告庄西双景一期亮相,浓郁的傣泰民族风情惊艳市场,其间的红砖大金塔、傣式建筑群落、万象大道、孔雀大道等,与东南亚元素成功融合,让告庄西双景在众多民族文化主题产品中脱颖而出。

告庄西双景的建筑充满设计感,将缅桂花等地区代表性自然元素通过创意设计,在建筑中完美呈现,并形成优美的天际线。同时,以其极具辨识度的形象视觉,成为西双版纳的城市封面。

从餐饮和客栈业态引领市场,到夜市业态的逐步升级,告庄西双景的商业成为游客观光的核心内容之一,每年30多场文化活动,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被誉为“中国游憩商业综合体”的代表性案例,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通过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精神内核和游客需求变化,以及对民族音乐的梳理和改编,民族服饰研究和时尚娱乐产品引进等,不仅将傣泰服饰旅拍推向了发展的高峰,还通过把傣族、哈尼族音乐和服饰秀融入电音产品中,让“傣迪”成为西双版纳又一代表性文化符号。

从傣族园、中缅第一寨勐景来、基诺山寨、爱伲山寨等原生态村落到告庄西双景,这一创意式的升级,让西双版纳生活成为全国性的现象级品牌。

疫情三年,旅游业受重创,而告庄西双景却在2021年通过民族旅拍形成市场影响,2022年六国电音现场和“傣迪”火爆全国,西双版纳再一次验证了旅游目的地的无限可能。

生活在告庄西双景的人群中,有连续数年在这里过冬的外地人,也有从这里起步,开创事业的本地人。告庄西双景打破了景区和游客的界限,打破了旅游和生活边界,将城市生活与城市文旅体验有机融合,将从业者、游客、居住者等不同人群的生活和行为交织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力,每一个行为都是文化交互,区域内所有人的参与感、沉浸感和创造感并存,充分展现了西双版纳的活力。

原标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西双版纳:诗意烟火皆不负》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