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厢记》评点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厢记评点研究 清代《西厢记》评点研究

清代《西厢记》评点研究

2023-11-27 0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知网  喜欢 0

阅读量:

210

作者:

韦乐

展开

摘要:

就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西厢记》差不多是最早被纳入评点范畴的一种戏曲文学作品.《西厢记》的评点在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出现,直到清末民初方才画上句号,它可谓整个中国古典戏曲评点的一个缩影.全面而透彻地把握这部作品的评点状况,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而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古典戏曲批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界基本上都将研究的目光锁定于明代,而对于清代,则只有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得到了充分的探讨和论证.由此导致人们几乎要产生《西厢》评点在金圣叹本之后似已断流的错觉.为此,本文将对清代《西厢》评点的真实状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尤其注重对金本以外评本的开掘,力图在客观的史述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理论思维,对清代评点作出细致的分析与公允的评价. 全文在总体上由引论和上,下两编组成. 引论主要界说"评点"的概念,并对清代《西厢》评点的评点史背景进行勾勒.关于前者,文章根据清代《西厢》评点的具体情形,在常规的"文学性评语"与"圈点"相结合是为评点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校注在特定情况下也是批评的一种展现方式;而某类评本中的改编,也是评点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关于后者,则是在简述明代《西厢》评点发展情形的基础上,从评点意图,评点方式,评点内容和评点的美学特征四个角度进行考察,认为在娱情意图下诞生的明代评点已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评点方式,叙事渐渐成为评点内容的重心,而"真"则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美学追求. 上编分作五个章节,意在多角度地对清代《西厢》评点作一综合性的探讨.这些角度的选取和引论中对明代的考察角度基本相同,正是要突出时序方面的变革,从而体现清代评点的独特价值. 第一章为清代《西厢》评点概览.主要从文献角度对清代各个《西厢》评本进行介绍.这些评本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形可从时序上划分为清代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前期评本数量较多,包括《第六才子书》在内的各家评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中期和后期则相对式微,评本数量减少,而且都选用了《第六才子书》作为底本.清代评本在文献上有一个与明代最不同的特征,那便是所有评本皆是文人独立完成和苦心孤诣的成果,这使得它们完全成为文人意识的载体. 第二章为清代《西厢》评点的评点意图研究.主要探讨评点行为发生的主观动机.清人评点《西厢》主要出于五个意图,即表达自我,度尽金针,惊世醒梦,整理典籍,舞台搬演.这些意图彼此之间虽差异甚大,却普遍具有比较突出的实用性特征.世俗的趣味在此时的《西厢》评点中已基本散去,《西厢》已逐渐被推离原本的戏曲小道位置,而被纳入阳春白雪的范畴. 第三章为清代《西厢》评点的评点方式研究.主要探讨评点展开的具体途径.清人承继着明人留下的成果,从各自的评点意图出发,采用了不同的评点方式.其中,重在表达主观见解的评本采用了评论式,着力于典籍整理的评本采用了整理式,而唯一关心《西厢》舞台生命的评本则采用了评改式.清人在对各种方式的具体运用中,将评点的外在形态发展得更加完善而严密,同时多方拓展评述文本的视角,使批评的方法异彩纷呈. 第四章为清代《西厢》评点的理论成果研究.主要探讨清人在《西厢》评点中的理论建树.与清代其他批评领域的研究不同,《西厢记》在评点领域已基本被定位为与古文和八股同一体系的正统文章.除《西厢记演剧》之外,绝大部分评本的执笔者首先对作品敏感的题材进行合"礼"化阐释,竭力使其表现出正统文学应该具备的端庄严肃的思想面貌.在此基础上,他们直奔主题,在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叙事性解读的同时,更加积极地探寻作品对于正统文章写作的指导意义,剥析出若干极富操作性的写作技法. 第五章为清代《西厢》评点的审美特性研究.主要探讨清人贯注在《西厢》评点中的美学追求和评点所体现出的相应美学特征.清人的评本无论外在评点形态还是内在评述都体现出鲜明的体系性;其语言也逐渐由感性和缠绵过渡到理性和峻洁,后者则成为主流美学特征;而随着时代和世风的变换,清人的"雅"也取代了明人的"真",成为《西厢》评点在思想上的主要美学追求.这些美学特性与评点的理论建树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它们结合在一起,表明作为文学批评的《西厢》评点已高度成熟. 下编分四个章节,主要对四个具有较高文学批评价值而学界关注甚少的评本进行个案研究. 第一章研究朱璐的《朱景昭批评西厢记》.首先从批本本身留下的线索入手推勘这位史料不载的评者之生平,进而推断批本的成书时间;然后结合批本主要以选录金圣叹《西厢》批语来评点作品的具体情形,在与金本的对比研究中探析它的理论建树,指出它所确立的是以结构为核心的创作观,而这和它守"礼"重"法"的精神以及追求语言风格的"雅重"结合在一起,正反映出《西厢》评点之清代特色正在迅速形成. 第二章研究戴问善的《西厢引墨》.首先从相关史料中推勘这位默默无闻的评者之生平,并认为他关于《西厢》"变而不失其正"的题材认识正与他独特的生平密切相关;然后详细探讨批本所提出的"恰"之美学追求和它认为可资八股借鉴的《西厢》写作技法. 第三章研究毛西河的《论定西厢记》.首先结合毛西河生平对他的评点行为作出进一步分析;然后详细探讨"以剧证剧"和"以剧解剧"这两种毛氏论定作品的主要方法,指出它们是毛氏"实学"精神的一种体现,并进而论述他对金圣叹本的批判;最后则论述毛本在文献和文学两方面所取得的具体成就和建树. 第四章研究李书云等人的《西厢记演剧》.首先考证四位评者的生平和他们在评点过程中的分工情形,其中关于李书楼的考证澄清了前人众说纷纭的模糊认识,得出他和李书云实为一人的结论;然后抓住评本在清代评点领域基本都将《西厢》作为正统文章来解读的背景下依旧坚持从舞台演出角度分析作品的事实,剖析其独特的艺术追求.

展开

关键词:

西厢记 清代 评点

学位级别:

博士

学位年度:

2010

被引量:

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