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斗香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装香斗是什么意思 古人的斗香是什么?

古人的斗香是什么?

2024-07-12 1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记载,亡国之君李后主的父亲,即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皇帝李璟,非常喜欢香事,经常在宫中大摆香宴。保大七年「九四九年」的一天,李璟又召集大臣宗室中懂香之人到宫内参加品香集会。

有人统计这一次使用的包括中外出产的香料、合香以及煎饮、佩带等所用各色香品共九十二种。在父亲的熏陶之下,李煜也对香事颇有研究。光是他开发的「帐中香法」就有五种之多,他还写下不少有关香事的诗词,如“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等。

斗香雅聚

宋代陶穀《清异录》载,唐中宗时,皇后韦氏与亲属权臣经常举办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画面中桌上摆的几只香炉,左起第二只,即戴冠女性面前的那只香炉,与现藏于日本奈良的唐代白瓷蟠龙博山炉相似。与画面上右后方的香炉相似且存世的有唐代墓葬出土的褐釉五足炉,与桌前最大香炉香炉相似者为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香炉。

焚香读疏

明代托孤老臣、大学士张居正和吕调阳以史为鉴,为十岁的少年天子万历皇帝编写了一本《帝鉴图说》,用现代话来解释就是《怎样当个好皇帝》。其中有一节《焚香读疏》,原文为:[「唐」宣宗乐闻规谏,凡谏官论事,门下封驳,苟合于理,常屈从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讲述的是要做一位开明皇帝,就不要固执已见,应以施行大臣们合乎道理的提案为要。

唐宣宗焚香盥手读大臣的奏章,不仅表示出一种对臣下的尊重态度,而且只有平心静气、集中精力,方可研究大臣们治国方略的正误。

“斗香”不仅是一次鼻息感官的愉悦,还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及精神上的交流。“斗香”考验的是文人在艺术层面的修为,也是评判文人品味高低的标准,所以作为“斗香”的主角,檀香沉香等香料千百年来受到追捧。

近年来,逐渐式微的香席也慢慢进入我们视野,这对于香文化也是一种平台的展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