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家班在“说学逗唱”中讲好“宁夏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袁家班班主是谁 砚家班在“说学逗唱”中讲好“宁夏故事”

砚家班在“说学逗唱”中讲好“宁夏故事”

2024-07-15 1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条手绢,长袍马褂……台上演员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台下观众笑声不断,掌声不绝,无须华丽的包装,只靠“说学逗唱”就能给观众带来欢乐,这便是相声艺术。

  如今,到茶馆听相声已成为不少银川市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不知从何时起,许多银川人见面寒暄,多了这样一句询问:“今天,你听相声了吗?”工作之余,坐在茶馆里,泡上一杯茶,听上一段砚家班的本土相声,也不失为生活里的一份闲适。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缘何能在银川“生根发芽”,进而“茁壮成长”?近日,记者走进银川砚家班相声社一探究竟。

  坚守阵地 让原汁原味的传统相声走进百姓生活

  2月27日晚,银川大阅城,距离演出还有30分钟,热心观众早已把砚家班相声茶馆挤得满满当当。走进砚家班,掀开门帘,背景墙上古色古香的青砖壁纸,观众席整齐的中式木质桌椅摆放其中,烘托出端庄、典雅的时代气息。相声表演还未开始,在后台一个不大的房间里,两名学员正在排练。砚家班创始人之一的马冬坐在一边指导:“这个包袱抖的不对,应该这么说,这段还应该加一些方言,就能更吸引观众了。”

  19时30分,演出正式开始,先前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双簧、对口相声、快板书、单口相声……形式还真不少。台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一段段信手拈来的笑料,令台下观众捧腹大笑,一片叫好声……

  “我们的快乐,又回来了!”这是砚家班粉丝们的心声。今年春节前夕,砚家班发布2021“牛气冲天”开箱复演的消息后,不到24小时门票售罄,连开15场,仍是场场火爆。

  观众的“认可”,马冬倍加珍惜。他感慨道:“10年前创业时的举步维艰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宁夏不是相声的发源地,谁曾想到这门艺术会在这里‘生根发芽’,一路走来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坚守的不易,也许今天的掌声就是对我们坚守10年最大的鼓励。”

  砚家班班主砚晨告诉记者,相声社的演员平均年龄30岁,相同的爱好将大家聚拢在一起,演员也并非都是宁夏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既会说普通话,又会一些宁夏话的外地青年。

  更出乎意料的是,茶馆里“写相声、说相声、听相声”的几乎都是“80后”“90后”“00后”。当然,也有非“80后”“90后”“00后”的,演员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年仅8岁。

  不仅是台上演员,台下观众也大部分是“80后”“90后”“00后”。王砚晨的铁杆粉丝——27岁的银川市民朱家彧告诉记者:“我觉得挺好的,到这里一乐,非常减压,平时工作非常忙,有必要释放一下。”

  退休职工丁斌柱,周末会约上挚友到茶馆品相声。在他看来,茶馆相声不仅可以娱乐自己,也是比较好的社交方式。丁斌柱说:“平日里会亲访友,或是招待客人,就会带他们来茶馆听相声,因为咱们宁夏相声风格独特,能够代表宁夏特色,请朋友来茶馆听相声,感觉既新鲜又有文化内涵。”

  观众年龄段跨度大,这让王砚晨感到欣慰。正式开业10年来,砚家班相声社已经累计接待观众近30万人次。

  潜心创作 让相声艺术在宁夏“生根发芽”

  王砚晨坦言,从砚家班相声社成立到现在,每天思考最多的就是,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如何才能在宁夏“生根发芽”,进而“茁壮成长”?

  “最艰难的时候只有三五个人来听相声,演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王砚晨意识到,真正让宁夏观众接受并喜爱相声,要做的不只是坚持,没有合适的演出场地是本土相声发展的最大障碍。王砚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向别人借一块免费的场地?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其他演员时,大家都觉得是异想天开。

  王砚晨找到宁夏文化馆原馆长靳宗伟,细说了砚家班的境遇后,靳宗伟当即答应腾出200平方米的场地供砚家班免费使用,并把砚家班的相声纳入文化馆每年的义务演出和免费培训体系,这让王砚晨兴奋不已。

  “台子搭好了,就看戏怎么唱。”为了适应各个年龄段观众的需求,王砚晨和演员们与时俱进,在传统相声中加入了许多宁夏元素吸引观众。

  演员吴砚萌说:“现在的相声创作更加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添加新元素。我们会经常跟互联网学习、跟年轻朋友学习,在相声创作中加入很多时尚的地方方言、网络语言等,以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欣赏需求。”

  “我们的相声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因为年轻,和社会接触也多,把自己白天的趣闻轶事搬到晚上的舞台,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马冬说,为追求时尚感,在作品创作中常常运用漫画式的夸张表演,语言也紧扣社会热点,但依然是围绕“说、学、逗、唱”,因为最终目的是在创新的同时更好地回归传统、继承传统。

  2015年宁夏春晚,语言类节目《宁夏话》让砚家班家喻户晓,一时刷爆了朋友圈,也让马冬深深感受到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为了完成《宁夏话》这部原创精品,马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然而,在马冬看来,这部作品火爆的背后,是他从事相声表演以来的艺术积淀,“从2011年开始,我从一个体育用品个体经营者,跨界来到相声社,我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几乎都糅到了作品中,还是印证了那句老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自那以后,不论是在宁夏春晚,还是各个地方春晚,砚家班的每一位演员,都把打造原创精品作为核心,在砚家班每年的各类晚会演出中,将近80%的作品都是本土原创。“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致力于打造‘中国相声新码头’,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成为宁夏新的文化符号,让最纯正的茶馆相声融入每一位宁夏人的生活当中,‘让相声爱上宁夏,让宁夏爱上相声’,用相声这门传统艺术讲好‘宁夏故事’”王砚晨说。

  传承创新 让宁夏相声走向全国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处于夹缝中的传统艺术都在寻找“出口”。没有例外,在砚家班相声社的舞台上,传统艺术同样经受着考验,引发了创作团队对相声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等问题的思考。

  “相声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定位,相声要从老百姓那儿来,又要回到老百姓跟前去。”砚家班相声社艺术顾问耿文卿说。

  今年83岁的耿文卿是西北曲艺的先行者、宁夏相声的奠基人,也是砚家班相声社年纪最大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1981年,耿文卿策划并主演宁夏第一部相声剧《太平间的笑声》,并在全区巡回演出50多场,获得成功。随后,耿文卿建议曲艺团举办“宁夏相声大会”,让相声走出宁夏,到全国巡回演出。

  在耿文卿看来,宁夏相声也曾拥有辉煌的过去,经过几十年坎坷发展,直到砚家班成立,才让曾经落寞的相声“峰回路转”,相声艺术如今在宁夏依然如此受欢迎,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想,但他总有几分担忧。“观众喜欢只是一个表象,并不等于这门艺术可以走得更远,宁夏的相声演员太缺了,过去往往连一场小型的演出都凑不齐,怎么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5年8月29日,相声第六代传人(从相声前辈朱绍文算起)耿文卿首开师门,破例收徒。砚家班相声演员马冬正式成为国内相声第七代传人。

  2年前,从宁夏大学毕业后,酷爱相声艺术的周嘉池放弃了食品检测工作,来到砚家班拜师学艺。经过几年磨炼,如今已成为砚家班唯一的专职女相声演员,每天晚上赶场子说相声成了周嘉池的专职工作,“我就是想凭实力告诉所有人,女生也可以说好相声”。

  近年来,在耿文卿的指点下,砚家班更加注重新人的培养,在演出之余,每年砚家班都会培养60多名相声爱好者。一些好苗子经过培养后,便留在了砚家班说相声,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还有一些青少年,则是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表演基础,力争考取曲艺学校,成为专业演员。

  有了人才的积累,砚家班亦有走出宁夏、走向全国的底气。2019年11月,由砚家班相声社演员王砚晨、吴砚萌表演的相声《我是诗人》登上天津卫视原创相声节目《笑礼相迎》。砚家班相声社根据传统相声改编的《我是诗人》,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曲艺表演方式,生动鲜活地展现了相声的独特魅力与韵味,两位演员结合时下流行歌曲与现实生活抖笑料包袱,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在天津卫视的成功演出,让砚家班在全国相声界崭露头角。“相声艺术流行于京津冀,在天津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亦有很多高水准的表演艺术家,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展现宁夏相声,通过相声去宣传宁夏,讲好‘宁夏故事’,我们年轻一代觉得非常自豪。”王砚晨说。

  不仅是登上天津卫视,近年来,砚家班还应邀参加了北京电视台“北京喜剧幽默大赛”,代表宁夏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活动,以及参加上海第二届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

  2020年5月,在银川大阅城运营方的邀请下,砚家班试水传统曲艺小剧场进驻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在商圈有限的展示空间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跨界多元的艺术形式,创新实验性的作品加以呈现,让传统文化于无声处浸润商圈。

  在今年春节宁夏新年俗文艺生活季活动中,砚家班参与其中,并策划启动“大咖来了”系列专场演出。邀请宁夏网红“小李飞叨·李洋”、戏剧导演李思遥、本土音乐人吴宁越等跨界说相声,这种连说带唱的创新模式带给观众全新的深度体验。

  马冬告诉记者,相声创作人员匮乏,作品创新力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节奏,致使老艺术与新生活脱节,这是相声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经过10年的坚持创新,目前砚家班的相声不单有传统相声,还运用各种舞台表现手段进行创新,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马冬说。

  砚家班这种茶馆相声热还能持续多久?当问及砚家班的几位演员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银川的普通话普及得非常好,相声土壤很深厚,只要坚持不断地创作,就一定能发扬光大。”

  王砚晨说,茶馆相声复兴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因为茶馆相声表演注重现场感,以及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演员都是“人来疯”,台下观众反应越热烈,演员表演就越起劲。如果演员表演精彩,观众每每会送上花篮以示祝贺。收到花篮是相声演员的荣誉,他们会更加卖力地表演。人抬人高,是相声表演所需要的一种氛围,茶馆相声的复兴正是回归到了相声原生态的形式,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正是相声发展非常适合的土壤。

  从2011年创办之初(前身为“连兴社”相声茶馆)的5名演员到现在的16位专业演员,从50多段节目到现在200多个作品,从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小有名气,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买票走进小剧场观看演出,这样的演出一年就有近720场。除了固定演出外,100余场的各类公益演出、连续6年的宁夏春晚舞台上也都有砚家班的身影。

  王砚晨说,只有演员的素质高了,能力强了,才能更好地推动宁夏相声的发展。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始终在尝试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茶馆,欣赏传统曲艺。我们还将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现实题材进一步加强文艺创作,用文艺精品反映时代精神,让传统相声艺术讲好新故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王砚晨说。(记者 王 刚 文/图)

  宁夏本土音乐人吴宁越(左)与马冬同台演出。

  砚家班班主王砚晨(左)在演出中。

  砚家班相声社唯一的专职女演员周嘉池(左)。

  砚家班举办相声大会。

  砚家班相声《我来代言》登上2021年宁夏春晚。

  相声名家李松岩(右一)参加砚家班进驻商圈活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