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表情解读器 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2024-07-13 20: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古朴神秘的石邮傩舞

石邮傩舞八位表演者中的六位,左起第四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会武

    傩,亦称“大傩”,起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巫文化,意为“迎神赛会,驱逐疫鬼”。江西便是傩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之一,赣傩可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在一千多年前其影响就已经传播到了东亚,除宫廷傩已消失外,几乎所有的傩仪品种,如官府傩、乡人傩、族傩、家傩、游傩、丐傩等都仍在赣地乡野薪火相传。在现代科技文明日益昌盛的今日,记载着华夏文明古老基因的拙朴傩面具和原生态舞蹈,反倒散发出别具一格的魅力。          石邮,回到原乡品味诡异 

  “傩”,是个早被列入生僻字的汉字,不少人将它读作“滩”或“裸”,而傩戏则被理解成滩戏,即河滩上唱响的戏;或裸戏,不穿衣服的戏。笑话可以一笑了之,可“傩”离我们究竟还是太远,完全已从人们的印迹中消失。

  翻读与“傩”的历史,会不时从历史的缝隙里感受到从傩产生的细细冷风,这是种神秘诡异的巫术,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令人不寒而栗。细细追忆,这种惊恐似乎还存在于儿时的模糊记忆里,每到逢年过节时村里总是请来一群人身穿戏服,脸戴面具,敲鼓唱吟舞上一圈,然后走家串户地在各个屋里走上一圈;胆小的孩子总躲在柱子后,屏住呼吸,困顿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辗转到了石邮村口,似曾相识的古村,藏着几分诡异,像梦境中常会回去的故乡,像迷路时误闯的迷魂阵。傩庙前早已人声鼎沸,面对即将到来的狂欢,大家显得有些沉不住气,笑谑说任谁也不会眼看海啸扑来而不撒欢跑的――石邮村的热闹与欢快像“海啸”席卷了所有人的理智,跟着闹吧,跳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原乡的快乐。

  石邮村是当之无愧的“民间傩舞艺术之乡”,这里藏有130多个傩班,保存了2300多只傩面具,傩舞剧目有近百个……每年春节与其说是年庆,更像是各村各户的狂欢节。南丰人喜欢把傩舞称作“跳傩”,有力才能跳,跳了才有劲,有劲才能打拼好未来,所以自古以来,南丰人喜欢热闹的跳傩便成为一景。邑人刘镗有诗《观傩》:“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详细地说明了跳傩当天红火场景。

  搜傩是傩戏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是种像“捉邪”的游戏。戴着面具的神判、钟馗、开山等常见的正义之士祭拜过天地后,猛然狂性大发地在人群中舞动铁链,铮铮作响且气势汹汹。这样的阵势估计让所有邪祟受到惊吓。震耳欲聋的鼓声与汹涌而至的义士们拿着香火和铁链尽情地舞蹈,连看的人也会感觉累得虚脱。最后,开山和钟馗拿起铁链,表示已捉获邪祟,告慰所有村民来年必然又是个安定太平年。这样的仪式算是到了尾声,所有神客取下面具,露出真容,脸上泛着欣慰的笑容。

  所有虔诚的目光渐渐散去,各自回家谈论着今天的表演。我的帐篷搭在傩神庙旁,听着远处还时时地响起鞭炮加鼓声,迷糊间好像耳边又响起震耳欲聋的鼓声,那些提着大刀,扛着雷公锤的面具人朝我走来,跳着,念着。我好像那个躲在桌角的孩子,闭紧双眼想要躲开这些狰狞的面具,可无论怎么闭眼都无济于事……梦醒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关公祭刀

单人舞――纸钱

双伯郎(哪吒和杨戬)

傩公傩婆

雷公(雷震子)

    石洞口,依然鲜活的化石 

  萍乡傩舞,是从南丰流传过去的。萍乡上栗县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正在建一座中国傩文化园,有被专家称作“三宝”的傩、傩舞、傩面具,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傩祭、傩仪、傩俗、傩器具、傩道具、傩音乐、傩书手抄本等,1987年时便已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国家卷。这些数据无不在说明,石洞口的傩是赣傩的中心地带和古老文化的活化石。

  石洞口傩庙据说建于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29年),庙里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傩面具,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傩仪、傩舞、傩戏。每年春节傩班都要按例出外巡演,我们跟着傩舞队走街串巷,感受原汁原味的萍乡傩。

  放鞭炮是欢迎傩班的习俗,傩班人员站在主人家的门口接受下跪礼拜后,便到主人早已准备好的地方表演。表演的内容有《太子》、《土地神》、《将军》,表演者身穿傩服头戴面具,拿着手里的兵器舞动一番,走的步子便是著名的钟馗步。我们曾在央视看过这种舞动的步伐,眼见为实时才豁然明白这是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步子,包含太多民间寓意,有驱魔与降伏,也有祝福与希望。

  看傩舞表演,需要拥有一颗善于理解的心,如果理解不了表演者的唱词,也能从肢体语言中看明白各自的角色。很多时候,面对这样的表演,肃穆与庄重是看客惟一能表达的情感,我们沉默、静谧,无言地跟随傩班进入一家一户,沾着傩班的光,接受主人家的礼待。

  热情的村民招呼我们和傩班演员共进午餐,这样的宴席必定大鱼大肉,坐在那些拿掉面具的年轻人身边,有了七分饱意八分醉意九分好奇。

  原来这些年轻人只是傩班的业余成员,平时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事情做,或在市内打工或在乡下种田,学傩只是业余时间的兴趣爱好。他们很自豪越来越多的游客冲着他们而来,这让他们有继续表演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临别前,傩班的年轻小伙子们站在楼顶的露台对我们挥手作别,色彩缤纷的傩服在阳光下煜煜发光。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些字眼,“鲜活的活化石”,大概指的就是他们吧。 流坑,失落的流水与无意的邂逅 

  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藏着华夏耕读文明的最后孤本。孤本里有一对400多岁的石狮安静地蹲坐在一间出售现代化生活用品的小商店门前,还有老人喜欢用古钱币当牌局。这样的村飘散着天然牛粪味和宅子里圈养的家犬的吠吼,靠近流坑河边的古戏台,空无一人,阳光寂寞地透过窗格晒进屋里,被摆上窗户边的傩面具,露出空洞的眼睛,仰望天空。旁边的流坑河水缓缓流过,替他们诉说着在历史空间里的失落。

  流坑90%的村民姓董,村口有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董家庙,如今只保存下5根硕大的花岗岩柱。家庙曾经的繁华注定了流坑的不平凡,这里有8条大巷,每巷建有祠堂,每个祠堂拥有各自的傩班,因此在流坑有“八房八傩班”的说法。如今的傩班是由各房中抽调而来组合而成,演出的剧目多是“钟馗扫台”、“天官赐福”、“出将”等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表演时所有演员只跳不说,场面庄严肃穆,让人隐隐感觉到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紧张而迫切地期待。傩班最后的剧目是“抢罗汉”,所有演员突然取掉面具,各自动作,打拳、踢腿、翻斤斗、跳桌子,尽其能力地乱蹦乱跳,煽动了全场情绪,点燃整出表演的高潮。看流坑的傩戏,没有儿时曾有的惊恐与不安,更像是参与一次喜庆的表演,令人有冲上台与之共颠的激动。

  后来才知道,流坑的傩舞被称作“玩喜”,原来他们从头至尾玩的就是戴着令人生畏的狰狞面具做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仔细观察,流坑、石洞口和石邮3个地方的傩面具风格各不相同,南丰和上栗的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南丰傩面具形象粗犷朴拙,贴切传说中的形象;上粟的傩面具形象庄典华丽、丰富饱满。而流坑的傩面具形象更为人性化,线条简单,平淡朴素。各个地方所表演的剧目也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好奇之余追问当地人,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只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从来没人想过什么只相隔几百公里便有所不同。或许,最初的傩传到各宗各房时,根据自己的家族家规便相应做了改动。这当然只是我的臆想,却并不妨碍几千年来傩戏的存在与发展。

  流坑旅游开发后,每天都可以在古戏台看到傩戏表演。不表演的时候,那些年老的男人们搬根长凳,坐在屋边,晒太阳,吃瓜子。或许天天与面具为伴,使他们更愿意谈论别处的大事或绯闻;而当别处来的人问及傩班情况时,忍不住的失意与落寞:年轻人出外打工,傩戏后继无人,那些空躺在尘光下的面具们不知道何时终将永远安静地躺在阁楼的窗边,永无人再翻动。

  (来源:旅游时代)

    相关链接一:

                   亲历江西石邮村 体验傩舞文化

     石邮村位于南丰县中部,属三溪乡管辖,距县城12公里,距三溪乡乡政府7.5公里,毗邻河坡、饶舍、塘子窠等村,交通较为便捷。石邮村地势东西开阔、平坦,南北依山,山中溪涧汇成小河,自西向东流经村南,汇入抚河支流――盱江。

  石邮村以吴姓为主,杂有叶、刘、罗、曾诸姓。村中保存有清光绪十八年修订的《吴氏重修族谱》,据其中《宣公行迹实录》记载,吴姓始祖宣公系西川阆州(今四川阆中县)人,父吴简官拜西川节度使。后蜀明德二年(公元895年),吴宣携家眷徙居江南抚州,936年又徙居南丰嘉禾驿梓口庙李宣庄。南宋绍兴五年,即公元1135年,五始祖希颜公一支外迁至石邮,此后人丁兴旺、家族发达;自宋而清,痒生以上一百三十人,多名孝子、烈女传入省志。村中有东、西祠堂两座(现已废弃),分别祭祀十六世清臣、良臣二祖,两支亦有里围、外围之分,同宗一脉。

  石邮村位于三溪乡东部,是全乡村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村委会之一。全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下设5个村民小组,289户,1102人,世代群居于一个自然村。该村交通便利,县、乡公路穿村而过,距南丰县城12公里。村中巷道纵横交错,明清民居共有46栋并保存完好,被称为最后的汉族,石邮也因傩而闻名,被命为“中国民间艺术(傩舞)之乡”。

  傩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古人驱疫逐鬼时跳的一种面具舞,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化艺术之一。石邮傩从明朝永乐年间传承,近六百年长盛不衰,是南丰傩舞至今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一套,石邮傩班世代相传,现仍保留着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的祭祀方式,较好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特征。石邮傩事活动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举行。傩舞古朴粗犷,舞姿神秘莫测,为保留古傩原生形态,数百年未作编排处理,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1953年,石邮傩班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轰动京城。改革开放后,石邮傩班先后应邀赴桂林、北京、济南、南昌等地演出,并两次应邀赴日表演,深受国内外观众和学者好评。1992年,石邮傩舞应邀为广西国际傩文化研讨会演出,100多位中外学者为之惊叹不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记者光顾石邮。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上海电影制片厂等先后前来石邮拍摄专题片,其知名度日盛。以石邮傩为题材的摄影、傩面具雕刻、文学创作、傩文化研究等作品先后在国内外获奖。2005年石邮村作为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唯一的田野采风点,国内外专家学者云集石邮,石邮傩舞大放异彩,并在南昌展演中荣膺金奖;2006年6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文化物质遗产名录。

  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长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关于“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寇”字,是在室内以殳(古兵器)击鬼之形。甲骨文中有关“舞”字的记载中有“魃”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以后《论语》、《吕氏春秋》、《周礼》都有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傩仪的记叙较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也描写了傩仪傩舞的情形。自汉至唐,傩舞都为驱疫鬼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南丰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故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南丰有傩,自汉开始。据南丰西溪乡余氏重修族谱内《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辉(此文作者)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辨记》中还引用《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傩神,熊皮四目,执戈扬盾,皆所以除疫”。可知当时“傩”是为靖妖驱疫而“舞”的。

  《雷公》是古代神话中掌管雷的神,古人对雷公的信仰来自对原始自然的崇拜。最初古人按照动物的形象塑造雷公,雷公最突出的是雷公脸和嘴,你们看雷公脸似猴,额有三目,嘴长而锐像鹰嘴。传说雷神不仅能耕云播雨,福泽众生,而且能惩罚不孝,驱恶逐妖,代天执行刑罚,杀死十恶不赦之人。所以雷公是人们心目中主持正义之神。他右手持斧,左手抓凿,晃头颤臂,似翼两肩,回绕腾跃,威风凛凛,行同腾云驾雾,势如倒海翻江,一斧下去,电闪雷鸣,呼风呼雨。听村里人介绍,傩班在远赴日本、北京等外地演出时,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曾给某些久旱不雨的地方带去了期盼的甘霖,当地人是又惊又喜,这也更增加了南丰傩舞的神奇色彩。“手脚弯钩身段圆、发怒晃头笑抖肩,只见身子不见脸,一招一式踩鼓点”是傩舞表演的特色,《雷公》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

  《傩公傩婆》则是一出晚年娱子、叟妪欢心的舞,它的一举一动透着温情、包容、而又不失幽默谐趣。

  《判官醉酒》是一段让人欢娱的傩舞,两个“小鬼”偷来一壶酒,在那抡掌划拳的,满面愁面的钟馗进来后,与小鬼斗法喝酒,一杯接一杯,结果醉得晕三倒四的,逗得围观村民哈哈大笑的。这个节日又是互动的,斗法的小鬼不时会把酒盅送到围观的孩子嘴边。据说喝了这酒就能平安无灾,因此,孩子们总是抢着“喝酒”。

  (来源:中国山东网)

    相关链接二:

南丰傩舞: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莆仙戏”被称为“南戏”活化石,而在江西也有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两种古老艺术虽然在表现形式和语言方面有所不同,但也有共通之处,都是古代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有一种古老的舞蹈――傩舞。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长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关于“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寇”字,是在室内以殳(古兵器)击鬼之形。甲骨文中有关“舞”字的记载中有“魃”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以后《论语》、《吕氏春秋》、《周礼》都有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傩仪的记叙较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也描写了傩仪傩舞的情形。自汉至唐,傩舞都为驱疫鬼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南丰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故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南丰有傩,自汉开始。据南丰西溪乡余氏重修族谱内《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辉(此文作者)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辨记》中还引用《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傩神,熊皮四目,执戈扬盾,皆所以除疫”。可知当时“傩”是为靖妖驱疫而“舞”的。

    唐承汉制,宫廷傩祭规模更大,唐玄宗颁布的《开元礼》对州县傩仪作了具体规定。在南丰,人口的迁徙促进了傩舞的发展。金砂余氏重修族谱中的《敕封清源妙道真君传》记载:唐末,余氏从饶州(今鄱阳)迁来南丰,随请清源妙道真君神迁金砂,“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率弟子十余人,蒙熊戎,饰朱衣朱裳,扬盾执戈,以祓除不祥,是则余氏之世习有傩。”

    自唐末以后,傩仪中出现了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娱人成分渐增。宋末元初,南丰人刘镗写《观傩》诗曰:“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全诗见《文征文献卷》),详细描绘了当时傩舞剧在南丰演出情况。

    明代,民间傩十分活跃。石邮吴氏重修族谱中《石邮乡傩记》载:宣德年间(1426-1435)县民吴潮宗出任广东海阳县令回归故里,在石邮建立傩庙,组织傩班,并一直活动至今。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昌府志旷四时土俗大略》的“腊月”条目载:“小儿辈戴面具戏舞于市,似古傩礼”。是时,傩舞已突破“索室驱疫”的傩仪范畴,形成娱人娱神的民间舞蹈。

    自清以后,南丰傩舞有的受到其它文化的渗透,将戏剧表演、武术动作融合于傩舞表演之中,有的从传奇小说、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中汲取内容创作新节目。南丰傩舞,自汉迄今,世代相传,历经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

    建国后,南丰傩舞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通过多次派人挖掘、整理、研究、创新,古老艺术再展新姿。1953年,南丰傩舞曾获江西省及中南区民间艺术会演古典艺术奖。1954年县举办傩舞大会演,26个班队参加。1955年,中国戏曲研究员黄芝内等到南丰考察傩舞;而后,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盛婕一行4人深入南丰考察学习傩舞及收集资料,历时1个月。1957年3月,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文化部特邀南丰石邮傩舞参加;同年5月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新闻》摄制组为南丰傩舞摄制专辑。中央和省内专业文艺团体亦多次派人赴南丰采风,以傩舞语汇成素材,创作了《和合同庆人间乐》、《丰收乐》、《开天辟地》等舞蹈节目。南丰本土文艺工作者与民间世人挖掘整理的传统傩舞及合作编创的《蜜桔大王》、《赛车》、《拾禾穗》、《界碑》等新编傩舞,多次参加全国、大区、省、地的民间艺术汇演,均获好评。1953年,廓背园、水南的傩舞及水北的和合舞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获古典艺术奖,并于当年参加中南大区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1957年,石邮傩舞,应国家文化部特邀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同年江西电影制片厂来南丰县摄制南丰傩舞专辑。1959年,新编傩舞《蜜桔大王》,被推选参加江西省第二届农村文艺观摩汇演,其中1954年春节举办的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傩舞专场,竟有26个傩班参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丰傩舞得到迅速发展,傩仪也得到保护,为弘扬民族文化,南丰傩舞青春焕发。1985年,南丰傩班多达108个。同年,周家堡傩班世人周禾仂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当选为中国舞协江西分会第二届理事;从1986年以来,县文联和县文化馆联合开展傩舞普查,并于当年完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南丰傩舞资料册》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开山》(石邮班)、《雷公》、《和合》、《纸钱》、《傩公傩婆》、《刘海戏蟾》、《小尼姑下山》7个节目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开同》、《金刚》、《财神》、《魁星点斗》等16个节目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州地区》;1989年6月桥背乡水南村成产农民傩舞艺术团;同年9月,南丰傩舞《傩风》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奖;1992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西分会、南丰县文联和南丰县三溪乡政府联合组织的三溪乡石邮村傩舞蹈演出队,为参加“广西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国内戏曲、舞蹈研究专家举行专场演出,再次震动“傩坛”。中国傩戏研究会长,著名戏剧理论家曲六乙先生说:“石邮傩的确是我国已知现存最古老的傩品种”。南丰傩舞已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南丰县亦被誉为“傩舞之乡”。

    与此巧合的是在莆田华亭等地也流行着一种类似的祭祀舞蹈,不但在服装和道具上与傩舞极为相似,而且在动作及情节上也有很多雷同之处,只是在人数上和表演场所上有所不同。莆田的这种舞蹈叫“皂厉舞”,一般由8至12人参与演出,在人数上比南丰傩舞多出1至5人,舞蹈中的故事情节较之傩舞也加入了更多莆田自己的元素。

  (来源:中华舞蹈网)

  (编辑:江晓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