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体石经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行字的古文字体 从三体石经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史

从三体石经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史

2024-07-17 1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最开始立在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边的一侧。由于石碑上的每个字都是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的,所以称为“三体石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对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的了解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体石经》拓本

《三体石经》,又名《正始石经》、《魏石经》,刻本在笔法上和结构上都很规律整齐,常常被初学书法的人当作范本进行临摹学习。但是因为是刻在石头上,字形比较小,笔意难免有失真之处。必须是对各种字体都了解、有一定经验的人才能真正参透领悟。  

东汉时期对古文的学习主要通过私学的形式传授学习,于是私学渐渐成为当时学术的主流。前魏取代汉朝后,古文之学取代今文之学成为官学。公元175年开始刻写的《熹平石经》,刻成后被竖立在太学门前,所刻的都是今文本。曹魏立古文经后,太学石经只有今文显然不合时宜,因此到241年(废帝齐王芳正始年间),又在石碑上刊刻了古文经,与今文经一起竖立在洛阳太学。

三体石经的正式格式是每行二十字,每个字都刻有三种字体,直线向下排列。另外还有品字式,古文字体在上面,篆体、隶体依次排列在下边。《三体石经》在石碑的每一面都刻有纵横线条的界格。一个字三种字体直线向下书刻,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每个碑面行数都不相同。王国维经过推算认为最可能是35块碑,马衡根据1922年洛阳太学遗址出土的一块石经,推断《正始石经》应该有28块碑。

当时有“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的说法,可见弘扬儒训、发展儒教是刻写石经的主要目的。此外,石经文字还可以用来校正文献内容与文字、字体等,《魏书·列传术艺》有这样的记载:“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列传·游明根·刘芳》也有相关的记录:“昔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碑文刻成后,全国各地的学生接踵而至都来进行校拓、临摹,这对当时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熹平石经》残片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建立曹魏,定都洛阳,太学再度繁荣起来。曹芳继承皇位后,下令整理《熹平石经》碑石,并刻经石作为补充。于是《正始石经》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开始刻制。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开始,王弥和刘聪等人率军攻破洛阳,焚烧了国学和太学,此时石经应该已有部分被毁坏了。《魏书·冯熙传》有所记载:“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由此可见,北魏石经已经被严重损毁,零零散散的遗落在各地,有的已经被凿毁当作他用。

到了北魏时,地方官员兴建寺庙的时候缺乏石料,于是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经的石碑。东魏建都邺城,统治者于是想要将两种石经一起从洛阳通过水路搬迁到邺城,但是当船行到今孟州市境内时,遭遇了河岸坍塌,将近一半的石经掉入了黄河,运到邺城时,《汉魏石经》只剩下52块了。

公元579年,北周统治者又将石经从邺城迁回洛阳。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将部分石经从洛阳运到长安,不久被隋朝某政府部门改制成柱础。魏征在唐朝初年收集石经时,发现石经已“十不存一”了。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也只有2500多字。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洛阳白马寺村南龙虎滩发现《尚书·君奭》篇残石110字,古文占36字,这块石经残片最开始归丁树祯所有,后来辗转落到周进手中。

《三体石经》拓本

1922年12月,盗掘者在洛阳城东南三十里朱圪塔村发现了《尚书·君奭·无逸》和《春秋·僖公·文公》残石,而《君奭》篇正好与之前龙虎滩所发掘的经石相衔接,原石很大,于是人们从中间割成两段,共1771字,古文约580字,其中一半现如今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而另一半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后又发掘出《尚书·多士》和《春秋·僖公九年》残石,共229字,古文占76字。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多块碎石,小的只有1、2字,大一点的有40多字,散落在各收藏家手中,字数无法进行统计。

1945年,西安市许土庙街(为唐时中书内省旧址)首次发现一块三体石经《尚书·康诰》残石,这块石碑只有一面刻着字,背面没有刻字,共35字,其中古文占11字。

1957年6月,在西安市许土庙街附近又发现了一块石经残片,石碑的一面刻有《尚书·梓材》篇,存10行33字,古文8字,另一面刻着《春秋·文公元年二年》经文,残存10行50字,古文15字。

从宋代到近代二十世纪所见《三体石经》的残石,大约有三千字以上,其中古文约占三分之一,可得一千字以上,这个数字虽然仅占石经刊立时总数的四十九分之一,但石经的原貌已大致可见,特别是这一千多字的古文,在古文史上尤为可贵。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一块《三体石经》的残片,残石上刻有文古篆36字,小篆39字,隶书35字,共计11行110字。从书法艺术方面来看,《三体石经》可作为三种字体的书写标准,有极强的艺术性价值;而从古文字研究方面而言,则意义更大。这些石经几乎是串联起从先秦文字到汉隶的权威字典。不过虽然已经出土了许多石经残石,但是想要还原经石完整的面貌,却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体石经》残片

《三体石经》碑文与《熹平石经》仅用隶书一体写刻有所不同,而是以古、篆、隶三种不同的字体写刻,因此《三体石经》是中国书法和汉字的演进发展的历史的见证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十分珍贵。尤其是历来被人们所尊崇的古文字体,北宋郭忠恕著《汗简》,引用《三体石经》古文有122字,夏竦著《古文四声韵》,引用石经古文亦达114字。所以《三体石经》在古文字学和校勘学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资料:

[1]  《正始石经》:残碑讲述太学兴衰.洛阳文艺网

[2]  石经信息内容——刘静洁辑录

[3]  石经出土发现正文——曾宪通。三体石经古文与《说文》古文合证[J].古文字研究,1982

[4]  石经古文来源内容

[5]  故宫博物院藏《三体石经》残石图片——故宫博物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