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技术加持腹膜透析,将使更多肾病患者受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液透析技术新发展 专家:新技术加持腹膜透析,将使更多肾病患者受益

专家:新技术加持腹膜透析,将使更多肾病患者受益

2024-02-23 21: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据专家预测,2025年中国透析患者人数预计达87.4万人。

据专家介绍,透析一般有两种方式,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简单来说,血液透析就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净化处理再回到患者体内。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天然过滤膜”,通过反复灌入无菌透析液在腹部循环清洗,净化血液。2021年9月11日,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举办的“2021年腹膜透析治疗临床应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我国腹膜透析的现状、挑战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专家们认为随着芯片计算、基因组学、纳米科技、AI技术以及生态兼容性的发展,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这将有力于提高患者居家治疗体验及生存质量,使更多患者受益。

自动腹膜透析+远程管理:凸显居家治疗模式优势

专家介绍,腹膜透析一般有两种模式: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自动腹膜透析(APD)。前者需要手工操作,一周7天,每天手工换液3-5次。而后者采用机器的自动操作,夜间会自动换液,一周7天。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肾内科龙海波教授介绍,自动腹膜透析(APD)起源于1966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国家及地区成为主要的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我国自动腹膜透析(APD)的发展历史与国际上基本同步开展,于1996年首次引入自动腹膜透析机,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毛海萍认为,随着自动腹膜透析(APD)的应用和持续质量改进,腹透患者长期生存得到了显著提高。

专家们认为,自动腹膜透析(APD)最大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易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操作负担,有利于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可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更优化,总体生存率、技术存活率比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当或更高,而且相比于血液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自动腹膜透析(APD)性价比最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远程患者管理系统已经在自动腹膜透析(APD)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远程及时识别并纠正患者潜在问题,从而提高依从性,改善临床预后结局,并可利用准确的临床数据提供及时、便捷的患者管理,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增强患者居家治疗的信心,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多新技术持续加持续腹膜透析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腹膜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传统的培养方法存着着培养时间长、一次可分析的微生物种类少的缺点。随着宏基因组学高能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已成功应用于腹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可一次性检测数千种或上万种微生物,并已可以实现细菌学的常见耐药基因检测。这对于提高腹膜炎的诊断、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毛海萍教授和与会者分享了通过应用病原宏基因组学技术,发现和诊断腹膜炎罕见致病体感染——贝氏立克次体的案例。

自动腹膜透析之路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自动腹膜透析(APD)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部分欧盟国家,2008年底的使用率已超过50%,日本在2015年接近了50%,而我国据2019年度血液净化登记数据报告显示,自动腹膜透析(APD)的使得率仅为1.9%,腹膜透析还基本是以手动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为主。另外,我国不同区域腹膜透析发展的水平严重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缺额、管理需待进一步体系化提升。

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王国保教授认为,推进自动腹膜透析(APD)技术应用是一项涉及政府、社会、医院、公众等多方的系统工程,肾脏病专家们应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腹膜透析技术的应用推广,规范临床路径,同时建议医疗保障部门为自动腹膜透析(APD)技术应用提供医保政策支持,以不断降低医疗费用,持续提升患者救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专家观点

会议由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理事、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王国保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作开幕式致辞。活动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晖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崴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秦曙光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万启军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卢富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王成教授与会交流,携手省内多位肾科医护专家追踪腹膜透析相关临床应用热点,对进一步提高腹膜透析规范管理和肾脏病诊治水平,加强各医院间的学术交流起到重要桥梁作用。

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理事、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王国保教授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海萍教授回顾了CQI在PD 全程管理中的应用体会,表示APD的远程监测管理可助力精准治疗和提高透析质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海萍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龙海波教授提出APD具有许多临床优势,能满足不同ESRD患者的临床需求、实现个性化治疗,可作为大多数ESRD患者优先考虑的治疗方式。APD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的治疗,在ESRD紧急起始透析、AKI、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较HD具有一定的优势。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龙海波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梁佩芬专家指出,腹透相关腹膜炎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是腹透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她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积极纠正腹膜炎发生的病因、危险因素,多方策略预防和减少腹膜炎发生;提高培养阳性率;尽早开始经验治疗,及时诊治合并症和并发症;疗程要足,注意不同致病菌不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难治腹膜炎及时拔管;加强耐药病原菌的监测,探索新型抗生素的使用方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梁佩芬专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谢超专家介绍到,随着腹膜透析人数以及透析时间延长,腹膜透析导致的腹膜损伤、EPS越来越需要重视。腹膜透析可以通过机械、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腹膜,导致间皮细胞损伤、基质增厚、血管病变、腹膜硬化等多种损伤。EPS在长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预后较差。通过改善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预防腹膜炎发生多种药物及手术治疗,可以保护腹膜功能、减少EPS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谢超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汤颖教授指出,艾考糊精作为一种葡聚糖,具有等渗、低葡萄糖含量及低代谢产物的特点,通过其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超滤水分,腹膜吸收艾考糊精速度很慢,远低于葡萄糖。改善PD患者超滤率,降低死亡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汤颖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艾军博士强调,PD-UFF发生率高,预后差,是PD-CHF、PD失败的重要原因。根据病理生理机制(有效透析面积、水通道蛋白、液体重吸收等)分为4型;水通道蛋白AQP1在PD-UF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节机制仍有待研究;治疗方法有限。I-II型可以通过腹膜休息、新的透析液配方以及某些药物改善,但确切效果仍需要临床证据;III-IV型仍无有效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艾军博士

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孔耀中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专家同仁开阔了思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切实提高了相关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未来,肾脏病分会将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支持下,多多举办此类研讨交流活动,探讨临床疑问,畅谈肾病发展和方向,助力腹膜透析发展迈出新步伐。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孔耀中教授作闭幕式致辞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