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慢性血小板减少,中医药可取代激素发挥独特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小板计数偏高怎么降下来 【医案】慢性血小板减少,中医药可取代激素发挥独特作用

【医案】慢性血小板减少,中医药可取代激素发挥独特作用

2023-05-28 1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有谓:“成人血小板减少(ITP)者,一半以上为慢性”。多数以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就下判断。笔者认为,无论成人、小儿,ITP患者,进入慢性期,只要没有出血现象,血小板即使未达50×10^9/L以上,在20~30×10^9/L,即使10×10^9/L也是可以的。如果有皮下紫癜,龈血、鼻血,或感染、发热等则予以中医药自然疗法。若有大出血,则当中西两法抢救之。平时可以药膳、中药膏方等调理,按照中医的虚劳,我且将此定名为:“慢性ITP虚劳态”,所谓:“邪气胜则实,正气夺则虚”。平脉辨证,选方用药可也。

  小儿ITP经多年之后,血小板始终较少,如没有出血症状,也可视作:ITP虚劳态。父母家长可以参照本文,给以保健食疗、膏药方、药茶方。

  现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整理如下,陆续发表。

  精选中成药

  1.归脾丸

  人参120克,甘草108克,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茯苓、酸枣仁各84克,木香、远志各30克。

  方剂来源于《济生方》,原名归脾汤。方中以人参为主要药物,且改汤剂为丸剂,故名。

  人参归脾丸为大蜜丸,每丸重9克。成人每次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2.金匮肾气丸

  出自《金匮要略》,本方又名“八味肾气丸”。

  干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30克、附子30克。

  制成蜜丸,每次服15丸(6克),可加至25丸(10克)

  3.乌鸡白凤丸

  本方起源于明朝《普济方》,《寿世保元》改进处方后称之为“乌鸡丸”,近代多以乌鸡白凤丸命名。该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乌鸡(去毛爪肠)640g;鹿角胶128g;鳖甲(制)64g;牡蛎(煅)48g;桑螵蛸48g;人参128g;黄芪32g;当归144g;白芍128g;香附(醋制)128g;天冬64g;甘草32g;地黄256g;熟地黄256g;川芎64g;银柴胡26g;丹参128g;山药128g;芡实(炒)64g;鹿角霜48g。

  病案:血小板减少(ITP)

  徐某某,男 2019-5-31(9岁)

  病史简介:血小板减少3年余。因发热后发现紫癜、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至省人医儿科就诊,骨髓BM: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年来,在地方医院、省人医、苏大附院往返其间就医。多次予激素、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成分输血。化验情况也随之升升降降。血小板化验在10~50×10^9/L之间波动,但随着治疗时间延续,激素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体重增长,面目浮肿,面色如尘垢灰腻。

  血小板:28×10^9/L(2019-4-6)目前激素用量:强的松5mg*4片,一日3次(一日量为12片)。

  刻诊:舌淡红(病已三年,一直服用西药,阳气受损)。苔厚黄腻(浊毒仍在),脉洪。目前皮肤仍存在乌青或灰黑斑块,或浅或深。

  结合脉诊,先予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玄参,丹参,知母,黄连,紫草,仙鹤草,生石膏(先煎),大、小蓟,蒲公英,当归,赤芍,西洋参,山药,茯苓,泽泻,茅草根;

  嘱激素服药每周减一颗,三月内完全停服之。

  2019-6-11

  化验PC:13×10^9/L!

  2019-7-17

  舌质微降,苔腻,脉右寸洪,左沉。近日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12×10^9/L。间断有紫癜出现。

  鼓励家长,坚定信心,此时本当激素完全撤清,但家长对激素有依赖心理。乃嘱其每日服半粒(2.5毫克)。

  中药除了清热养阴凉血,还增加了处方之二,即参茸散加味,补脾肾之阳,因小儿虽说是纯阳之体,但却是稚阴稚阳,务宜好生保育,奈何西药戕伐已甚,为害已深,须从根本上培护。补脾肾,即是培护先后天。

  处方1汤剂

  生地黄,丹皮,玄参,大、小蓟,生侧柏叶,水牛角,赤芍,生甘草,紫草,白茅根,制军,旱莲

  处方2粉剂

  鹿茸,紫河车,西洋参,生三七,龟板研粉,每次5克,一天两次,水调和。

  2020-11-2 最近化验 血小板:11×10^9/L。食欲欠佳。

  2020-11-23 最近化验 血小板:33×10^9/L (2020-11-22)。纳食、二便调。

  2020-12-14 最近化验 血小板:30×10^9/L (2020-12-13)。舌淡红偏淡,苔黄腻,较前稍薄,脉数,右关洪,左滑数,寸部微。无明显出血,刻下:挑食,纳谷不香,二便调。

  后数月复诊血小板化验在20~30×10^9/L,没有出血现象,告之可以停药。

  按语

  本病例因为来自农村,当经济不能支持时只能找中医治疗,且能在激素基本撤除时,虽然化验情况差,但是由于患者无任何出血现象,加之医生的鼓励,终于坚持下来。现在血小板保持在20~30×10^9/L左右。没有任何症状,眠食二便如常,且已重新上学,正常上课。

  总的来说,即使是成人急性血小板减少(ITP),八成左右患者是可以自愈。至于小儿ITP更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80 %以上的ITP病儿可以自愈,越小的孩子自愈可能性越大。

  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儿童ITP,还可能带来发育迟缓、肥胖、血液污染等问题。

  儿童ITP是可以自己选择自愈的,但自愈不是盲目的,更不是“死扛”,而是因势利导,你可以选择以中药为代表的自然疗法,退一步讲,它就类似于“自愈”。中医的治疗,自谦为所谓“调理”,就是,热者凉之,寒者温之,虚者补之......这种治疗,是一种因势利导。不至于出现代化学药对人体的伤害。

  临床上医生多通过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来提高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控制其出血风险,这种治疗,使得60%以上的患者还是会进入‘慢性病状态’,甚至反复发作,需要长期反复治疗,每次发作,都是按照急性发作用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还可能带来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肥胖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新的隐患。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感染则成为血小板减少更甚的诱因。

  血小板功能是帮助止血,只要不出血就行,即使血小板计数在:10~20×10^9/L,患者自觉良好就可。

  诊余缀金:血小板减少(ITP)是填不平的经济陷阱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临床表现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

  ITP可转化成为慢性病,也即意味着患者的治疗负担会持续存在。临床上,ITP患者的年均药物治疗费用在7~8万。代价高昂,药物的毒副作用,更不能小视!

  ITP 90%的患者是在门诊接受长期治疗的,许多用药不能医保报销,患者的经济负担甚巨。中国可能有20~40万的ITP患者,他们的背后是几百万的家庭,他们的治疗压力需要我们的关注。

  报载:深圳一打工者小孩患病,该花光所有积蓄,并卖掉房子,父母在老家也在变卖房产。读者诸君可能奇怪,这是什么病?看不好不就是死吗?怎么就一直要你花钱,不死,也不好?就象这ITP,本周输了“血小板”或“人血重组血小板因子”,血常规化验,血小板上来了,下周化验,血小板又掉下去了!就这样把你吊得不上不下。一会儿让你有希望,一会儿让你凉透心。

  向公众募款,当然可以,但是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个经济陷阱,是永远填不平的。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