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宣教】皮内针疗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位针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知识宣教】皮内针疗法

【中医知识宣教】皮内针疗法

2024-07-14 2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禁忌症

关节处、红肿局部、皮肤化脓感染处、紫癜和瘢痕处,均不宜埋针。皮肤过敏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也不宜埋针。

三、注意事项

①穴位、针具、镊子都要常规消毒。

②埋针处不宜水浸泡。夏季多汗时,要检查埋针处有无汗浸皮肤发红等,埋针时间不超过2天,以防感染。如见发红、疼痛要及时检查,有感染现象立即取针。埋针发生疼痛可以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无效时,可能有炎症发生,应取针。

③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埋针后,患者感觉刺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④患者可以用手指间断按压针柄每日三次~四次,每次约一分钟,以耐受为度,以加强刺激量,提高效果。但应注意手的卫生,两次间隔4小时。

⑤若埋针处已发生感染,应给予常规外科包扎处理。如有发热等全身反应时,适给予抗生素或中药清热解毒药治疗。

四、针刺方法

揿钉型皮内针: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须垂直浅刺的部位。用时以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选定的穴位,轻轻刺入,然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另外,也可以用小镊子夹针,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手执胶布将其连针贴刺在选定的穴位上。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

五、适应范围

大量的研究表明,揿针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下列疾病:

1.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

2.眼和附器:近视、麦粒肿。

3.皮肤和皮下组织:痤疮、扁平疣。

4.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抑郁。

5.妇科:痛经。

6.呼吸系统:呃逆、哮喘、过敏性鼻炎。

7.神经系统: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8.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减肥。

揿针疗法即皮内针治疗,属于中医传统针法中的浮刺和浅刺,是中医针灸治疗的分支,是传统皮内针治疗的发展和创新。中医认为浅刺通过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长留针则可以候气或者调气,最终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埋针基本无痛、无感觉且高效,能够全天候、数疗程的长时间埋针,发挥出一般临床针刺治疗的48倍以上时间的作用量,从而获得可喜的疗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皮肤层散布着皮神经末梢。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从而激活神经系统调节,并能刺激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揿针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六、揿针有以下特点:

①因针体直径极细、针长极短的揿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故治疗时特别安全。

②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极其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的部位,故皮下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

③由于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因此大大增加了针灸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使其能收到极佳的疗效。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现已经开展此项中医针灸治疗技术,欢迎前来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