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漆器:古雅黑美人惊艳拍场(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螺钿漆器 螺钿漆器:古雅黑美人惊艳拍场(2)

螺钿漆器:古雅黑美人惊艳拍场(2)

#螺钿漆器:古雅黑美人惊艳拍场(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黑漆嵌螺钿文会图印盒,《周通作》、《栢轩立》款,962万港元,香港佳士得,2009.5.27  明晚期黑漆嵌螺钿文王求贤图琵琶,78.2万元,北京保利,2012.12.5

  唐朝送给日本天皇的梳妆盒

  这件玳瑁盒子是三个几乎完全一样的盒子中的一个。三个盒子都镶嵌螺钿和琥珀,估计最初都收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如今,其中一个仍旧存于正仓院,另一个则归属同在奈良的大和文华馆,此次拍卖的盒子则据传来自日本著名商人政治家武藤山治(1867-1934年)的旧藏。除以上三者外,好像就没见过有如此大的唐朝玳瑁珍品存世了。

  玳瑁是一种海龟的名字,其龟壳特别珍稀,主要用于制作小器物,却鲜有制成较大的器皿。此件梳妆盒,长达35.6厘米,玳瑁表层镶满珍珠母和琥珀制成的花鸟纹饰,是中国唐代皇家赠送给当时日本圣武天皇的厚礼。像这样纯粹由有机材料制成的艺术品,只能在十分特殊的境况下,才可经历1250 年而仍旧得以保存。而当今世上只有正仓院保存着具有这般年代和质量的有机材料文物。

  稍有遗憾的是,这件估价4000 万港元的大唐遗珍,并未在拍卖现场成交。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仇国仕说:“很可能是因为这件宝物的学术价值极为深邃,而且在拍场上独一无二,所以反而不是买家立刻能决定竞标的拍品。不过拍后很快有机构买家前来咨询,并以私人洽购的形式成交此博物馆级藏品。

  元朝螺钿艺匠的个性

  元代的螺钿器物,出土发现相对较少。1970 年,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出土了一片元代“广寒宫”黑漆螺钿盘残片。不大的一片,上面有残缺不全的一块图案。但这个元代残片非常重要,导致后来对一些螺钿艺术品的重新定代。从这个残片上可以看到,它的工艺跟之前不一样。上面所有的图案都是用0.5 毫米薄的螺钿小碎条拼接而成,这是一种极特殊的工艺。它的发现,证实了元代不仅已有薄螺钿漆器,而且技法上已相当成熟,开创了薄螺钿漆工艺的先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元代螺钿漆工艺技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块残片上面用薄螺钿嵌出两层三间重檐歇山顶楼阁,因碎片中有“广”字痕迹,与景物印证,定名“广寒宫图”。与此碎片上广寒宫的纹饰、布局极为相似的另一件元代黑漆螺钿盒子,在2009 年香港佳士得以2082 万港元的高价创下螺钿漆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乃是英国大牌古董店Little & Hennessy Asian Art。

  这件拍品来自传奇古玩父子——李汝宽、李经泽的顶级旧藏。凝神观赏盒子的细节,可见随着纹样内容的不同,所点缀的贝壳颜色也相应变化,即随类赋彩。比如人物的面部多为白色,服饰则五彩缤纷;根茎枝叶多为绿色,花朵则姹紫嫣红。这正是采用《髹饰录》中所谓“分裁壳色,随彩而施缀”的做法。这件破纪录的元代漆盒,还有一处特别难能可贵:盖面左边刻有“刘绍绪作”直款。众所周知,古代工艺品大多不在器物上留下艺匠的姓名,这与书画作品讲究款识的传统截然不同。可喜的是,元朝著名漆匠很有个性,都在他们的作品上署名,有些更记载在明初的文献里,比如曹昭撰写的《格古要论》中就专门提到元代浙江名匠张成和杨茂。而且北京故宫的重要藏品中,就有张成和杨茂的剔红传世佳作。但这些名匠都以雕漆著称,嵌螺钿作不为多见。“刘绍绪作”这样的署名,有力地表现了元朝螺钿艺匠的重要地位,也传递出他们作为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的自我观念。

  除了这件盖盒,另外两件有款识的元代黑漆螺钿盒子也高价易主。一件是“周通作”、“栢轩立”款的文会图印盒,成交价为962 万港元;另一件“螺钿匠尹俊华”刻款的荣归图长方盒,来自李氏家族旧藏,也有506 万港币的成交价。艺匠对自己高超手艺的自豪,以及社会对他们劳动硕果的尊重,都包含在这小小的落款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